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养殖生产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但是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严重影响了畜产品品质安全,甚至威胁人类健康[1]。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在替代抗生素方面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一些植物提取物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抑菌和促生长的作用[2-4]。大蒜素是从大蒜中提取的一种烯丙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菌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和改善畜产品风味等[5-7]。目前,大蒜素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家禽养殖生产中。添加适量的大蒜素可提高肉雏鸡的成活率及平均日增重,降低肉鸡的料重比[8]。还有研究发现,大蒜素可以提高肉鸡肠道消化酶的活性,促进机体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9]。大蒜素还可以提高肉鸡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及饲料转化率[10]。在寒冷的环境下,大蒜素可以提高肉鸡的采食量,缓解冷应激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机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11]。在热应激条件下,大蒜素可以调节肉鸡体内的蛋白质和糖的代谢,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生长性能的不利影响[12]。在断奶仔猪养殖中使用适量的大蒜素可以降低仔猪的腹泻率,各大蒜素组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3.8%、50.5%和62.6%,调节了仔猪血脂代谢,改善了肝脏功能,提高了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在仔猪生产中添加100 mg/kg的大蒜素较为适宜[13]。目前,大蒜素在生长育肥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较为少见。本试验以“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水平的大蒜素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大蒜素在育肥猪的无抗养殖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大蒜素大蒜素有效含量大于28%,由合肥千方动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1.2试验育肥猪试验育肥猪体重约为60 kg,由中牟县永燊养殖场提供。1.2试验设计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2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饲粮,大蒜素组育肥猪分别饲喂含有50、100、200、400 mg/kg的大蒜素的试验饲粮。预试验1周,正式试验期42 d。1.3试验饲粮试验育肥猪的基础饲粮参考NRC(2012)中猪营养标准配制,主要原料为玉米、豆粕及麸皮等,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3.005.T001表1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干物质基础)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玉米65.10消化能/(MJ/kg)13.79麸皮8.50粗蛋白/%16.85豆粕16.00粗脂肪/%3.83DDGS6.00粗灰分/%7.39豆油1.80钙/%0.74石粉0.58磷/%0.41磷酸氢钙1.18赖氨酸/%0.69食盐0.34预混料0.50注:1.预混料购自郑州永和饲料有限公司。2.营养水平中消化能和赖氨酸为计算值,其余均为实测值。1.4饲养管理试验开始前,猪舍消毒,1周后进行预试验,所有育肥猪采食基础饲粮。正式试验期内育肥猪分别采食相应的试验饲粮,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育肥猪按时驱虫和免疫。饲养员每日仔细观察育肥猪的健康状态,每日打扫猪舍卫生。1.5测定指标及方法1.5.1生长性能试验第1 d和第42 d,育肥猪空腹称重,记为初重和末重,统计养殖期间各重复的采食量,用于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试验天数(1)平均日采食量=各重复采食量/(试验头数×试验天数)(2)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3)1.5.2屠宰性能试验第42 d,晨饲前从每个重复中选择2头与平均体重接近的育肥猪,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GB/T 17236—2019)[14]进行屠宰,测量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屠宰后按照《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NY/T 825—2004)[15]测定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度、瘦肉率和眼肌面积等指标。1.5.3肉品质育肥猪屠宰后,取右侧背最长肌,依据《肉的食用品质客观评价方法》(NY/T 2793—2015)[16]和《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NY/T 821—2004)[17]测定肉色、pH值、大理石纹评分、剪切力、滴水损失等指标。粗蛋白含量使用FOSS凯氏定氮仪依据GB 5009.5—2016测定;粗脂肪含量根据GB 5009.6—2016测定。肌苷酸含量参考文献[1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GB 5009.124—2016)测定。1.6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AS 9.2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和总标准误(SEM)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大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的末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3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1.60%(P0.05),试验组2和试验组3育肥猪的料重比降低了8.64%和11.96%(P0.05)。大蒜素对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3.005.T002表2大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初重/(kg/头)末重/(kg/头)平均日增重/[g/(头·d)]平均日采食量/[kg/(头·d)]料重比对照组73.03105.45b771.90b2.323.01a试验组172.89105.97b787.62b2.312.93a试验组272.05106.49ab820.00ab2.262.75b试验组372.25108.43a861.43a2.282.65b试验组472.05107.25a814.29ab2.302.82abSEM3.026.1917.400.230.13P值0.8270.0430.0470.3170.026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者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3与此同。2.2大蒜素对育肥猪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组3育肥猪的宰前活重和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的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蒜素对育肥猪的瘦肉率、眼肌面积、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无影响(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3.005.T003表3大蒜素对育肥猪屠宰性能的影响项目宰前活重/(kg/头)胴体重/(kg/头)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cm2背膘厚度/mm胴体直长/cm胴体斜长/cm对照组105.83b75.70c71.53b62.1834.872.86a95.4883.27试验组1106.16b76.37bc71.94b62.7335.052.54ab95.9483.69试验组2106.88b77.35b72.37ab62.8435.412.12b96.1784.03试验组3108.54a80.60a74.26a63.2836.321.94b96.7484.86试验组4107.68ab78.94a73.31ab63.4736.192.01b96.4684.63SEM8.044.624.953.192.080.185.956.28P值0.0450.0360.0410.7250.0840.0390.8510.7942.3大蒜素对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见表4、表5)由表4可知,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的背最长肌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1(P0.05),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背最长肌的红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1(P0.05),试验组2、试验组3和试验组4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3.005.T004表4大蒜素对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SEMP值大理石纹评分2.632.712.762.842.710.180.284pH值5.73b5.82ab5.95ab6.05a6.12a0.310.048剪切力/N34.17a33.23ab32.396b32.02b31.66b2.010.032滴水损失/%2.35a2.27a2.01ab1.84b1.80b0.140.043亮度46.2746.6347.0247.3647.453.280.518红度5.48b6.03b6.74ab7.46a6.32ab0.470.038黄度6.386.326.296.055.850.470.482脂肪含量/%1.281.351.401.431.450.180.093粗蛋白含量/%18.7619.0319.4719.6619.641.050.492肌苷酸含量/(mg/kg)1 144.32b1 163.28b1 293.45ab1 364.08a1 410.47a14.030.039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者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由表5可知,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背最长肌中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3.005.T005表5大蒜素对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SEMP值必需氨基酸组氨酸1.051.061.061.081.090.120.741精氨酸1.331.381.511.541.460.110.639苏氨酸1.021.111.081.121.090.200.492缬氨酸1.111.131.161.211.180.220.269蛋氨酸0.38b0.42b0.53a0.55a0.58a0.040.021异亮氨酸1.121.211.181.241.300.130.472亮氨酸1.831.931.962.052.030.310.519苯丙氨酸0.80c0.86bc0.89bc0.97b1.03a0.060.046赖氨酸2.302.372.322.462.500.270.519非必需氨基酸天冬氨酸2.16b2.22ab2.28ab2.48a2.53a0.380.042谷氨酸2.76b2.88ab2.93ab3.26a3.18a0.420.037丝氨酸0.730.750.760.750.760.080.735甘氨酸0.740.820.830.850.840.070.639丙氨酸1.15b1.21b1.29ab1.45a1.43a0.180.039脯氨酸0.660.730.770.820.840.060.496酪氨酸0.930.950.940.980.960.070.748胱氨酸0.04b0.06ab0.09ab0.15a0.17a0.030.042总氨基酸20.11b21.09ab21.58ab22.96a22.97a3.070.036总必需氨基酸10.94b11.47b11.69ab12.22a12.26a1.730.031鲜味氨基酸8.54b8.94b9.16ab9.99a9.97a1.030.037注:鲜味氨基酸为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g/100 g3讨论3.1大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直接关系养殖的经济效益,料重比越低,养殖经济效益越好。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的末重显著提高,试验组3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1.60%,试验组2和试验组3育肥猪的料重比降低了8.64%和11.96%,表明在育肥猪生产中使用100~200 mg/kg大蒜素对其生长性能的效果较好。江玉婷等[13]发现,使用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显著提高巴马小型猪的末重,并降低了腹泻率和料重比,大蒜素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00 mg/kg。魏万俊[19]研究发现,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末重,显著降低腹泻率和料重比。蒲仕文等[20]发现,使用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显著提高小尾寒羊的反刍频率和采食量,而对瘤胃发酵参数无显著影响。目前,大蒜素在生长育肥猪的养殖生产中应用研究较少,但大蒜素在其他动物饲料中应用可以明显改善生长性能,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原因可能是大蒜素刺激了动物肠道中消化酶的分泌,调节了肠道菌群比例,提高有益菌数量,改善了肠道形态,进而促进了机体对饲粮中养分的消化和吸收,进而提高了生长性能[21-23]。3.2大蒜素对育肥猪屠宰性能的影响动物的屠宰性能指标可反映养殖的经济效益,主要受遗传、饲粮营养水平和养殖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24]。本研究中,试验组3的育肥猪宰前活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试验组2、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的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改善育肥猪的屠宰性能。曹久爱等[25]发现,添加1 000 mg/kg的大蒜素可以显著改善肉鸡的屠宰重、腿肌重和胸肌重。常全福[26]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1%~3%的鲜大蒜对肉仔鸡的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半净膛率及全净膛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腹脂率,与本研究中大蒜素降低了育肥猪的背膘厚度的结果相似。涂兴强[27]研究发现,150、450 mg/kg的大蒜素可以提高眼肌面积,300 mg/kg大蒜素可以显著增加小肠长度,300、450 mg/kg的大蒜素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瘦肉率;大蒜素还可以降低骨率、皮率和脂率;450 mg/kg大蒜素可以提高腿肌瘦肉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大蒜素可以改善动物的屠宰性能,但在不同类别动物生产中大蒜素的添加剂量不同,改善的指标不同,可能是大蒜素的有效含量及动物品种差异造成的。大蒜素降低背膘厚度的原因主要是大蒜素可以调节动物体内的脂质代谢,尤其对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28]。3.3大蒜素对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肉品质指标主要包括肌肉的理化性质及肌肉营养成分。本研究中,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的背最长肌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1,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3背最长肌的红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和试验组4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3和试验组4育肥猪背最长肌中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可以提高肌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肉质的嫩度,且改善了肌肉的风味。SHUANG等[29]发现,大蒜秸秆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未产生负面影响,且3%的大蒜秸秆可以使肌肉的滴水损失降低17.21%,并能够提高肌肉的抗氧化能力。蒲仕文等[30]研究发现,在小尾寒羊生产中使用大蒜素可以显著改善羊肉的滴水损失、剪切力及肌肉亮度等肉品质指标,提高了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脂质氧化产物水平,改善了肌肉风味,提高了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SUN等[31]研究发现,在育肥猪养殖中使用5.5%的大蒜精油对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对肉品质相关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LAN等[32]研究表明,当大蒜素的添加量为0.02%时,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肌肉的红度值,显著降低亮度值。柴明杰等[33]研究发现,在杜洛克和八眉杂交育肥饲粮中添加0.3%的植物复方制剂(含有6%的大蒜素),可以使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提高16%,肌苷酸含量提高6.79%,剪切力降低8.75%,失水率显著降低21.2%,明显改善了育肥猪的肉品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大蒜素或大蒜素制剂可以明显改善动物肌肉的理化性质,并改善肌肉的营养价值及肌肉风味。大蒜素改善肉品质的原因主要是大蒜素在肉质中的沉积与转化明显提高含硫氨基酸含量,进而改善肌肉风味及质量[34]。4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大蒜素提高了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了肉质的理化性质及风味,可以在育肥猪养殖中推广使用。大蒜素的最适添加水平为200 mg/kg。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