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价动态来看,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主要分为项目概念形成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试生产、竣工验收阶段。目前,信息管理技术和BIM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提高了造价管控质量与水平。1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造价管理基本定义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项目工程造价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前期管理、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和竣工验收。在所有阶段,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造价管理均呈现集成化特征,秉承项目集成管理模式,对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工作进行集成管理,与传统造价咨询业务管理模式独立完成某一阶段的咨询工作不同。在执行全过程造价管控工作中,企业会将各阶段的管理工作连接成整体。应做好各阶段的造价指导工作,且兼顾上一阶段的成果与后续阶段的造价控制,可在全过程全动态造价管理政策基础上,优化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咨询服务产品创新策略。公路养护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分为八个阶段。项目概念形成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试生产及竣工验收阶段。在项目概念形成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编制完善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书。在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设计精细的概算书,并进行相关修正工作,编制完善的施工图预算书,设计精确的施工图纸,借助先进的技术搭建模型,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在招投标阶段,需要编制完善的招标文件,合理定位标底招标控制价,编撰准确的资金使用计划表,制定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做好工程采购与项目实施招标工作,依法签订相关合同,根据工程项目规模和作业量、各种外在影响因素定界定合同工期。在公路养护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应合理选择设计单位,设计精确的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1)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图纸的精确性影响工程造价与施工成本投入。在选择设计单位的过程中,应审查该单位的历史项目与专业资质,严格审核单位组织示范具备施工图纸设计能力,确保设计作品的完整性、可靠性、经济性、可行性、科学性。在公路养护工艺设计方案管理过程中,应兼顾影响公路养护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因素(如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项目设计方案、工程项目施工流程等)。在设计工作中,应促进造价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协同交流与合作,且相关工作人员应全过程参与方案设计工作,为设计人员提供精确的参考资料,在施工中落实工程造价控制与成本管控。(2)应做好限额设计工作,规范招投标管理流程,坚持“层层限额”理念,在初步投资估算的基础上,设计更精确详细的施工方案与图纸。结合初步设计方案做好概算设计工作,促进后续施工图的衔接性,控制工程项目总投资,优化各项细节,科学分配资金,并控制设计方案投入的成本。(3)应加强招投标进度控制工作,需要招标代理企业明确实际市场环境,结合标书编制时长与工程量清单的制作进度、业主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的时间控制工作进程。在前期,应尽快办理施工许可证,实施合法备案,完成施工场地清理、平整处理作业、临时电气设备与用水设备接入工作。如果公路工程养护施工建设涉及拆迁问题,需要在招投标阶段,将拆迁安排纳入全过程造价管控体系中。在项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应做好动态监控工作,加强施工现场加强全过程造价管控力度。(4)应兼顾项目施工条件与周边环境对造价管控、施工进度的影响,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方案调整与变更问题进行科学处理,按照合同内容及时支付资金。在试生产及竣工阶段,需要对项目使用质量进行科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市政工程项目产品全面投入使用。将资料提交到相关单位进行存档,按照标准流程执行竣工验收计划方案,并进行项目工程量的决算工作,运用信息技术自动生成详细的清单,做好统计标号,仔细核查工程量清单,确保清单内容准确无误。2高速公路养护全过程造价管理技术2.1健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时代,实为了现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造价信息集成管理,提高造价管控质量,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健全公路养护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管理是较为有效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法,可实现整体项目最优化,促进各要素的集成,控制项目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通过实现不同要素的有机整合与联系,实现各要素的合作与协调,达到最大集成的效应。(1)过程集成管理。在项目集成管理模式下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不同于传统造价管控工作,应将工程项目实施动态过程视为整体,在生成阶段成果的同时,兼顾各阶段对本阶段的影响,提前收集后续阶段的信息,针对造价咨询服务工作作出合理的成果。(2)加强信息集成管理。信息集成管理工作是全面收集和整理工程项目实施动态过程各阶段的信息,搭建信息共享管理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使造价管理企业与各合作组织,可同时分享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满足信息查询需求。(3)实现参与方的集成管理。现代工程项目建设有众多参与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出现矛盾,应进行参与方的集成管理。构建以参与方基础管理模式下的造价信息咨询服务机制,立足于工程项目的整体利益,制定各参与方的共同目标,促进工程造价管理企业和各参与方的交流与合作,做好各方利益协调工作。2.2应用BIM技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最早被应用于制造业,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了产业利润。BIM技术被应用于建筑业后,被译作建筑信息模型。在公路养护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中,BIM技术贯穿于工程项目策划设计工作、项目方案设计工作、建筑工程模型设计工作、竣工验收管理工作。优化BIM技术在项目策划阶段的应用方案,应做好项目前期策划工作,量化前期策划过程。项目前期策划过程包括项目构思、构思选择、情况分析、问题定义、工程项目总目标、项目定义和总方案策划、项目审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与决策、项目任务书编制等。在前期策划工作中,应充分利用BIM技术界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经济、建筑成本、基础设施成本;技术因素包括工艺技术、建筑面积、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环境因素包括交通、电气、天然气和给排水、污水排放;社会因素包括就业人数、就业机会和GDP共享额。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设计阶段中,应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三维建模作用与图纸整合功能,可设计精确的三维施工图纸,提高图纸的可视化效果,实现图纸立体化。造价管理人员应协同设计人员在立体化模型和直观化图纸中清晰标注公路养护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有助于后期施工技术人才、原料采购人员与公路养护工程供料管理人员了解用料状况。初步完成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图纸设计作业后,应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审核结果显示合格后,可将图纸应用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1)优化BIM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模式,编制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具体编制过程中,考虑子项目的施工条件,采用扬长避短和经济节约的方针,合理制定施工顺序,全面优化施工方法,加强劳动组织,按计划施工,控制施工进度,针对不同子项目作业选用不同的施工技术。(2)编制完善的施工作业指导书与施工技术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中的内容包括施工技术措施,可辅助施工企业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在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竣工阶段,应利用BIM技术按照标准要求对单位工程进行质检,做好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检查,并在完全竣工后进行全面质检与验收。(3)在初步完成项目工程施工后,应采取试运行措施,运用BIM技术对各单项工程质量依次进行质检,质检合格后投入移交生产,进行再次质检,再开展竣工验收。如果质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进行二次质检,确保质量合格。3结语综上所述,优化公路养护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案,提高造价管理技术,须结合信息时代发展特性,健全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BIM技术全面做好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策划设计工作、项目方案设计工作、项目工程模型设计工作和竣工验收管理工作。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