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龙口中允大厦位于龙口市府北一路北侧,南山路以西。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6 461.39 m2,建筑高度81.05 m,地下1层,地上主楼19层,裙房5层;地下1层为设备用房和人防汽车库;1层为酒店大堂、商业;2层为商业和娱乐休闲区;3层为餐厅和厨房;4层为宴会厅和包厢;5层为会议室、接待室、包厢、客房;6~16层为客房;17~19层为办公。建筑立面效果如图1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05.011.F001图1建筑立面效果图文中主要介绍该项目的冷热源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及地暖系统、绿色建筑等设计情况。2设计参数及负荷2.1室内设计参数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地暖室内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1]。计算地暖热负荷时,温度取上述温度值降2 ℃计算[2]。10.3969/j.issn.1004-7948.2021.05.011.T001表1空调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 季冬季最小新风量/[m3/(h·人)]噪音标准/dB(A)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餐厅、宴会厅2460184030≤40休闲活动室2560204030≤40客房2660204050≤33会议室、办公2560204030≤35大堂2560184010≤40商业2660204030≤4010.3969/j.issn.1004-7948.2021.05.011.T002表2地暖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温度一层大堂、餐厅、休闲活动室18厨房17客房、办公、会议室、商业、包厢20℃2.2冷热负荷本工程地上建筑面积23 135.39 m2,空调总冷负荷1 971.53 kW;空调面积冷指标为85.22 W/m2,采暖总热负荷1 428.88 kW,采暖面积热指标61.6 W/m2。3冷热源系统设计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甲方的使用要求,冷源分为两个部分:1层大堂和办公、3层厨房和自助餐厅、4层大宴会厅的冷源为5台空气源模块式热泵机组,设于5层裙房屋面,机组提供夏季7 ℃/12 ℃的空调用水和过渡季节45 ℃/40 ℃的空调用水,机组冬季不用时,应泄水并将管道放空[3],屋顶供回水管、阀门、管件等均保温;其余空调房间均采用多联机提供冷源和过渡季节热源。冬季,水系统空调的热源由新建换热站提供50 ℃/40 ℃的热水;地暖系统的热源为50 ℃/40 ℃的热水:低区接市政热力管网,高区由新建换热站提供。换热站内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夏季和过渡季节,关闭阀门B、C、E、F、I、J,空调回水(A路、B路)流入集水器,经循环水泵后进入空气源模块式热泵机组,机组提供的7 ℃/12 ℃空调用水进入分水器后,分两路送往1层大堂和3层厨房(A路空调供水)、3层自助餐厅和四层宴会厅(B路空调供水);冬季,关闭阀门A、D、G、K,空调回水和高区地暖回水并入集水器,经循环水泵后进入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出水进入分水器后,分3路送往宴会厅(A路空调供水)、8层~16层客房区(C路高区采暖供水)、17层~19层办公区(D路高区采暖供水)。冬夏工况转换阀门集中设在换热站内。低区地暖系统(1层~7层)直接接市政热力管网,在热力入口处设总热量表。水系统空调及高区采暖系统共用一套水处理和定压设备,系统采用膨胀水箱定压,膨胀水箱设在屋顶设备层的水箱间内。10.3969/j.issn.1004-7948.2021.05.011.F002图2换热站内系统流程图本项目采用冬、夏共用循环水泵的方案:选用2台流量和扬程相同的大泵(见图2中编号为2),1台小泵(见图2中编号为2a),并按照冬、夏两个工况情况下轴功率要求较大者配置水泵电机,以防止水泵电机过载。根据末端的冷热负荷需求,确定空气源模块式热泵机组和板式换热器的运行台数。为了节能和平稳启动,循环泵均采用变频控制。夏季和过渡季节,空气源模块式热泵机组进水管上的电动二通阀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开启水泵2a时,1台机组进水管上的电动二通阀打开,当开启1台水泵2时,2台机组进水管上的电动二通阀打开,当同时开启3台水泵时,5台机组进水管上的电动二通阀打开;冬季,当1台板式换热器运行时,开启水泵2a,当2台板式换热器同时运行时,开启水泵2。4空调风系统设计空调系统分区和空调形式的合理化选择,能够使控制单元清晰化,有利于满足不同空调区域的要求,充分实现区域功能[4-5]。1层大堂层高9.6 m,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不设新风),气流组织形式为分层侧送风、集中下回风,考虑到美观同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经校核计算,送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风口,设在大堂北侧,1层梁下;3层厨房预留全新风直流式空调系统,新风量约为排风量的80%~90%;待厨房布置确定后,布置送风管道;3层自助餐厅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设新风),气流组织形式为方形散流器顶送风,单层百叶风口集中上回风,同时设排风系统;4层大宴会厅层高7.7 m,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设新风),气流组织形式为双层百叶风口上送风,集中下回风,同时设排风系统。1层、2层的商业,根据甲方要求仅预留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用电量和室外机基础,不设新风;2层的休闲健身区、4层的小包厢及5层的会议室和大包厢采用多联机+新风系统;5层~16层客房区采用多联机+新风系统;17层~19层办公区采用多联机+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系统。2层休闲健身区及5层会议室和大包厢的新风机组吊装在走廊吊顶内;4层小包厢的新风机组吊装在专用机房内;5层~16层客房区新风机组、17层~19层办公区的新风换气机均吊装在专用机房内。1层~5层多联机的室外机放在裙房屋面上,6层~19层的多联机室外机均放在每层西侧专用平台上。5空调水系统及地暖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变流量两管制系统,立管为下供下回异程式系统。根据甲方的使用要求,除宴会厅(冬季采用空调供暖)外,主要功能房间均做地暖。地暖系统根据承压要求分为高区和低区。(1)低区分为5个采暖系统:1层门厅、2层健身休闲区、3层厨房、5层会议室为1个水系统(NL1);对外租用的南侧商业用房为1个水系统(NL2);3层自助餐厅、4层包间小餐厅为1个水系统(NL3);对外租用的北侧商业用房为1个水系统(NL4);5层~7层客房为一个水系统(NL5)。(2)高区分为2个采暖系统:8层~16层客房区为1个水系统(NL6),17层~19层办公区为1个系统(NL7)。其中,NL1~NL4系统立管为中供中回双管异程式系统,供回水干管设在一层梁下;NL5~NL7系统立管均为下供下回异程式系统,供回水干管分别在4层、7层、16层梁下敷设。6结语(1)从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使用的舒适性、运行管理的灵活性的角度出发,夏季和过渡季节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水系统空调和多联机空调供冷供热,冬季水系统空调由新建换热站内的换热器供热。冬季除大宴会厅(空调供暖)外,主要功能房间均设地暖。(2)在一些结构较复杂、功能较多的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建筑自身结构特点和拟选用空调系统特点,重视建筑物功能分区与空调系统分区的统一,合理选择空调形式或不同空调形式合理的组合使用,能够在完成技术节能的同时,实现行为节能。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