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地保护好森林资源,必须借助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手段,明确森林面积、树种、蓄积量、结构、分布及林木生长等情况[1]。通过调查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变化情况,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1调查监测内容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是全面了解和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变化情况。对森林的地形、地貌、植被、动物、土壤、水文等要素进行调查,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统计森林资源的消耗量,包括采伐、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消耗量,并调查森林资源的消耗结构,以评估各类资源的消耗比例和变化情况;对森林采伐限额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采伐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造林地进行调查,了解造林成活率和新成林面积的情况,评估造林效果和生态恢复情况;根据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历史变化情况,预测森林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制订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对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以及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评估、监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是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多方面调查和监测,以确保对森林资源全面了解和管理。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的工作,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变化及健康状况。在确定调查目的和范围后,制订详细的调查方案十分重要。调查方案涉及抽样方法、调查工具的选择、时间安排以及资源需求计划等,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样地的布设与标记是调查工作的重点。样地的选择和标记不仅关系到数据的代表性,还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布设样地时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生态等因素,确保样地具有代表性。在野外数据采集阶段,调查人员需要深入森林实地进行细致测量和记录,完成数据采集后,数据处理与分析成为关键环节。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类和统计,可以揭示出森林资源的分布规律、变化趋势等重要信息,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评估森林资源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内容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4.017.F001图1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内容编制调查报告不仅是对调查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为后续森林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在整个流程中,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推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开展。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4.017.F002图2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流程2调查监测技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是保障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生长状况、利用情况等具有重要意义。考虑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和成熟度,本文重点介绍遥感技术、移动GIS技术和无人机技术。2.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远距离探测的一种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中,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地表信息,包括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树种分布及生长状况等。遥感技术具有快捷、简单、操作性强等特点,将其用于森林资源调查中可获得更高的森林资源调查效率,使调查结果更精准[2]。2.2移动GIS技术移动GIS技术是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移动GIS在林业数据采集中的使用,可以提升林业工作的智能服务水平,充分落实各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推进林业数据采集的智能化进程[3]。移动GIS技术通过调查App来实现,为用户提供一套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2.2.1设计框架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采用直观易用的界面设计,确保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同时,注重用户交互体验,提供流畅的操作流程和明确的反馈机制。数据管理与存储:建立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支持实时数据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数据采用加密存储方式,确保数据安全性。功能模块划分:根据实地调查的需求,将App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如地图导航、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等,便于用户选择和操作。2.2.2功能概述地图导航功能:集成高精度地图数据,提供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功能。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标记调查点,记录调查轨迹,便于后续分析和管理。数据采集功能: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的采集,包括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采集模板,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录入。数据分析功能: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支持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和趋势预测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深入了解林业资源的分布、生长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报告生成功能:根据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自动生成详细的调查报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报告格式和内容,便于向上级汇报或与他人分享。团队协作功能:支持多人在线协作,实现数据共享、任务分配和进度同步等功能。团队成员可以通过App实时了解项目进展,提高工作效率。调查监测App设计架构如图3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4.04.017.F003图3调查监测App设计架构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中,移动GIS技术主要用于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通过将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到移动设备中,调查人员可以获取和处理森林资源数据,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植被分布等,提高了调查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数据采集的误差,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2.3无人机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遥感设备,获取森林区域的高清图像和地形数据。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校正、拼接等,提取森林资源的分布特征。结合GIS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为决策者提供直观、全面的森林资源信息。与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相比,无人机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利用无人机进行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降低人工和物资的消耗[4]。无人机能够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提高了调查监测的效率和精度,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大幅降低调查监测成本。遥感技术、移动GIS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结合应用,提升了调查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遥感技术以其宏观、快速的特点,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可以迅速获取大范围的森林覆盖、植被类型等信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实时监测森林变化,如火灾、病虫害等,为及时应对提供了有力手段。移动GIS技术将地理信息技术与移动设备相结合,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带来了便捷性和实时性。调查人员可以利用移动GIS设备在野外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数据,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烦琐过程。移动GIS技术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更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时效性。无人机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调查的精细度和安全性。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相机、光谱仪等多种传感器,对森林进行高分辨率的航拍和测量,提高了数据的质量,降低了调查人员的安全风险。遥感技术、移动GIS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提高调查效率、提升数据质量、增强实时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了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地形、地貌、森林分布等空间数据及树木种类、生长状况等属性数据经过GIS软件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形成各类地图和图表,为决策者提供直观、全面的森林资源信息。实时监测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数据分析结果为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案。成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输出,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实用信息,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结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传统方法与新技术不断结合,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林业调查监测机制的完善,促进调查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切实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随着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调查监测工作也将向着精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发展,促使相关工作趋于精细化和标准化,提升了调查监测数据的精确性。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平台经过不断完善,能够实现调查监测工作的整体规划与管理、实时监测与管控,提供一体化信息数据,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