哺乳期反刍动物生长发育迅速、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充足的营养供给对提高采食量、促进胃肠发育具有重要意义[1]。影响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饲养方式、乳源生长因子、饲料营养成分等。其中,饲料因素是促进幼龄反刍动物消化系统发育的重要因素[2]。羔羊采食开食料能够促进胃肠道发育、缓解断奶应激,并促进后期发育[3-4]。羔羊补饲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羔羊蛋白质供给,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平衡的氨基酸日粮能够提高哺乳期反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能力,提升蛋白质合成水平,提高发育速度。赖氨酸是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参与机体蛋白合成,与动物生长密切相关[5]。幼龄反刍动物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快且代谢旺盛,此阶段对赖氨酸需要量最大。羔羊开食料中赖氨酸多以晶体形式直接添加。然而,随着幼龄反刍动物日龄增长,瘤胃不断发育,瘤胃的生理代谢功能逐渐完善,对氨基酸的消化降解能力逐渐增强[6],此时直接添加晶体赖氨酸不能满足哺乳期反刍动物对赖氨酸的需要。过瘤胃赖氨酸能够在瘤胃中保持稳定,并在小肠中有效释放[7]。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性赖氨酸能够替代大量饲料非降解蛋白,还能有效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粮配方成本[8]。试验通过探究羔羊开食料中补充不同形式的赖氨酸对哺乳期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羔羊开食料中赖氨酸的合理补充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晶体赖氨酸和包被赖氨酸均为市售,晶体赖氨酸L-赖氨酸含量为98.5%。包被赖氨酸为白色颗粒,L-赖氨酸含量为80%,过瘤胃率为85%,小肠消化率为90%。1.2试验动物选取24只产双羔,产期接近的经产母湖羊及其羔羊分为2组,每组2栏,每栏6只母羊和12只随母哺乳的羔羊,各组羔羊公、母比例一致。1.3试验设计参照《肉羊饲养标准》确定赖氨酸添加量,对照组羔羊饲喂添加1.40%赖氨酸(不包被)的开食料,试验组羔羊饲喂添加1.40%包被赖氨酸的开食料,试验期共计56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绍兴北山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两组开食料营养水平基本一致,开食料为颗粒饲料(直径5 mm,长度10 mm),购自浙江科盛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羔羊开食料营养水平见表1。哺乳期母羊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见表2。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5.001.T001表1羔羊开食料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项目含量代谢能/(MJ/kg)14.40干物质/%89.20粗蛋白/%16.20中性洗涤纤维/%18.10酸性洗涤纤维/%7.10粗灰分/%7.23脂肪/%3.73钙/%0.94磷/%0.57注:营养水平除代谢能外均为实测值;下表同。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5.001.T002表2哺乳期母羊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玉米17.4代谢能/(MJ/kg)5.85豆粕6.2干物质/%48.70豆腐渣43.5粗蛋白/%14.70花生藤31.3中性洗涤纤维/%44.20食盐0.8酸性洗涤纤维/%26.10预混料0.8粗灰分/%8.40脂肪/%4.10钙/%0.60磷/%0.20注:每千克预混料含有:锌3 000 mg、锰2 000 mg、铜1 000 mg、硒20 mg、碘90 mg、钴20 mg、VA 70 000 IU、VD 38 000 IU、VE 1 200 mg。1.4饲养管理试验采用隔栏补饲模式补饲开食料,羔羊能自由采食开食料,母羊不得进入。羔羊在各自栏内活动,不得出栏,自由哺乳,按常规免疫程序接种、消毒。羔羊出生后随母羊哺乳直至一周龄,期间在隔饲栏添加少量开食料进行诱食。羔羊7日龄正式开始试验,每天8:00和16:00分两次在隔饲栏添加开食料,自由饮水。每天根据前1 d饲剩料情况调整饲喂量,为保证羔羊增重及饱食,每天饲粮均有剩余,羔羊56日龄结束试验。羊圈每天按时打扫、换水、清除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和通风良好。哺乳期母羊每天7:00和15:00分2次饲喂。1.5测定指标及方法1.5.1生长性能试验开始和结束当天晨饲前空腹称重,计算试验期增重,记录每天各栏位羔羊开食料投料量和剩料量,计算每天每栏耗料量、料重比。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试验天数(1)平均日采食量=每栏每日耗料量/每栏羊数(2)料重比=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3)体尺:试验结束时对羔羊进行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测量。1.5.2血清生化指标在试验结束当天晨饲前每只羔羊颈静脉采血5 mL,3 000×g离心15 min制备血清,于-20 ℃保存。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白球比(A/G)、血浆尿素氮(BUN)、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NEFA)、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试剂盒购自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应用SAS 9.2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Duncan氏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和标准误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形式赖氨酸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组羔羊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81%和11.18%。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5.001.T003表3不同形式赖氨酸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SEMP值初重/kg4.534.510.140.27末重/kg15.62b16.84a0.460.05平均日增重/g226.33b251.63a4.680.05平均日采食量/g257.53274.743.780.87料重比1.141.090.340.23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不同形式赖氨酸对羔羊体尺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试验组羔羊的体高、体长和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羔羊的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5.001.T004表4不同形式赖氨酸对羔羊体尺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SEMP值体高51.1b55.6a0.940.05体长57.4b62.7a0.810.05胸围52.6b57.8a1.260.05管围5.786.070.190.19cm2.3不同形式赖氨酸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试验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羔羊其余各血清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5.001.T005表5不同形式赖氨酸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SEMP值总蛋白/(g/L)62.7b73.4a0.460.05白蛋白/(g/L)28.8b34.1a0.510.05球蛋白/(g/L)33.9b39.3a0.760.05白球比0.850.870.060.19葡萄糖/(mmol/L)5.415.790.120.13尿素氮/(mmol/L)7.78a6.53b0.410.05胆固醇/(mg/L)26.1023.201.400.37甘油三酯/(mmol/L)0.570.630.030.17碱性磷酸酶/(U/L)503.55525.3826.210.81游离脂肪酸/(μmol/L)248.78281.068.230.49高密度脂蛋白/(mmol/L)1.051.060.090.23低密度脂蛋白/(mmol/L)0.620.640.070.76谷丙转氨酶/(U/L)7.68a5.93b0.690.05谷草转氨酶/(U/L)92.61a83.73b4.540.05超氧化物歧化酶/(U/mL)110.38117.541.940.283讨论3.1不同形式赖氨酸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赖氨酸在提高动物生长性能、饲粮蛋白质利用率和降低氮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9]。随着羔羊日龄增长、瘤胃容积不断增大、瘤胃内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多,对氨基酸的消化降解能力也逐渐增强[10]。直接在羔羊开食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会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导致赖氨酸利用效率降低。本试验中,试验组羔羊末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采食量并无显著差异,与王洋等[11]试验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包被赖氨酸能够增加羔羊小肠赖氨酸转运、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李雪玲等[12]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可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尤其在提高平均日增重上效果较明显。3.2不同形式赖氨酸对羔羊体尺的影响动物体尺反映动物机体的发育情况,与动物的繁殖机能和抗病能力密切相关[13]。任小丽等[14]研究发现,反刍动物的体尺发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高,但适宜的氨基酸水平能够充分发挥该遗传因素的表现。本试验中,羔羊体尺指标发展趋势与体重变化相似,试验组羔羊体高、体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是包被赖氨酸有效提高羔羊肠道赖氨酸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体尺性状的基因表达,充分发挥遗传因素的表现力。3.3不同形式赖氨酸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清总蛋白与动物机体蛋白摄入量、合成速度、代谢速度等多种因素相关,反映动物蛋白质摄入水平及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程度[15]。血清尿素氮能够反映动物机体蛋白质利用和氨基酸平衡情况[16]。当动物体内氨基酸含量不足时,蛋白质利用率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增加;体内氨基酸平衡状况良好时,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17]。本试验中,试验组羔羊血清总蛋白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17.07%,血清尿素氮则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16.07%,表明开食料中添加包被赖氨酸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羔羊体内氮代谢,提高氮利用率,从而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白蛋白主要用于组织的合成与修复,维持血浆渗透压,可形成结合蛋白参与物质运输[18]。血清球蛋白能够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提高机体体液免疫能力,均作为衡量动物机体免疫能力的指标[19]。本试验中,试验组羔羊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开食料中添加包被赖氨酸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羔羊免疫力,与高昌鹏等[20]结果一致。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参与氨基酸代谢的关键酶,其活性是反映肝脏毒性病变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含量较低。在肝脏或某些组织损伤、坏死时,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释放入血,从而导致浓度上升。试验组羔羊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开食料中添加包被赖氨酸对羔羊肝脏功能无不利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提高肝脏抵御毒性的能力。丁大伟等[21]研究表明,瘤胃赖氨酸可降低围产期奶牛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但是,本试验羔羊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可进一步在基因表达方面进行深入研究。4结论开食料中赖氨酸以包被形式添加可显著提高羔羊生长性能,提升饲料蛋白质利用率,改善肝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