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信运营支出现状分析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效发展进程中,通信机房工作人员为了强化通信设备的运行效果,优化通信机房空调系统的运行环境,需要转变原有工作模式,积极地引用技能技术,强化空调系统的功能,减少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耗能情况。在我国通信机房工作环境中,通信设备的运行和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耗费大量能源。为了优化通信机房的工作环境,强化空调运行效果,需要重视节能技术的运用。通信运营企业能耗通常包括物耗、油耗及电耗3种消耗支出。物耗即物资消耗,与通信生产过程紧密相关,主要体现在有、无线接入及核心承载等通信生产领域的设备物资物料的固定资产折旧方面。通信企业通常使用持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和设备服役年限、努力降低设备迭代购置成本在总体开销中的“物耗率”等方法提升盈利水平。物耗率也是通信企业比较重要的经济考核指标之一。油耗主要指在通信生产保障过程中产生的油料消耗,包括通信生产保障时柴油发电消耗、通信通勤车的燃油消耗。目前,通信企业已通过蓄电储能模式逐步替代柴油发电、推广电车通勤等多种模式减少油耗支出。电耗占比最大,约占总体消耗支出的80%,已成为通信节能降耗的首要目标。通信的电耗主要来自通信网络和日常办公两个层面。其中,网络运行的电耗较高,办公用电只占据很小的比例[1-2]。通信机房电能消耗分为保障性消耗和生产性消耗。机房的空调、监控以及照明占据保障消耗的绝大部分,其中空调耗电量最高。通信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用电消耗是生产消耗。其中,负责数据传输以及交换的通信设备属于主要设备,电池和供电设施属于配套设备。机房主要设备加上空调耗电量之和,在通信机房耗电总量中占比高达90%,成为节能技术推行的主攻方向[3]。生产消耗方面,由于通信老旧设备能效比差,且未能及时更新换代,导致电能消耗高。保障能耗方面,绝大部分用电设施未实现智能控制转型升级,无法发挥最优用电效率。以空调制冷为例,传统老旧机房空调采用压缩机制冷模式,且大多未实现精准送风制冷,制冷效率不高,智能化控制程度不高,机房温度无法持久维持在标准恒定水平,空调开机时间超长,导致耗电量过高现象发生[4-5]。因此,必须及早推广高能效比设备的更新换代、机房内新型能源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类节能降耗技术,以达到最优节能效果。2优化通信机房用电问题现行通信机房设备电能消耗相对较高。通信设备运行期间的发热现象导致机房相关区域温度上升,从而影响通信效率,必须保障通信机房的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空调制冷消耗的电能是通信机房电耗的重要需求源之一,但因空调制冷系统覆盖面广、基数大,导致空调变频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的转型升级推广路线较长,造成现有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即使非常明显,但电能过度消耗却无法有效降低的现象。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通信行业急需着力控制通信机房和设备的能耗过高问题,大力引进节能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有效压缩通信企业的成本开支,体现绿色环保的大发展理念,满足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要求,展现负责任企业的风范和社会价值[6]。3节能技术分析3.1电池恒温柜加机房升温融合技术通信机房的蓄电池组和其他设备对环境和温度的要求有一定差异性。机房设备通常可以耐受35 ℃或以上的高温,为了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采用空调制冷给机房降温,可长期维持接近22 ℃的机房环境温度。如果一边提升机房主设备抗热管温度,一边通过拼装恒温柜模式进行电池组温度隔离,并在恒温柜内部配有专用小型空调,使供电区和设备区相互隔离,空调定向制冷,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的温度保障,能够有效降低空调制冷的整体需求量,可使空调在内部运行中达到更高效率。蓄电池恒温柜加机房升温技术的应用期间几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机房温度直接决定节能成效,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对蓄电池规格和具体放置位置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机房环境实现高效节能目的。3.2水冷空调降温技术水冷空调降温原理是水蒸发吸收热量,蒸发面积影响蒸发效率。风机运行时冷气机腔内产生负压,使机外空气流进多孔湿润的湿帘表面,进入腔内,空气与水分充分接触的同时使湿帘上的水蒸发,带走大量热,使经过湿帘的空气干球温度降至接近于机外空气的湿球温度,空气愈干热,其温差愈大,降温效果越好,节约制冷能耗越明显。水冷空调本身没有压缩机,只需依靠风机电机产生冷风,功耗仅为压缩制冷的10%左右,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但水冷空调对外部环境有相应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7]。3.3直流供电技术直流供电技术也可实现节能。与交流供电相比,直流电的安全系数较高。直流供电设备的内部模块独立、整体性强、性能安全可靠,且直流变换电路是其内部核心构件。只需设定一个直流电压浮动范围,保持电压始终稳定在这个区间,用电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就能得到有效保障。IT用电设备采用UPS的传统模式被240 V直流电取代后,通信机房的电能消耗大幅降低,节能效果明显。240 V直流电系统可实现高效率电能转换,确保通信运营商大幅压缩运行成本,同时大幅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实现优质高效运行。240 V直流电源由蓄电池和并联整流器组成,电量供应非常稳定,能在交流电、直流电之间自如转换。整流器的功效是将输入的交流电向240 V直流电进行转换,如果输入电源被切断,蓄电池开始放电,通信机房仍可保持正常电能供应。与48 V的传统电源供应模式相比,240 V直流电模式的电源供应效率更高,只要给予等级一致的电源电压,通信机房就可实现稳定运行。作为先进大直流电模式,240 V的电压数据是目前通信机房电压最安全可靠的数据设置,能够切实可行地为设备提供电源供应。UPS模式的传统电源模式的电能转换效率可达到60%左右,为了实现稳定供电,通信机房内还须另外加配足量的50 Hz逆变器,占据机房空间的同时无法实现高效运作。240 V直流电系统在原有UPS电源模式的基础上克服了很多缺陷,电能转换率超过95%。与UPS的传统电源模式相比,240 V直流电模式可节省10%到20%的投资,评估其节电效率,以直流电源供电系统100 kW消耗规格为例,能够节电415 210 kWh,假设电价为1元/kWh,节省电费415 210元,与统供电模式相比,节电效率为24%[8-9]。3.4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是清洁能源,能为社会生产生活稳定提供优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大量能源成本。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运行原理是借助各类导体材料,使其相互产生光伏效应,最终达到发电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由电池、逆变器、控制器以及太阳能电池板阵列4个结构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如果光照充足,可以实现太阳能向电能转换,电池可利用光伏发电充电或满足负载需求;如果光照不充足,电池充能不够,负载可一部分用电池蓄能,一部分用其他能源的电能供应。为了确保安全稳定地开发光能发电,国家电网将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国家电网体系之内,通过跨网调度、调峰等手段实现光照欠佳时的电能稳定供应。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仅能实现接近10%~20%的发电转换效率,为了有效提升发电转换效率,需要准确找到影响发电功率的关键因素,并通过最大功率追踪技术提升发电效率,确保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充分利用。4节能技术应用策略4.1智能通信能源管理系统应用建设电信基础设施,必须合理高效利用电力电源系统。建设应用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合理布局能源设施配置和管控功能,建设智能化节能减排场景相关应用,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既可以高效使用通信能源设备设施,也可大幅度减少人力维护资源的使用,显著提高设施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并有效降低成本。4.2多策略应用机房空调节能措施机房空调能够为机房环境和内部设备制冷,外部环境温度动态变化时,对空调制冷量的要求也不同。同时,机房内部设备添加或拆除、新老设备的交替都会对机房温度造成影响,这要求机房空调必须结合运行状态、制冷量要求以及冷风气流组织进行动态调控,结合适度机房升温管理,以更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在高温季节,机房环境中热量不均匀,应设置空调实现个性化区别制冷。对热量集中且正对位置的区域加大制冷量,如有必要可针对性送风;对热量偏少区域降低制冷量,减少送风,在维持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达到节能效果。一定要及时跟进对空调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高效散热是节能技术实现途径之一[10]。在低温季节,关闭部分空调,可结合机房实际情况对空调设置进行个性化调整。环境气温低于标准环境温度时,应调高空调温度设置,减少制冷压缩机的使用数量,以达到节能目的。部分有条件的机房可考虑应用水冷空调替换压缩制冷空调,以降低能耗开销。4.3及时拆除退网老旧设备随着通信技术和设备的推陈出新、承接客户业务的需求变化,从节能角度分析,应及时更换通信设施中的老旧高耗能设备,同时优化完善用电管理系统,通过良性互动、高效监管保证所有负荷登记在册、用电数据准确无误,就可实现用电用能的高效管理目标,从而实现管理的降本增效目的。4.4大力推进光伏+高压直流技术的融合应用在有条件的区域,可大力推进光伏+高压直流技术的融合应用。太阳能供应满足要求时,交流电可随时关停,利用太阳能达到节能目的;如果太阳能供应不够,高压直流电也能为通信机房提供及时稳定供电。将直流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有机结合,电能可以达到极高的利用效率,实际供电效率稳步提升。对太阳能发电设备进行适度角度调整,达到最大太阳能采集率,以高效采光促进高效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采集可再生的太阳能为通信机房供电,节能降耗效果显著,确保通信机房运行安全可靠,经久耐用且高效低耗。与核电及热电相比,太阳能发电更加清洁环保。5结语通信机房中相关设备设施的电能消耗巨大,在提供高质量通信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能耗及环保问题。为满足节能减排要求,应该大力推行节能降耗技术,推进通信机房节能改革。结合节能技术,通信运营企业理应认真排查机房能耗过高问题的原因,在机房技改中充分发挥高压直流供电技术、蓄电池恒温柜加机房升温技术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时拆除退网老旧设备,个性化设置空调节能应用,应用新型智能能源管理应用系统,打造特色节能场景,建设新一代的智慧环保通信机房。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