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是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规划,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如“五级三类”土地利用规划,加强了土地用途管制,充分保障耕地红线[1]。做好乡村土地资源规划,筑牢农业发展基石,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解决好农业农村资源管理和规划发展问题,对落实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土地资源规划工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合理的资源规划能够有效地改善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乡村振兴体系。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地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大力推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2]。13S技术概述3S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3]。随着时代的发展,3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设的不同领域,特别在资源规划方面。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卫星、飞机等工具对地球表面指定区域进行感应监测,将探测信号生成图像,具有观测范围广、周期短等优势,应用在测绘工作方面,有利于区域资源规划。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卫星与地面接收站联系,能够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具有全覆盖、高精度的优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分析,对数据进行检索和更新、显示制图,实现对资源规划数据的统一管理,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场景和作业环境,满足土地资源测绘工作的要求。3种技术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实现了对数据的获取、编辑处理和分析,形成了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避免了单一技术的局限性。23S技术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一方面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分类、处理和利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的各个阶段均对信息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具体,3S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2.1在数据获取阶段的应用数据获取是乡村土地资源规划工作的第一阶段,包括土地数据的收集、梳理和处理,能够充分体现3S技术的准确性、实时性和高效性。乡村土地资源包括数量、质量、位置及价值信息,数据信息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数量巨大的特征,过去主要是采取传统的实地踏勘测量方式获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获取的信息存在一定滞后性。随着现代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RS技术变得更精细化,分辨率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获取土地信息的普遍方法[4]。RS能够及时获取实时动态信息,通过GIS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既保证了数据的相对完整,也能够将土地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利用相关信息确定各类用地的具体范围,为今后的土地资源规划工作提供参考。2.2在数据编制阶段的应用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过程中,需要做好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类型和土地面积等问题的清查,确保土地信息数据的可靠性,使土地资源规划更准确,保证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成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3S技术能够在信息数据编制的过程中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在乡村土地资源信息库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域土地利用的不同情况,针对性地进行适合现阶段发展需求的土地资源规划,避免主观因素对乡村土地资源规划工作造成的影响,保障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2.3在成果阶段的应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涉及大量的图表、指标等数据,要求规划成果质量及管理具有较高的时效性[5]。过去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成果,不论是图件、文本还是说明、表格,基本是以图纸和文本的形式管理和保存,存在效率低下、共享性差和成果难以保存等问题,导致规划应用灵活性差,信息获取和传播形式受到限制[6]。因此,需要建立和推广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3S技术能够有效地加强规划信息和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检验规划应用的落实情况,为完善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支持。33S技术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特点借助航空摄影测量、大地测量、无人机摄影测量,3S技术拓宽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广度,解决了传统测量易受地域、地形及地貌等因素影响的弊端,快速便捷地解决区域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缩减人力、物力的消耗,对乡村土地资源规划进行高效管理和分析。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时获取位置信息,方便快速;利用RS技术获取乡村土地资源的地理数据,包括航天、航空、地面遥感技术等,能够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高程模型展现,快速生成规划图;借助GIS系统管理乡村土地资源规划数据,可以存储现阶段的数据,对以前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动态监测乡村土地资源规划的变化情况,便于规划部门进行查询和管理。GIS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0.019.F001图1GIS工作流程4案例应用文章以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布塘村为例,分析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中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野外作业采集乡村土地资源数据,通过内业工作分析处理采集到的资源数据,得出大比例的地形地貌数据。4.1野外作业采用大疆精灵Phantom 4 Pro V2.0对上述目标区域进行摄影测量,获取外业影像数据。4.2布置像控制点像控制点的数量和形式会对航测内业数据的精度产生直接影响,应严格按照无人机摄影测量的相关规范进行布控,保证其精度的准确性。利用油性喷漆或涂料将木板或硬纸喷涂成标靶板,在像控制点布设前勘查好目标区域的地质地貌概况,将像控制点布设在明显的位置。4.3制作空三和DOM模型进行内业作业,以野外像控制点的坐标为基础,应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控制点加密,采取合适的方法测量所摄区域地面的未知点,利用空三加密点的数据生成DOM模型。高要区布塘村地形图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0.019.F002图2高要区布塘村地形4.4处理内业数据利用EPS软件对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布塘村模型进行内业测绘,采集居民点、交通设施、水体、植被等要素。4.5外业检查调绘绘制好内业数据后,将内业数据与野外地形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对比,若发现内外业数据不一致,需要再次采集外业数据,然后进行内业处理,确保内外业数据的准确性。4.6整合内外业成果利用外业检查调绘资料以及修正后的内业采集到的地形要素,编制成1∶500的地形图,满足乡村土地资源规划测绘地图的要求。4.7检查质量以及提交成果通过对全部数据的抽查(抽查率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和成品图的质量检查,及时处理不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的产品,提交合格的成品图。通过实践分析发现,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该区域地形地貌,能够提供比较清晰直观的无人机影像。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能够较好地指导内业作业,节省人力、物力,提升工作效率,处理生成的模型可以为乡村土地资源规划提供直观的三维立体效果。但该目标区域居民点房屋密集,导致绘制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需要采用传统测量手段进行实地勘测、检验,保证地图的质量。5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3S技术应用优化措施5.1控制数据源误差乡村土地资源规划的数据一般来自采用传统方式测量的数据、不同部门的调研数据、无人机摄影的测量数据等。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的数据会存在一定误差,且数据获取的过程中易受到天气、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操作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获取的数据存在误差。随着3S技术的不断成熟,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过程中需要提高对数据源的精度控制,便于获取更准确的数据。5.2加强数据管理3S技术的数据性在资源规划工作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和价值,能够有效地分析和总结数据。相关部门利用3S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本地区土地资源规划现状,并参照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总结出适宜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办法,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可以利用3S技术对土地资源规划的实际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对前期已经掌握的资源规划信息进行检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好乡村土地资源规划工作应基于严格的数据管理,相关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加强重视,不断强化数据管理工作。5.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随着3S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客观原因,偏重理论学习,忽视了对专业技能的实践,导致3S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受到了影响。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中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提高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6结语3S技术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规划部门的工作效率,推动乡村振兴的落实。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是3S技术的未来趋势,相关部门应立足乡村土地资源现状,加强对3S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做好乡村土地资源规划工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