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是一种自交亲一年生草本植物,隶属于柳叶科[1],国内主要产地为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在不丹、印度、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也有种植[2]。紫苏是一种种植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植物[3],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等功效,也常作为去异味、增香的调味品[4]。紫苏富含营养物质,包括粗蛋白(20.15%~29.57%)、粗纤维(27.3%~43.9%)、粗脂肪(1.36%~7.28%)以及多种矿物质(钾、钙、锌、铁含量较为丰富)等[5]。霍立娜等[6]从紫苏中分离出17种化合物,迷迭香酸、芹菜素、咖啡酸是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紫苏因其独特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多用途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7]。紫苏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中,并对动物的生长性能、肉质等产生积极影响[8]。本文总结了紫苏的营养成分、药理活性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紫苏及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1紫苏的主要营养成分紫苏富含粗蛋白、粗脂肪酸、粗纤维、迷迭香酸及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9],而且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1.1紫苏叶刘浩[10]指出,紫苏叶中粗脂肪含量7.28 g/100 g,粗蛋白含量20.46 g/100 g,粗纤维含量37.14 g/100 g,总糖含量2.17 g/100 g,维生素C含量37.95 mg/100 g,β-胡萝卜素含量1.40 mg/100 g,迷迭香酸含量0.68 mg/g,总黄酮含量5.34 mg/g,总多酚含量19.19 mg/g。乔鑫等[11]发现,紫苏叶蛋白质含量23.4%,水解氨基酸含量19.31%,总膳食纤维含量29.4%,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钾和钙含量分别达到22 900、17 900 mg/kg。紫苏的抗炎、抗菌等活性均与木樨草素、迷迭香酸相关。范高福等[12]发现,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木樨草素、迷迭香酸和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34.0~102.0、33.6~100.8、33.8~101.2 mg/L。1.2紫苏茎沈奇等[13]发现,紫苏茎中粗蛋白含量13.55%,粗脂肪含量1.36%,粗纤维含量21%,总糖含量4.78%,必需氨基酸含量38.33 mg/g,硒元素含量0.26 mg/kg;紫苏茎中还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其含量为2.12 mg/100 g,高于胡萝卜。张洪等[14]研究发现,紫苏茎中粗纤维含量为56.30 g/100 g,高于紫苏叶和紫苏籽;紫苏茎中还含有丰富的钙和锌,分别为9 100、82 mg/kg。1.3紫苏籽紫苏籽中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丰富。沈奇等[15]发现,紫苏籽含油量40.99%,粗蛋白含量20.39%,脂肪酸中α-亚麻酸含量50.16%,油酸含量21.19%,亚油酸含量16.43%,棕榈酸含量7.25%,硬脂酸含量2.8%。贾青慧等[16]发现,奇苏2号紫苏籽蛋白质含量16.5%,必需氨基酸含量39.33 mg/g,总氨基酸含量158.02 mg/g。赵晓玲[17]发现,紫苏籽粗脂肪含量为326.67~449.33 g/kg,粗蛋白含量243.46~284.10 g/kg,脂肪酸组分中棕榈酸含量6.56%~7.10%,硬脂酸含量0.04%~0.94%,油酸含量24.38%~24.96%,亚油酸含量9.95%~10.80%,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可达57.02%~58.35%。2紫苏的药理活性2.1抗炎紫苏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主要抗炎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紫苏不同醇提物中活性成分对炎症性肠病和过敏性气道炎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8],其机制可能是紫苏醇提物或先导化合物能够抑制一氧化氮合酶、COX-2蛋白表达,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抑制促炎酶表达,从而达到抗炎功效。Yang等[19]研究发现,紫苏提取物能够明显减轻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抑制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的聚集,减少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Park等[20]研究了紫苏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发现紫苏提取物明显改善了体重下降、结肠长度缩短、腹泻和血便症状。Wang等[21]研究发现,紫苏对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和炎症介质(N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2抗菌紫苏叶含有大量挥发性化合物,如萜类化合物,包括紫苏醛、β-石竹烯、柠檬烯、α-佛手柑烯、紫苏醇、异丁香酚和芳樟醇[22]。柠檬烯和β-石竹烯对革兰氏阳性菌、内氏放线菌和痤疮丙酸杆菌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23]。此外,迷迭香酸和黄酮类化合物也是紫苏中的主要抗菌物质。Zhang等[24]采用牛津杯法验证了紫苏迷迭香酸(RosA)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8、0.9 g/L;沙门氏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9、1.0 g/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0、1.1 g/L。RosA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和细胞蛋白,抑制细胞内Na+/K+-ATP-酶的活性,对上述4种细菌均具有抗菌性能。刘思佳等[25]研究显示,紫苏中黄酮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后为酵母菌和霉菌。2.3抗氧化机体的衰老与体内的自由基有关,自由基过多或清除不及时会加快机体衰老[26]。Reddy等[27]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验证紫苏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68.02%,半抑制浓度(IC50)为54.52 mg/L;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62.93%,IC50为66.86 mg/L。Edward等[28]采用高脂饲料诱导衰老小鼠氧化应激模型验证紫苏叶提取物抗氧化应激的作用,结果显示,高脂饮食紫苏治疗组小鼠的肝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增强;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肝脏H2O2水平也显著降低。研究表明,紫苏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2.4其他活性紫苏具有镇静、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Yue等[29]研究显示,紫苏精油能够降低小鼠自发运动能力,达到镇静作用;紫苏提取物中紫苏肽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朱艳等[30]以环磷酰胺(CXT)建立免疫损伤小鼠模型,并验证紫苏肽对免疫损伤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紫苏肽能够减弱CXT引起的免疫器官衰减,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Kim等[31]通过HPLC研究紫苏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紫苏提取物通过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TNBC)的生存力,减少其增殖和迁移,从而达到抗癌、抗肿瘤的作用。Wang等[32]研究紫苏甲醇粗提物及其馏分(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馏分和水相残留物)的降糖活性,发现乙酸乙酯组分可显著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的血糖水平、进食量和饮水量,增加体重,调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改善肝脏和肠道组织的病理学和糖原积累。Ra等[33]研究了紫苏油对高脂饮食(HFD)小鼠肥胖诱导的肝脏和血管变化的影响,发现小鼠体重增长减少,血清胆固醇和动脉脂质蓄积降低,血脂降低。紫苏的药理活性见图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28.F001图1紫苏的药理活性3紫苏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紫苏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猪、家禽、反刍动物、水产及昆虫分别具有不同影响,可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改善肉质,提高饲料利用率。3.1紫苏在猪生产中的应用饲料中添加紫苏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Arjin等[34]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紫苏饼使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3%。Li等[35]研究发现,饲喂紫苏籽提取物的断奶仔猪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肝脏和空肠黏膜抗氧化能力增强,改善回肠形态和屏障功能。Xia等[36]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6%紫苏籽使去势雄性松辽黑猪熟肉率提高4%,粗蛋白含量提高7.3%,粗脂肪含量提高12%,对松辽黑猪肉品质和营养价值具有积极影响。Sringarm等[37]研究发现,在低赖氨酸饲粮中添加4.5%紫苏饼时,猪肉肌内脂肪含量升高24.3%,大理石纹评分升高20.4%,蒸煮损失降低21.1%,剪切力降低28.2%,背脂肪和胸腰最长肌α-亚麻酸水平也显著升高。陈静等[38]发现,随着紫苏籽替代豆油比例的提高,育肥猪背长肌中SOD活性升高13.8%,MDA含量降低21.43%。赵必迁[39]研究发现,育肥期饲粮中添加200 mg/kg紫苏籽提取物,猪瘦肉率提高5.91%,眼肌面积提高4.02%,背膘厚降低9.97%;肉色评分提高13.70%,滴水损失降低19.08%,肌内脂肪含量提高13.5%,肌苷酸含量提高10.03%。王珍珊等[40]发现,添加4%紫苏使育肥猪末重提高4.53%,平均日增重提高23.8%,瘦肉率提高6.5%,表明在饲料中添加4%紫苏可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潘存霞[41]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00 mg/kg紫苏籽提取物使育肥猪日增重提高5.6%,料重比下降7.6%,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提高21.6%,胰岛素含量提高30.9%,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提高13%,甲状腺素(T4)含量提高18.7%,尿素氮(BUN)含量降低13.7%。3.2紫苏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在饲料中添加紫苏碱、紫苏种子或紫苏籽油均对家禽的生长性能、肉质、脂质代谢以及饲料利用率具有一定影响。Xiao等[42]研究发现,紫苏碱能够减少肉鸡肝脏和血液中的脂质积累,调节脂肪生成、代谢和脂质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FASN、PPARα、CPT-1、ACCα、APOB和APOA1。Hadi等[43]研究显示,日粮中添加5%紫苏种子可以使公鸭平均日增重提高19.3%,非胴体重量提高19.1%,脂肪含量提高26%。Cui等[44]发现,饲粮添加0.9%紫苏油可使黄羽鸡血浆TG含量降低42%,TC降低25%,LDL-C水平降低24.2%,肝组织中TG含量降低14%,TC含量降低40%,脂肪酸合成酶活性也显著降低。Oh等[45]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2%紫苏籽粕使肉鸡增重提高4.2%,胸肉脂肪含量提高12%。Liu等[46]发现,日粮添加200 mg/kg紫苏提取物后,绍兴鸭产蛋率提高,TG和TC含量降低,血清HDL-C含量提高,脂质代谢有所改善。综上所述,家禽饲料中添加紫苏能够改善肉质增强脂质代谢,提高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3.3紫苏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在饲料中添加紫苏籽可改善牛羊肉的肉质,提高饲料效率和产奶量。Deng等[47]发现,湖羊饲料中添加15%紫苏籽,肌肉和肝脏组织中异油酸(VA)比例提高24.4%,α-亚麻酸(ALA)比例提高85.3%,二十碳五烯酸(EPA)比例提高47.9%,二十二碳五烯酸(DPA)比例提高39.2%,饱和脂肪酸(SFA)比例降低5%,n-6/n-3的比例降低80.2%。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紫苏籽可改善湖羊肉质,显著提高肌肉n-3系列脂肪酸浓度,使湖羊肉质更加健康。Den等[48]研究显示,添加紫苏籽增加了湖羊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质沉积,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MDA含量降低,背最长肌中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研究表明,添加紫苏籽可显著增加湖羊羔羊肌内脂质沉积,改善肌肉氧化状态,从而改善羊肉品质。张海波[49]研究紫苏籽提取物对育肥牛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发现育肥牛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活力提高,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肉碱转移酶(CPT-1)的活力降低,促进了背最长肌沉积,从而改善肉质。Sun等[50]研究发现,补充紫苏叶使泌乳奶牛瘤胃液pH值提高4.2%,对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螺旋体门的丰度具有显著影响,表明饲粮中添加紫苏叶可提高瘤胃pH值,引起瘤胃细菌组成变化,提高产奶量。Wang等[51]研究了紫苏叶对奶牛瘤胃液和牛乳两种体液代谢组的影响,发现瘤胃液和乳汁中嘧啶核苷酸的丰度提高,乳中2-羟基辛酸与瘤胃5-单磷酸尿苷呈正相关,与瘤胃脱氧胞苷呈负相关,乳中胸苷与瘤胃二十碳烯酸呈正相关。结果表明,添加紫苏叶可通过调节嘧啶代谢途径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改变瘤胃代谢特征和乳合成,从而提高牛奶营养价值。张文火等[52]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紫苏籽可使育肥牛日增重提高8.2%,血浆中磷含量提高16.2%,α-淀粉酶活性提高21%,免疫球蛋白A含量提高4.5%,表明在育肥牛饲料中添加紫苏籽可提高生长性能,改善免疫功能。3.4紫苏在水产生物生产中的应用水产饲料中加入紫苏可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改善肠胃功能,提高健康水平。赵振新等[53]研究了不同比例紫苏籽粕替代鱼粉对杂交鲟体型特征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紫苏粕添加量增加,杂交鲟的生长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比例为50.43%。徐杭忠等[54]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紫苏叶,大鲵末重提高25.7%,增重率提高50%,特定生长率提高40.6%;大鲵胃肠中重要消化酶活性、胃酸分泌能力和肠道吸收能力均显著提高,胆固醇的积累减少16.6%,饲料中添加紫苏叶改善了大鲵的生长性能和肠胃功能,提高了大鲵健康水平。刘长江等[55]发现,饲料中添加5%紫苏饼使大鲵增重率提高34.6%,胃中胃蛋白酶活性提高27.4%,肠道绒毛数量和高度均分别提高11.6%和16.7%,肠道空腔率降低7.8%,肝脏和肠道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3.5紫苏在昆虫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在日粮中添加紫苏籽对红棕象甲的生长性能也具有一定影响。Chinarak等[56]发现,在红棕象甲幼虫饲料中添加7%紫苏籽的增肥饲粮能够提高亚油酸(ALA)含量,使后期红棕象甲的n-6/n-3比例达到理想水平。4结论紫苏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将其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对畜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畜产品品质和机体健康等方面均具有积极影响,在动物养殖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但目前关于紫苏在畜禽生产中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应用,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