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于突发大客流的研究主要是对公交协同疏散、乘客疏散通道以及列车开行方案等进行讨论分析。唐欢[1]通过客流仿真分析了突发大客流时站点及下游各站点的客流状态,以此确定客流需求规划候选疏运公交站点及路线,并求解协同疏运模型,得到协同疏运的组织方案;曹若冰等[2]从交通枢纽内部的规划布局与客流疏散优化角度,研究得出发生突发大客流时,开启合适位置和数量的应急通道可以有效缩短客流疏散时间;邓睿[3]从运营单位角度出发,分行车、客运、票务3个层面对一般大客流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从列车开行方案和站点客流组织两个方面分析了应对突发大客流的优化方案。本文基于实际运营经验,总结提出控制区域量化方法、车站分级联动步骤、保障措施、人员点位安排等运营组织方案。1突发大客流成因分析根据以往运营经验,节假日节前一天和节日最后一天,乘客出行需求增加且出行时间集中,通常是大客流容易发生的时间点。大型体育赛事、演唱会、展览会等活动期间,活动开始前、活动举办期间或者活动结束后周边轨道交通站点易发生大客流[4]。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之一是受气候条件影响小,当出现较为恶劣的天气时,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乘客会增多,特别是上下班时间,容易产生突发大客流。当发生列车晚点、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造成运营延误或中断时,易引发车站乘客的不断积累,造成车站发生大客流现象。2车站客流时空分布特征2.1车站分类不同的车站类型其客流差异性明显,同一类型的车站客流特征呈现明显的规律性[5]。根据车站周边城市功能及土地开发强度可以分为市级综合枢纽型、公共中心型、交通接驳型、一般型4类;根据车站周边各站点土地利用性质可以分为就业主导型、居住主导型、集中居住型、集中就业型、混合型、差旅或文教型。2.2车站客流时间分布特征2.2.1工作日分时段出行数据分析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为3、6号线换乘站,选取红旗南路站工作日分时段客流统计数据。红旗南路站日常客流情况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05.F001图1红旗南路站日常客流情况由图1可知,车站在工作日内客流特征呈现“双峰”型,其中早高峰时段为7:00~9:00,此时段进站客流较大,晚高峰时段为17:00~19:00,此时段出站客流较大,其他时段客流情况较为平稳。平日全天客流中,8:00~9:00时段进出站量最大,小时进出站量约3 000人次;17:00~18:00时段进出站量次之,小时进出站量约2 500人次。2.2.2一周客流出行数据分析红旗南路站一周内进出站客流无大幅度变化,红旗南路站主要客流为周边上班族,因此周末客流比平日客流小。周末平均进出站客流在19 077人次,周一~周五工作日平均进出站客流在22 515人次,工作日客流约是周末客流的1.18倍。2.2.3节假日客流出行分析根据以往经验,节假日车站通勤客流减少,以旅游、购物、探亲等节假日出行乘客增多,车站高峰时期客流减少,平峰时段客流增加,预计节假日前一天晚上和节假日最后一天会有短时集中出行客流,车站在此时段应做好大客流准备工作。2.3车站客流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取800 m作为轨道交通车站直接服务范围半径,此范围内的乘客步行接驳轨道交通比较合适。红旗南路站周边辐射小区步行距离如表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05.T001表1红旗南路站周边辐射小区步行距离小区步行至红旗南路站距离小区步行至红旗南路站距离迎水东里143欣苑公寓243迎水西里405欣苑大厦539燕园里550佳闻公寓398园荫北里549观景里269园荫里536m红旗南路站客流特征在时间上具有双峰性,空间上周边辐射客流类型以居住小区为主,因此可以将车站归类为居住主导型车站。3车站分级联动运营组织方案3.1方案步骤3.1.1量化乘客容纳数量根据运营需要,为控制乘客排队过程中的前后距离,每位乘客前后按1.1 m间隔控制,在需要排队的区域设定乘客独立区域为2.2 m2。3.1.2设立车站控制区域乘客进站至上车主要经过进站、安检、购票、检票、候车、上车等流程。根据进站乘车环节,在排队现象较普遍的点位设立安检区、售票服务区、候车区等控制区域。3.1.3开展逐级联动限流采用由内向外逐级联动、由外向内分级限流的方式。客流启动安检区与进站区联动机制,出入口排队限流,站厅组织进出站单向分流乘客,增加安检点,扩大非付费区等候面积,控制站厅、站台候车人数,保证分散候车、分散乘车的要求。3.2乘客容纳数量量化3.2.1进站客流控制量化根据出入口至安检点的可控距离,按1.1 m间距控制,设置点位地贴,可引导乘客按要求间隔排队。根据出入口(楼梯/扶梯)至安检点可控距离及1.1 m间隔的防护要求,可量化计算车站各安检点位的控制人数。车站进站客流控制量化如表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05.T002表2车站进站客流控制量化点位隔离设置出入口至安检点可控距离/m1.1 m间距可控人数/人E口软隔离、点位地贴100873号线A口软隔离、点位地贴100506号线A口软隔离、点位地贴1101063号线D口软隔离、点位地贴40296号线D口软隔离、点位地贴80603.2.2售票机前客流控制量化根据车站售票机前区域面积及1.1 m间隔要求,红旗南路站3A口售票机前排队面积狭小,售票机单台排队人数按不超过2人控制;其余点位售票机单台排队人数按不超过3人控制。车站各售票机前客流控制量化如表3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05.T003表3车站各售票机前客流控制量化点位隔离设置1.1 m间距可控人数/人3A口售票机点位地贴6E口售票机点位地贴93D口售票机点位地贴96A口售票机点位地贴156D口售票机点位地贴15根据上述进站和售票机前客流限制量化分析,可在车站站厅层平面图上绘制出站厅层限流量化图,直观地显示站厅层各个点位限流要求。车站站厅层限流量化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05.F002图2车站站厅层限流量化3.2.3站台客流控制量化站台客流控制原则为站台单侧每个门左右两侧排队不超过2人;单个固定门前排队不超过2人。可计算出各线路站台容纳人数为3号线上、下行站台最高容纳96人;6号线上、下行站台最高容纳96人。3.3车站控制区域安检区:红旗南路站负一层站厅层共设安检点5处,分别为E口安检点、3A口安检点、6A口安检点、3D口安检点、6D口安检点。售票服务区:售票服务区位于负一层站厅区域,包括自动售票机前和客服中心前的区域。候车区:候车区为站台公共区域部分,重点控制区域为站台门两侧候车区域。3.4分级联动限流运营组织方案3.4.1客流分级标准车站客流达到车站容纳量的50%以上时,则认为车站发生大客流。根据车站运能,依据大客流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范围、影响大小、行车中断时间、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划分为Ⅲ级、Ⅱ级和Ⅰ级大客流3个等级。Ⅲ级客流是指站台较拥挤,地铁运营秩序未受到严重影响,通过车站人员积极组织能够保证车站客运组织,对应Ⅲ级正常客运组织方案;Ⅱ级大客流是指站台、站厅较为拥挤,地铁运营秩序受到影响,增加支援人员的情况,对应Ⅱ级联动客运组织方案;Ⅰ级大客流指站台、站厅和出入口较为拥挤,预计持续超过30 min以上,地铁运营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需要控制车站客流走向,限制出入口功能等情况,对应Ⅰ级联动客运组织方案。对于分类为居住主导型的车站,车站出行客流比较稳定,可根据以往的客流数据对客流分级标准进一步细化,对可能引发的大客流进行辅助预警,提高客流分级的可判断性[6-7]。3.4.2Ⅲ级正常客运组织方案评判依据:进站或出站客流3 000 人/h,每台自动售票机平均排队人数5~15人,闸机进站排队人数5~15人,闸机出站排队人数10~20人。设备设施:自动扶梯开启方向不变,自动售票机开启数量不变,闸机方向不变。人员点位:值班站长在E口出站闸机处,兼顾E口进站乘客客流购票指引工作;客运值班员在A口闸机处疏导客流,兼顾A口进站乘客客流购票指引工作;行车值班员在车控室加强广播及设备巡视工作;3号线站台2名安全员在2个电扶梯附近负责接发车,确保乘客正常乘降,另1名保安在换乘通道处引导换乘客流在换乘通道内单进单出;6号线站台2名安全员分别在2个电扶梯附近负责接发车,确保乘客正常乘降,另1名保安在3、6号线换乘楼梯出口处引导换乘客流在换乘楼梯处单上单下。票务备品:配站厅和D口客服中心(站厅)单程票200枚、备用金1 000元。3.4.3Ⅱ级联动客运组织方案评判依据:进站或出站客流5 000 人/h。每台自动售票机平均排队人数15~25人,闸机进站排队人数15~25人,闸机出站排队人数20~40人。设备设施:自动扶梯开启方向不变,自动售票机开启数量不变,闸机D口开启4组进站(进站客流大时),D口闸机开启4组出站(出站客流大时)。人员点位:进站客流5 000 人/h时,客运值班员在厅西北非付费区设置人工售票点位,兼顾E口进站客流疏导工作,并可在厅西北非付费区设置技术管理点位疏导进站客流;值班站长在客服中心对面非付费区疏导进站客流,协助客服中心处理业务,兼顾车站总体情况;3号线站台2名安全员负责接发车,点位在电扶梯附近,另1名保安在换乘通道处引导换乘客流在换乘通道内单进单出;6号线站台安排2名安全员负责接发车,点位在电扶梯附近,另1名保安在3号线换乘6号线楼梯出口处,引导换乘客流单上、单下。出站客流5 000 人/h时,2名客值分别在E、A口闸机处开启边门,收取出站乘客单程票;技术管理在D口外疏导乘客从E口进站;D口站务员负责引导D口出站乘客,视情况开启边门,回收单程票并兼顾客服票务业务;值班站长在站厅付费区中间位置,负责方向指引并随时准备向客服两侧闸机疏散部分出站客流,视情况负责开启客服旁边门收取单程票,兼顾车站总体情况;3号线站台2名安全员分别在2个电扶梯附近负责接发车,确保乘客正常乘降,另1名保安在换乘通道处引导换乘客流在换乘通道内单进单出,必要时听车控室命令组织换乘乘客排队换乘;6号线站台2名安全员分别在2个电扶梯附近负责接发车,确保乘客正常乘降,另1名保安在3号线换乘6号线楼梯出口处引导换乘客流在换乘楼梯处单上、单下,必要时听车控室命令组织换乘乘客排队换乘。票务备品:配客服中心单程票200枚,单程票发行单元补票1 000枚用于预赋值,备用金3 000元。3.4.4Ⅰ级联动客运组织方案评判依据:进出站大客流10 000 人/h。每台自动售票机平均排队人数15~25人,闸机进站排队人数15~25人,闸机出站排队人数20~40人。设备设施:自动扶梯开启方向不变,视情况关闭,避免发生电梯上人员拥挤而发生客伤;自动售票机开启数量不变,D口闸机4组开放出站,E口闸机全部关闭。人员点位:值班站长在站厅付费区中间位置,疏导出站客流走向并协助客服中心处理业务,同时兼顾车站总体情况。客运值班员负责E口进站客流限流工作,控制进站速度;D口站务员开放边门收取单程票并兼顾客服业务;3号线站台2名安全员负责接发车,分别在2个电扶梯附近确保乘客正常乘降,另1名保安在换乘通道处引导换乘客流在换乘通道内单进单出,必要时听车控室命令组织换乘乘客排队换乘;6号线站台2名安全员负责接发车,分别在2个电扶梯附近确保乘客正常乘降,另1名保安在3号线换乘6号线楼梯出口处,引导换乘客流进行站厅换乘;支援人员安排在D口出站位置或客服中心对面非付费区负责客流疏导。票务备品:配客服中心备用金3 000元,单程票200枚,单程票发行单元补票1 000枚用于制作预赋值,并适时增加。4结语为应对突发大客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提前制定运营组织方案,包括车站控制区域量化、客流分级标准、限流措施、保障措施、客运组织流线、人员点位安排等方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应结合工作日、节假日、应急需要等分别制定运营组织方案,并进一步统筹考虑信息化智慧化内容,实现轨道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