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土壤硒背景值仅为中国硒背景值的50%。缺硒土壤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以北地区,雅鲁藏布江以南有富硒土壤资源,特别是琼杰、康马和岗巴县一带[1-2]。在此环境背景下,作物、饲草以及牲畜普遍处于硒缺乏状态[3]。牲畜长期硒摄入量不足会影响免疫功能,对于孕期和泌乳期的奶牛,缺硒会导致乳房炎等相关疾病[4-5]。奶牛日粮中直接添加无机硒盐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滞留时间短、吸收转化率低和个体差异大;奶牛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等益生菌,有助于动物吸收转化且安全可靠,但价格普遍较高[6-7]。研究发现,施用无机硒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和饲草可食用部分硒含量[8],施用无机硒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籽粒有机硒形态含量[9]。青稞是藏民的主食,青稞秸秆是重要的奶牛饲草,占奶牛日粮组成的35%~70%[10]。文章旨在研究奶牛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产奶量、乳成分、全血和牛奶硒含量的影响,为西藏富硒牛奶生产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普通青稞秸秆和富硒青稞秸秆来自2017年拉萨曲水县察巴郎村富硒青稞生产示范田(29°22.5'N, 90°50.1'E, 3 595 m)。示范田包括2个硒肥施用水平:0和300 g Se/hm2。青稞品种为藏青2000,该品种是目前西藏主推的粮草双高的优质品种。喷施时期为灌浆期初期,使用电动喷雾器将Na2SeO3溶液2遍均匀喷施于叶片,每次溶液喷施量为250 L/hm2。土壤基础理化性状为pH值8.1,有机质11.5 g/kg、全氮0.74 g/kg、全磷1.0 g/kg、全钾31.1 g/kg、碱解氮60 mg/kg、有效磷25.9 mg/kg和速效钾110 mg/kg,全硒0.110 mg/kg和有效硒0.008 mg/kg。1.2试验设计及日粮试验选用的中国荷斯坦杂交改良奶牛来自西藏拉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设置单因素区组试验,选择12头体重(400±25)kg、胎次(5±1)次、泌乳(223±25)d、产奶量(11.3±1.6)kg的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头。对照组每头奶牛日粮包括精混饲料(TMR)10 kg和普通青稞秸秆12.5 kg,试验组每头奶牛添加1.8 kg富硒青稞秸秆替代等量普通青稞秸秆。饲喂试验于2018年6月4日~7月14日开展。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30 d。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7.004.T001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青稞秸秆55.6泌乳净能/(MJ/kg)6.23玉米22.2粗蛋白质/%18.00小麦麸4.5钙/%1.00小麦3.8磷/%0.65豆粕4.2硒/(mg/kg)0.05菜粕3.2酒糟4.0磷酸氢钙0.5食盐0.4预混料0.4石粉0.7小苏打0.3氧化镁0.2注:预混料购自西藏九丰饲料有限公司。1.3饲养管理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均在半舍饲养场统一饲养。每日饲喂3次(8:30、13:30和18:30),挤奶2次(8:00和14:00)。每头奶牛单独饲喂,自由采食和饮水,冬季水温不低于8~9 ℃。定时清扫粪便,保障舍内外卫生。1.4样品采集1.4.1青稞籽粒和秸秆样品采集青稞收获期,沿着不喷施硒肥和喷施硒肥地块的对角线方向,各采集6个青稞样品用于测产和硒含量测定。青稞样品全部脱粒后,使用去离子水清洗2遍,60 ℃烘干至恒重。植株样品粗粉后,取20 g植株样品采用球磨仪(德国莱驰MM400)细粉后用于植株全硒测定。1.4.2血液和牛奶样品采集在正式饲喂第1、10、20和30 d,颈静脉采集奶牛血样10 mL,-20 ℃保存,用于全血硒含量测定;同时,在上午8:00采集对照组和试验组牛奶样品100 mL,摇匀,-20 ℃保存,用于测定牛奶硒含量和常规乳成分。1.5指标测定及方法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乳固体和总固形物等常规乳成分使用多功能乳品分析仪(丹麦福斯FT 120)测定。依据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GB 5009.5—2010)测定植株、血液和牛奶样品全硒含量,样品经HNO3和HClO4消解后,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科创海光仪器公司AFS-9700)测定。加入空白、小麦标准物(GBW10046)标样进行质量控制。1.6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6进行整理,采用SAS 9.4统计软件的GLM模型进行F值方差分析。采用LSD方法对组间平均数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叶面喷施硒肥对青稞籽粒和秸秆硒含量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叶面喷施亚硒酸钠300 g Se/hm2可以极显著提高青稞籽粒和秸秆硒含量(P0.01),说明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青稞富硒程度。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7.004.T002表2叶面喷施硒肥对青稞籽粒和秸秆硒含量的影响组别籽粒硒含量秸秆硒含量0 g Se/hm20.017±0.005B0.014±0.004B300 g Se/hm21.760±0.346A1.749±0.411A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mg/kg2.2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饲喂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7.004.T003表3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组别第1 d第10 d第20 d第30 d对照组15.0±0.715.5±0.716.0±0.815.1±0.7试验组15.2±0.815.6±0.916.2±0.915.5±0.8kg/d2.3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牛奶乳成分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试验组牛奶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乳固体和总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7.004.T004表4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牛奶乳成分的影响组别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乳固体总固形物对照组3.48±0.133.53±0.724.83±0.359.16±0.2412.65±0.77试验组3.48±0.124.48±0.245.05±0.159.37±0.2313.96±0.39%2.4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奶牛全血硒含量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饲喂第20 d和第30 d,试验组全血硒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7.004.T005表5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奶牛全血硒含量的影响组别第1 d第10 d第20 d第30 d对照组0.126±0.0050.129±0.0050.124±0.007b0.124±0.008b试验组0.123±0.0060.121±0.0100.151±0.003a0.166±0.009amg/L2.5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牛奶硒含量的影响(见表6)由表6可知,饲喂富硒青稞秸秆第30 d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牛奶硒含量显著提高(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7.004.T006表6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牛奶硒含量的影响组别第1 d第30 d对照组0.007±0.0010.006±0.001B试验组0.007±0.0010.020±0.001Amg/L3讨论3.1青稞硒生物强化效果土壤缺硒标准为小于等于0.14 mg/kg[11]。本试验普通青稞秸秆产地属于缺硒土壤,青稞籽粒和秸秆硒含量不足0.02 mg/kg。2003~2004年调查显示,西藏7个县、40个采样点的秸秆类牧草硒含量范围在0.01~0.13 mg/kg,最高值出现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岗巴县[3]。2014~2015年,对西藏雅鲁藏布江和三江流域的80个农田调查显示,青稞籽粒硒含量平均值为0.011 mg/kg,最高值同样出现在岗巴县[1]。综合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发现,除了雅江南岸典型富硒区域外,西藏土壤-植物系统长期处于硒缺乏状态。本试验中,利用生物强化措施,向青稞叶面喷施亚硒酸钠300 g Se/hm2获得富硒籽粒和富硒秸秆。研究表明,硒肥施用和作物籽粒硒含量高度线性相关,喷施硒酸钠或亚硒酸钠5~45 g Se/hm2,可以使旱地作物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硒含量≥0.3 mg/kg)[2,8]。施用硒肥会显著改变作物各器官硒形态种类和比例。研究表明,大麦叶面喷施硒肥10~20 g Se/hm2可以使籽粒硒含量显著提高。与不施用硒肥相比,硒代蛋氨酸形态比例从59%提高67.5%~90.4%[12]。施硒后小麦秸秆中97%的硒为硒酸盐或硒代半胱氨酸形态[9]。在印度西北部富硒土壤(2.3~11.6 mg/kg)的研究发现,小麦秸秆中硒代蛋氨酸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有机硒形态比例高达43%~71%[13]。3.2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硒在增强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繁殖性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4]。通常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硒,国际上推荐的奶牛日粮硒含量0.1~0.3 mg/kg[14]。目前,通常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富硒酵母和富硒益生菌等外源硒来补充硒。适当补充无机硒或有机硒后,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变化或略有增加,极少产生负面影响[6,15-16]。研究表明,无机硒补充过高(1.92 mg/kg)会造成奶牛产奶量和乳脂含量显著下降12.9%和5.7%[17]。本试验中,试验组奶牛日粮硒含量提高到0.17 mg/kg,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以及乳成分均无显著变化,与罗布等[18]结果相似,试验期产奶量远高于在拉萨、山南和日喀则等地调查的黄奶牛产奶量(3.2~8.3 kg/d)[10]。乳成分中乳蛋白、乳糖、乳脂、非脂乳固体和总固形物含量与王连群等[6]、吴显实等[15]、Faccenda等[16]报道基本一致。3.3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奶牛全血和牛奶硒含量的影响目前,不同学者提出的奶牛血液硒含量临界值差异较大。其中,全血硒为0.010~0.118 mg/L,血清硒为0.007~0.070 mg/L,全血硒含量通常是血清硒含量的1.5~2.1倍[14]。本试验中,对照组奶牛全血硒含量为0.125 mg/kg,处于全血硒临界范围上限。前期对西藏牲畜的全血矿质营养状况调查显示,岗巴县绵羊全血硒含量较高(0.213 mg/kg),绵羊、黄牛和牦牛全血硒含量普遍较低,分别为0.026~0.068 mg/kg、0.032~0.070 mg/kg、0.006~0.030 mg/kg[3]。黑龙江集约化牛场的奶牛血清硒含量在0.052~0.08 mg/L,处于血清硒临界范围上限[19]。本试验中,试验组奶牛饲喂富硒秸秆1个月后,奶牛全血硒含量显著提高33.9%。Hall等[20]研究表明,牛犊日粮添加富硒苜蓿(5.3~18.2 mg/头)饲喂42 d,全血硒含量显著提高20.9%~83.5%。王连群等[6]发现,奶牛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日粮硒含量1.11 mg/kg)饲喂56 d,奶牛血清硒含量显著提高60.5%。奶牛日粮添加富硒益生菌饲喂4个月(5 mg/头),奶牛全血硒含量显著提高50%[15]。上述研究中,奶牛或牛犊补硒后血液硒含量增幅高于本试验,主要因为试验期奶牛或者牛犊摄入了更多的硒元素。本试验中,试验组奶牛全血硒含量与饲喂天数显著线性相关,预示全血硒含量仍可能处于显著升高阶段。研究表明,在绵羊日粮饲料中添加有机硒或无机硒后,饲喂60 d时,全血和血清硒含量达到基本稳定[21]。本研究对照组的牛奶硒含量小于0.01 mg/L,符合中国缺硒地区奶制品硒含量范围(0.002~0.01 mg/kg)[22]。试验组短期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后奶牛全血硒含量升高,牛奶硒含量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奶牛日粮中适当添加富硒酵母[6]或富硒益生菌[15]可以使牛奶硒含量显著提高;补充高剂量无机硒或有机硒(1.28~1.92 mg/kg)会使牛奶硒含量显著提高,但有降低产量和品质的风险[17]。但是,停止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后,牛奶硒含量会迅速下降到预试验期水平[23];在第6周停止在试验组肉牛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或富硒羊茅草,肉牛全血硒含量增加幅度随时间逐渐降低,但在第26周仍显著高于对照组[7]。依据西藏雅鲁藏布江南岸和北岸土壤硒分布特点,可以在缺硒区采用作物饲料硒生物强化获得富硒秸秆等饲料;利用富硒土壤资源获得天然富硒饲草,例如岗巴县。本试验结果仅反映奶牛短期饲喂效果,还需要研究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等饲草的长期饲喂试验,研究不同硒摄入量对奶牛的血液硒、免疫功能相关参数、牛奶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依托硒生物强化措施,形成更为优化的富硒牛奶生产模式。4结论硒生物强化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青稞籽粒和秸秆硒含量,奶牛日粮添加富硒青稞秸秆能够显著提高全血和牛奶硒含量。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