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属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油料作物之一[1]。花生粕是以花生仁为主要原料,经压榨提取油料后的副产物,多为块状或粉末状,呈淡褐色或深褐色,具有淡花生香味、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可作为畜禽饲料的原料[2]。花生粕直接作为畜禽饲料难贮藏,易感染霉菌毒素,且由于氨基酸比例失调,花生粕营养素的利用率降低[3-6]。采用微生物发酵和菌酶协同进行处理能够提高花生粕的适口性,还能产生酶类、多种小分子蛋白和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从而提高花生粕的饲喂价值[7-9]。研究发现,在畜禽饲料中添加花生粕及其发酵产物能够提升畜禽的生产性能[10-11],改善机体抗氧化功能,增强免疫力[12-13],降低养殖成本[14],能够有效代替部分常规饲料原料[15]。因此,为了促进花生粕在畜禽饲料中的进一步应用,本文对花生粕的营养组分进行介绍,论述花生粕的饲料化利用途径及其对畜禽生产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1花生粕的营养组分花生粕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可溶性多糖、维生素、矿物质、灰分和粗脂肪等[16-17]。花生粕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约为48.68%,且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总氨基酸含量高达37.504 g/100 g,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4.362 g/100 g、23.142 g/100 g,并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29%、61.71%,可作为动物蛋白饲料来源[18]。花生粕中,可溶性多糖是除蛋白质以外的第二大营养素,含量为32.50%[19]。花生粕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镁、钾、钙、铁、钠和锌等)[16]。花生粕中粗脂肪和灰分含量较低,分别为0.80%、5.61%[20]。花生粕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见表1[20]。此外,花生粕中还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黄酮、抗氧化肽、鞣质、酚类、甾体类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其中总黄酮含量高达1.095 mg/g[21-22]。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3.T001表1花生粕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g/100 g)蛋白质/%48.680天冬氨酸4.426可溶性多糖/%32.500苏氨酸*1.546灰分/%5.610丝氨酸1.984粗脂肪/%0.800脯氨酸1.385维生素E/(mg/100 g)0.871甘氨酸2.108维生素B1/(mg/100 g)0.237半光氨酸**0.403维生素B2/(mg/100 g)0.287谷氨酸7.527钙/(µg/g)837.290缬氨酸*1.609磷/(µg/g)57.480蛋氨酸*0.366钠/(µg/g)106.150丙氨酸1.529钾/(µg/g)1 228.370异亮氨酸*1.316镁/(µg/g)1 925.000亮氨酸*2.593铜/(µg/g)12.000酪氨酸**1.447锌/(µg/g)62.500苯丙氨酸*2.165铁/(µg/g)322.500赖氨酸*1.167锰/(µg/g)1.430组氨酸1.014精氨酸4.919注:“*”为必需氨基酸,“**”为半必需氨基酸。2花生粕的饲料化利用途径2.1直接饲喂花生粕营养成分丰富,粗蛋白含量达48%,高于普通豆粕,是优质的蛋白饲料原料,且适口性好,有益于动物采食和消化。花生粕的营养价值高,其代谢能在饼粕类中较高,为10.88 MJ/kg[23]。花生粕在生猪中的净能为10.79 MJ/kg[16]。花生粕含有17种氨基酸,可以满足维持动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但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低,精氨酸含量高,在生产中需注意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添加[20]。2.2微生物发酵花生粕虽然可以直接替代部分豆粕和鱼粉在动物日粮中应用,但花生粕具有氨基酸比例失调、易感染霉菌毒素、难贮藏等特点,降低了动物对其营养素的利用率[19]。对花生粕进行微生物发酵,一方面可以调整花生粕中的氨基酸比例,提高赖氨酸、蛋氨酸、总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24-28],促进花生粕中酶类、维生素、活性因子、多种小分子蛋白和生长因子的产生[29-32],还可以产生醇、醛类风味物质,提高花生粕的适口性以及养分的可利用度[7];另一方面,微生物发酵可以降低或消除花生粕中的黄曲霉毒素B1和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饲喂价值的安全性[3-4,9]。在动物饲养试验中,利用发酵花生粕替代动物饲料中一定比例的豆粕,可以降低畜禽养殖的饲料成本[2]。2.3菌酶协同处理花生粕的菌酶协同过程中,酶解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安全、副产物少的优势;同时微生物发酵使酶促反应更加全面,从而得到大量的活性物质及风味物质,改善花生粕的品质[8,33]。唐珊等[34]以花生粕为原料,发现在酶解时间为24 h、酶添加量为0.2%、酶解温度为35 ℃、底物浓度为50 g/L、pH值为8.5、葡萄糖添加量为0.5%、解淀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1.5%,发酵时间为36 h的发酵条件下,花生粕酶解发酵的效果最好。周佳慧等[35]采用菌酶协同处理花生粕,发现花生粕中酸溶蛋白质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5.5%、4.2%;水解氨基酸中的精氨酸的含量由5.29%降低至4.30%,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77.1%、42.0%,精氨酸和赖氨酸的比值由原来的3.7降低至2.1,总酸含量提高4.1%,其中乳酸含量提高了13.99 mg/g,且其抗氧化性能比花生粕提高了2.6倍,使花生粕整体品质得到提高。3花生粕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3.1花生粕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在猪饲料中添加花生粕及其发酵产物,能够促进机体对花生粕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生长性能。Casas等[13]测定生长仔猪对花生粕、大豆粕和菜籽粕等11种原料中粗蛋白和氨基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发现花生粕的蛋白质标准回肠消化率为84.6%,与芝麻粕、木薯粕和大豆粕的蛋白质标准回肠消化率(88.5%、82.1%、79.6%)相当,且花生粕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均高于除菜籽粕外的其余饲料,分别为88.9%、86.7%;赖氨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为83.0%,低于豆粕的标准回肠消化率(86.6%)。研究表明,花生粕的生长猪的净能(10.79 MJ/kg)低于脂米糠(12.33 MJ/kg),高于玉米胚芽粕(8.75 MJ/kg)、玉米蛋白粉(7.51 MJ/kg)和去壳葵花籽粕(6.49 MJ/kg),且高于花生粕在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第32版中猪净能(6.99 MJ/kg)[36]。但花生粕的赖氨酸消化利用率较低,因此在饲料中需注意补充赖氨酸以满足动物机体需要。解佑志等[37]研究发现,在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8%发酵花生粕,与未添加组相比,添加组仔猪日增重显著提高7.8%,料重比显著降低8.1%;粗蛋白、钙和磷的消化率分别显著提高2.16%、4.25%、6.00%。杨树梅[38]研究发现,在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饲粮中使用3%酶菌协同发酵花生粕替代3%鱼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料重比和腹泻率分别降低1.53%、30.00%;日粮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利用率分别提高9.20%、5.24%;仔猪肠道中乳酸杆菌总量增加约7.4%,大肠杆菌总量减少约8%;且仔猪血清中尿素氮含量降低11.3%,IgA、IgG和IgM分别增加3.3%、8.7%、7.1%。结果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酶菌协同发酵花生粕可以有效提高日粮中养分利用率,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平衡,提高仔猪免疫力,可部分替代仔猪日粮中的鱼粉。3.2花生粕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在鸡、鸭饲粮中添加花生粕及其复合粕可以有效替代鸡、鸭饲粮中的部分豆粕,不影响其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还能够改善养殖环境。Song等[39]研究发现,在肉鸡饲粮中添加20%花生粕,肉鸡的表观代谢能(13.46 MJ/kg)、氮校正表观代谢能(12.68 MJ/kg)均高于棉籽粕(13.20、12.38 MJ/kg),并与豆粕(13.54、12.69 MJ/kg)相当。梁海超[23]研究发现,在育成鸡饲粮中使用花生粕代替30%豆粕蛋白,显著提高了育成鸡各肠段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了蛋壳强度和蛋壳比重,但对日增重、采食量、器官指数、血浆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均无显著影响;同时,使用复合杂粕(含花生粕)替代20%的豆粕蛋白,对鸡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无不良影响。结果表明,在育成鸡日粮中可添加适量花生粕替代豆粕蛋白。张思轩[14]研究发现,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4%花生粕,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表观消化率与未添加花生粕组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在玉米-豆粕-花生粕日粮基础上降低2%、4%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了蛋鸡粪中粪臭素、吲哚、氨气、二甲胺及三甲胺含量。Saleh等[40]给肉鸡饲喂50 kg/t花生粕+50 kg/t亚麻籽粕+350 g/t复合酶,发现肉鸡日增重和各营养物质消化率显著升高,料重比显著降低。Ampode等[41]分别给鸭饲喂5%、10%、15%的花生粕,发现在鸭饲粮中添加15%花生粕可以促进其生长。Xia等[42]在蛋鸭饲粮中分别添加25%、50%、75%、100%花生粕,发现随着花生粕的添加量提高,蛋鸭产蛋量提高,料蛋比降低,蛋黄颜色变深;蛋黄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呈线性或二次升高,蛋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及肝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c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在花生粕添加量为75%时最高;结果表明,在蛋鸭饲粮中添加75%花生粕替代豆粕对蛋鸭的饲喂效果最好。3.3花生粕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在牛、羊饲粮中添加适量花生粕及其发酵产物可代替部分日粮,并对牛、羊产奶性能、生长性能以及屠宰性能无不利影响,花生粕及其发酵产物可作为牛、羊饲粮的补充源。Soares等[43]在奶牛饲粮(干物质)中分别用330、670、1 000 g/kg花生粕代替豆粕,发现各组微生物氮合成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相似,奶牛产奶量、总固体浓度、饲料效率、脂肪酸组成和牛奶脂质部分的营养质量指标不受花生粕替代水平的影响,表明花生粕可以替代奶牛日粮中的豆粕,且不影响产奶量、氮平衡以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在羔羊饲养试验中,发现分别饲喂含有25.0%、50.0%、75.0%、100.0%的花生粕浓缩物日粮可以提高羊肉的蛋白质含量,影响肉质中脂肪酸组成,花生粕浓缩物可作为绵羊饲粮中替代豆粕的蛋白质原料[44]。给肉用绵羊饲喂花生粕,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的瘤胃降解率分别为51.11%、55.65%、59.51%,过瘤胃蛋白和过瘤胃蛋白体外小肠消化率分别为26.22%、92.86%,且均高于豆粕[45]。靳亚星等[15]在育肥绵羊饲粮中分别用50%、100%花生粕替代豆粕和棉粕,发现花生粕对育肥绵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各试验组瘤胃液中NH3-N浓度(13.57~15.19 mg/100 mL)处于正常生理范围内(2.37~27.30 mg/100 mL),且以50%花生粕替代水平的效果最佳,表明在绵羊养殖过程中可以利用花生粕代替豆粕和棉粕。3.4花生粕在鱼、虾生产中的应用在鱼、虾饲料中添加水平适量的花生粕及其发酵产物对鱼、虾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可替代饲料中部分鱼粉和豆粕。在黄颡鱼饲养试验中,利用16.98%花生粕替代11.50%鱼粉,发现黄颡鱼在生长性能、饲料养分消化率以及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在黄颡鱼饲料中可以用花生粕替代部分鱼粉[46]。有研究发现,分别利用2%花生粕和4%发酵花生粕替代鱼粉,对罗非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肠蛋白酶活性以及罗非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可利用花生粕替代罗非鱼饲料中的部分鱼粉[47]。李洪琴等[12]研究发现,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3%发酵花生粕,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体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及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酸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表明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发酵花生粕可提高其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力。此外,Binh等[48]研究发现,幼鱼饲料中发酵花生粕替代量为15%和30%时,鱼的存活率达90%以上,替代量为60%时,鱼的生长速度下降。刘毅等[49]在津新鲤2号鱼饲料中分别利用花生粕替代25%、50%、75%、100%的豆粕,发现饲料中花生粕替代豆粕比例低于50%时,对津新鲤2号鱼的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无负面影响;而替代比例超过50%时,对津新鲤2号鱼有负面影响,蛋白质效率比降低,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鱼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和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显著下降。在红螯虾饲料中利用50%花生粕替代鱼粉会对红螯虾的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如增重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脂肪酶活性降低[50]。由上述研究可知,花生粕及其发酵产物在鱼、虾饲料中可以替代适量的鱼粉和豆粕,但替代量不宜超过50%,否则会对鱼、虾生长和生理功能造成负面影响。4花生粕对畜禽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在畜禽饲料中,以直接或发酵形式加入一定量花生粕可以促进畜禽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的成本,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花生粕对畜禽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见表2。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24.033.T002表2花生粕对畜禽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动物种类添加形式经济效益文献来源“杜×长×大”仔猪3%酶菌协同发酵花生粕替代3%优质鱼粉的日粮每头仔猪每日饲料成本支出减少0.082元,日增重收益提高0.578元杨树梅[38]鸡花生粕替代30%豆粕蛋白每只鸡每日收益增加0.019元梁海超[23]蛋鸡58%玉米+19.47%豆粕+4%花生粕试验组72只鸡产蛋盈利增加29.4元,蛋鸡经济效益提高了8.23%张思轩[14]蛋鸭含75%花生粕的基础饲粮每只鸭每天饲料成本降低0.033元Xia等[42]绵羊利用50%、100%花生粕分别替代基础饲粮中豆粕和棉粕每只育肥绵羊利润增加了101.43、43.00元靳亚星等[15]凡纳滨对虾3%发酵花生粕+22%鱼粉+31%花生粕+44%其他饲粮每只虾收益增加0.018元李洪琴等[12]5结论花生粕营养价值高,除含蛋白质、可溶性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基础性营养物质外,还含有黄酮、抗氧化肽和鞣质等活性物质。但花生粕中氨基酸比例失调,精氨酸含量高,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低;花生粕在贮藏过程中易感染霉菌毒素,在饲料中添加花生粕时需注意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不得超过我国规定的标准(50 μg/kg)。花生粕及其发酵产物应用于畜禽生产可有效替代饲料中部分豆粕和鱼粉,不仅可以实现花生粕资源的再利用,解决我国饲料原料短缺问题;同时还能够提升畜禽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畜产品品质,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但目前花生粕及其发酵产物在畜禽生产中添加标准未统一,对畜禽调控机理的研究较少,后续还应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进花生粕在畜禽生产中的高效应用。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