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自2006年我国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以来,节能审查作为加强节能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科学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从源头杜绝能源浪费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以来,节能审查更是作为遏制“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的重要手段[2],在前期谋划阶段对项目能源利用水平、能效水平进行分析,有效杜绝工艺技术、能效水平不达标项目的建设,成为我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把关项。但是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工作中,关于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一直存在一些概念认知和计算方法方面的误区,给节能审查工作的高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1综合能源消费量概念定义《能源统计工作手册》中规定能源消费也称能源消耗、能耗,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将能源用作燃料、原料、材料、动力等的过程,综合能源消费量或能源消费量是一定时间内行业、企业范围内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总量[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系列工作指南(2018年本)》明确综合能源消费量根据《能源统计工作手册》规定的口径进行核算,即核定项目在一定时期消耗的各种能源的总量。同时也明确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还是自产自用,均不计算在项目能源消费量中。通过简单概括发现,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的统计口径仅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不包含耗能工质。2能源消费数据核算的重点分析在计算原则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系列工作指南(2018年本)》明确,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计算一是要遵循谁消费谁计算的原则;二是要遵循实际消耗的原则,剔除各类能源品种加工、转换的重复消费因素,作为原料使用的能源只能将第一次使用的数量计算为能源消费,项目的综合能源消费量不包括本项目回收的余热、余能在本项目的利用量;三是耗能工质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计算在能源消费量中[4]。需要注意,项目自备装置生产耗能工质所消费的一、二次能源,则必须统计能源消费量,如果项目配套了空压机生产压缩空气自用,虽然压缩空气无须纳入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计算,但空压机生产压缩空气所消耗的电力需要纳入计算。在计算方法方面,根据指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各种能源消费的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的合计-回收能利用量的合计。其中,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主要为发电类项目,回收能利用量常出现在钢铁、化工等生产过程中有余热、余气、余压生产的项目[5]。在实际的节能分析评价中,因涉及能源的输入、输出、回收自用、回收外供等情况,很多项目无法对能源消费进行清晰合理的统计,进而导致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统计产生误差。为了确保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建议节能报告在准确识别项目边界的基础上,以项目物理边界为界线,以能源流为路线,识别进出项目边界的能源种类和数量,以输入-输出的口径科学统计项目能源消费数据。项目能源消费统计边界结构如图1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3.10.027.F001图1项目能源消费统计边界结构在计算口径方面,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存在当量值和等价值。其中,当量值为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的相当量,等价值为生产单位量二次能源或耗能工质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成一次能源的数据。当量值和等价值概念一般在电力和热力计算时体现较为明显,对于1 kWh电力,按照当量值口径其转换成标准煤0.122 9 kg(1千克标准煤低位发热量为29 307.6 kJ)。按照等价值口径,《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20)明确电力等价值按上年电厂发电标准煤计算。以江苏省南京为例,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度南京市发电标准煤耗为272.5克标准煤/kWh[6],则电力等价值可按照0.272 5千克标准煤/kWh进行折算。而电力等价值与当量值之间的悬差主要来自发电厂发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近年来,随着电厂发电效率的提升,全社会发电煤耗逐渐降低,项目消耗1 kWh电力需要的一次能源量逐步降低。与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同,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量指用能单位在统计报告期内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7],即需将耗能工质作为用能品种一并纳入总量计算。以常见的新水、压缩空气为代表的耗能工质作为非热主体的载能体,其本身不含有能量,但生产这些物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源。因此,在核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量计算时,耗能工质不存在能量当量值概念,但存在能量等价值概念,核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量时需要将耗能工质一并统计。3其他注意事项第一,准确识别项目能源消费核算边界。对于完全新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边界较为清晰,以工业生产项目为例,项目能源消费核算的边界包括生产车间/生产线能耗,同时还包括办公用工程能耗以及办公生活等附属设施能耗。改扩建项目容易发生项目边界与企业边界混淆现象[8],需要特别注意新建项目与原有项目的内在关联。其中,改造项目建议以改造前后项目边界为准进行全口径能源消费统计,并以改造后-改造前能耗核算项目新增能耗;扩建项目建议核实是否会影响原有项目的能耗增减,并在新增能源消费量中对增减部分予以考虑。此外,需要重点关注项目能耗与产品能耗的区别,不同行业能耗核算标准一般会明确产品能耗的统计口径。如光伏玻璃行业,在核算光伏玻璃单位产品能耗时,无须统计冷修、采暖、食堂、宿舍等区域消耗的能源以及厂区内回收利用和输出的能量[9]。因此,不同行业的项目在分析评价单位产品能耗或其他能效指标的时候,需格外关注行业标准规定的能耗总量的统计边界,并与项目能耗进行区分。第二,全口径统计项目能源消费数据。一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消费往往只涉及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以及耗能工质的输入。但针对电力、钢铁、化工等常出现能源输出的项目,需要格外关注能源消费数据统计口径的完整性。以煤电为例,在考虑发电所消耗煤炭、外购电等能源的同时,还要考虑转换输出的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带走的能量,以输入-输出核算的能源加工转换损耗的能源量作为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而钢铁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炼铁过程产生的高炉煤气、炼钢过程产生的转炉煤气的去向;化工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生产线产生的余热资源的去向,如存在外供出项目边界的,应在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中予以扣减。第三,关注项目耗能工质消耗情况。在核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基础上,统计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量的原因是耗能工质生产企业在新水、压缩空气、氮气等耗能工质的加工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但生产的耗能工质直接供应给其他企业使用,因此直接消耗耗能工质的企业相当于间接消耗了能源。从全社会能耗统计的角度分析,将耗能工质纳入综合能源消耗量进行核算,更有利于保证能耗数据统计的完整性。尤其是在区域能评、区域规上企业能耗统计分析中,将耗能工质纳入考核,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情况。4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计算案例以某光伏玻璃生产项目为案例,项目建设4×1 000 t/d光伏玻璃生产线,设计年产能约120万t。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消耗天然气、电力、柴油和新水等能源,压缩空气等耗能工质由企业压缩空气站自产。为提高项目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占比,项目对玻璃窑炉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建设余热发电项目,并利用厂房屋顶资源同步规划建设了35 MW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根据项目能源消费核算边界,考虑项目所在地项目立项以及节能审查要求,配套的余热发电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需分别单独立项并进行节能审查。光伏玻璃生产项目能源消费统计边界如图2所示,余热发电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均在主体项目边界范围之外。10.3969/j.issn.1004-7948.2023.10.027.F002图2光伏玻璃生产项目能源消费统计边界通过分析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统计口径发现,项目需要消耗天然气25 055.50万m3,不同来源电量合计55 423.15万kWh,柴油60.24 t,新水156.04万t;输出窑炉烟气余热3 968 760.20 GJ。在不考虑电力来源的情况下,项目消耗的电力等价值全部按照地区电厂发电标煤耗进行折算,则按输入扣减数据的口径核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16 792.82吨标准煤(当量值),313 838.76吨标准煤(等价值)。若考虑耗能工质新水消耗,则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量为216 792.82吨标准煤(当量值),314 134.61吨标准煤(等价值)。根据国家最新的政策文件,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在全国和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时予以扣除[10]。若在项目层面扣除,则本项目年均消耗的3 391.47万kWh光伏电量可减少4 168.12吨标准煤(当量值),10 106.58吨标准煤(等价值)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3969/j.issn.1004-7948.2023.10.027.T001表1光伏玻璃生产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计算示例类别能源品种实物量折标准煤量/吨标准煤备注输入能源电网电量55 423.15 万kWh68 115.05当量值165 160.99等价值天然气25 055.50 万m3284 004.09柴油60.24 t87.78新水156.04 万t295.85等价值输出能源窑炉烟气余热3 968 760.20 GJ135 414.10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16 792.82当量值313 838.76等价值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量216 792.82当量值314 134.61等价值5结语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计算不仅涉及项目边界、统计口径、耗能工质等节能分析评价专业性问题,同时也涉及国家关于能源消费量统计一项行政审批事项。因此,在编制项目节能审查材料时,不仅要从专业技术角度做好项目节能报告编制,更要及时关注落实国家和地方各类政策文件要求,真实客观地反映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情况和能效水平。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