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智慧旅游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较为丰富,但与其他成熟领域相比,智慧旅游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智慧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全面系统梳理与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智慧旅游知识图谱,归纳总结智慧旅游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以期为后续智慧旅游的创新性研究提供参考。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数据来源本文在中国知网上以智慧旅游为主题检索,共有6 212条文献记录,包含学术期刊4 014篇、学位论文945篇。为了得到更有效的数据,筛选出北大核心、CSSCI及其他核心期刊共342篇,再逐页检查,从中剔除新闻、通知和没有作者信息等无关记录,最终得到330条有效文献记录,作为本文可视化分析、绘制智慧旅游知识图谱的数据来源。1.2研究方法本文运用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信息可视化工具,梳理智慧旅游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文献集合进行定量分析、聚类等操作,把不同种类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形成关系网络即知识图谱,是一种基于图的数据结构,揭示实体之间关系的语义网络。利用CiteSpace工具,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智慧旅游科学文献中蕴含的潜在知识,以数据信息可视化的途径,分析得到智慧旅游知识图谱,帮助判断和确定智慧旅游细分主题,揭示智慧旅游领域的知识结构。2智慧旅游研究现状2.1研究文献时序分析2011年,刘军林等[1]、朱珠等[2]分别在《重庆社会科学》《江苏大学学报》发表智慧旅游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2011—2014年,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增长较快,由2011年的2篇增长到2014年的36篇。2014年后,年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30篇以上。总体来看,智慧旅游从2010年首次提出开始,经历了2011—2014年的快速萌芽期、2015年至今的稳定发展期。智慧旅游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24.F001图1智慧旅游研究文献年度分布2.2高被引文献分析在知网上将筛选出的智慧旅游文献记录按被引频次排序,选取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文献,这些文献具有较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有重要参考意义。张凌云(1 308次)、金卫东(351次)、李云鹏(339次)等作者的文章被引用频次最高,对应的文献是智慧旅游领域的经典文献。高被引文献涉及的主题主要包括智慧旅游的概念探讨、体系构建和发展趋势等。从高被引文献发文期刊来看,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发文期刊是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办的《旅游学刊》,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文献中前4篇文章均来自《旅游学刊》,可以说明该期刊在这个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影响力。智慧旅游高被引文献统计如表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24.T001表1智慧旅游高被引文献统计序号作者文献标题期刊年份被引下载1张凌云等[3]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旅游学刊》20121 00444 7702金卫东[4]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学刊》201235110 8603李云鹏等[5]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旅游学刊》201433921 5284张凌云[6]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旅游学刊》201230412 5825刘军林等[1]智慧旅游的构成、价值与发展趋势《重庆社会科学》20112929 3356朱珠等[2]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江苏大学学报》20112416 1257付业勤等[7]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开发研究》201319212 4568李君轶等[8]信息化视角下的全域旅游《旅游学刊》20161857 7669黄松等[9]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地理学报》20171596 94910邓贤峰等[10]“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电子政务》20121494 452高被引文献中,《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张凌云老师的《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被引用频次和下载次数最高。衡量一篇论文的价值,引用率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表明该研究成果被学者普遍认可的程度。张凌云老师的研究从管理变革视角辨析智慧旅游的概念内涵,构建智慧旅游CAA框架体系。智慧旅游高被引文献作者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24.F002图2智慧旅游高被引文献作者3智慧旅游知识图谱3.1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的核心主题,可以较好地反映文献所代表的研究领域,通过共词方法分析智慧旅游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分布等。以整理后的330篇智慧旅游相关文献记录为基础数据,运用CiteSpace6.2.R5软件构建智慧旅游文献集合关键词共现网络,该网络包含545个节点、1 125条边,网络密度为0.007 6。节点及其文字的大小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和文字越大表示频次越高。“智慧旅游”“旅游业”“旅游产业”“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景区”“云计算”“旅游信息”等关键词出现频次比较高,为智慧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智慧旅游关键词共现网络如图3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24.F003图3智慧旅游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代表该关键词占据其他两个关键词之间的中间位置,如果没有这个关键词,其他两个关键词就没有办法进行联系,中介中心性越大表示该关键词越重要。智慧旅游关键词频次统计如表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24.T002表2智慧旅游关键词频次统计序号关键词频次中心性序号关键词频次中心性1智慧旅游1841.1811智慧景区60.032乡村旅游200.1012旅游管理50.013旅游业180.0613智慧化50.034旅游产业150.0614产业融合40.015大数据130.0315信息技术40.036全域旅游120.0416转型升级40.017智慧城市120.0617发展策略40.018文旅融合90.0518城市旅游40.039云计算60.0219数字经济40.0210旅游信息60.0220旅游体验40.00统计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中介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排名前6的关键词分别为“智慧旅游”“乡村旅游”“旅游业”“旅游产业”“智慧城市”“文旅融合”,说明媒介能力较强,是连接两个不同领域的关键性枢纽,发展空间广阔。“智慧旅游”出现的频次为184次,中介中心性为1.18,是该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3.2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通过对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统计分析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智慧旅游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主题。将智慧旅游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处理,按照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得到智慧旅游研究领域关键词组,汇总后命名,以此确定智慧旅游领域的研究重点热点主题。运用CiteSpace6.2.5R软件计算,形成关键词网络聚类,模块值Q为0.692 7,Q0.3表示网络社团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S为0.943 6,S0.5表示聚类结果合理,S0.7表示高可信度,S越接近1表示网络同质性越高。根据330篇智慧旅游文献集合关键词绘制的知识图谱具有较高的解释力与说服力。从中筛选出前10个聚类,分别为“智慧旅游”“乡村旅游”“旅游业”“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旅游产业”“全域旅游”“旅游信息”“网络游记”“数字社会”。智慧旅游关键词网络聚类图谱如图4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24.F004图4智慧旅游关键词网络聚类图谱3.3关键词聚类时序图为了更直观反映智慧旅游研究热点变化情况,将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与关键词时区图相结合,绘制智慧旅游关键词聚类时序图,从二维的角度梳理分析智慧旅游研究趋势和演进脉络。前10个聚类主题包含的关键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每一条线表示一个智慧旅游聚类研究主题,线上节点对应的时间表示该关键词在此聚类主题中首次出现的时间,后续时间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聚类时序图上的节点越大。智慧旅游关键词网络聚类时序图如图5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11.024.F005图5智慧旅游关键词网络聚类时序图4智慧旅游研究的热点主题通过对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包含的关键词以及对应文献的具体内容,将智慧旅游研究的热点主题划分为两个方面,即智慧旅游的概念内涵与框架体系、智慧旅游的作用价值与发展路径。智慧旅游概念内涵与框架体系主题标签包括智慧旅游、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旅游信息、数字社会;关键词包括智慧旅游、智慧景区、评价指标、电子政务、大数据、云服务、云计算、信息共享、智慧城市、智慧化、移动终端、城市旅游、旅游信息、信息技术、数据挖掘、多学科、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智慧旅游作用价值与发展路径主题标签包括乡村旅游、旅游业、旅游产业、全域旅游、网络游记;关键词包括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策略、建设模式、必要性、文化旅游、旅游业、旅游需求、文旅融合、智慧文旅、旅游产业、旅游产品、网络形象、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旅游物流、旅游体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智能交通。4.1智慧旅游概念内涵与框架体系技术应用视角:刘军林等[1]认为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高速移动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为技术支撑,满足未来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旅游综合管理的需求,使旅游管理更智能、服务更主动、个性化定制程度更高,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智慧旅游系统可以概括为“一心、两端、三网”,其中“一心”指云计算中心,“两端”指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三网”指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管理变革视角:张凌云[6]提出智慧旅游是基于ICT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构建由智慧旅游能力、属性及应用三层次构成的CAA框架体系;认为智慧旅游应用主体除旅游者、政府、企业外,还包含目的地居民;指出智慧旅游与一般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不同,是对人工智能(旅游应用)、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四大核心能力的有机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信息服务视角:李云鹏等[5]把智慧旅游定义为旅游者个体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接受的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强调智慧旅游核心是旅游者个体,载体是信息服务,以泛在化作为核心内涵,以对旅游者、旅游机构的改变为主要外延,为智慧旅游发展开启新思路。指出智慧旅游不等同于智能旅游,智能强调技术能力本身,人需要主动获取服务;智慧强调以人为本,运用各种技术发现个性化需求并且推送对应的服务。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重新构建旅游信息流及旅游业务、优化了旅游组织,从根本上改变旅游者的信息搜索行为和模式、旅游机构的管理方式、服务模式和营销手段。理性选择视角:李京颐等[11]从经济学理性选择的角度,重新搭建智慧旅游概念内涵的框架体系。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旅游者可以更合理选择,旅游业可以更高效运行,旅游体验可以更方便快捷。智慧旅游的核心内涵是凝聚并运用智慧,方便、快捷、及时、有效地响应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需要旅游目的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组织结构改进、技术手段优化、营商环境改善,使智慧旅游工作的操作性更强。4.2智慧旅游作用价值与发展路径4.2.1智慧旅游的作用和价值智慧旅游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更智能的服务、更优质的产品;重组旅游产业链,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赋能游客的消费升级需求、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提升公共服务与治理能力,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智慧旅游背景下,循环经济带来价值创造和商业模式创新;智慧旅游城市内部和区域间存在经济效应;智慧旅游建设影响旅游业绩水平和旅游经济发展。在智慧旅游视域下,构建智慧农业旅游服务平台,开发设计生态园林,建立智能旅游生态系统,研究智慧旅游价值共创、赋能环境工程。4.2.2智慧旅游发展路径与提升对策智慧旅游是在智慧旅游技术的支撑下,将旅游机构的管理、服务、营销数据整合,重构旅游信息流、重组旅游业务、优化旅游组织,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的复杂系统。智慧旅游的发展应以旅游者为中心,旅游管理机构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不同手段及方法推动旅游业高效发展。聚焦智慧旅游标准规范文本,建议从理论、应用、管理等方面开展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研究引领实践。以大数据体系建设为基础,以云平台建设为主要手段,以个性化服务为发展目标,促进公共服务与智慧旅游平台融合发展。5结语智慧旅游从2010年首次被提出开始,经历了快速萌芽期,目前已进入稳定发展期。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可以看出,“智慧旅游”“旅游业”“旅游产业”“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景区”“云计算”“旅游信息”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聚类知识图谱可见,前10个聚类分别为“智慧旅游”“乡村旅游”“旅游业”“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旅游产业”“全域旅游”“旅游信息”“网络游记”“数字社会”。智慧旅游研究的热点主题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智慧旅游的概念内涵与框架体系、智慧旅游的作用价值与发展路径。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