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岗位员工从事非客运组织工作量的大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非客运组织工作有利于更好地提高站务人员服务质量,提供给乘客安全、便捷的乘车体验。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计45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7 969.7 km。其中客运强度高于0.7 万人次/(km·d)的城市有16个[1]。随着客运强度的不断增加,提高非客运组织工作的效率、减少对站务人员班中本职工作的影响是本研究的重点。部分非客运组织工作出于相关部门、企业内部管理需要,通过行政或管理方式要求员工完成;另有部分非客运组织工作,是出于企业内部运作需要,要求员工参与完成。通过信息化提高地铁站务非客运组织工作的效率,希望减少对站务人员班中客运组织工作的影响,同时通过技术方式提升非客运组织工作开展的效率。1地铁站务非客运组织工作分析1.1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本文以苏州地铁站务人员非客运组织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数据和制定信息化系统。苏州地铁站务岗位主要包括值班站长、行车值班员和站务员,站务岗位负责地铁车站日常的生产运作与监督委外单位员工作业纪律[2]。地铁站务人员是一线窗口的工作人员,直接面向乘客,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除了开展本身的客运组织工作以外,站务人员还需要开展非客运组织工作。随着轨道交通不断发展以及乘客对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非客运组织工作的时间占比越来越高,因此通过技术手段的研究与应用,能够提升研究对象的组织效率。1.2地铁站务非客运组织工作内容与时间占比站务人员需要开展的非客运组织工作包括各类班中文件传阅学习,班中或班后新设备、新技术的学习与实操,班中各职能条线事项的执行或传达等[3]。本文主要分析班中作业效率的提升,依据班中车站值班站长的工作时间作为统计基础,非客运组织工作占比如表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07.T001表1非客运组织工作时间占比工作内容发生概率耗时占比工作占比文件学习0.80.50.40组织班中培训0.50.30.15新规章学习与实践0.20.80.16职能条线事务处理0.10.20.02总时间占比1.01.01.001.3站务非客运组织工作可信息化提升思路分析站务人员班中非客运组织工作发现,对于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一般不能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改善。如班中开展演练需要多变的场景设置,虽然有部分城市地铁采用AI视频技术尝试完成员工单人的应急处置练习,但推广应用的实例不多,职能条线事务也是通过人与人互相沟通后完成,因此通过信息化完成较难,且由于占比较低,研究意义不大。剩余的工作基本是单人完成,包括9%组织班中培训,演练不能完全信息化,但培训部分可由单人完成。研究信息化方式的提升思路,从两个方面进行效率提升。一是从员工个人,传统的班组长组织学习、传达、培训、检验,一点对多人反而效果差;通过信息化系统完成,能够做好工作细分,互相不干扰。另一方面从公司管理层面分析,将班中非客运组织工作转化为信息化完成,节省公司人员工作时间成本,部分时间会转嫁为员工个人时间成本。应用信息化后,能够将员工业余时间成本转化为公司员工技能鉴定的一部分,以平衡不同工种员工之间的时间成本差异,提升员工归属感。2各地铁站务非客运组织工作信息化的现状经过调研总结,没有地铁单独设置站务非客运组织工作信息化系统。目前相关的站务管理系统设置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集团OA系统的一个子模块或者根据用户需求通过软件厂家设置单独建立站务管理系统;另一类是通过钉钉或企业微信的部分功能实现部分非客运组织工作。调研的第一类情况,开通地铁的城市都有与站务管理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几乎所有的城市地铁站务系统都是在集团公司大系统下的分支。深入了解部分单独设置站务管理系统的城市,其信息化系统也主要集中在站务管理、生产运作、安全管理、考勤管理、人事培训管理等方面。调研的城市中,无锡地铁设置了文件学习模块,主要实现了文件的发送、学习与记录查询功能。该功能能够解决部分非客运组织工作,但仍没有实现移动端,需要通过班中学习的方式完成。调研的城市中,常州地铁也单独设置了站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集中在考勤、交接班与车站巡视方面,没有涉及非客运组织工作。调研的第二类情况,部分城市地铁通过钉钉、企业微信实现部分非客运组织工作,例如组织培训和文件学习。通用类应用软件主要的缺点是不能根据站务系列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功能,例如文件学习方面,只能通过发布者查看学习情况,而在车站班组运作中需要班组长查看各自班组成员的完成情况,或班组需要制定自己特色的文件学习时,不能对软件功能进行针对性调整。3苏州地铁站务云培训系统3.1苏州地铁站务云培训系统用户需求自研系统需要减少站务岗位班中非客运组织工作,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原本占用员工班中生产运作的时间空出,同时不能降低非客运组织工作的质量标准。管理员能够实现任务的下达与检验,管理层能够了解任务实施进度与人员的调整,执行层能够实现移动端与PC端的登录、任务处理。任务发布者与管理人员不存在层级关系,即管理员可以作为任务发布者,也可作为任务查询人员,或同时具备。系统运行稳定可容纳至少5 000人的规模数据,且任意人数组群不低于100个以上;文件具备云端储存与用户本地下载功能;系统能够实现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包括测试、评价与反馈等。3.2基于VUE框架和PHP语言的自研站务云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前后端分离方式运行,前端运用了Vue渐进式框架[4],为用户界面提供了稳定的基础,用户界面采用腾讯公司的组件Tdesign,使用户界面简洁明了更实用,后端运用php超文本语言进行编程[5],更好地完成前端用户界面和Mysql数据库的交换。通过一台Centos操作系统的Apache服务器,再经过花生壳DDNS将域名动态解析至该台服务器,最终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址运行。站务云培训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07.F001图1站务云培训系统架构4苏州地铁站务云培训系统的开发应用与分析4.1苏州地铁站务云培训系统开发使用情况目前苏州地铁自研的站务云培训系统已开始上线测试运行,主要实现文件或规章的传阅、学习与检验;替代班中新技术、新设备的理论培训工作;全员实现预案推演自测功能;部分职能条线事务的通知与确认。从之前的非客运组织工作时间占比可知,经过云培训系统的测试,能够明显减少班中的工作量,仅剩新设备操作与演练实操等需要动用实体设备的功能系统无法代替,但经过云培训系统理论准备后,员工能够更好地进行设备实操或演练。站务云培训系统用户界面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07.F002图2站务云培训系统用户界面苏州地铁自研的云培训系统在车站人员培训及文件、规章学习中起到关键作用。经过现场调研走访,站务人员对系统的认可度较高,从现场管理人员反馈系统能够快速多点位下达任务,且管理人员能通过系统掌握任务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减少原本现场检查、抽问的管理用时。从区域站长反馈,系统能够实现精准投送任务,对于重点工作区域站长可以强化任务完成难度,对于形式化的工作也能留有记录。从值班站长反馈,原本班中占用班组长学习、培训、演练的时间被消除或者缩短,班组长能够更好地完成客运组织工作。对于其他站务员工,提高了自身业务学习意识,提高了任务学习完成质量,减少了对班组长的管理依赖。4.2苏州地铁站务云培训系统的发展方向分析目前苏州地铁站务云培训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减少非客运组织工作在站务人员现场生产过程中的占比时间,同时提升完成质量。在自研中分析纵向发展方面,系统对客运组织生产运作存在其他帮助或存在深入开发的价值[6]。目前主要的隐患或发展瓶颈在于系统的安全性问题,采用了开放式平台,对于常规的非客运组织工作能够及时通过系统完成,但对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运作,特别是人事信息、运作信息等需要接入内部安全网络实施,但同时实现移动端又需要资金投入较大。对比纵向发展的限制,系统在横向拓展的应用更为广阔。对同行业内不同专业的应用可以进行拓展,类似乘务专业、调度专业、维修类专业同样能够使用该系统,只要进行数据库的扩充即可实现。系统功能方面添加其他专业特色的需求,只要不涉及生产运作都可以实现模块化增加,在行业内存在应用发展前景。5结语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提高服务产品质量,站务人员需要开展非客运组织工作。非客运组织工作并不直接服务于乘客乘坐地铁,但部分非客运组织工作会占用员工当班时间,降低服务工作质量。随着地铁不断发展,非客运组织工作占据站务人员生产、生活时间的比重不断增加,苏州地铁站务专业结合自身特点,通过自研站务云培训系统,把站务人员非客运组织工作时间占比降低,同时提升非客运组织工作的执行效率。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