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梢是甘蔗的主要副产品,约占甘蔗产量的20%,但是甘蔗梢的利用率较低,大多就地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1]。新鲜的甘蔗梢虽可直接饲喂反刍动物,但其粗纤维含量高,质地粗硬,储存时易脱水霉变,一般可以通过青贮延长其储存时间,改善其适口性,提高营养品质[2-3]。青贮是保存和开发饲料的有效手段之一[4],能够有效缓解冬季饲草资源的短缺。但甘蔗梢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酵母菌数量较高,自然青贮容易导致干物质减少,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差[5]。因此使用各类添加剂对甘蔗梢进行青贮,不但能够改善青贮品质,还可延长饲料的贮存期限,提高饲料利用率。甘蔗梢与其他作物或农副产品的混合青贮可以极大地发挥不同青贮材料间的互补性,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此外,探究青贮时间、收获期、品种等因素对青贮品质的影响,对研制优质甘蔗梢青贮饲料具有重要作用。青贮的甘蔗梢饲料的营养价值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易存储,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本文综述了添加剂和混合青贮以及其他因素对甘蔗梢青贮品质、营养价值、有氧稳定性以及饲喂效果的影响,为推动甘蔗梢的利用和优质青贮饲料的调制提供参考。1甘蔗梢的营养价值甘蔗梢是指甘蔗顶端2~3嫩节及叶片的总称,其营养成分受甘蔗品种、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甘蔗梢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2.032.T001表1甘蔗梢主要营养成分项目含量文献来源干物质(DM)/%24.87~33.00彭丽娟等[3]、谢华德等[7]粗脂肪(EE)/%DM1.23~1.26王世琴等[6]、邓凯东等[8]粗蛋白(CP)/%DM3.97~7.26王世琴等[6]、邓凯东等[8]酸性洗涤纤维(ADF)/%DM34.54~52.00彭丽娟等[3]、邓凯东等[8]中性洗涤纤维(NDF)/%DM62.37~82.30彭丽娟等[3]、王世琴等[6]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g/kg DM)45.90~50.70唐振华等[9-10]钙(Ca)/%DM0.12~0.52王世琴等[6]、邓凯东等[8]磷(P)/%DM0.05~0.14王世琴等[6]、邓凯东等[8]总能/(MJ/kg)14.71~18.40彭丽娟等[3]、邓凯东等[8]由表1可知,甘蔗梢具有粗蛋白含量低、纤维素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特点,同时甘蔗梢还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较为全面,在反刍动物瘤胃内能够较好地被降解利用,属于中等品质的粗饲料[6]。2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的影响2.1微生物添加剂青贮是由微生物介导的动态变化过程,原料附生微生物对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营养转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而甘蔗梢原料附生乳酸菌的种类不同以及数量有限,使添加外源乳酸菌在甘蔗梢青贮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1-12]。穆胜龙等[13]研究表明,添加1.2×108 CFU/g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能够显著降低甘蔗梢青贮pH值和氨态氮(NH3-N)含量,使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提高34.29%;添加1.16×107 CFU/g的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能够将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提高42.86%。唐振华等[14]研究表明,2×106 CFU/g的布氏乳杆菌+2×106 CFU/g的植物乳杆菌能够使乳酸含量达到104.71 mmol/kg,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CK)延长36 h。CARVALHO等[15]从甘蔗青贮中分离出两株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hilgardii)UFLA SIL51和UFLA SIL52,并应用于甘蔗青贮,发现干物质损失与乙酸和1, 2-丙二醇的含量有关;后续研究发现,希氏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均可将乳酸代谢生成乙酸和1, 2-丙二醇,但是布氏乳杆菌在青贮早期阶段通常不会产生乙酸和1, 2-丙二醇,因此需要延长青贮时间来提高有氧稳定性,而希氏乳杆菌的应用能够减少以布氏乳杆菌为基础的接种剂所需的青贮时间,两者组合添加可通过增加或补充有机酸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协同提高有氧稳定性[16-18]。李福强等[19]研究表明,1.35×109 CFU/g内源性副干酪乳杆菌(endogenous Lactobacillus paracei)用于甘蔗梢青贮能够使有氧稳定时间达到216 h,显著高于对照组(104 h),使饲料具有最高的NH3-N和EE含量和较低的半纤维素、霉菌和酵母菌含量。唐振华等[9]研究表明,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与布氏乳杆菌的组合添加会使甘蔗梢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回收率和WSC含量有所下降,但能够使青贮中产生更高含量的乙酸,抑制发酵后期酵母菌的活动,降低丁酸和NH3-N的产生,提高青贮有氧稳定性。有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的比例为1∶2时,CP含量显著提高了8.11%,有氧稳定性提高了约90%;枯草芽孢杆菌与布氏乳杆菌的比例为1∶2时,能够显著增加青贮饲料中丙酸含量,显著降低NH3-N含量,同时比对照组有氧稳定性延长了88 h[20-2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与其他菌剂的组合添加也能够显著增加青贮饲料的CP含量,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22]。微生物添加剂在甘蔗梢青贮中效果较好,但不同来源的微生物作用效果的不稳定性和不统一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2.2化学添加剂用于青贮的化学添加剂主要是酸和盐,常用作发酵抑制剂或好氧变质抑制剂,能够减少不良发酵,改善发酵品质。唐振华等[10]研究表明,甘蔗梢青贮中添加40 mL/kg鲜重的乙酸,青贮饲料的pH值为3.92,乳酸含量为85.92 mmol/kg,有氧稳定时间达到176 h,效果优于CK组和40 mL/kg的甲酸组。DE JESUS等[23]研究发现,1.5%的乙酸能够显著降低青贮饲料中酵母菌的数量,减少发酵损失。WU等[24]在甘蔗梢青贮中添加焦木酸(PA),结果表明,1%~2%的PA会降低饲料乳酸含量,提高乙酸含量,抑制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还会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明串珠菌(Leuconostoc)的相对丰度,增加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SOUZA等[25]研究发现,苯甲酸钠(SB)的pH值较低,使其具有较好的抗真菌能力,可有效抑制甘蔗梢青贮中酵母菌的生长,减少DM损失,还能够保持经过有氧暴露后重新青贮后饲料的pH值。氧化钙(CaO)可以提高甘蔗梢青贮DM消化率,减少发酵损失,对CP和NDF的消化率具有积极作用,但较高添加量的CaO(15 g/kg FW)反而会降低日粮采食量和肉牛生长性能,还会降低青贮饲料的卫生质量,因此不建议单独用CaO处理甘蔗青贮饲料[26-29]。CHEN等[30]研究发现,5%的蜜糖能够使甘蔗梢青贮DM、WSC、乙酸及丙酸含量分别提高至22.62%、16.13%、2.00%和1.25%,降低了NDF含量。2.3酶制剂青贮中添加酶制剂可将原料中的纤维素分解为能被乳酸菌利用的单糖和双糖,为乳酸菌的繁殖发酵提供充足的底物,从而抑制腐败菌的滋生[31]。研究表明,添加8 000 U/kg的半纤维素酶能够使甘蔗梢青贮pH值降低至4.2,乳酸较对照组提高了90.98%,NDF和ADF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12.37%和9.70%;而2 800 U/kg的淀粉酶降低了CP、WSC和乳酸含量[32-33]。DEL VALLE等[34]研究表明,2 000 U/kg木聚糖酶能够增加饲料的乙酸含量,降低pH值,但降低了对NDF的降解。CAMPANA等[35]研究表明,不同水平的酶不但对青贮品质没有影响,还会降低有氧稳性。研究表明,酶和乳酸菌存在协同作用,可以缩短青贮期,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在酶和乳酸菌的基础上使用化学添加剂能够进一步改善发酵品质[36-37]。虽然酶的种类、添加量以及与其他添加剂的组合使用效果存在差异,但是未来酶制剂与其他种类添加剂的联合效应使其在改善青贮饲料纤维含量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成为必然趋势。3混合青贮对甘蔗梢青贮的影响混合青贮是指几种不同原料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通过原料间成分的互补性,调和水分、提升营养、改善适口性和发酵品质等。混贮品质往往取决于原料特性、发酵时间和混贮比例等因素[38]。当象草和甘蔗梢混合青贮比例为25∶75时,体外产气量为46.54 mL/g,显著高于其他组,DM消化率达到42.15%,在该混贮比例基础上添加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提高饲料乳酸含量(52.88 g/kg)[39-40]。周晓康[41]研究表明,甘蔗梢与构树叶混贮占比超过75%时能显著提高青贮饲料CP和乙酸含量;而甘蔗梢与桑叶混合青贮更倾向于提高饲料的有氧稳定性。豆科牧草与甘蔗梢混合青贮也能够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如将葛藤、直生刀豆和刺毛黧豆等与甘蔗梢混合青贮后的饲料富含蛋白质,能够很好地作为热带反刍动物精料的替代物[30,37]。农副产品也被用于和甘蔗梢混合青贮,HARTUTIK等[42]研究表明,添加豆渣和米糠对于青贮饲料的发酵特性和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发挥了积极作用。混合青贮可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减少资源浪费,但混贮材料的选择和比例调和是混贮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4其他因素对甘蔗梢青贮的影响青贮期、自然凋萎时间、收获期等因素也会对甘蔗梢青贮品质产生影响。顾啟超等[43]研究发现,甘蔗梢在田间自然凋萎24 h可适当调控甘蔗梢水分含量,在有氧暴露期间能够使肠杆菌和霉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张洁等[44]探究了低、中、高WSC含量的甘蔗梢分别青贮125、155、185 d的青贮效果,表明相同WSC含量的甘蔗梢青贮125 d时品质最佳;而低WSC含量对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损失较大,高WSC含量对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较好,但在有氧暴露过程易发生有氧变质。MURARO等[5]利用大规模测序研究两种不同土壤种植的甘蔗经过0、5、15、90 d的青贮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的数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而土壤种类对甘蔗青贮饲料中细菌群落影响不显著。5甘蔗梢青贮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优质的甘蔗梢青贮富含高能量和蛋白质,能够增加奶牛产奶量并改善乳质。较高含量的纤维能够促进反刍动物肠道蠕动,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可改善肉质并提高生产性能。5.1甘蔗梢青贮饲喂肉牛的研究进展周波[45]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30%的甘蔗梢青贮对西门塔尔牛瘤胃pH值、NH3-N、乙酸和丙酸产量均无不利影响。唐振华等[46]研究了甘蔗梢青贮和玉米秸秆青贮对水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青贮养分消化率较甘蔗梢青贮高,但两者对水牛的采食量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无差异。梁辛等[47]研究发现,甘蔗尾全混青贮能够显著提高水牛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及白球比,甘蔗尾青贮与精料组合饲喂能够提高水牛对营养素的摄入量和平均日增重。赵雅丽等[48]研究发现,添加酵母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甘蔗梢青贮能够提高杂交公水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杨会宁[49]研究表明,添加商品青贮剂(乳酸菌+酵母菌培养物)的甘蔗梢青贮,能够提高荷斯坦奶公牛的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料重比,还有增加日增重的趋势。SINGH等[50]研究发现,在添加尿素、蜜糖和NaCl的基础上添加乳酸菌和外源纤维降解酶处理的甘蔗梢青贮饲喂杂交犊牛,显著提高了ADF和NDF的消化利用率,但对采食量、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无影响。5.2甘蔗梢青贮饲喂奶牛的研究进展谢德华等[51]研究表明,与玉米苞叶组相比,甘蔗梢青贮组的荷斯坦奶牛的DM、有机物和ADF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07%、7.16%和12.45%,但对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彭丽娟等[52]研究表明,当象草与甘蔗梢混合青贮比例低于20%时,饲喂泌乳中期水牛可显著提高产奶量和饲料转化率,但不影响CP、ADF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XIE等[53]研究发现,与象草青贮相比,象草与甘蔗梢以25∶75的比例混合青贮饲喂泌乳水牛能够显著提高采食量,产奶量和饲料利用效率也有提高的趋势。唐庆凤等[54]研究发现,玉米青贮与甘蔗梢青贮比例为75∶25时饲喂奶水牛,96 h产气、代谢能、可消化有机物以及产气参数效果最佳。SANTOS等[55]研究表明,希氏乳杆菌处理的甘蔗青贮显著提高了泌乳期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糖率,还能够影响瘤胃发酵功能和采食行为。5.3甘蔗梢青贮饲喂羊的研究进展王子玉等[56]研究表明,甘蔗梢青贮替代青贮鲜食玉米秸秆饲喂妊娠山羊,显著提高了日增重和羔羊初生窝重。SALINAS-CHAVIRA等[57]研究发现,5%或10%的甘蔗梢青贮替代甜高粱青贮对羔羊的日增重无影响,但随着甘蔗梢青贮水平的增加,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周雄等[58]发现,75%的甘蔗梢青贮替代王草青贮饲喂黑山羊时,能够显著提高黑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并提高了粗灰分和磷的表观消化率。王定发等[59]研究发现,与直接青贮相比,1.0 g/kg丙酸处理的甘蔗梢青贮饲喂黑山羊72 h时,DM和NDF在瘤胃中降解分别提高了53.0%、147.0%。周俊华等[60]研究表明,乳酸片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甘蔗梢青贮饲喂努比亚山羊,可显著增加瘤胃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多样性水平,进而提高瘤胃降解粗纤维的能力和机体对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朱欣等[61]研究发现,0.6%尿素处理的甘蔗梢青贮饲喂湖羊时,能够提高平均日增重,当甘蔗梢青贮与精料比例为65∶35时,经济效益提高了20.1%。6展望目前,关于甘蔗梢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青贮饲料品质、有氧稳定性和饲喂效果等方面的评估,对添加剂和混贮机制探究较少。由于微生物菌剂的重要性以及效果的不稳定性,筛选甘蔗梢来源的优质微生物和构建基因工程菌有望解决现存问题。甘蔗梢青贮的发展应注重机制研究、添加剂的开发和智能化管理等,使青贮饲料的调制更加安全化、产业化、高效化。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