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对仔猪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1]。若此时母猪摄入的能量无法维持每日所需,则会过度消耗全身的体脂和体蛋白,造成仔猪发育不良、母猪产弱仔和泌乳不足等问题,同时会降低母猪体重,影响母猪发情和使用年限[2]。脂肪酸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抗炎、抗菌等生物学功能[3]。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主要源于鱼油,是一种必需脂肪酸,在调节机体血脂代谢[4]、机体免疫、炎性反应[5]和提高动物繁殖性能[6]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张选应[7]研究发现,每天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60 g鱼油能够调节母猪肠道微生物稳态,增强免疫力,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SUN等[8]研究发现,在母猪饲粮中添加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改善母猪体内lgG含量和仔猪的生长性能。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分别是含有12、14个碳原子的中链饱和脂肪酸,主要由天然植物制备,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二者均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9-10],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紊乱[11-12]。本试验主要以长链的DHA、EPA和中链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配伍组成复合脂肪酸,并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复合脂肪酸,观察复合脂肪酸对母猪繁殖性能、仔猪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复合脂肪酸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复合脂肪酸主要以长链和中链脂肪酸复合而成,复合脂肪酸A中长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的比例为8∶2,复合脂肪酸B中长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的比例为7∶3。其中长链脂肪酸主要源于鱼油,主要成分是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以DHA和EPA为主;中链脂肪酸主要源于椰子油,主要成分是月桂酸和肉豆蔻酸。1.2试验设计选取42头健康的预产期接近的美系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天早上在每头母猪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0 mL的复合脂肪酸A和复合脂肪酸B。妊娠期第107 d开始试验,至仔猪21日龄断奶时结束,试验共28 d。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4.006.T001表1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玉米62.00消化能/(MJ/kg)13.55豆粕20.00粗蛋白/%15.80麸皮10.00钙/%0.63豆油2.50磷/%0.38石粉1.50赖氨酸/%0.74预混料4.00蛋氨酸+胱氨酸/%0.52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饲粮提供:VA 8 000 IU、VD3 2 020 IU、VE 60 IU、VB1 3 mg、VB12 0.04 mg、烟酸30 mg、叶酸1.50 mg、生物素0.3 mg、Fe 100 mg、Cu 20 mg、Zn 80 mg、Mn 40 mg、I 0.3 mg、Se 0.25 mg。2.营养水平中粗蛋白含量参考《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13]测定,其余指标参照《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22)》[14]计算。1.3饲养管理试验母猪产前、产后饲养管理相同,在同一栋产房饲养,均由一人完成。妊娠母猪于产前7 d上产房,产舍温度控制在20~25 ℃,每天清除产舍粪便,保持舍内通风干燥。每头母猪产前每餐限饲0.5 kg,分娩当天少量加料,之后根据母猪采食量逐日增加。试验期间淘汰存在返情、空怀、流产疾病等问题的母猪。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血样采集仔猪出生后,在仔猪15、22日龄,各组随机从5窝仔猪中选取1头与窝平均重相近的仔猪,空腹状态下前腔静脉采血5 mL置于采血管中,静置析出血清后分装于离心管中,置于-20 ℃冰箱保存。1.4.2乳样采集对照组和试验组随机选取5头母猪进行标记,在产后12 h内,每头母猪采集乳样约10 mL,分别对前、中、后3个乳头进行采集,将乳样分装于EP管内,置于-20 ℃冰箱保存。1.4.3母猪繁殖性能记录母猪产仔数、活产仔数、健仔数、仔猪死胎数、断奶仔猪窝头数、产程,称取初生仔猪窝重、21日龄断奶仔猪窝重,计算出初生仔猪个体均重、断奶仔猪个体均重、断奶成活率。记录每头母猪的采食量,计算平均采食量(母猪采食量记录从母猪上产房起至仔猪21日龄断奶时结束)。初生仔猪个体均重=初生仔猪窝重/初生仔猪数(1)断奶仔猪个体均重=断奶仔猪窝重/断奶仔猪数(2)断奶成活率=总断奶仔猪数/总活仔数×100%(3)断奶后母猪7 d内发情率=断奶母猪7 d内发情母猪数/总母猪数×100%(4)1.4.4母猪初乳成分乳成分采用乳成分分析仪(Combifoss FT+200,丹麦FOSS)测定,测定指标包括乳蛋白、乳糖、乳脂和总固形物含量。1.4.5仔猪抗氧化性能检测仔猪第15、22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测定,测定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1.4.6仔猪免疫性能检测仔猪第15、22日龄血清猪瘟抗体水平、蓝耳抗体水平和伪狂犬抗体水平。采用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测定,测定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1.5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整理,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复合脂肪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母猪的采食量均有所升高(P0.05)。试验Ⅰ组的仔猪初生重比对照组增加了0.02 kg,试验Ⅱ组的仔猪初生重比对照组低0.09 kg(P0.05),试验Ⅱ组的窝产仔数比对照组增加了1.62头(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断奶后母猪7 d内的发情率均增加了29.62%、55.55%,说明饲喂脂肪酸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4.006.T002表2复合脂肪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P值产程/h3.33±0.853.12±1.862.83±0.770.869平均采食量/kg4.69±1.614.80±1.824.81±1.890.971窝产仔数/头11.07±3.1711.88±3.4912.69±1.840.399窝活仔数/头10.93±2.9610.52±2.9211.54±2.070.565窝健仔数/头10.07±3.039.84±3.2210.77±2.490.707健仔率/%92.00±0.1093.00±0.1593.00±0.100.934死胎数/头0.14±0.35b1.20±1.58a0.54±1.13ab0.040初生仔猪重/(kg/头)1.54±0.321.56±0.311.45±0.160.483初生窝重/kg16.60±4.9815.98±4.3316.74±3.990.855断奶后母猪7 d内发情率/%64.2983.33100—注:1.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字母或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3、表5与此同。2.“—”表示无相关数据;下表同。2.2复合脂肪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Ⅰ组的仔猪断奶重和断奶窝重比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其中仔猪断奶重和断奶窝重分别提高了5.77%、3.43%。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4.006.T003表3复合脂肪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P值断奶窝仔猪数/头10.21±0.599.92±0.8810.31±0.480.236断奶成活率/%93.4690.4989.33—仔猪断奶重/(kg/头)6.07±1.376.42±1.115.86±1.000.350断奶窝重/kg61.88±13.9764.00±13.5160.31±10.020.6942.3复合脂肪酸对母猪初乳成分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母猪初乳中乳脂率和总固形物分别提高了47.11%、6.19%(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4.006.T004表4复合脂肪酸对母猪初乳成分旳影响项目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总固形物P值0.4360.0450.9630.016对照组17.48±1.433.63±0.81b3.93±0.2937.14±1.03b试验Ⅰ组18.08±3.255.34±1.46a3.84±0.4939.44±2.25a试验Ⅱ组16.25±1.433.74±0.77b3.90±0.7236.09±1.15b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字母或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2.4复合脂肪酸对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仔猪15、2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在母猪饲粮中添加复合脂肪酸对仔猪T-AOC、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4.006.T005表5复合脂肪酸对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P值15日龄T-AOC/(mmol/L)0.32±0.150.29±0.130.24±0.130.838T-SOD/(U/mL)23.47±5.5825.49±5.4329.87±2.320.143MDA/(μmol/L)6.39±0.945.07±1.286.46±0.660.20822日龄T-AOC/(mmol/L)0.19±0.030.24±0.130.27±0.110.677T-SOD/(U/mL)23.39±6.8626.12±4.4227.01±3.740.534MDA/(μmol/L)8.12±0.84ab6.74±0.72b8.61±0.80a0.0362.5复合脂肪酸对仔猪抗体水平的影响(见表6)由表6可知,与对照组相比,仔猪15、22日龄时,在母猪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脂肪酸均对仔猪猪瘟抗体、伪狂犬抗体和蓝耳抗体均无显著影响(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4.006.T006表6复合脂肪酸对仔猪抗体水平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P值15日龄猪瘟抗体水平/(μg/L)64.44±5.4169.91±5.3963.61±10.800.394蓝耳抗体水平/(μg/L)445.45±40.87463.52±66.64442.39±41.530.799伪狂犬抗体水平/(ng/L)162.11±9.64175.89±19.60158.60±20.530.31322日龄猪瘟抗体水平/(μg/L)67.35±6.0072.38±5.7870.65±4.470.408蓝耳抗体水平/(μg/L)436.99±39.54452.27±70.32396.59±37.370.265伪狂犬抗体水平/(ng/L)173.69±11.57184.49±13.34175.70±2.480.2513讨论3.1复合脂肪酸对母猪繁殖性能与乳品质的影响脂肪酸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信号来调控动物的采食量,但其对采食量的影响因脂肪酸的种类、添加量以及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15]。在母猪从妊娠后期过渡到哺乳期过程中,精准把控母猪的采食量是培育优质猪苗和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母猪产后快速恢复采食和摄入更多的饲料有利于恢复分娩造成的营养流失,为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哺乳仔猪。汤文杰等[16]研究发现,在饲粮中添加1.5%中链甘油三酯能够使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4.63%。陈进超[2]在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短链脂肪酸(SCFA)、中链脂肪酸(MCFA)和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发现SCFA组、MCFA组母猪哺乳期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n-3 PUFA组母猪哺乳期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ZEITZ等[17]研究发现,在饲粮中添加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可以提高肉鸡的饲料转化率和胸肌率。褚婷婷[18]在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鱼油和亚麻油,发现饲粮补充鱼油和亚麻油对泌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影响不显著。本试验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饲粮中添加复合脂肪酸,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34%和2.56%。使用脂肪酸调控母猪饲粮中的营养可以缩短母猪的产程和母猪的发情间隔,从而降低产程过长导致仔猪窒息的发生率,避免母猪由于难产而造成的大出血和感染发炎等风险。母猪产程过长一般表现在两方面:母猪妊娠后期攻胎措施不完善,母猪分娩当天采食过少,导致母猪没有足够的能量维持分娩的过程,表现乏力;母猪因为膘情过胖导致产道脂肪沉积变窄,易造成难产。本试验在母猪妊娠后期的饲粮中补充脂肪酸,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产程分别比对照组缩短了6.31%和12.01%。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与母猪饲养管理和断奶时的膘情控制密切相关,若母猪断奶后仍继续出现子宫发炎、流脓以及膘情过瘦和过胖均会导致母猪发情间隔延迟,甚至不发情。研究表明,脂肪酸具有抗炎、抗菌等生物学功能,在饲粮中添加脂肪酸能够促进母猪的产后恢复,给母猪提供营养,降低脂肪沉积,减少母猪的体况损失,促进母猪发情[19-20]。ROSERO等[21]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低水平的α-亚麻酸和亚油酸,哺乳母猪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包括快速恢复发情、增加妊娠维持时间和改善后续窝产仔数)实现较高的繁殖性能。本试验发现,在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补充脂肪酸,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的母猪断奶后7 d内的发情率分别提高了29.62%和55.55%,说明饲喂脂肪酸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ROSERO等[21]的研究结论相似。初乳是新生仔猪的主要营养来源,改善初乳品质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FARMER等[22]和JIN等[23]研究发现,在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亚麻籽、鱼油或大豆油可以促进乳腺分泌,改善初乳成分,为仔猪提供更多的母源抗体,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HOLEN等[24]研究发现,在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油能够增加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亚油酸(LA)和α-亚麻酸(ALA)浓度,改善猪乳品质。本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对初乳中乳蛋白和乳糖有提高的趋势;试验Ⅰ组母猪初乳中乳脂和总固形物分别显著提高了47.11%和6.19%;试验Ⅰ组仔猪断奶重和断奶窝重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仔猪断奶重和断奶窝重分别提高了5.77%和3.43%,说明饲喂母猪复合脂肪酸可以改善猪乳的品质,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2复合脂肪酸对仔猪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动物机体日常代谢会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等自由基,自由基在机体积累过多会导致生物膜的蛋白、酶以及磷脂失活,而自由基主要攻击的靶器官是肠道[25],会影响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导致肠道养分吸收障碍,引起肠道性疾病,最终降低动物体重。抗氧化机制是通过机体内的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剂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保护机体不受氧化损伤的影响。MDA是脂质过氧化产物,可反映动物机体氧化损伤的程度,也是衡量动物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动物肝脏损伤程度与其血液或组织MDA含量成正比[26]。SOD是体内主要的抗氧化酶系,可以反映机体清理自由基的能力;T-AOC可以综合评价机体抗氧化能力。ZHENG等[27]给黄羽肉鸡饲喂月桂酸甘油单酯和肉桂醛,发现月桂酸甘油单酯和肉桂醛可以改善黄羽肉鸡肠道形态和机体抗氧化能力,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坏死性肠炎的危害。本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5日龄时,试验Ⅰ组血清MDA含量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血清T-SOD活性分别提高了8.6%、27.27%;试验Ⅰ组仔猪在15、22日龄血清中的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0.65%、17.00%,在22日龄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T-SOD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67%和15.47%,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T-AOC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32%和42.11%,表明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补充复合脂肪酸可以提高仔猪机体的抗氧化性能。3.3复合脂肪酸对仔猪免疫性能的影响动物体内必需脂肪酸不足,会阻碍机体免疫器官的生长,也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28]。在母猪饲粮中添加复合脂肪酸可以改善猪乳的品质,通过乳汁给仔猪传递母源抗体,增强仔猪免疫力,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扰,从而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29]。KAZEM等[30]研究表明,犊牛在断奶前饲喂含ALA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浓度,提高生长性能。本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5日龄时,试验Ⅰ组仔猪血清中猪瘟抗体、蓝耳抗体和伪狂犬抗体分别提高了8.49%、4.06%和8.50%,试验Ⅱ组的抗体水平略有下调;22日龄时,试验Ⅰ组仔猪血清中猪瘟抗体、蓝耳抗体和伪狂犬抗体分别提高了7.47%、34.97%和6.22%,试验Ⅱ组的猪瘟抗体和伪狂犬抗体分别提高了4.90%和1.16%。综上所述,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补充复合脂肪酸具有提高仔猪的免疫性能的趋势。4结论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添加长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比例为8∶2的复合脂肪酸,能够改善母猪初乳品质,增强仔猪的抗氧化性能。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