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奋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1],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行动的方向。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畜禽产业既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的战略性产业,亦是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环节。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畜禽产业承担着保障食物安全和优质畜禽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对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意义重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促进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激活畜禽产业发展内生活力,已然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研究人员不仅对畜禽产业链组织模式[2]、畜禽种业发展[3]、畜禽养殖业种养结合模式推广[4]展开了探索性研究,而且围绕畜禽产品市场价格溢出效应[5]、畜禽肉价格变化规律[6]、区域畜禽环境承载力核算方法[7]等方面进行多维分析。同时,部分学者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应对策略[8]、畜禽养殖氨排放特征及减排体系构建措施[9]、畜禽产业绿色发展路径[10]。此外,为不断提升畜禽的生长和生产性能,部分学者针对畜禽生产过程中硒和维生素E的添加使用[11]、中草药添加剂应用[12]、甘薯产品应用[13]加以探析。学术界关于畜禽产业发展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丰富既有研究成果,本文在梳理畜禽产业发展各项成就的基础上,厘清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实践路径,以期对推动畜禽产业提质增效、加速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1乡村振兴视域下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就1.1畜禽产品供给能力逐步提高伴随人民群众对畜禽产品需求的渐次增长,确保畜禽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逐步成为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14]。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畜禽产品供给能力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对于保障食物安全、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知,我国畜牧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2.65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07万亿元[15-16]。近年来全国猪肉、牛羊肉以及禽肉等产量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国家统计局和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19—2022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从7 649万t提高到9 227万t,增加了1 578万t,增长了20.6%(见图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7.F001图12019—2022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中商产业研究院。2022年生猪、肉牛、羊、家禽的出栏量分别达到69 995万头、4 840万头、33 624万只、161.4亿只,相较上年增加2 867万头、132万头、579万只、4.0亿只;2022年国内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禽蛋产量为5 541万t、718万t、525万t、2 443万t、3 456万t,分别增长了4.6%、3.0%、2.0%、2.6%、1.4%[17]。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畜禽产品供给总体上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拓宽农业增收空间奠定坚实基础。1.2畜禽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近年来,科技部以创新驱动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围绕畜禽产业的重点领域展开技术攻关,以提高畜禽产业规模化水平。例如,“十三五”时期,国家设立了“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这一专项在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发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畜禽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迈入“十四五”时期以来,我国为切实促进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设立了“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旨在破解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除此之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于2021年3月牵头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了由1个总部、5个分中心、6个示范站以及9个协同创新研究院组成的协调创新格局[18]。这对于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方猪种、突破生猪产业技术瓶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我国围绕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这一任务,致力于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成推广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为促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1.3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不断强化作为影响畜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禽疫病的暴发将为动物性食物源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较大冲击[19]。鉴于此,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始终坚持防疫优先,出台诸多政策规划,着力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在国家层面,2012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的发布实施代表动物防疫工作迈入科学防治的新发展阶段[20],对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助力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此之后,农业农村部于2022年1月印发了《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该指导文件将“制定免疫计划”“做好免疫记录”以及“落实报告制度”等列为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任务,并提出“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的目标要求[21]。在地方层面,北京、山西等省市以国家政策文件为指导,分别下发了《北京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2022—2025年)》《2022年山西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在相关文件的指引下,我国畜禽疫病防控工作迎来多重政策利好,这对促进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极具现实意义。2乡村振兴视域下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2.1大力推动畜禽种业振兴,有力确保畜禽种源自主可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种业既是推动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芯片”,也是提高畜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现代畜禽种业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畜禽种业在自主培育品种生产效率、畜禽育种基础工作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2]。为此,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有必要以促进畜禽种业振兴为战略重点,多措并举确保畜禽种业安全和种源自主可控,为加快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实现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据统计,我国已发现500余个地方畜禽品种,其中濒危与濒临灭绝品种所占比重约为20%[23]。面对较为严峻的资源安全形势,相关部门应着力完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健全由中央、地方以及企业协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建设一批保种场保护区、区域性基因库和畜禽种质资源库,将畜禽种业振兴、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确保分级保护责任落实到位。其次,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需引导企业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由龙头企业、特色企业以及专业化平台等构成的种业振兴企业集群,从而提升种业行业集中度,助力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不仅如此,各地应基于市场需求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逐步实现良种的产业开发和市场推广,促使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以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最后,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作为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要素[24],是引领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因此,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相关部门可从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以及严格执法等方面采取多元化措施,不断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针对仿冒仿制、套牌侵权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实现畜禽种业振兴和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2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驱动乡村产业振兴,也要着力实现包括乡村生态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25]。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畜禽养殖业作为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其发展成效是影响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地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竭力完善现代畜禽养殖体系,助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为驱动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蓄力赋能。一方面,紧抓数字乡村建设新机遇,助力畜禽养殖业数字化发展。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数字化发展已然成为赋能畜禽养殖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26]。作为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战略部署,数字乡村建设为驱动畜禽养殖业数字化转型、引领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发展契机。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加快畜禽养殖业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步伐,提升乡村地区4G/5G网络覆盖率,构建覆盖全域的高速无线局域网。相关部门可依托数字技术,搭建包含信息发布、技术指导等功能在内的畜禽养殖业综合服务云平台,为实现畜禽养殖业发展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畜禽养殖企业可深化物联网、传感器设备等数字科技在现代化畜禽养殖体系建设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养殖效率与经济效益,赋能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另一方面,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助推畜禽养殖业绿色化发展。当前,我国畜禽养殖业绿色低碳转型整体上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27]。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背景下,“双碳”目标为畜禽养殖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行动方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强调,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28]。以“双碳”目标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引,各地既要构建和完善畜禽养殖业绿色低碳发展补贴机制、农业补贴与畜禽养殖碳减排挂钩机制,也要推动畜禽养殖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推进畜禽养殖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2.3健全畜禽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加强供需对接和产销联动当前,人民群众对肉品消费的实际需求由数量安全逐步向质量安全、营养健康转变[29]。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工作要求,在促进畜禽屠宰及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完善畜禽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实现供需对接和产销联动,满足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在加工领域,各地区要以实现畜禽屠宰及深加工产业良性发展为实践路向,放大屠宰加工业对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当前,畜禽屠宰产业已迈入由小农生产转为以标准化、规模化以及集中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生产时期[30]。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应适时完善畜禽屠宰的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管理办法,科学制定畜禽屠宰及深加工行业发展规划,为实现标准化管理和链条化发展绘制“路线图”和“作战图”。同时,地方政府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强对畜禽屠宰及深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事中和事后监管,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另外,随着机器人、计算机等技术的迭代升级和逐步推广,畜禽屠宰及加工业将进入智能化发展时代[31]。畜禽屠宰及加工业可从单一技术改进和多元技术融合两方面发力,既要着力促进屠宰加工装备的智能化升级,也要通过多种技术相互配合,助力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在流通领域,各地要以推动畜禽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为实践向度,构筑供需精准对接的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应发挥牵头作用,着力完善畜禽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畅通畜禽产品城乡流通渠道。需要强调的是,在居民食品需求结构快速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新鲜度要求愈来愈高[32]。因而,要支持屠宰加工企业配置冷链运输设备,加快低温分割车间和冷却库等冷藏加工设施建设,健全畜禽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为实现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创造条件。3乡村振兴视域下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策略3.1切实强化组织保障,夯实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基础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畜禽产业发展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其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区有必要强化对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全面领导,成立由基层党委等组成的畜禽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负责政策制定、统筹规划、招商引资以及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统筹解决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增强畜禽产业发展后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二,打造部门联动机制。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地方政府可探索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在明晰责任分工的同时,强化部门之间多方协作,构建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强大合力,破解阻碍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瓶颈。其三,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各地要将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范围,建立健全督察机制和考核机制,围绕畜禽饲养量和肉蛋奶产量等指标加以考核,针对具体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为实现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助益。3.2完善要素保障体系,强化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在用地方面,各级政府要以促进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地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畜禽产业发展规划目标,落实土地利用政策,以更好地满足畜禽养殖用地需求,助推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规模化养殖用地论证工作,将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对畜禽养殖生产、辅助设施等用地类型和规模进行管理调控,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逐步简化用地备案程序和资料,切实提高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用地效率。在资金方面,各地要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战略主线,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为实现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资金活水。一方面,各级政府有必要完善助力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财政倾斜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持投入机制,强化对畜禽种业振兴、养殖业发展、畜禽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着力创新金融信贷产品与服务,探索推进大型养殖机械和养殖圈舍抵押贷款工作,为驱动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能和供给水平[33]。因此,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金融机构可利用金融科技打造数字金融服务生态,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提高数字金融服务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以此缓解各类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3.3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激发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活力作为增强畜禽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品牌建设对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34]。因此,各地区应该深入实施畜禽产品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畜禽产业品牌,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驱动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地方政府需着力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培育壮大一批家庭牧场、畜禽产业龙头企业以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元经营主体,采取品牌共创和统一营销等手段,构建长期稳定的产业联合体。同时,鼓励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相关方积极参与畜禽产业品牌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集中优势力量提高畜禽产业品牌影响力、竞争力,赋能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其次,相关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应不断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秉持标准严格和程序规范等原则,高标准开展绿色食品、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为畜禽产业品牌建设奠定基础。最后,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要引导畜禽养殖企业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及生物工程技术,提升畜禽产品品质,开发优势特色产品,依托科技手段塑造品牌形象,引领畜禽产业提质增效,提高畜禽产品市场占有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4结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前瞻部署。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保障食物供应稳定和安全,加快推进产业兴旺和农业强国建设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畜禽产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为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着眼于畜禽种业、养殖业、加工流通业等领域,切实强化组织保障,完善要素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增强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构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新发展格局。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