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住房层面的问题亟须解决,相关部门聚焦保障房体系建设,出台系列政策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赵丽洁等[1]总结了深圳在2019年率先提出的以保障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建立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2]中构建以完善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明确对象标准并严格实施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本文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我国2000—2023年主题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核心文献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呈现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研究热点、主题和研究趋势。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数据来源研究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源,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题进行检索,文献来源选取SCI、CSSCI、EI和北大核心,设置1998—2023年作为时间跨度,以便梳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研究发展进程,筛除会议征稿、报纸报道等类型文章后,得出有效学术期刊共306篇。1.2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定量分析及可视化关键词频图层,探索近年来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及研究趋势,客观呈现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研究发展历程。2保障性租赁住房知识图谱研究2.1研究热点通过CiteSpace得出高频关键词可以呈现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研究热点,词频与中心度的数值越高,说明该关键词的重要程度越高,即代表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关键词频次排序中,最高的住房保障达到31,其次是公租房、租赁住房、住房政策、保障房等,结合词频相对较低的新市民、对策建议、退出机制、住房需求等,反映保障性租赁住房与房地产融资方式、供需问题的耦合关系。围绕保障性租赁住房形成的一系列研究热点,基于服务适配主体类别、建设运营资金来源等住房保障的核心问题展开,同时与相关政策协调措施、住房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相关,因而产生各种住房政策机制、对策建议的探索研究。关键词频次排序如表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3.028.T001表1关键词频次排序序号词频中心度年份关键词1310.392010住房保障2170.232011公租房3130.112019租赁住房4110.172009住房政策570.052012保障房670.032021新市民760.032014对策建议850.022011退出机制940.082010住房需求1040.042011廉租房2.2研究主题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显示出279个节点、326个连接,其中网络密度为0.008 4。根据共现关键词类的大小进行合并研究分析,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住房保障、住房政策和公租房3个方面。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3.028.F001图1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在住房保障层面,重点针对当今房地产市场在价格及供需问题上存在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广州、深圳、上海等超大型城市研究较多。李恩平[3]提出聚焦移民人群,赵俊超[4]关注农民市民化现象等。服务人群主要为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年轻家庭3类;地域层面常以城郊村、综合型社区、以集体土地租赁房为主的社区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布局选区,充分考虑了需要保障人群的适配程度。保障性租赁住房常以人群需求、资金渠道为重点导向,邵挺[5]、田莉等[6]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租金上涨过快、租客权益缺乏保障、市场管理缺乏规范等现状问题为出发点,制订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政策机制。为建立针对不同类型住房保障制度,部分学者重点分析了住房保障机制、住房模式、资金来源[7-10],以构建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结合现存的住房保障问题,在住房政策方面提出了租购同权、租购并举、给付行政、行政协议、住房分层等长效保障机制,并在部分区域进行分类指导和建设试点,拓宽长期债券、保险资金、信托资金和REITs等融资渠道。雷颖等[11]重点研究美国REITs,施昌奎[12]关注香港市场退出机制等,致力于宏观调控房地产住房租赁市场,解析房地产市场调控失灵的原因。其他学者重点关注实物配租、货币配租等具体保障方式[13-14],并对其定位、准入机制进行了深度详细的探讨。通过这些学者的优化住房供给机制中,发现仍存在公租房与住房保障、住房政策的联系不够紧密、供需匹配与地方责任等问题未完全解决、措施有效性不足等问题。2.3研究进展通过CiteSpace导出词频排名前10的关键词,在制作的突现关键词图谱中可以清晰呈现研究热点的演变过程,突现关键词可以表明一段时期内使用频率的强度与变化,反映研究前沿的交互关系与演变路径,表征发展趋势。2017年前,突发关键词均有一定的时间重合段,2007年后频次变化率高的突现词,可分为3个阶段:2006—2011年,公共住房研究兴起,相关住房保障机制仍处在探索期,研究成果相对较少;2012—2018年,在住房体制改革下,公租房、保障房成为学术研究新热点,但由于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不足,导致发展存在一定的困境;2019—2023年,租赁住房模式在房地产市场中开辟新路,更关注需求群体,相关对策建议频发。保障性租赁住房研究领域突现关键词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3.028.F002图2保障性租赁住房研究领域突现关键词从突现关键词图表上看,租赁住房突现强度为最高3.7,体现出租赁住房在学术领域的研究热度。各聚类单元均具有一定的联系,同上述突现关键词图谱,关键词聚类在住房保障、公租房、住房政策、租赁住房4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聚类规模。其中,关键词住房保障的时间延续性最高,并有深化发展的趋势。施继元等[15]、罗家立[16]的研究发现,相对完善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模式中,重点关注保障租赁住房占比、保障租赁住房来源、保障租赁住房人群、保障租赁住房市场与法律规范。我国根据有效、可行的经验,特别是以立法、规范确定保障租赁住房管理的基本制度,在国内具有一定外来人口规模的大城市进行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并不断完善细化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功能定位、设施条件、空间布局等。关键词时间线如图3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3.028.F003图3关键词时间线从公租房到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住房模式拓展,体现了住房政策机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其管理模式与实施力度正在不断优化与加强,特别是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区位、价格、数量、管理等要素。在住房政策领域方面提出了有效建议,例如在公平配租、住房分层、住房供应、住房租金等领域进行探讨;在租赁住房层面采取租购同权、租购并举等模式进行建设试点的综合整治和有效供给,同时通过多元化资金来源增加融资渠道,促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可持续供给。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研究核心在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配置与人口分布不均匀之间的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围绕住房保障的需求匹配,基础制度的细化程度逐渐升高,更关注保障住房入住率、公平性与可及性。自2022年以来,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始着重在职住平衡、居留意愿等方面进行领域延伸,更关注新青年、农民工等群体的住房需求问题,从底层资产、居住支出、消费结构等方面了解特定人群的住房困境,不断完善建设现有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近五年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研究不够集中,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不足,整体呈现关键词小集中、大分散的研究特点。因此,未来可以运用相关理论,针对需求端的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需求意愿更深层次把握特定人群的住房需求,实现更精细化的住房资源配置和运营管理,促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需平衡。3结语基于CiteSpace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知识图谱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关键词频次最高的是住房保障,研究聚焦住房保障、住房政策和公租房3个方面;保障性租赁住房研究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研究特点,新兴关键词与传统关键词类似,多数新兴关键词作为传统关键词的拓展,中心性仍不够高。各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较少,理论研究应用缺乏,住房供需问题研究深度不足。在后续研究中应着重加强跨学科合作、理论植入与问题深化,打破现有的单领域发展格局。在当前保障住房体制新形势下,可在理论实证与实践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研究分支,逐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