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属于大戟科植物,是一种药食两用资源,又名回甘子、圆橄榄、油甘、滇橄榄、喉甘子[1]、山柚甘、余甘果、山甘[2]等。余甘子分布在我国广东、福建、四川、广西、贵州等地。余甘子气微、味酸涩、回甜,具有生津止渴、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等功效[3]。余甘子果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微生物感染、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和血糖、降压、补益等功效,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余甘子提取物种类复杂,常用提取方式有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浸渍法、酶辅助提取法、亚临界水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和减压提取法等。余甘子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延缓衰老、抗癌阻断癌细胞扩散、清肺润喉等方面功效较明显。但余甘子在畜牧生产中的研究应用较少。本文总结归纳了余甘子的各类化学成分以及提取方式,比较了不同方式的优缺点,总结出最佳提取条件,并对现有余甘子提取物研究进行汇总,以期为余甘子提取物在畜牧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1余甘子的化学成分1.1矿物质微量元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元素。杨婉媛等[4]研究发现,余甘子果实中含有16种微量元素。袁建民等[5]研究发现,在干热河谷区的余甘子中可以检测出Cu、Fe、Mg、Mn、Ni、Zn、Ca、K、Na、P、S等元素。杨晓琼等[6]研究发现,余甘子中常量元素包括S、P、Ca、K、Mg、Na,微量元素有B、Zn、Cu、Fe、Mo、Mn、Ni、Cr、Cd、Co、Se、Si、Pb。1.2挥发油及其生物学功能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够随水蒸气蒸馏。大多呈无色或淡黄色,多具有特殊而浓烈的香气或其他气味,有辛辣灼烧感,呈中性或酸性。王升平等[7]和梁臣艳等[8]采用GC-MS方法分别对四川余甘子和广西余甘子挥发油的组分进行分离鉴定,发现两地的余甘子挥发油成分均占已分离组分总含量的90%以上。孟哲一等[1]采用GC-MS法对广西余甘子果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15个峰中鉴定出7种主要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9.9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及相应的脂类占总含量的89.87%,表明余甘子果核油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顺式脂肪酸。余甘子挥发油的成分见表1,余甘子中部分挥发油的化学结构式见图1。挥发油中的水杨酸甲酯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的一种酚类香料,常被作为植物应对胁迫反应的一种信号分子[9]。叶绿醇是一种二萜醇,通常用作多种芳香化合物中的芳香成分。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2.T001表1余甘子挥发油的成分挥发油成分文献来源α-糠醛王升平等[7]1-(2-呋喃基)-甲基酮1,6-二氢香芹醇王升平等[7]2-壬烯醛水杨酸甲酯5-三甲基-5-乙烯基-2-糠醇反-2-癸烯醛叶绿醇2,4-二叔丁基苯酚梁臣艳等[8]异植物醇软脂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香叶基丙酮α-紫罗兰酮棕榈酸乙酯孟哲一等[1]亚油酸乙酯顺式亚麻酸乙酯顺式亚麻酸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2.F001图1余甘子中部分挥发油的化学结构式1.3酚酸类及其生物学功能酚酸是一类含有酚环的有机酸,具有一定的极性、酸性,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目前发现余甘子中含有的酚酸类成分包括没食子酸、鞣花酸、原诃子酸、诃黎勒酸、余甘子酸、诃子裂酸、双没食子酸、山柰酚山嵛酸、蜡酸等[8,10-11],不同产地的余甘子成分含量存在差异[12]。余甘子中酚酸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式见图2。沙磊等[13]采用RP-HPLC方法对不同产地的余甘子中诃黎勒酸、没食子酸和黏酸-2-O-没食子酸酯进行测定,发现广东余甘子中诃黎勒酸含量最高,尼泊尔余甘子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云南余甘子中黏酸-O-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没食子酸是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降糖、降脂、抗菌、抗炎、抗病毒、保护心脑血管和保肝作用[14]。鞣花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例如抗神经炎症、抗氧化、抗癌、解毒作用、缓解糖尿病、抑菌作用、调控细胞周期、保持肠道健康等作用[1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2.F002图2余甘子中酚酸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式1.4氨基酸类及其生物学功能氨基酸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常为无色晶体,熔点超过200 ℃,一般易溶于水、酸和碱,不溶或微溶于有机溶剂。氨基酸是构建生物机体的众多生物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袁建民等[16]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4个不同种质余甘子的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发现,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较高。赵琼玲等[17]对广西、云南的11种余甘子进行氨基酸含量测定,发现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4.5~227.08 mg/100 g。1.5黄酮类及其生物学功能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多为黄色且有一定晶型,具有酸性和微弱的碱性,可与多种显色试剂反应。李兵等[18]从余甘子中分离、鉴定出了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余甘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见图3。余甘子中含有槲皮素、柚皮素、杨梅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柰酚、山柰酚-3-O-葡萄糖苷、圣草酚等黄酮类化合物和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酰儿茶素、表没食子酰儿茶素、(+)-儿茶素等黄烷醇类化合物。其中,芦丁和槲皮素是余甘子中黄酮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杨梅素及其苷类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对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19]。芦丁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20]。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2.F003图3余甘子中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式1.6萜类及其生物学功能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来,具有多个异戊二烯结构单元的一类化合物,其化合物碳数相差较大、骨架复杂,因而性质各异、生物活性多样。余甘子中萜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余甘子根部。Zhang等[21-22]从余甘子根中分离出phyllaemblicinA、B、C以及15个单宁酸和相关化合物。赵琴等[10]采用色谱技术对余甘子根部进行研究,分离出羽扇豆醇、胡萝卜苷、豆甾醇等30种左右萜类化合物,同时发现了3,20-二氧代二降木栓烷这种新化合物。从余甘子根中分离出的高氧化去甲倍半萜类化合物有14种[23-25]。胡萝卜苷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豆甾醇又名豆固醇、甾醇,属植物甾醇,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表面活性,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降胆固醇等功能[26]。2余甘子的提取工艺2.1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比较(见表2)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2.T002表2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比较提取方法最优提取条件提取率/%优点缺点文献来源溶剂提取法鲜样:乙醇浓度70%、液料比25 mL/g、水浴时间45 min、水浴温度40 ℃3.07操作简单、成本低耗时长、提取温度高陈洪彬等[27]超声波提取法液料比25 mL/g、乙醇浓度60%、超声功率70 W、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60 ℃14.57提取率高、绿色环保局限于实验室提取分析宋琳琳等[28]、黄秋萍等[29]浸渍法乙醇质量分数70%、液料比16 mL/g、萃取时间20 min、萃取温度60 ℃22.29操作简单、成本低、无须加热乙醇浓度高林长彬等[30]余甘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渍法等。黄酮是余甘子中含量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之一。晨光[31]发现,余甘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增加血液健康方面的生物学活性。Anila等[32]发现,余甘果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有关。因此,对余甘子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具有重要意义。2.2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比较(见表3)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2.T003表3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比较提取方法最优提取条件提取率/%优点缺点文献来源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乙醇浓度64%、超声39 min、提取温度43 ℃18.62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绿色环保、不影响活性成分局限于实验室提取分析黄秋萍等[29]、林长彬等[30]浸泡提取法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3 h、浸提液料比15 mL/g、浸提温度65 ℃20.56提取率高浸提温度较高、低浸提液料比滕晓焕等[33]酶辅助提取法温度60 ℃、液料比30 mL/g、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比例1∶1、总的酶用量2%、pH值4.0、恒温振荡60~100 min、提取4 h13.68选择性好、提取率较高、简单易操作成本高、耗时长王小艳等[34]亚临界水萃取法粉碎粒径40目、纯水80 mL、液料比47 mL/g、萃取温度212 ℃、提取时间11 min17.08提取时间短、快速高效、选择性好操作复杂、局限于实验室提取分析唐仕荣等[35]溶剂提取法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 ℃、液料比33 mL/g12.62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时间长甘瑾等[36]、吴丹玲等[37]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功率640 W、微波处理时间3 min、液料比20 mL/g、浸提时间6 min、浸提温度50 ℃4.99增强提取量、选择性高、节省溶剂、方便快捷有选择性、不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合物李洁等[38]余甘子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超声波辅助法、浸泡法、酶辅助法、亚临界水萃取法、溶剂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法等。罗维[39]发现,余甘子中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有效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间接阻碍癌症诱发等作用。富含低分子量水解单宁的余甘子提取粉末能够安全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因此,研究余甘子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意义重大。2.3多糖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比较(见表4)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2.T004表4多糖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比较提取方法最优提取条件提取率/%优点缺点文献来源酶法辅助超声提取法超声温度41 ℃、液料比6 mL/g、超声75 min、超声功率300 W5.76选择性好、提取率高、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样本限制、成本高、耗时长罗兰等[40]溶剂提取法液料比20 mL/g、提取3 h、提取3次、温度100 ℃5.91操作简单、成本低耗时长/提取温度高曹维等[41]、张颖等[42]余甘子中多糖类化合物的提取包括酶法辅助超声提取法和溶剂提取法等。植物体内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生理活性[43]。2.4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酚酸是余甘子的主要成分之一,余甘子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其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因此,可以将没食子酸的提取率作为酚酸提取的重要指标。化合物双没食子酸和1, 6-二-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甙具有抑制HIV-RT活性的作用[39]。没食子酸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比较见表5,主要包括超声提取法、常压回流提取法、减压回流提取法和溶剂提取法等。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2.T005表5没食子酸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比较提取方法最优提取条件提取率/%优点缺点文献来源超声提取法液料比8 mL/g、超声波提取3次、每次提取20 min—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绿色环保、不影响活性成分局限于实验室提取分析赵生玉等[44]常压回流提取法液料比12 mL/g、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提取效率高、避免溶剂挥发不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合物赵生玉等[44]减压回流提取法液料比8 mL/g、提取3次、每次提取2 h—提取温度低、适用于高沸点成分提取次数多、操作复杂、设备成本高赵生玉等[44]溶剂提取法提取温度91 ℃、提取59 min、液料比51 mL/g3.84提取效果高、使用方便低选择性、提取温度高吐尔洪·阿西木等[45]注:“—”表示原文献未提及;下表同。2.5挥发油的提取(见表6)余甘子中挥发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等。植物挥发油具有抑菌消炎、调节免疫、促生长、防虫治病和改善适口性等作用[46]。因此,研究余甘子中挥发油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2.T006表6挥发油提取工艺比较提取方法最优提取条件提取率/%优点缺点文献来源溶剂提取法正己烷萃取、回流8 h—操作简单、提取率高低选择性、提取温度高孟哲一等[1]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溶剂:石油醚、甲醇;液料比8 mL/g;40 kHz超声40 min;提取3次;浓缩后加水蒸馏5 h—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绿色环保、不影响活性成分局限于实验室提取分析王兆玉等[47]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6~8 h,乙醚萃取,干燥后挥干0.231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成分复杂、提取率不高、烘干过程有损耗王升平等[7]3余甘子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3.1余甘子提取物在猪生产中的应用高伦江等[48]研究表明,余甘子的提取物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包括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张悦[49]研究表明,余甘子提取物(PEL)与磺胺嘧啶钠(SD-Na)联合应用可以对猪链球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余甘子颗粒剂(PLEG)也能恢复SD-Na对耐药猪链球菌抗菌效果,有效减轻小鼠脑内充血情况和炎症情况,显著降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诃子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对常见致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高度敏感性[50-51]。余甘子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和生津止咳的功效[50-51]。曹冶等[52]发现,余甘子的提取物在猪的呼吸道疾病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诃子∶余甘子∶多刺绿绒蒿(3∶1∶1)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抑制猪呼吸系统疾病和常见病原菌,这些药物组合可为猪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3.2余甘子提取物在牛生产中的应用曹冶等[53]以奶牛为研究对象,发现余甘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033 1 g/L,对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79 1 g/L,对假单胞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033 1 g/L,对大肠杆菌ETEC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16 5 g/L,对这4种菌的等量复混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033 1 g/L,说明余甘子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eselu[54]研究发现,奶牛每天补充200 g或400 g鲜余甘子果实(FAF)能够降低乳中总饱和脂肪酸和omega-6/omega-3脂肪酸的比值,同时以剂量依赖性提高了C20∶5(EPA)和C22∶6(DHA)等不饱和脂肪酸(UFA)以及支链脂肪酸(BCFA)的含量;给泌乳奶牛每天补充400 g FAF能够减少瘤胃原虫和牛奶尿素氮(MUN)的含量,提高乳蛋白、乳氮转化率、抗氧化能力和牛奶中有益脂肪酸的含量,对产奶量也有提升效果。脂肪酸的添加还有助于增加牛奶中有益脂肪酸的含量。因此,余甘子果实和脂肪酸可以作为泌乳奶牛的有效饲料补充物,对生产性能有潜在的增益效果。Mebrahtom等[55]发现,每天补充5 g的余甘子果粉(PE)可提高犊牛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反应,增强免疫力并保护免受感染,但更高剂量补充PE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对瘤胃和粪便细菌群落丰度的分析发现,补充5 g/d PE的犊牛在早期显示出较高比例的厚壁菌,断奶时检测出拟杆菌与厚壁菌的比率较高。Mekonnen等[56]研究发现,补充400 g/d的余甘子会减少瘤胃原生动物数量和尿素氮含量,提高牛奶蛋白质和氮效率,产奶量未减少。补充600 g/d的余甘子会增加氨氮和尿素氮浓度,导致牛奶产量降低。Sharma等[57]发现,将接受余甘子提取物治疗的乳房炎牛(Ⅲ组)和接受阿莫西林舒巴坦联合治疗的乳房炎牛(Ⅲ组)与健康牛(Ⅰ和Ⅱ组)进行了比较,发现2个治疗组中的牛乳房细胞计数(SCC)显著降低,治疗后,Ⅲ组和Ⅲ组牛的铜蓝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说明余甘子提取物可减少乳房细胞计数和铜蓝蛋白水平。3.3余甘子提取物在家兔生产中的应用余甘子果汁粉对高脂血症家兔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治疗作用。刘丽梅等[58]发现,饲喂余甘子果汁粉可以显著降低家兔血浆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高脂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为65.37%,余甘子预防组为21.10%,余甘子预防组比高脂组斑块面积减少38%。由此可见,余甘子果汁粉还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Anila等[32]发现,余甘子鲜果汁可能是其抗高胆固醇饮食对家兔血管壁受损机理的一个因素。王绿娅等[59]发现,与高脂组相比,4 g/(kg·d)余甘子能够显著抑制兔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上升,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降低主动脉和肝脏脂质含量以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的比值,说明余甘子可能通过调整家兔脂质代谢,防止兔实验性粥样斑块的形成。禹勃[60]研究发现,喂食余甘子鲜果汁可以显著降低兔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和磷酸酯的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余甘子鲜果汁与高脂肪食物的组合能够改善高胆固醇/磷酸酯比值和动脉粥样化指数。余甘子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LDL胆固醇的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综上所述,余甘子鲜果汁对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作用。3.4余甘子提取物在鸡生产中的应用李简[61]发现,0.02 g/mL余甘子的单宁酸抗球虫指数(ACI)为164.42,0.02 g/mL板栗ACI为178.30,复方中药ACI为163.2,说明余甘子中的单宁酸具有良好的抗虫作用。孟祯等[62]发现,余甘子多糖(PEP)可以显著提高鸡血清中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抗体、干扰素-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能够促进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激活脾、法氏囊、胸腺和肝等器官的免疫功能。余甘子水性果叶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显著、长效的杀球虫作用,导致鸡卵囊排泄显著减少,体重增加,体内病理生理效应减少。作为鸡饲料补充剂的余甘子提取物可以降低柔嫩艾美耳球虫(E. tenella)的感染性和致病性[63]。蔡炎坚[64]发现,日粮中添加含有中药组合物(由葡萄籽、山药、芫荽、余甘子、红枣、地榆、莲子、万寿菊、罗勒、益母草、沙棘、甘草组成)的预混料,能够提高蛋鸡的产蛋量。3.5余甘子提取物在小鼠中的应用栾云鹏等[65]研究发现,随着余甘子树皮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小鼠粪便含水率有所下降,小肠推进率下降,余甘子树皮水提取物可抑制小鼠食物摄入量,导致体重下降并减少粪便的含水量。崔炳权等[66]研究发现,余甘子提取物能够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迟发型变态反应,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NK细胞的活性。张玉蝶等[67]发现,余甘子能够明显改善硅肺小鼠的肺组织形态结构,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高、中剂量余甘子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明显减少羟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余甘子高、中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依赖型辅酶还原酶/醌氧化还原酶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减少。上述结果表明,余甘子醇提物可能通过调控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来抑制硅肺小鼠的肺纤维化。章江生等[68]研究发现,与模型组比较,余甘子提取物高(6.0 g/kg)、中(3.0 g/kg)剂量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评分。低剂量组有降低神经功能评分的趋势,表明余甘子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余甘子提取物抗氧化和抑制炎症的特性有关。张龚庆等[69]使用免疫组化法、酶联合吸附法(ELISA)等技术手段,分析了4味余甘子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水平的影响,发现大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余甘子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该方能够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水平和血清血脂指标,降低大鼠肝脏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SREBP-1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4结论余甘子富含酚酸、黄酮、多酚、多糖、氨基酸等,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微生物感染、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和血糖、降压、补益等。在动物生产中,余甘子提取物可作为抗菌药物的替代品,余甘子果实作为饲料补充物可以提高生产性能。在家兔生产中,余甘子鲜果汁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在鸡生产中,余甘子多糖对新城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提取物中的单宁酸对鸡球虫病有抗虫作用。因此,余甘子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