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水产饲料行业已经形成涵括水产饲料原料工业、加工产业、机械工业、添加剂工业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2]。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达到2 525.7万t,同比增长10.15%[3]。在环保政策全面实施、水产需求持续增长、水产养殖结构升级等因素协同支持下,水产饲料行业仍然具有较大增长空间[4-5]。因此,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水产饲料行业有必要跟随国家战略部署,不断驱动生产效益提升、模式转型升级,以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文章梳理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探明农业强国背景下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价值。立足农业强国建设背景提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促进水产饲料行业发展提质增效提供新思路。1面向农业强国建设: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1.1多维度政策引导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国家聚焦水产饲料行业出台系列指导政策,全力引导、支持水产饲料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政策引导水产饲料生产规范化。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要依法加强对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进口、经营与使用等环节的管理”[6]。在政策引导下,中央及地方政府通过组织开展整治、试行白名单制度、通报典型案例等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水产饲料生产规范化。另一方面,政策引导水产饲料生产绿色化。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做好2023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广实施“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不断提高配合饲料替代率和研究成果转化率”[7]。水产饲料行业逐渐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升级,助力水产饲料行业实现可持续增长。1.2产业链协同向好驱动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驱动、市场发展共同作用下,水产饲料产业链上下游呈现协同向好发展态势,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一方面,上游种植行业向好,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原料保障。依据水产饲料行业生产需求,水产饲料行业上游以玉米、小麦、大米、麦麸等谷物类产品为主[8]。随着国内谷物种植行业持续发展,谷物原料生产总量持续增长,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原料保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谷物产量达到6.33亿t,相比2018年增长3.6%,2018—2022年我国谷物产量及增速情况见图1。另一方面,下游需求持续扩容,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促进国内水产品消费持续扩容[9]。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达14.5 kg,相比上年增加0.3 kg[10]。国内水产品消费持续扩容,倒逼水产饲料行业生产质量提升、生产规模扩大,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3.037.F001图12018—2022年我国谷物产量及增速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3龙头探索式创新助力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面向农业强国建设,水产饲料行业以“创新驱动”为根本指引,全面深化水产饲料各领域、各节点创新升级,该路径也是实现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水产饲料龙头企业推进生产工艺创新,助力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水产饲料生产工艺对于体现饲料性能尤为重要,尤其是粉碎、熟化等重要工艺[11]。创新水产饲料生产工艺提升饲料品质,已成为水产饲料行业提高产品质量的核心手段。海大集团围绕成熟水产饲料配方持续升级生产工艺,率先采用双螺杆膨化工艺和超微粉碎技术促使水产饲料粉碎细度更为适口,提升水产饲料产品质量,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指导[12]。第二,水产饲料龙头企业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助力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在环境规制与消费市场的价值创造牵引下,水产饲料行业实现低耗减排、绿色发展,成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13]。水产饲料龙头企业通过应用产品效果,快速评估技术来研判饲料绿色功能,进一步优化水产饲料技术参数,实现水产饲料产品质量、成本与效益、生态适度平衡,助力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14]。2面向农业强国建设: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2.1顺应国家前瞻政策部署的必然路径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根据现实政策要求作出的微观旨向调整,也是顺应中国式现代化前瞻政策部署的宏观必然路径。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水产饲料行业不断提升标准化、创新性水平,利用现代生产技术驱动水产饲料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跟随“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发展部署,进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构建生物技术、绿色环保新增长引擎”的前瞻政策部署[1]。面向农业强国建设,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在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及生产成品全节点推进绿色转型,既可降低鱼粉鱼油等高污染原料依赖,也可减少饲料残渣和有机废物产生,实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注入水产饲料行业动力,顺应国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政策部署。2.2赋能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应然选择在健康消费品质升级与政策赋能水产养殖诸多因素推动下,国内水产养殖产品逐步成为市场膳食消费结构刚需,驱动水产养殖产业产值规模与消费总量持续提升。依据农业农村部公开数据,2022年水产养殖产值规模达到12 501.87亿元,相比2021年增加6.71%,产值扩容态势愈加凸显[15]。水产饲料作为水产养殖产业的上游基础,对应营养配比与生产质量既是影响水产抗病能力、营养水平的重要因素[16],也是养殖水体环境、水产产量的典型抓手[17]。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原料配方、加工工艺、质量管理、品控检验及储存运输进行合理调控,利于提升饲料产品适宜性、生态性与营养度,进一步助力水产养殖产业逐渐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现代型转变。随着国家持续推动水产养殖工业化、规模化,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利于提升普及程度和利用效率,为加强水产养殖产业稳定性、增长性和抗风险能力提供基础支撑[18]。水产饲料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农业强国指导下赋能水产养殖产业稳步向好的应然选择。2.3促进水产饲料结构升级的应然之道水产饲料行业跟随农业强国建设进程,在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基础上,逐步倾向绿色化、安全化、标准化发展[19],进一步促进水产饲料由低附加值、高资源消耗的初级加工产品转变为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精深加工产品,驱动水产饲料行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进入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水产饲料行业在环境规制下逐渐向绿色、环保方向升级,既可为水产生物提供全面营养物质,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水质污染问题,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模式[20],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农业强国建设支持引导下,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逐步淘汰落后和无效产能,驱动水产饲料行业集聚发展,促进水产饲料行业分布从“小而散”结构转型为“大而聚”[21]。《2023—2028年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生产格局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及中西长江沿江地区。2022年以广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水产饲料产量为804.99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31.87%;以江苏、湖北为代表的中西长江沿江地区水产饲料产量为714.77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28.30%[22]。因此,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实现水产饲料行业结构升级的应然之道。2.4适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农业强国建设要求合理融合数字技术,既要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也要实现农业经营现代化。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水产饲料行业在生产、营销等多个环节嵌入数字技术,利于提升水产饲料行业的效率及竞争力。在生产环节,水产饲料行业合理融入物联网、大数据一类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水产饲料生产环境监测、控制优化[23]。同时,人工智能一类数字技术融入能够模拟、分析水产饲料生产过程,助力水产饲料行业,根植于此调整生产参数,实现水产饲料生产效率与生产品质双向提升[24]。某水产饲料企业通过融合饲料加工技术参数软件系统,打破长期以操作工经验为主的生产模式,系统针对不同配方和饲料品质要求推荐合理、准确的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且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生产成本每吨下降25~30元[25]。在营销环节,水产饲料行业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技术下的电商平台,直接面向终端客户展示水产饲料产品及配套服务,突破线下渠道对水产饲料行业营销的时间、空间限制,拓宽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24],助力水产饲料行业营销提质增效。因此,基于农业强国建设背景,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3面向农业强国建设: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3.1完善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系统规划,筑牢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水产饲料行业应当基于农业强国建设要求,联动龙头水产饲料企业着力完善水产饲料行业系统规划,筑牢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具体方向层面,水产饲料行业协会应立足农业强国建设基本背景,围绕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方向进行宏观部署,指明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向度。同时,水产饲料行业应发挥宏观协调作用,配合各水产饲料龙头企业出台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详细配套实施方案,支撑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具体实施层面,广东、江苏、湖北等水产饲料主要产区,龙头企业应跟随系统规划部署,基于当地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现状,统筹制定水产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施策方案,为水产饲料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引导。3.2构建低碳绿色创新业态,引领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向度2021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26]。低碳绿色是水产饲料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水产饲料行业持续重点关注的核心领域。立足农业强国建设背景,水产饲料行业应构建低碳绿色创新业态,引领高质量发展基本向度。在原料选取环节,水产饲料行业可逐步降低鱼粉、鱼油原料使用幅度,扩大玉米、麦麸等健康天然原料供应,降低鱼粉、鱼油等原料因加工过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在具体生产环节,水产饲料行业可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植物精油、微生态制剂及酶制剂,提升水产饲料消化率,减少氨气、磷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元素排放量,实现绿色发展。在产品营销环节,水产饲料行业可积极推进绿色品牌与绿色渠道建设,重点突出绿色、安全、健康等关键要点,形成水产饲料绿色营销新模式,助力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3.3深化空间多样化集聚,提升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度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深化水产饲料行业空间集聚利于细化生产链条分工,以协作方式吸引各类要素多样化聚集,助力水产饲料行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协同高质量发展。龙头水产饲料企业可发挥产业集群建设与形成的引导作用,发挥产业辐射、示范与网络联动效应,吸引同类企业及其他延伸产业进入集聚园区,扩大水产饲料行业集聚规模。水产饲料行业可充分释放集聚带动效应,推广水产饲料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以此降低水产饲料综合生产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水产饲料行业协会可着力推进行业融资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及数字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跨空间产业链集聚,为水产饲料行业集聚提供金融支持、创新支持及其他服务支持,推动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出台针对性的扶持机制,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金融扶助,为水产饲料企业空间多样化集聚提供支持,以此驱动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3.4深度融合数字核心技术,提供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水产饲料产业作为饲料工业与水产养殖的重要一环,应融合数字核心技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优势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水产饲料企业可在生产车间嵌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实现水产饲料生产环节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同时,水产饲料企业可借力数字技术强化上游原料供给与下游水产养殖的数据协同,打破区域消费市场和生产相分离的固有地域性垄断,实现饲料“精准”生产,进而促进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水产饲料企业可在营销环节融入数字追踪技术,实现水产饲料原料源头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监控,提升水产饲料产品高质量发展水平。水产饲料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应积极利用数字分析技术,通过提取水产饲料上、下游基础价格数据,对原料供给与产品市场价格进行深度分析,提前谋划规避市场风险,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技术支持。4结论在农业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的宏观背景下,水产饲料行业作为水产养殖的重要支撑,驱动水产饲料生产发展模式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方面转变,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植农业强国建设背景,本文提出完善专项顶层设计部署、构建低碳绿色创新业态、深化空间多样化集聚,以及深度融合数字核心技术等建议,为水产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