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作为重要的能量储备物质,能够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可促进水产动物对各种脂溶性物质的吸收[1]。饲料中适宜的脂肪含量有助于机体的健康生长[2],当饲料中脂肪含量不足时,水产动物会动用体内的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但代谢蛋白质来补充能量会导致蛋白质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3]。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则会造成肝脏脂肪沉积过多,影响物质转运、消化和吸收,最终导致脂肪代谢异常[4]。胆汁酸主要存在于胆汁中,由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5-6],在机体进食后随食物通过胆道系统进入小肠,参与脂肪和胆固醇的消化和吸收。已有研究表明,胆汁酸主要通过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吸收和调节胆固醇代谢等途径,提高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效率,维持体内脂质代谢平衡[7]。胆汁酸在水产动物消化道中可以乳化脂肪为乳糜微粒,增加脂肪和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为鱼类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8]。此外,胆汁酸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的受体调节脂肪酸的代谢途径,进而促进脂肪酸的氧化代谢和合成,或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氧化过程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9-10]。本试验旨在研究胆汁酸对青鱼生产性能、机体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胆汁酸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饲料制备以鱼粉、豆粕、菜籽粕为蛋白质源,豆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青鱼基础饲料,饲料原料粉碎后过60目筛,按照配方准确称量,采用逐级扩大法添加微量元素和不同含量的胆汁酸后充分混匀,用小型饲料造粒机制成粒径1 mm的颗粒饲料,40 ℃烘干后置于-4 °C冰箱保存备用[11]。基础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0、200和300 mg/kg的胆汁酸(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9.010.T001表1基础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鱼粉14.00水分10.06豆粕18.00粗蛋白质32.46菜籽粕30.00粗脂肪5.65米糠5.80粗灰分8.20面粉26.50豆油2.00氯化胆碱0.20磷酸二氢钙1.80沸石粉0.50食盐0.20预混料1.00注:1.预混料由嘉兴市瑞达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营养水平均为实测值%1.2试验设计和饲养管理挑选初始体质量为(6.66±0.10)g的健康青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于12个大小一致的网箱(2 m × 2 m)中,每桶放养30尾。采取表观饱食方式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8:00和17:00),养殖过程中不间断空气泵充气增氧,定期检测水质,水温控制在26~3 0℃,每2 d进行一次换水,氨氮0.02 mg/L,pH值为7.2~8.0,养殖周期为80 d。1.3样品采集试验结束后,青鱼禁食24 h,统计各箱青鱼总数并称重记录。从各箱随机选取3尾体重相近的青鱼,使用浓度为100 mg/L的MS-222深度麻醉,测量体长和体重,再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采用尾部静脉采血法采集血液样本,血样放于4 ℃冰箱中静置6~8 h,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80 ℃保存。将采血后的青鱼快速解剖,分离肝脏和内脏,称重后置于冻存管中,-20 ℃冻存。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生长性能参照殷淦等[12]的方法,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和成活率。增重率(WGR)=(Wt-W0)/W0×100%(1)特定生长率(SGR)=(lnWt-lnW0)/t×100%(2)饲料系数(FCR)=FI/(Wt-W0)(3)肝体比(HSI)=Wh/Wb×100%(4)脏体比(VSI)=Wv/Wb×100%(5)肥满度(CF)=Wb/L3×100(6)成活率(SR)=Nt/N0×100%(7)式中:W0为鱼初始体均重(g);Wt为鱼终末体均重(g);t为饲养天数(d);FI为摄入饲料总干重(g);Wb为鱼体质量(g);Wh为肝脏重(g);Wv为内脏重(g);L为鱼体长(cm);Nt为终末鱼尾数;N0为初始鱼尾数。1.4.2血清免疫、抗氧化性能和脂质代谢指标采集的血清样本用于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总蛋白(TP)、补体3(C3)、补体4(C4)、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以上指标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试剂盒进行测定。1.5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胆汁酸对青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青鱼WGR和SGR显著提高(P0.05),FCR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料中胆汁酸含量的增加,青鱼的FCR和HSI呈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9.010.T002表2胆汁酸对青鱼长性能的影响组别初重/g末重/gWGR/%SGR/(%/d)FCRHSI/%VSI/%CF/(g/cm3)SR/%对照组6.68±0.0627.78±1.63315.87±21.41b1.78±0.04b1.83±0.06a1.73±0.088.64±0.291.78±0.0589.50±0.56试验1组6.67±0.1330.11±1.25351.42±16.75ab1.88±0.06ab1.78±0.05ab1.69±0.108.86±0.271.75±0.0489.96±0.74试验2组6.66±0.1131.01±1.44365.62±20.34a1.92±0.07a1.66±0.05c1.55±0.078.24±0.301.64±0.0391.33±1.05试验3组6.64±0.0730.73±1.31362.80±21.87a1.92±0.05a1.64±0.07c1.53±0.068.55±0.261.69±0.0491.27±0.85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胆汁酸对青鱼机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青鱼血清中T-AOC、GR和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3组青鱼血清T-AOC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2组青鱼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胆汁酸添加量的升高,青鱼血清MDA含量而逐渐降低,试验3组青鱼血清MDA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9.010.T003表3胆汁酸对青鱼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组别T-AOC/(U/mL)GR/(U/mL)GSH-Px/(U/mL)SOD/(U/mL)CAT/(U/mL)MDA/(μmol/L)对照组0.80±0.01c103.59±5.29c127.43±11.18b192.81±10.15b16.36±0.512.89±1.51a试验1组0.82±0.01bc126.03±14.04bc121.57±14.60ab223.43±9.45b18.77±2.002.72±1.24a试验2组1.06±0.01b148.14±6.31b149.30±7.49a330.46±12.19a18.85±0.872.46±1.29a试验3组1.29±0.02a189.50±9.30ab162.08±8.66a261.58±13.07b19.64±0.721.53±0.93b2.3胆汁酸对青鱼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显著提高青鱼血清TP和C4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青鱼血清C3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青鱼血清LSZ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9.010.T004表4胆汁酸对青鱼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组别TP/(g/L)LSZ/(U/mL)C3/(g/L)C4/(g/L)ALP/(U/L)ACP/(U/L)对照组46.37±5.36b11.27±1.12b0.15±0.01b0.13±0.01b21.83±3.2417.02±1.33试验1组57.80±5.74a13.32±1.58b0.18±0.01ab0.25±0.01a22.07±2.0520.26±1.19试验2组61.52±6.26a22.39±1.56a0.22±0.02a0.28±0.01a22.16±2.6020.64±2.34试验3组63.36±4.31a22.24±1.40a0.23±0.01a0.32±0.03a22.50±2.9722.93±1.502.4胆汁酸对青鱼血清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试验3组青鱼血清T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青鱼血清T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9.010.T005表5胆汁酸对青鱼血清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组别TG/(mmol/L)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对照组4.06±0.12a9.87±0.34a2.16±0.122.72±0.27试验1组3.88±0.09a9.06±0.20ab2.22±0.072.74±0.21试验2组2.92±0.17ab8.31±0.11b2.27±0.142.60±0.24试验3组1.83±0.14b7.62±0.06b2.30±0.062.80±0.133讨论3.1胆汁酸对青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鱼的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是衡量鱼类生理指标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3]。肥满度能够反映鱼类体内脂肪含量和体重的关系[14]。脏体比指鱼类内脏器官重量与总体重之比,可以评估鱼类的器官发育和代谢情况;肝体比指鱼类肝脏重量与总体重之比,通常肝体比高的鱼类具有较好的健康状态[15]。向枭等[16]在高脂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75、150、300 mg/kg的胆汁酸,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胆汁酸添加组齐口裂腹鱼幼鱼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降低,促进了齐口裂腹鱼的生长,与Ding等[17]在高脂饲料中添加300 mg/kg胆汁酸能够显著提高大黄鱼幼鱼的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的研究结果一致。Guo等[18]研究表明,在高淀粉日粮中添加胆汁酸(350 mg/kg)能够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青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表明胆汁酸能够改善青鱼的生长性能,且对形体指标无不良影响,这可能与胆汁酸能够乳化脂肪及脂肪酸,增加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进而促进机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有关[19-20]。另有研究发现,胆汁酸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21]。因此,胆汁酸能够有效改善鱼类生长,减少脂肪沉积。3.2胆汁酸对青鱼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总抗氧化能力可反映机体各种抗氧化酶的总活性[22]。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机体中重要的抗氧化酶系统之一,具有清除自由基和细胞内的过氧化物质、维护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作用[23]。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O2-)的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氧气(O2)和过氧化氢(H2O2),防止超氧阴离子与其他分子产生反应,从而减少自由基引发的氧化损伤[24]。过氧化氢酶能够有效降解和清除细胞内过氧化氢,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25],而丙二醛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表产物[26]。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青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随着胆汁酸添加量的升高,血清丙二醛含量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毕铮铮[27]研究表明,在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中添加0.09%的胆汁酸后,大菱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升高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则呈下降的趋势,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郭永丽等[9]研究发现,在草鱼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够提高草鱼血清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150 mg/kg添加组较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7.58%、42.25%和7.38%。徐凯等[28]同样发现,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0 mg/kg的胆汁酸后,脊尾白虾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03%、21.26%和8.2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脊尾白虾的抗氧化能力,但过高的胆汁酸含量会使细胞产生毒性,造成细胞损伤[29]。以上结果表明,添加适量胆汁酸可提高青鱼的抗氧化能力。3.3胆汁酸对青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胆汁酸能够调节鱼类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30]。溶菌酶是一种由淋巴细胞分泌的碱性溶解酶,在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31]。Jin等[32]发现,在高脂饲料中添加200 mg/kg的胆汁酸能够显著提高黑鲷血清和肝脏中溶菌酶的活性,与Guo等[18]在高淀粉日粮中添加350 mg/kg胆汁酸提高了大口黑鲈血清溶菌酶活性的研究结果类似。补体3、补体4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多种免疫反应[33],其水平变化通常与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活性有关。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属于重要的代谢调控酶类,它们参与细胞的活化、微生物的消除以及免疫调节等过程,能够协助机体抵抗感染和维持免疫平衡[34],提高鱼类的抗病力。Peng等[35]研究表明,在低蛋白高脂饲料中补充191.97 mg/kg的胆汁酸可提高草鱼肠道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强肠道免疫功能。赵盼月[36]研究发现,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0 mg/kg的胆汁酸显著提高欧洲鳗鲡幼鱼血清补体3含量以及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血清免疫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显著提高青鱼血清总蛋白和补体4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青鱼血清补体3含量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提高。以上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够增强青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病力。3.4胆汁酸对青鱼血清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可反映机体对脂质的吸收能力和肝脏的脂肪代谢状况[3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过胆固醇反转运输把组织和动脉血管中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脏[38],起到清除剩余胆固醇的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向组织转运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其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胆固醇在动脉壁上沉积形成斑块[39]。在本试验中,试验3组青鱼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原因是胆汁酸在小肠中能够与脂肪分子结合形成胆固醇胆盐混合物,增加脂肪和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40];并且胆汁酸与消化后的脂肪分子结合后很容易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随后胆汁酸再次进入肝脏,形成胆汁循环[41]。马志茹等[42]研究发现,在欧洲鳗鲡幼鱼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通过降低脂肪合成有关酶的水平或增加脂肪分解相关酶的活性减少肝脏脂肪蓄积。张露露[43]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300 mg/kg胆汁酸能够提高大口黑鲈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强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于漫涵等[44]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或乳化胆汁酸均能够提高花鲈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肝脏甘油三酯的含量,保护肝脏健康。郭佳玲[45]发现,300 mg/kg的胆汁酸添加量能够改善高淀粉诱导的大口黑鲈肝脏损伤,提高大口黑鲈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胆汁酸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不同研究中鱼的种类、胆汁酸的添加类型及试验饲料的组成等有关。4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够显著提高青鱼的生长性能,对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增强了青鱼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调节了血脂代谢,且胆汁酸添加量为200~300 mg/kg时效果较好。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