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麦草是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优质的冷季型、速生性可刈割牧草,其茎叶柔嫩、光滑多汁[1-2],因具有生长发育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大、营养价值丰富、能量高、适口性好等特点[3-4],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解决了冬春季节家畜饲草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仍存在饲草资源紧缺的问题,因此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对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尤为重要。本文从黑麦草生产性能、发酵品质影响因素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提高黑麦草的产量、品质,促进黑麦草在更多动物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助力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1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因素1.1品种对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黑麦草品种在不同适宜地区种植,其生产性能均表现良好。王绍飞等[5]研究表明,黑麦草新品系YA17(15 995 kg/hm2)和YA03产量较高(15 712 kg/hm2),适合在川西南区进行冬闲田稻草轮作种植。丁成龙等[6]研究表明,黑麦草LM015品种在产量(12 750 kg/hm2)、品质(总可消化养分产量8 778 kg/hm2)方面表现较好,Waseaobad(产量12 532 kg/hm2、总可消化养分产量7 991 kg/hm2)品种次之,在南京地区均适合作为牧草进行种植。杨建等[7]试验结果表明,科瑞登和邦德多花黑麦草品种在生长速度、叶茎比、产量(分别为11 245、11 436 kg/hm2)和营养价值方面表现较好,均适合在成都平原种植。肖逸等[8]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系JG1、DC2、GB在产量(15 099、14 846、14 360 kg/hm2)、营养品质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成都平原地区进一步试验种植。1.2混播对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合适的牧草品种与黑麦草混播可提高黑麦草生产性能。柳茜等[9]研究表明,50%多花黑麦草和50%光叶紫花苕混播的饲草产量(14 125.05~17 730.52 kg/hm2)均显著高于单播,组分构成更为适宜。王荣蛟等[10]试验结果表明,小黑麦品种WOH939和黑麦草品种冬牧70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均可提高部分牧草产量(开花期产量分别为10 993.30、15 983.20 kg/hm2),黑麦草品种冬牧70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可提高叶面积指数,在孕穗期小黑麦品种WOH939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可提高粗蛋白含量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不溶性灰分的含量,降低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体外有机物消化率。1.3其他因素对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播种量,精准的施肥管理及适宜的刈割茬次可提高黑麦草的生产性能。高承芳等[11]试验结果表明,9—11月时,黑麦草品种美克斯和海克里斯在福建省播种时间越早,其分蘖密度、叶片密度和鲜(分别为94.59、98.39 t/hm2)、干草产量(分别为24.91、25.57 t/hm2)越高。陈艳琦等[12]试验结果显示,LED白光下播种黑麦草,14粒/穴播种3次的刈割产量(15.51 kg/m2)均显著高于播种量为7粒/穴,表明播种量对黑麦草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张文洁等[13]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氮量投入下,25%的有机肥配施比例能够显著提高黑麦草干物质产量(11 334 kg/hm2)、粗蛋白质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等饲用品质以及干物质回收率、乳酸菌数量,有利于生产高产优质的黑麦草。江生泉等[14]研究表明,多花黑麦草在出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施氮量分别为50、100、150 kg/hm2的施肥组,其产量比较高(14 222 kg/hm2),且氮肥利用率较高。刘春英等[15]试验结果表明,速生、特高、凯力等3个黑麦草品种第2茬次生长发育快,产量(分别为57 843.19、57 874.16、57 255.28 kg/hm2)高、品质好,适合在万州地区种植。2黑麦草发酵品质的影响因素2.1刈割期、凋萎时间、含水量及刈割茬次对黑麦草发酵品质的影响把握黑麦草适宜的刈割期、凋萎时间、含水量及刈割茬次可提高发酵品质。黑麦草在孕穗期刈割后凋萎3 h、开花期刈割后凋萎2 h、抽穗期刈割后凋萎2 h进行青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干物质含量(26.56%~28.47%)适宜,青贮料的pH值(4.05~4.27)、氨态氮含量较低,乳酸含量较高,发酵品质最佳[16-18]。不同黑麦草刈割后含水量约为65%时进行青贮,其发酵品质较好[19-20],尤其黑麦草第二茬刈割进行青贮,其pH值(4.06)、氨态氮/总氮(72.54 g/kg)、丁酸(0.84 g/kg)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177.02 g/kg)最高,发酵品质最好[21]。2.2添加剂对黑麦草发酵品质的影响在黑麦草中添加微生物制剂、酶制剂、酸制剂及中草药制剂均可提高其发酵品质。在黑麦草中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可提高青贮发酵饲料中粗蛋白质(17.43%~25.92%)、乳酸(6.73%~8.84%)的含量,降低pH值(3.62~4.12)和中性洗涤纤维(31.87%~43.63%)、酸性洗涤纤维(19.04%)的含量及好氧性细菌数量,提高青贮发酵品质[22-23]。鼠李糖乳杆菌具有细菌素,可使饲草酸度快速降低,大肠杆菌数迅速下降,从而抑制2,3-丁二醇产生;布氏乳杆菌可提高青贮黑麦草的有氧稳定性,提高发酵品质[24]。在黑麦草中添加乳酸菌菌株戊糖片球菌PR_LAB_76进行青贮,可提高青贮发酵饲料中干物质(278.64 g/kg)、粗蛋白(91.97 g/kg)、乳酸(123.54 g/kg)的含量及乳酸菌数量,降低pH值(3.88)及酵母菌数量,提高青贮发酵品质[25]。有研究在含水量分别75%和65%的黑麦草中添加甲酸、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等3种不同的添加剂,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在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方面的效果优于甲酸,甲酸优于布氏乳杆菌,添加布氏乳杆菌在青贮饲料开袋后能够有效改善有氧稳定性[26]。使用不同添加剂对黑麦草进行青贮时,干物质含量保持在30%~40%为宜。采用新鲜黑麦草进行青贮,干物质含量不足时,添加4 mL/kg的甲酸可以保证青贮料的发酵品质(pH值4.13~4.19、氨态氮含量2.07%~2.38%)[27]。黑麦草中添加不超过1%的苍术、1%的诃子、茵陈蒿、苦参、冷蒿进行青贮能够显著提高青贮料乳酸含量(2.09~2.60 g/kg),显著降低pH值(4.45~4.53),提高青贮发酵品质[28]。2.3混合青贮对黑麦草发酵品质的影响黑麦草与其他牧草或农副产品采用合适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可提高其发酵品质。黑麦草与大豆秸秆以8∶2和7∶3的比例混合青贮,可提高了青贮原料干物质含量、酸性洗涤性纤维(33.49%~35.76%)和中性洗涤性纤维(54.92%~56.04%)的降解率,降低了氨态氮/总氮的值和粗蛋白(0.04%~0.08%)、可溶性碳水化合物(0.73%~0.77%)的损失率,改善了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29]。黑麦草与紫花苜蓿以55∶45或60∶40的比例混合青贮可在保证青贮品质(pH值4.26~4.58、乳酸2.83%~7.09%)的同时,保留更多的营养价值(粗蛋白14.7%~15.11%)[30-31]。黑麦草与高丹草以7∶3的比例混合青贮,能够增加乳酸菌的数量(6.99 lgCFU/g),降低pH值(4.26)以及氨态氮(3.85 g/kg)及乙酸(6.38 g/kg)的含量,有效改善发酵品质,更利于营养物质(粗蛋白9.95%)的保存[32]。3黑麦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3.1黑麦草在家畜生产中的应用日粮中添加黑麦草可提高家畜生产性能、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强机体代谢功能。赵必迁[33]试验结果表明,妊娠前期投喂20%青绿黑麦草、妊娠后期投喂10%青绿黑麦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妊娠母猪体况,提高繁殖性能(窝产仔数12.55头、窝产活仔数12.46头、初生窝重18.19 kg、初生个体重1.48 kg)。陈志祯等[34]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的黑麦草饲喂“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可以提高日增重(697.17 g),降低料重比(2.94),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郝智强等[35]试验结果表明,黑麦草青贮等干物质替代部分苜蓿可在不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肪、乳糖的情况下,提高乳蛋白含量(3.43%)。陈亮等[36]试验结果表明,添加30%左右的冬牧70黑麦草青贮饲料饲喂肉牛,可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平均日增重1 393 g)和经济效益。高洋等[37]试验结果表明,增加黑麦草长度及酸性洗涤木质素/中性洗涤纤维比例,可显著改善山羊采食行为及瘤胃液pH值(6.28),显著降低干物质采食量(912.19 g/d),显著提高采食后部分时间点的纤维素酶活性。陈亮等[38]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5%冬牧70黑麦草青贮饲料饲喂肉羊可以降低饲喂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魏冉月等[39]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鲜黑麦草取代50%和100%的玉米青贮和苜蓿干草,可在不影响奶山羊生产性能的同时改善羊奶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31.6%~33.9%、饱和脂肪酸64.0%~64.2%)组成。张颖等[40]试验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粉能够更好地改善云岭黑山羊体内的氨基酸平衡情况,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血液尿素氮含量(9.13 mmol/L)。于明等[41]试验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对黑麦草中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干物质61.09%、粗蛋白72.21%、中性洗涤纤维64.80%、酸性洗涤纤维61.27%)较高。赵海天[42]试验结果表明,黑麦草的切割长度对山羊大部分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影响,提高黑麦草的切割长度可增加山羊的采食、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和反刍活动。3.2黑麦草在肉鹅生产中的应用黑麦草添加在肉鹅日粮中可以促进消化功能,提高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机体健康水平。占今舜等[43]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6%黑麦草粉饲喂扬州鹅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45.22 g),改善屠宰性能(半净膛率0.79%、半净膛率0.63%、胸肌率3.20%)和血清生化指标(甘油三酯2.31 mmol/L、总胆固醇5.3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1.54 mmol/L)。王惠影等[44]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黑麦草4周龄内不超过10%、5~7周龄10%~20%,8周龄提高至20%均不影响浙东白鹅体重增加量。占今舜等[4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6%黑麦草颗粒饲喂扬州鹅可提高其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40.66 g/d),改善屠宰性能(屠体重0.86 kg、半净膛重0.76 kg、全净膛重0.57 kg、腿肌重53.96 g)和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32.57 g/L)。占今舜等[46]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黑麦草粉颗粒饲喂扬州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46.63 g/d)和屠宰性能(屠体重2.97 kg/只、半净膛重2.72 kg/只、全净膛重2.48 kg/只),促进肠道生长。冯德庆等[47]试验结果表明,黑麦草中的α-亚麻酸能够通过摄食消化过程沉积到鹅肉中,提高鹅肉的营养品质。李光全等[48]采用网上平养肉鹅,结果显示,5~9周龄宜饲喂粉碎后的黑麦草,9~11周龄宜饲喂未经过粉碎的完整黑麦草;补饲等量精饲料时,晚上补饲1次的体重增长率(5~7周龄30.59%、7~9周龄19.32%、9~11周龄4.39%)和料重比(5~7周龄3.19、7~9周龄3.88、9~11周龄12.94)优于早晚各补饲1次。3.3黑麦草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肉兔日粮中添加黑麦草可以促进消化功能,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肉质。王宇涛等[49]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意大利黑麦草代替50%精饲料饲喂新西兰肉兔,能够显著降低兔肉中脂肪含量(0.93%),提高16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改善兔肉品质。杨冬梅等[50]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20%黑麦草饲喂肉兔可显著提高空肠胰蛋白酶、盲肠纤维素酶的活性,提高粗蛋白(71.05%~78.67%)、粗脂肪(80.73%~86.68%)、中性洗涤纤维(56.58%~68.45%)及酸性洗涤纤维(51.98%~58.59%)的消化率。廖晓鹏等[51]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的黑麦草替代基础日粮可显著提高肉兔日增重(35.76 g),降低料重比(2.83),提高经济效益。3.4黑麦草在鱼类生产中的应用鱼类饲料中添加黑麦草可提升鱼肉的鲜味。林欣等[52]试验结果表明,黑麦草和配合饲料可提鱼肉中的5'-腺苷一磷酸含量(21.09 mg/100 g)和5'-肌苷一磷酸的含量(6.74 mg/100 g),显著降低次黄嘌呤的含量(7.37 mg/100 g),提升鱼肉的鲜味。4结论分析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因素对提高黑麦草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缓解饲料供给不足的问题。掌握黑麦草发酵品质影响因素对提高黑麦草的适口性、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黑麦草生长对气候和温度条件要求相对比较严格,从而影响了黑麦草的种植区域和面积。黑麦草在动物生产中仍以传统的加工方法应用为主,黑麦草青贮发酵技术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黑麦草在动物生产中的充分利用。因此,加快黑麦草新品种的不断选育、持续深入黑麦草青贮发酵技术研究及大力推广青贮发酵黑麦草的利用,对促进我国畜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