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理论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我国也逐渐开始了信息化试点工程的尝试,提出了智慧社会信息化管理概念。通过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社区管理进行结合,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社区日常事务管理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居民日常事务增多、人口增加等问题,提升基层事务处理的效率,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服务。1智慧社区概念智慧社区概念是在智慧城市大建设背景下所提出的,是当前一种创新式的社会管理模式。指的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对社区生态、社区服务的统筹,以强化社区的规划管理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舒适度、便利度以及安全度[1]。作为全新的管理形态,智慧社区的建设内容相对复杂,除了涉及社保、计生、劳动就业以及医疗等领域的服务以外,还涉及居民自治、民主管理以及居民日常事务处理。其中,在社区公共服务开发方面,需要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分别从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两方面构筑新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有机整合原有行政体系与社区自治组织,在对互联网、电信网等进行联合的基础上,创建集成化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了满足社会管理功能细化方面的需求,在对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创设多个子系统,确保各个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发挥系统的联合处理能力,使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还需要在社区管理实践中对系统功能进行拓展,加强对不同部门、组织的联合与信息共享,降低社区管理成本,提升社区管理效率,给居民带来更安全、更优质的社区服务体验,推动社区基础服务多元化发展。2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2.1硬件系统设计硬件系统设计是整个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前提与基础,包括三个方向的内容,即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采集硬件系统主要设置在居民楼中,信息传输硬件系统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形式实现,社区机房主要用于信息储存。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硬件系统的调控性,降低硬件成本开支,在信息传输方式上优先选择以GPRS、2G、3G、4G为主的无线传输方式[2]。通过公网无线传输的过程中,需要与运营商达成合作,借助无线基站完成数据的传输。社区方面则需要完善相应网络设施,进行专网建设,尽可能地减少信息传输系统的造价成本与后期维护成本。为提升无线设计、无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需要应用安全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及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2.2软件系统设计进行软件系统设计时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前端展示设计、后台功能模块开发以及数据库设计。在进行前端展示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Web网页对社会服务管理数据进行展现,通过折线、波形以及图表等形式更直观地展示在人们面前[3]。此外,还需要根据社区管理特点进行特色化的信息展示,例如对社区公告、新闻、家政维修服务、门禁等功能进行展示,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居民能随时随地对自己关心的信息进行查询。本文在对信息系统前端进行开发设计时,选择的是互联网模块研发方式,借助BootstrapHTML5网站完成对具体功能模块的二次开发。在对后台功能模块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选择的是SSH框架,是一种在Web互联网应用程序基础上研发的新型集成性框架,其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开发人员完成软件框架的建立与完善,框架结构方面更系统、分层更明显,代码能够反复使用,便于后期维护与管理。在SSH框架中可以将Struts视作整个开发平台的基础结构,既能实现对程序代码的统一管理,也能对代码进行分离,从而提高代码管理的灵活性。Struts模型还能完成对逻辑业务跳转的直接控制,借助Hibernate实现对底层数据库的封装。2.3功能模块设计2.3.1户籍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设计需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完成对居民户籍的显示与变更,二是提供便利的信息查询服务,以确保社区居民能够通过简单操作完成复杂的信息查询、信息登记及注销等。2.3.2排班管理模块为满足社区居家人员日常生活所需,可通过排班管理模块的创建,提供服务信息查询以及修改服务请求等功能,社区居民可直接拨通该模块热线电话实现互动。排班中心接听居民热线了解服务需求后,确定具体的服务种类,对开始时间以及资源调用条件进行记录;确认具体服务后,对服务资源进行检索并完成分配;服务预约成功后,排班中心将具体的资源分配情况告知居民。2.3.3医疗保险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医疗保险账户信息管理服务。信息导入:将本地数据信息导入模块,以列表的形式完成对医疗保险账户信息的展示。信息查询:基于用户需求,可提供多种查询条件以实现对复杂信息的快速搜索。3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功能的实现路径3.1信息推送在智能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基于业主的需求以及管理工作要求,对每一位业主的消费记录、使用记录等进行浏览。还可以直接通过系统对个人缴费信息单进行自动编制,通过数据分析功能对业主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向广大业主推送针对性的消息与服务。数据栏目包括水费表、电费表、燃气表等,并在备注栏对每位业主的缴费情况进行记录,对于未能及时缴费的业主,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提醒。3.2社区便民服务系统社区便民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化平台以及社区便民商城,不仅能够为广大业主提供包括家电上门维修、新闻、信息公告等服务,还能通过对广大居民行为的分析,了解业主的实际需求,推送相应的服务,如社区活动、日常生活服务等。通过信息化平台,广大业主还可以更便利地了解社区提供的物品、服务及其价格,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促进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4]。3.3信息联通系统社区管理是一项相对复杂、综合性较强的工程,为提升社区管理工作效率,需要通过信息联通系统实现对跨部门协作平台的建设,确保社区内各部门信息的共享与联通,实现对各部门工作的协调[5]。对于原本处于割裂状态下的信息系统也需要进行统整,并对流程中存在的矛盾链条进行及时化解,以此增强整个社区部门的协同性,为广大居民提供更为高质量的服务体验。社区各部门协同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34.F001图1社区各部门协同4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分析以Q小区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建设为例,分别从智慧民生、智慧物业、智慧安防三方面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开发,通过社区信息化管理实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Q小区智慧社区建设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34.F002图2Q小区智慧社区建设4.1智慧民生在对智慧民生相关模块功能进行开发时,Q小区从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分别实现了智慧养老、智慧医疗以及智慧家居等App应用的开发。以智慧养老为例,借助完善的社区监控系统以及传感器系统,能够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远程监控,实时了解老年人生活状态,及时享受急救、医疗咨询等服务,应对突发状况。以智慧家居为例,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智能的电器使用体验,通过对居民生活习惯的分析,实现对灯光、家电的智慧控制。还可以通过可视化系统的安装强化对外界访客身份信息的识别,确保社区内居民的安全。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Q社区还建立了人口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一次录入、实时共享,极大地缓解了社区工作者的负担。4.2智慧物业对于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是重中之重。Q社区借助智慧物业系统为广大居民提供更便利、更全面的社区服务,包括社区生活服务网站的建立、微信公众号的设立以及LED智能显示屏的建设等。借助社区生活服务网站,居民能够随时对各类物业服务进行预约,对物业问题进行反映。借助社区物业公众号平台,能及时接收各类信息通知,了解社区活动,从而丰富广大居民的业务生活。通过微信群内的交流还能构建更和谐的社区生活氛围。利用LED智能显示屏,能实时发布社区信息资讯,有助于各类社区文化活动的宣传与开展。4.3智能安防除了生活水平以外,居住安全也是广大社区居民极度关注的问题。对此,Q社区通过安防系统模块的开发,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的居住安全与消防安全,提升了社区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居住安全模块主要包括了门禁系统、监控系统、防盗系统等。除了社区管理中心负责以外,社区居民也需要安装屋内监控系统以及防盗报警系统,从而构建更完备的智能安防体系。安防系统如图3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34.F003图3安防系统消防安全模块则是通过各类感应器以及社区管理中心报警系统,可以实现对消防隐患的提前预防,及时发现与处理消防问题。5结语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建设可以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能力与个性化服务质量,更高效地解决广大社区居民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应当加强对智慧社区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社区事务特点开发相应功能模块,不断扩大信息数据共享范围,强化跨部门协作,优化社区服务、拓展业务范围,加快智慧社区的建设进程。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