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并擘画出未来五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的宏伟蓝图[1]。农业强国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础,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2-3]。农业强国建设成为我国“稳大局、应变局和开新局”的充足底气[4],也为饲料产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有效调整饲料产业结构、生产结构、经营结构和区域结构,消除饲料产品无效供给,建立多元化饲料产品供给体系,以满足多元化消费结构变化趋势[5]。2023年2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出台《2022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指出在农业强国战略驱动下,2022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值和总产量为13 168.5亿元和30 223.4万t,增长幅度为7.6%和3.0%[6]。因此,文章梳理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并给出具体实践路径,有助于加快推进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驱动农村畜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1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发展现状1.1饲料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面向农业强国战略,我国饲料总产值继续增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从8 088.1亿元上升至13 168.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9%[7-10](见图1)。此外,中商情报网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饲料产品产值为11 816.6亿元,同比增长7.8%;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1 267.7亿元,同比增长9.8%;饲料机械产品产值84.2亿元,同比下降26.9%[11]。综上所述,饲料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且产值主要集中在饲料产品生产领域。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5.035.F001图12019—2022年中国饲料总产值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1.2饲料工业总产量持续提升中国粮网公布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从22 885.4万t上升到30 223.4万t,年均增长率达到10.7%(见图2)[12]。食品世界网公布数据表明,山东、广东等13个省份饲料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山东省饲料产量最高,为4 484.8万t,同比增长0.2%;广东省排名第二,为3 527.2万t,饲料产量增幅最大的5个省份分别为宁夏、福建、内蒙古、安徽和河南[13],同比涨幅均超过10%。工业饲料总产值不断提升,且表现出持续向好趋势。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5.035.F002图22019—2022年中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粮网。1.3饲料原材料供给规模不断上涨我国饲料原材料主要以玉米和豆粕为主。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原材料供给规模不断提升,为饲料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持。智研咨询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玉米产量呈现出波动式上升趋势,从2019年的26 077.8万t上升至2022年的27 720.0万t,饲料原材料供给规模大幅提升(见图3)[14]。在玉米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玉米进口规模也持续扩大。中国粮网公布数据显示,2019—2022年,玉米进口数量从479.0万t上升至2 062.0万t,以补齐饲料原材料供给缺口(见图4)[15]。另外,饲料原材料供给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原材料价格也持续攀升。智研咨询公布数据显示,2019—2022年,玉米价格从1 850.0元/t上升至2 667.1元/t(见图5),涨幅达到14.7%[16]。因此,饲料原材料供给规模大幅提升,有利于当前饲料产业发展。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5.035.F003图32019—2022年中国玉米总产量变动情况数据来源:智研咨询。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5.035.F004图42019—2022年中国玉米进口数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粮网。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4.05.035.F005图52019—2022年中国玉米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来源:智研咨询。1.4饲料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伴随农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型饲料企业市场份额逐渐提高,促使饲料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新希望六和、海大集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双胞胎集团、正大股份和力源集团7家饲料企业年产饲料超过1 000万t,合计达到1.17亿t,占全国总产量比例39%。其中,排名前三的新希望六和、海大集团、牧原股份饲料产量均超过2 000万t。前20强饲料企业总产量高达1.75亿t,占全国总量58%[17]。而中小型饲料企业因原料价格上涨,市场份额逐渐缩减,逐步开始退出市场竞争。综上所述,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2.1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合经济发展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提出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8]。饲料产业过去依靠人口红利和产业规模投资实现迅速发展,但同样面临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19]。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优化现有饲料产业结构,促使传统饲料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饲料产业均衡协调发展。同时,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避免企业盲目扩大投资规模,降低设备技术耗能,赋能饲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符合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矛盾。2.2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畜牧业市场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的肉类消费需求潜力大幅提高,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市场发展与饲料供给息息相关,能够为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因此,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顺应畜牧业市场变化。畜牧业市场变化需要饲料产业积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要素市场配置效率,从而在扩大饲料产品供给的同时,降低饲料产品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因此,在农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满足畜牧业市场变化需要,继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3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匹配科技创新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我国的主要目标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18]。这就要求饲料产业立足农业强国战略,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实现饲料产业现代化发展。在农业强国战略实施背景下,饲料产业借助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有效改善饲料加工工艺,提高饲料产品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20-21],强化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支撑。同时,饲料产业能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领域进行严格管控,加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面提高产品供给质量[22-23],强化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技术支持。3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面向农业强国战略,加快推动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驱动农村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还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务实举措,可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建设。鉴于此,本文在把握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明确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并提出如下改革路径。3.1发挥市场微观调控作用,推动饲料产业纵深发展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发挥市场作用,通过微观调控原材料供给和竞争环境[24],以实现饲料产业供需两端平衡,推动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建立饲料产业原材料供给调控机制。农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市场应基于当前饲料产业生产结构,围绕控制饲料原材料价格,微观调整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材料供需关系。具体而言,市场相关主体应立足农业强国战略,根据饲料产品特点和需求,完善饲料产业原材料市场价格调控机制,降低饲料产业生产成本,推动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健全饲料产业市场管控体制。市场应加强自身对饲料产业的管控,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成本和盈利等因素,构建饲料产业市场管控体制,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阻碍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良性发展的行业壁垒,赋能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2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进饲料产业链与技术链衔接“十四五”时期,国家逐渐将经济发展重心倾向农业领域,推动饲料产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共识[25-26]。为满足饲料业现代化建设需要,产业链与技术链相衔接成为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其一,加快推动饲料产业与生物技术衔接。生物技术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技术[27]。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应积极推动饲料产业与生物技术相衔接,实施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分子育种工程,培育优质饲草料和青贮玉米品种,提高饲料产品质量,促进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饲料产业可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与饲料加工环节相衔接,依据不同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蛋白需求,合理添加合成氨基酸完善饲料配方,以满足不同动物对蛋白质需求,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促进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二,加快推动饲料产业与信息技术衔接。信息技术涵盖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方面[28]。一是饲料产业应立足农业强国战略背景,推动可追溯技术、RFID技术与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相衔接,并通过感知技术、传输技术的应用,实现人、机、物、饲一体化,推动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饲料产业应在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构建饲料产业大数据中心,推动饲料产业与大数据技术相衔接。此基础上,饲料产业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明确饲料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提供饲料业发展大数据解决方案。3.3优化饲料产业结构,驱动饲料产品多元化供给随着饲料产业的不断发展,饲料生产加工工艺、营养配方不断优化,为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支撑[29]。为此,饲料产业应立足农业强国战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供给结构,驱动饲料产品多元化供给,赋能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饲料产业应结合当地饲料市场需求,制定饲料产品生产计划。饲料产品生产过程中,饲料产业可从低蛋白质日粮技术、全混合日粮技术、豆粕减量替代技术等方面入手,不断研发新的饲料产品,优化饲料产业生产结构,推动饲料产业多元化供给。同时,饲料产业相关主体应引导地方大力推进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料作物种植,优化饲料产业生产结构,促进饲料产品多元化供给,赋能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结论在农业强国背景下,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关系农村畜牧业发展。面对农业强国战略提出的新要求,饲料产业应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优化供给结构,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高质高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饲料产业应通过市场调控、科技支撑、结构优化等手段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应,实现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