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1]。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因此,农业现代化已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是通过科技手段装备和管理农业,形成一个高效、优质且保护环境的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和农业发展可持续化[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4]。因此,立足我国具体农业基本情况、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乡村经济提升、持续深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今后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5]。饲料产业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基础性产业,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6]。伴随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饲料产业逐步由追求产量向绿色、环保、科技等方向发展,在促进饲粮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此外,饲料产业作为连接上下游产业的中间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从而从整体上推动农业现代化[7]。文章研究饲料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主要任务与推进路径,为探索发展农业现代化提供新思路。1饲料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逻辑1.1饲料产业可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8]。饲料产业通过产业链联合的方式降低成本,推动农业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一方面,饲料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饲料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的方式,使上下游产业紧密联系,畅通农业产业交易渠道[9],推动畜牧业、种植业高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可推动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饲料产业发展可带动农村三产融合,赋能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中间环节,饲料产业具有带动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优势[10]。以饲料产业为核心促进三产融合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可有效整合三产资源,赋能农业产业化发展。另外,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饲料产业通过规划引导和示范的推动作用,促使农业生产和管理模式升级,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11]。农业产业化发展利于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饲料产业发展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农村地区产业融合,激活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益,进而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1.2饲料产业可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扎实推动生态振兴。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12]。饲料产业低碳发展可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化,有效提高乡村环境治理能力,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进而促使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13]。一方面,饲料产业能够连接上下游产业,通过上下游之间的产品转换,走出“生态+”绿色融合发展之路,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农业绿色可持续化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饲料产业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可在饲养环节确保食品绿色安全[14];饲料企业可通过改善产业框架等路径,避免乡村生态环境被破坏,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化发展[15]。农业绿色可持续化发展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兼顾农业经济利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饲料产业发展有利于构建农业绿色可持续化体系,进而助力农业现代化不断进步。1.3饲料产业可助力农业劳动力升级化农业劳动力升级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由饲料生产大国向饲料生产强国转变[16]。此过程中,饲料产业不断加速发展,有效推动了农业劳动力升级,进而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人才基础。一方面,饲料产业为专业人才提供就业良机,助力农业劳动力升级化。饲料产业发展不但可为市场提供优质饲料产品,而且能够通过产业链方式增加农村就业岗位,从而助力农业劳动力升级,进而高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创建新型农民主体,促进农业劳动力升级化。饲料产业发展促使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将科技成果与农业技术发挥出应有作用,从而推动饲料产业不断向生态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升级化[17]。农业劳动力升级化可依靠先进管理手段的应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饲料产业发展有助于农业劳动力升级,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加快乡村人才振兴。1.4饲料产业可助推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夯实农业技术根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跃升”[4]。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推动农业创新技术应用,可使农业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饲料产业持续发展,产值持续增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2022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由8 393.5亿元增长至13 168.5亿元,增幅达到56.9%(见图1),全国饲料工业总营业收入由8 194.6亿元增长至12 617.3亿元,增幅达54%[18]。饲料产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可助推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一方面,饲料产业可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畅通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之间的联系,打通全产业链,从而助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将先进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饲料产业发展可带动饲料企业加大对生产科技研发力度,使农业生产技术加速突破,从而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19]。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饲料产业发展可助推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进而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5.036.F001图12017—2022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与网页数据。2饲料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2.1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农业产业园区,激活农村经济产生新动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20]。而饲料产业借鉴农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打破原有的单一生产经营模式,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1]。因此,饲料产业发展赋能农业现代化需要紧紧围绕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推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赋能乡村振兴。一方面,我国应在饲料产业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优化运营模式,加强产业间的协同合作,避免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夯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饲料产业应向外延伸产业链,将上游种植业和下游畜牧养殖业及相关服务行业深度融合,利用行业间的优势互补,增加产品收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22]。2.2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23]。饲料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推进方向[24],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现实基础[25]。当前,各地区积极推动饲料产业生态化发展,打造出饲料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地区特色样板。例如,内蒙古自治区众多大型饲料加工企业,改变原有饲料加工基础结构,开创“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专门建设本地区最大规模的有机绿色饲料产品加工基地,积极打造有机饲料产品和绿色饲料产品[26]。黑龙江省建立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样板,构建特色种养循环模式,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促进农村各项产业绿色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27]。因此,以饲料产业发展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需将建设生态饲料产业作为重点任务进行落实,助力乡村振兴开新局。2.3培育乡村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28-29]。饲料产业发展赋能农业现代化需将人才作为关键因素和重点任务。饲料产业以人才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需突出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引进饲料专业人才。同时,应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推出更多针对性培训项目,吸引村民和技术人才返乡创业。因此,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地区饲料产业需加快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从事饲料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饲料产业对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2.4助推农业科技化应用在新的现代化征程上,我国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30]。农业科技创新应用重在提高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能够筑牢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饲料产业振兴需走科技创新之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方面,饲料产业需助推农业科技化应用。科技创新可以夯实饲料技术根基,为饲料产业发展提供契机[31]。因此,饲料产业科技创新从技术角度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帮助,提高饲料产业合成加工及储存处理技术,从而高效推动产业兴旺发达,助力农业现代化[32]。另一方面,饲料产业需提高机械化程度。总体来看,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占饲料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呈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115.2亿元,占饲料工业总产值的0.94%,较2018年的0.67%增长了0.28%,但2022年饲料机械产品产值84.2亿元,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33](见图2)。因此,饲料产业需优化产业生产手段,提高产业生产效率,为提高农业科技化应用程度夯实基础。助推农业科技化应用是饲料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5.036.F002图22018—2022年我国饲料工业机械产品总产值数据来源:《2022—2028年中国饲料机械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与网页数据。3饲料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策略3.1加速饲料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饲料产业快速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粮食加工增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应。饲料产业协会应整合资源,促使饲料行业形成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方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饲料产业应将饲料原料生产、饲料加工、饲料销售以及畜禽养殖等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流通,由此促进各环节资源协同发展,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另一方面,饲料产业应发挥带动作用,以“三产融合”为抓手,积极建设产业示范生产基地,通过先行先试的模范作用为农业现代化持续赋能。3.2推动饲料产业可持续发展饲料产业应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提高饲料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饲料产业具有带动乡村上游种植业和下游畜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应减少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促进饲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饲料企业应利用青贮方式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消化吸收率。另一方面,加速产业布局,转变饲料产业传统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饲料产业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以饲料产业的提质增效推动产业链的迅速发展,从而打造出专业性更强的绿色生态饲料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3.3构建饲料产业技术人才队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饲料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要扎实推动人才振兴,建强饲料产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方面,应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推动饲料产业技术人才培育。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应在农村地区加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力度,带动农村教育达到全国基础教育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应坚持引育并重,挖掘建设饲料产业技术人才。饲料企业应合力推进产业人才信息库建立,精准施教,科学取“材”,提高饲料产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饲料企业应重点关注人才支持政策,助力打通人才创业“绿色通道”,由此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饲料产业的发展中,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人才基础。3.4驱动饲料产业科技自立自强饲料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前提。因此,农业科技部门需与饲料企业合作加强饲料科技研发工程建设,推动饲料产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方面,加速建设新型饲料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部门应与大型饲料科技企业、大型饲料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同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协同加大创新科技综合示范园区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的科技创新水平,从而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加大饲料行业科技研发投入。饲料企业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脚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应加快促进饲料产业科研成果应用。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应加强饲料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联合科研机构经营性服务组织及新型农业主体开展饲料科技推广活动,并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以提高创新科技在饲料产业中的应用程度,为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引擎。4结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饲料产业发展成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各地区需加速调整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推动饲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乡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驱动饲料产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农业现代化持续赋能。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