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在断奶阶段容易发生断奶应激,会引发仔猪营养性腹泻,影响仔猪生长发育[1-2]。断奶阶段的仔猪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免疫力降低[3]。此阶段仔猪肠道形态发育也尚未完善,肠道功能较弱[4]。因此,在断奶阶段帮助仔猪建立健康的肠道内环境对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给幼龄消化功能较弱的动物饲喂微生态制剂及酶制剂可以改善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5-6]。微生态制剂可以在动物肠道内定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提高机体的抗病力[7-8]。酶制剂可以改善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情况,将饲料原料中的难消化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利于机体吸收的物质,提高机体对饲料的利用率[9-10]。目前,关于菌酶联合使用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已有一些报道。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菌酶添加剂可以改善河田鸡的生长性能、蛋品质,提高免疫力[11]。在饲粮中使用菌酶复合制剂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成本,且作用效果与抗生素相当[12]。在生长猪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与酶制剂混合物,可以显著提高生长猪肠道内消化酶活性[13]。因此,本试验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究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为菌酶复合制剂在仔猪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菌酶复合制剂菌酶复合制剂主要由乳酸菌(2×108 CFU/g)、枯草芽孢杆菌(1×109 CFU/g)、酵母菌(5×1010 CFU/g)、木聚糖酶(2.0×107 U/kg)及纤维素酶(2.0×106 U/kg)组成,由河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试验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约为7.0 kg的健康的21日龄断奶“杜×长×大”仔猪,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32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各菌酶复合制剂组断奶仔猪分别饲喂添加0.1%、0.2%和0.4%的菌酶复合制剂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4周。断奶仔猪的基础饲粮配方参考NRC(2012)中仔猪的营养需要标准配制,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1.006.T001表1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玉米64.51消化能/(MJ/kg)14.49膨化玉米5.00粗蛋白/%18.93乳清粉3.00钙/%0.74豆粕15.00磷/%0.47膨化大豆5.00赖氨酸/%1.26鱼粉2.00蛋氨酸/%0.45豆油1.50氯化胆碱0.15石粉0.65食盐0.30磷酸氢钙1.15赖氨酸0.42蛋氨酸0.13苏氨酸0.15色氨酸0.04预混料1.00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饲粮提供:VA 10 000 IU、VD3 3 500 IU、VE 20 IU、VB2 4 mg、VB6 6 mg、VB12 0.03 mg、Fe 52 mg、Cu 5.5 mg、Zn 85 mg、Mn 70 mg、I 0.28 mg、Se 0.34 mg。2.营养水平中消化能为计算值,其余均为实测值。1.3饲养管理在试验开始前,先将养殖猪舍彻底打扫、消毒,所有断奶仔猪饲喂基础饲粮。仔猪在试验前统一驱虫、免疫。断奶仔猪自由采食,24 h供水,猪舍温度约为23~24 ℃,湿度约为60%,通风适宜。免疫程序按照日常养殖规定进行。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生长性能试验第1、28 d断奶仔猪晨饲之前,称量仔猪空腹体重,每日记录各重复断奶仔猪的采食量,记录各重复断奶仔猪的腹泻数量及腹泻天数。平均日采食量=每个重复总采食量/(试验天数×仔猪头数)(1)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试验天数(2)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3)腹泻率=(腹泻头数×腹泻天数)/(试验天数×每重复仔猪头数)(4)1.4.2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前3 d,采集各组饲料样品及粪样。采用全收粪法,每天收集仔猪粪便约100 g,加入10 mL 10%的硫酸固氮,将3 d的粪样混匀,65 ℃烘干,粉碎,用于检测各组仔猪的养分表观消化率。养分表观消化率以盐酸不溶灰分方法计算。养分表观消化率=[1-(A1×F2)/(A2×F1)]×100%(5)式中:F1和F2分别为饲粮和粪便中该养分含量(%);A1和A2分别为饲粮和粪便中盐酸不溶灰分含量(%)。1.4.3肠道菌群试验第28 d,每个重复选择1头仔猪屠宰,解剖,采集回肠及结肠中的食糜,于-80 ℃冰箱保存。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回肠及结肠食糜中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沙门氏菌、酵母菌数量。1.5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AS 9.6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LSD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和标准误(SEM)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的末重提高了7.30%和8.16%(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6.67%和16.67%(P0.05),料重比降低了13.66%和13.66%(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3.08%、49.70%和57.99%(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1.006.T002表2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初重/(kg/头)末重/(kg/头)平均日增重/[kg/(头·d)]平均日采食量/[g/(头·d)]料重比腹泻率/%对照组7.1013.84b0.24b492.242.05a8.45a0.1%菌酶制剂组7.0814.33ab0.26ab494.321.90ab6.50b0.2%菌酶制剂组7.1214.85a0.28a495.381.77b4.25c0.4%菌酶制剂组7.0514.97a0.28a495.181.77b3.55cSEM0.381.390.0414.070.130.41P值0.8390.0390.0430.9150.0250.005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提高了6.11%和7.17%(P0.05);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了7.56%和10.68%(P0.05);0.1%、0.2%和0.4%菌酶复合制剂组断奶仔猪对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提高了6.76%、12.09%和16.92%(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1.006.T003表3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项目干物质总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对照组82.17c75.0878.27b65.3842.19c49.470.1%菌酶制剂组84.55bc75.7480.66b66.1945.04b49.930.2%菌酶制剂组87.19a76.4184.19a66.7447.29ab50.380.4%菌酶制剂组88.06a77.0486.63a67.2649.33a50.82SEM5.294.415.073.182.102.19P值0.0380.0840.0420.1280.0360.218%2.3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见表4、表5)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酵母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1.006.T004表4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回肠菌群的影响项目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对照组5.52a4.75a6.05b7.415.88c0.1%菌酶制剂组4.95ab4.04b6.58b7.836.74b0.2%菌酶制剂组4.21b3.63c7.06ab8.267.41a0.4%菌酶制剂组3.75b2.89c7.63a8.648.29aSEM0.310.170.310.470.53P值0.0290.0150.0420.0740.013lgCFU/g由表5可知,0.2%和0.4%菌酶制剂组断奶仔猪结肠中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结肠中双歧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1.006.T005表5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结肠菌群的影响项目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对照组7.87a6.96a7.37b8.26b7.05b0.1%菌酶制剂组7.34a6.58a7.84b8.99ab7.77ab0.2%菌酶制剂组6.55b5.66b8.25a9.41a8.36a0.4%菌酶制剂组6.03b5.32b8.79a9.85a9.05aSEM0.490.310.520.580.61P值0.0410.0360.0350.0460.015lgCFU/g3讨论3.1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断奶仔猪采食含有微生态制剂或者酶制剂的饲料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腹泻率[14-15]。DANG等[16]研究发现,饲喂含有100 mg/kg益生菌的复合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胡虹等[17]研究发现,饲喂含有乳酸菌的饲粮可以显著增加断奶仔猪的采食量,显著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500 g/t由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可以显著增加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及料重比[18]。孔佳美[19]研究了由微生态和酶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发现适量的菌酶复合制剂可以降低仔猪的腹泻率,提高饲料利用率,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肝肾功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区系,提高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且菌酶复合制剂的最适添加水平为0.2%。本研究结果表明,断奶仔猪饲喂含有0.2%和0.4%菌酶复合制剂的饲料可以使仔猪的末重显著提高了7.30%和8.16%,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16.67%和16.67%;料重比显著降低13.66%和13.66%;0.1%、0.2%和0.4%菌酶制剂组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3.08%、49.70%和57.99%。因此,断奶仔猪采食适量的益生菌及酶制剂可以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原因是乳酸菌可以在肠道中代谢产生大量的乳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增殖;酶制剂可以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大分子物质对仔猪肠道的影响,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降低对环境的污染[20-22]。3.2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可以反映动物机体对饲料中养分消化、吸收及利用情况,也可以反映饲料的品质。本研究中,0.2%和0.4%菌酶制剂组断奶仔猪对干物质的消化率显著提高了6.11%和7.17%;对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提高了7.56%和10.68%;0.1%、0.2%和0.4%菌酶制剂组断奶仔猪对粗纤维的消化率显著提高6.76%、12.09%和16.92%,表明菌酶复合制剂可以促进断奶仔猪机体对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利用,有效利用了饲料中大分子蛋白质和难以消化的纤维物质。王本会等[23]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0.2%~0.3%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对粗蛋白、钙、粗脂肪及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冯江鑫等[24]给断奶仔猪饲喂菌酶协同发酵的饲料,发现菌酶协同发酵的饲料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对总能、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及磷的消化率。采用由纤维素酶、淀粉酶、β-葡聚糖酶和中性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饲喂仔猪可以提高仔猪对有机质、总能、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且复合酶制剂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 000 mg/kg[25]。菌酶制剂可以提高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的原因,是益生菌在肠道中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可以促进饲料中养分的分解,利于机体吸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可以将饲料中的粗纤维及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分解成小分子机体能够吸收的物质,二者共同促进机体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吸收[26-27]。3.3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仔猪断奶后,肠道的微生态区系还未稳定,极易受到断奶应激的影响,此时帮助仔猪建立健康的肠道内环境对仔猪机体的消化功能及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适量的菌酶复合制剂显著增加了仔猪肠道有益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降低了仔猪肠道有害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数量,调节了肠道菌群比例,改善了肠道健康,进而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帮助肠道吸收营养供机体利用。刘宗正等[28]在黑猪养殖中使用菌酶添加剂,发现黑猪肠道中菌群丰富度增加,Chao1指数和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饲粮添加蛋白酶和益生菌组合的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肉鸡肠道有益菌菌群的丰富度,改善肠道pH值,提高肠道物理屏障功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29]。郭志友等[30]研究发现,菌酶复合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等活性,显著增加有益菌数量。目前,有关菌酶复合制剂在仔猪养殖生产中应用研究结果较少,但菌酶复合制剂在改善肠道菌群方面与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类似,表明适量的菌酶复合制剂可以有效帮助仔猪建立一个稳定健康的肠道内环境,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充分吸收饲料中的营养,进而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31]。4结论本研究表明,菌酶复合制剂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健康。断奶仔猪采食0.2%~0.4%的菌酶复合制剂较为适宜。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