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概述1.1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针对城市老旧区域、功能失调区域和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的区域,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更新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产业布局等手段,对城市空间进行再开发、再利用和再生产的一系列综合性活动。城市更新旨在提高城市整体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多要素交互影响的城乡地域系统中,通过促进产业结构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生态自然修复,实现缩小城乡发展水平差异的目标,加强城乡关系互动融合。经济学者分析城乡人力、资本和商品交换进行分工和系统协调[1]。社会学者从破除区域南北差异入手,研究城乡社会分化和社区转型,通过城乡融合水平测度揭示城乡融合的进度。生态学者聚焦城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城乡生态的融合共生,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经济产业链。1.2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支持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指的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在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中综合应用智慧化方法的过程,更凸显多元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与创新,辅助多方面智慧决策而非单一要素拼合的机械决策。乡村不仅承载“山水林田湖草湿”生命体,且存在大部分城乡交错的地域系统,因此通过构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框架,可剖析城乡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得出有益于生态和人本的城乡融合策略。目前学术界对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方法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依托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人工智能(AI)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高效、精细、动态规划。通过可感知、自适应的技术手段。从城乡结构整体入手,把握发展动态,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可视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1.3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方法智慧国土空间规划面向现实需求,关注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与监测、评估与预警的全流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情景模拟和动态监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提高实现城市要素的集成、分析与管理,提升民众对规划的了解和公共参与程度,更好地搭建相关部门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增强不同规划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国内学者对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方法研究涉及运用手机定位数据动态记录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此外,还从大数据的规划理念出发,通过建立城市数据平台,融合规划多源数据,实现规划从蓝图转变为动态过程。2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2.1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城市而言,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通过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资源消耗的产业,促进优质产业集聚,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对于乡村而言,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发展特色农业、农村休闲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实现农民增收、乡村经济繁荣。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城市与乡村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城乡协同发展,助力实现目标。乡村产业体系升级与构建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1.022.F001图1乡村产业体系构建2.2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味着推进绿色建筑、低碳出行、节能减排等措施,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生态环境提升需要加强农村生态治理,推进造林绿化、水土保持等项目,实施生态农业,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构建美丽宜居乡村[2]。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中,通过空间分析,探讨生态与农业资源的现状问题,识别保护与利用的风险,评估在特定政策下的发展潜力。划定对城乡发展的生态资源保护底线以及具备一定发展弹性的保护与利用结合的区域。乡村生态修复目标与对象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1.022.F002图2乡村生态修复目标与对象2.3城市文化与历史遗产保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护城市文化与历史遗产不仅有助于传承城市特色和历史记忆,还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具体措施包括修缮保护历史建筑、保留历史街区、挖掘传统文化等,确保城市更新过程中既发展现代化设施,又保留历史文化底蕴。城市文化与历史遗产保护既有助于提高城市与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也为城乡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实现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2.4社区治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治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意味着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加强居民参与,实现社区自治,创建和谐宜居环境。此外,还需要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多元化社区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社区治理与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强化村民自治,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打造安全稳定的乡村环境。同时,需要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3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在城乡村发展中的实践3.1智慧规划技术与方法应用3.1.1大数据分析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如人口、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规划者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城乡发展的现状、需求和潜在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动态监测和预测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此外,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潜在机遇,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规划措施[4]。例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大数据分析可揭示城市功能失衡、老旧小区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在乡村振兴中,大数据分析有助于发掘乡村优势资源、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以及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重点任务。3.1.2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地理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的计算机系统,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GIS技术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地理数据,包括土地利用、交通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和社会服务设施等,为规划者呈现一个清晰、直观的城乡空间格局。通过GIS分析,规划者可以识别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空间问题,例如城市功能失衡、老旧小区改造、乡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等。GIS技术还能够在多尺度和多领域的空间规划中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如城市总体规划、细部控制规划和乡村规划等[5]。3.1.3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借助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规划者可以从海量的城乡发展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支持[6]。首先,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建模,发现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变量和潜在规律,为规划决策提供预测性的分析。例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机器学习可以预测不同更新策略对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在乡村振兴中,机器学习可以辅助规划者识别乡村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潜在投资机会[7]。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空间规划优化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智能算法,规划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为不同区域制定合适的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布局和产业结构等规划方案,提高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3.1.4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VR)和三维可视化是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8]。首先,VR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环境,让决策者、设计师以及公众身临其境地体验规划方案,更直观地理解规划意图和预期效果。其次,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呈现出复杂的空间数据信息,使规划过程更透明,提高公众参与度,也有利于各方面的协调和交流。此外,利用这些技术可以进行模拟试验,评估规划方案的可能结果和潜在影响,为优化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整体来看,虚拟现实和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智能化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有助于实现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3.2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智慧规划实践3.2.1城市更新智慧规划实践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智慧规划实践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大数据分析,规划者可以深入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在需求和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9]。地理信息系统在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为城市更新的空间规划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手段[10]。此外,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城市更新规划实践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规划方案的可视化程度,增强公众参与度和规划的可操作性。3.2.2乡村振兴智慧规划实践乡村振兴在智慧规划实践方面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借助大数据分析,规划者能够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人口变化和社会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数据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乡村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布局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乡村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乡村规划中的运用,提高了规划方案的形象性和公众参与度,有利于推动乡村治理工作。4结语本文通过对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背景、发展路径及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有助于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包括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规划实践的创新与研究,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同时,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合作将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