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2020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文件中要求建立智慧医院体系需要涵盖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医疗体系改革带来新的契机和平台[1]。智慧医院智能化设计涉及建筑智能化和医疗信息化,依托建筑基础和信息网络平台,集医疗、营运、服务和办公自动化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构建优化组合平台,为医院医护人员、病患、后勤服务人员等提供一个安全便捷、优化高效的就医诊疗、办公学习的环境,优化医疗和运营管理水平。本文以某三甲医院为例,介绍智慧医院的智能化设计。项目用地面积85 876 m2,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68 650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1 895 m2,地下建筑面积96 755 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栋门诊医技综合楼、1栋急诊急救综合楼、3栋病房楼、1栋感染性疾病楼、1栋高压氧舱、1栋公共卫生中心楼、配套用房以及室外工程。医疗建筑人员流动大,人员身份复杂;设备密集,管理复杂,物流量大;信息密集,流通复杂,实时性高;患者的就诊模式不一,流程复杂。因此,智慧医院的智能化设计十分重要。1智慧医院和智能化设计智慧医院是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整合全方位的医疗资源来建立互联、物联、智能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整个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诊疗效率,辅助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决策和医院管理决策,实现就医、服务、管理一体的创新型医院[2]。智慧医院功能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25.F001图1智慧医院功能智慧医院涉及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等内容。智慧服务包括患者诊前、诊中和诊后服务例如自助挂号、查询、报告打印等;智慧医疗包括电子病历基础、治疗信息处理例如远程会诊平台等;智慧管理包括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或多院区统一化同质化管理[3]。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信息设施系统、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医院专用系统、机房工程和物联网系统设计等内容。2智慧医院的关键核心技术2.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专业信息传感设备将物体与网络相连接,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人与人、物与物或人与物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定位、识别、监管等功能。物联网在智慧医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智慧医院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智慧医院无线输液监控系统、生命体征监护系统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物联网技术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资料进行采集、管理和处理,并优化成为具有价值意义的数据资料。大数据在智慧医院中的应用主要在医疗数据处理、视频监控管理等,其中大数据技术在医院病案信息中的应用最为常见[4],主要进行海量电子病历的管理归档、管理人员和工作量的合理管理等。2.3“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是新一代智能终端、新一代网络技术和新一代新型服务创新的深度融合,是立足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配置和跨界集成创新的重要入口。在智慧医院中,医院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信息化平台、数据平台和基础设施,实现医疗系统的智能化。3智慧医院中的智能化设计内容本文为三甲医院智能化设计项目,设计依据严格遵循《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6]和《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7]等,在设计方面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技术领先、综合考虑系统、软件、设备,保证系统高效可靠地传输与运行,符合业界标准和协议,满足数据对接、资源共享需要等特点。智能化设计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2.025.F002图2智能化设计信息设施系统为智能化提供可靠的通信传输通道和网络平台,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医院专用系统、智能门诊导航系统、数字时钟系统和电梯五方通话系统等。3.1信息设施系统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包含数据网(内网、外网、无线覆盖)、设备控制网和语音等。内网、外网用于办公、视频显示以及访问外部网络,设备控制网用于传输各智能化子系统的数据,语音用于实现电话通信。病房采用基站+超宽频系统模式平台方案,支持400~6 000 MHz全频段无线及各种物联网应用扩展,避免无线网络重复建设,便于多种无线业务的整合。门诊楼为无线覆盖,无线分为内网和外网AP放装型。计算机网络系统划分成数据网和设备控制网,网络拓扑为星型拓扑结构。设置3套网络物理隔离,内网网络架构为双核心—双汇聚—千兆到桌面;外网网络架构为单核心—单汇聚—千兆到桌面;设备控制网架构为单核心—单汇聚—千兆到点位。智能门诊导航系统实现即查即扫导航,在门诊、急诊人流密集区域设置门诊导航系统,患者能够在一体机上查看院内地图,在大屏上查看目的地模拟导航,也可根据目的地二维码进行实时动态院内导航。数字时钟系统功能为卫星标准时间接收,保证医院内部时间统一。中心母钟与子钟通过内网通信,中心母钟位于信息机房内。各入口门厅、在病房层各护士站设置数字子钟,医生办公室设置指针式时钟。电梯五方通话系统可实现电梯轿厢、电梯机房、电梯轿顶、电梯底坑以及消控室五方通话,管理中心设置在消防控制室。本次设计仅预留主干线,通话设备由电梯。3.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涵盖医院机电设备的计算机监控和管理,为建筑物内人员建立舒适安全的环境,并达到绿色节能和科学优化管理的效果。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能效监管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联网风盘控制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能够对机电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进行全面监控管理,并提供安全、舒适、节能的诊疗环境。BA控制室对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变配电和电梯等进行监控。医院特殊监控内容主要为手术室洁净空调系统、医用气体系统、物流传输系统以及使用数据网关接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能效监管系统为科室进行成本核算、考核,提供数据;促进科室节流,提高后勤综合运行效益;BA控制室分类分项计量电量、水量、冷热量、燃气及各科室医用气体流量。3.3安全防范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保护院区内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能够应对医院内出现的偷盗和医患纠纷等突发状况。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无障碍卫生间求助系统。监控点位设置重点部位为护士站,“毒、麻、精、放”等管制药品,易燃易爆物品等存放场所,收费处,谈话间,药房及药库等;特色功能为医疗纠纷同步录音录像在护士站、收费处、急诊诊区、谈话室等位置;网络高清摄像机和拾音器对现场进行不间断的录音录像;在医务部或相关直接管理部门办公室设置管理客户端。特征人群智能识别功能,医院对外出入口设置人脸抓拍智能摄像机;人脸识别比对,管理维护好就医秩序。3.4医院专用系统医院专用系统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系统,提供了医疗业务应用所需特定功能的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候诊呼叫信号系统、护理呼应信号系统、ICU视频探视系统、手术示教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内容。候诊呼叫信号系统在各科室分诊等候区、取药厅、病房出入院办理等处布置排队叫号系统;在每个科室的护士站和诊室内设置虚拟叫号软件,医护人员通过虚拟叫号设备对病患排队进行管理;在护士站设置排队状态主显示屏,显示屏集成叫号扬声器进行叫号广播。ICU视频探视系统主要由护士站可视主机、可视探视分机、可视病房分机等设备组成,病人可以通过护士站远程转入对应ICU的探视终端屏幕与亲友实现实时视频沟通。手术示教在医院的手术室、示教室设置手术示教终端,系统支持视频和语音双向对讲功能,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医学教学交流。手术室的终端用于连接手术视野摄像机、内窥镜、生命体征仪等设备传输至示教室。手术室内相关设备由净化专业结合手术室净化工程统一设计,本次设计预留接入条件。各手术示教室内设置手术示教终端,实现与手术室的双向交流。3.5物联网系统设计移动临床系统服务于患者和医务人员,可实现患者、护士、医生之间的求助呼叫及双向沟通。医生、护士可通过床旁交互终端刷卡查阅医嘱及病历信息;护士可扫描核对患者输液/发药信息;患者可刷卡查看手术安排、治疗费用以及在线点餐、服务评价、电视直播、视频点播等。无线输液监控系统可以将每个床位或输液位的输液状态、呼叫报警信息通过信号基站实时传送到护士工作站的智能监控大屏;护士在服务台可以实时监控患者输液进程,大屏会自动语音播报提醒护士前去更换或终止输液;同时提醒可以同步传输到移动掌上电脑上,以实现护理人员对病人输液状态及呼叫状态的实时掌控。4结语本文浅析了智慧医院的概念和智慧医院中的核心技术,阐述了医院智能化设计中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医院专用系统和物联网系统设计。未来智慧医院的建设会逐渐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健康服务会更便捷、安全、有序。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