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运营结构平台采用多层应用体系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在保障整个系统安全性的同时,确保系统的开放性、扩展性、迭代性、先进性和跨平台性,满足对复杂业务逻辑可定制、可管理的个性化开发[1-3]。2互联网+养老服务子平台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街道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网点,深入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通过“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以大带小、延伸居家”模式,整合线上和线下服务资源,精准对接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实现立体化展示、多渠道预约、网格化服务、区域化管理、精准化调度、电子化结算、流程化监管和大数据分析,为老年人提供长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文体娱乐、康复辅具租赁等就近就便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需求与供给的养老服务。互联网+养老服务子平台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4.033.F001图1互联网+养老服务子平台系统构成2.1政府管理系统(政府端)养老服务平台系统架构政府端主要提供给民政局、街道、社区、第三方能力评估、星级评定及质量评估单位,负责建立老人档案、养老设施、养老机构、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及志愿者组织,建立养老基础数据库,实现对养老服务安全、资金、设施、质量、人员动态监管,数据汇总和分析。整合养老服务资源,精准把控养老服务需求,实现对养老机构的评级管理,根据当地不同标准、不同维度对养老机构进行评级,机构的评级可以增加老人和家属对于机构的认知度并促进机构间的良性竞争。2.2运营管理系统(运营端)运营端系统在民政局指导下,负责平台运营规范和数据标准,具体包括数据维护、服务响应、资源整合、服务对接、服务监管、投诉受理、来访讲解、技术维护、宣传推广及应用创新。运营端系统是通过智能化、物联网技术手段,对老人的应急诉求、服务诉求、服务调度、服务跟踪、服务评定等进行整体调度和管理的一个集软、硬件为一体的可视化平台。2.3服务管理系统(服务端)养老服务平台系统架构服务端主要提供给养老机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单位、社会化为老服务企业或组织使用。由养老机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适老化改造人员、居家服务人员及安全协助人员等组织或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文体娱乐、专题讲座、精神慰藉、巡访探视、居家上门(五助)、照护协助、适老化改造及康复辅具租赁等服务。服务以集中托养为主,兼顾日间照料,延伸社区居家。2.4家属管理系统(家属端)养老服务平台系统架构家属端主要提供给养老人员家属使用,家属在家属管理系统端可以查政策、查优惠、查机构、查服务和查产品,也可以通过预定的方式要床位、要服务、要产品和要评价。3系统功能及方案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4.033.F002图2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总体架构3.1政府监管端政府监管端的功能及实施方案包括老年人数据库实现对辖区内的长者进行档案建立,审核、查询、修正、绑定等操作。养老从业人员数据库实现为老从业人员创建账号、完善基本信息、人员管理、服务商信息和岗位角色等。安全监控系统实现通过智能设备对应急呼叫、GPS实时定位、煤气、火灾、监控的及时预警,支持短信预警通知和电话预警通知和弹屏预警通知功能。机构等级评定系统对辖区内的养老机构进行监管,并根据评分标准给予评分。养老机构补贴服务系统对于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进行服务补贴管理,包括补贴类型管理、补贴标准管理、补贴比例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服务派单系统管理、补贴审核及补贴下发功能等。高龄津贴补贴服务系统对符合年龄条件的老人进行评估,实现人脸识别认证、补贴审核以及补贴月、季、年报表等功能。特困老人服务系统对未接受补贴的老人进行评估,符合条件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申请补贴。网点和养老院监管系统实现网点和养老院的档案管理、名称、地址、管理员、长者总数、床位总数及入住率的监管和查询。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实现对机构派出的服务订单进行监管,包括下单机构、服务时间段、服务地址、服务项目、接单人信息及完成时间等功能。可视化数据展示系统采用B/S架构开发,以可视化数据大屏的形式展现,由丰富的图表组件组成,全局统计分析各区域照护数量、机构数量、床位数量、服务记录、每日动态、服务项目统计、长者自理能力及医疗费用支付情况等各方面数据,为民政在各区域养老规划上起支撑作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在可视化数据展示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日常运营提供决策依据,包括登录情况分析、活跃用户数分析、支笔数、金额分析及商城分析等。3.2社区/机构养老运营端社区/机构养老运营端的功能及实施方案包含应急服务调度系统对使用设备的老人发出预警事件,通过调度系统可以有效将应急工单通知到就近志愿者手机上并进行接单。健康预警系统利用心率、血压、睡眠情况、卧床情况及超出安全范围进行预警设置功能,达到设置值触发预警信息和预警通知。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所有智能化物联网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新增、设备信息同步、设备状态、设备类型、设备绑定及设备数据实时同步等。家庭养老床位系统对家庭床位进行管理,包含新增床位信息、完善老人信息、监测长者身体状态、监测卧床信息和监测家庭安全设备信息。机构养老运营系统对入住机构的老人进行系统管理,包括楼宇、房间、床位的创建和修改,给予唯一编号,设置床位类型,设置类型金额,办理入住、退住手续,记录老人入住状态,入住时间、缴费功能及到期提醒等功能。时间银行积分系统纳入合作商家并支持到店消费且给予积分奖励,通过积分奖励带动社区长者运动,支持积分兑换服务或实物,包括新增合作商户、设置折扣比例、设置分账比例、设置积分比例、设置日奖励积分量、设置单用户日最高奖励积分量、设置不同服务和实物兑换所需对应的积分数。3.3App辅助系统服务端App辅助系统服务端的功能及实施方案包含注册认证实现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用户获取积分钱包地址、照片上传、身份证识别和填写擅长服务等;接单/服务实现开启/关闭接单功能、查看订单详情、获取联系方式、地图查看位置信息,在线接单及服务签单、签退功能;服务积分兑换实现使用积分可以兑换服务、不同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长对应不同的积分数量。3.4App辅助系统老人和家属用户端App辅助系统老人和家属用户端的功能及实施方案包含运动健康模块实现添加设备、添加家人、健康数据查询、步数图表、睡眠图表、心率图表、血压图表、定位查看、预警信息及健康档案查询等;应急服务模块实现设置紧急联系人、接入应急呼叫中心、应急呼叫及应急援助记录查询等。4方案亮点4.1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整合社会资源,为老人提供具有公信力的养老服务,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需求,提升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完善养老服务社会体系。借助“养老公众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将运营商、养老机构、养老设施、居家服务机构、社区服务机构、个人及家庭进行连接,实现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的聚集和对接,老年人可在家中通过热线、手机、电脑或进行线上查询、预约、支付、跟踪和评价,实现“老人需求”和“服务机构”有效匹配,打造新的互联网养老生态,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4.2民政实时监督,查看动态信息数据信息在底层为小程序、系统软件提供数据支撑,实时汇总完善,及时掌握区域内动态的信息填入与更新,绘制多种模型算法,以图表形式表现。同时,构建政府、机构、服务商、民众多方共赢的供应链平台,不同身份进入统一平台的不同界面,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为平台提供长久有效的服务体系,信息实时跟踪提醒更新。5结语本研究智慧养老服务运营方案设计研究旨在推动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市、区、县、枢纽平台特色,建立积分养老体系,激活社会力量和用户,拉动居家养老服务有效需求,培育养老行业生态,打造枢纽平台特色的核心路径。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