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株大豆均可以作为潜在的优质饲料。全株大豆添加化学或微生物添加剂来制作青贮饲料,可以饲喂奶牛和肉牛[1-4]。目前,在土耳其和美国等地均已种植利用适应性广的大豆作为高价值的饲草[5-6]。中国的大豆产量在2019年为1 810万t,但仅为进口量的20%[7]。于志晶等[8]认为,种植大豆能够缓解豆科饲料短缺问题。使用豆科作物作为青绿饲料可以降低成本和减少碳排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9]。现阶段,中国种植大豆的籽粒主要用于蛋白质和食用油生产,加工豆制品,下游产品主要为豆粕(用于饲料)[7]。对大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对整株大豆作为饲料利用研究较少。有研究指出,粒用型大豆产量和品质受生育期的影响较大[10-11],在初熟期收获的大豆蛋白质含量更高[12-13]。Chang等[6]研究表明,绿肥大豆在初粒期的产量和品质都高于其他时期。Seiter等[14]研究认为,只要在满粒期到初熟期收获的饲用大豆,品质都较理想。可见,饲用大豆的最佳收获期会受地区和品种的影响。因此,本试验研究株型较高大的3种粒用型夏大豆在不同生育期的全株产量和营养成分,以期为大豆全株作为饲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普通粒用型栽培大豆品种桂夏3号、华夏3号和十月黄,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提供。试验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增城试验基地(23°26'N,113°15'E)。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行长2.5 m,行距50 cm,株距15 cm,设置5行区,3次重复。种植期间没有灌溉和施肥,人工除草,一般大田管理。1.2测定指标及方法1.2.1农艺性状测定生育期划分和取样参照生育期组划分标准[15]:大豆分别在盛花期(R2)、盛荚期(R4)、满粒期(R6)采样。株高:从植株子叶节到主茎顶端。产量:单位面积地上全株收割的干物质重量。1.2.2营养成分分析将不同生育期大豆的地上部分离地面10 cm处刈割(包括茎、叶、花及夹等),切短至2 cm,混匀取200 g样品装入纸袋,烘箱干燥后,粉碎过40目筛,装入密封袋中,置于干燥器中备用。干物质(DM)含量采用干燥法测定,置于65 ℃鼓风干燥箱内48 h。水分测定置于(105±2)℃鼓风干燥箱内4 h后,称重。pH值检测:20 g样品加180 mL的蒸馏水置于4 ℃冰箱浸泡16 h后,过滤得滤液,使用pH仪测定。粗蛋白(CP)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粗灰分(Ash)的测定采用灼烧法;粗脂肪(EE)的测定采用残余法[15]。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ADL)的测定采用范氏纤维法[16]。常规成分检测参考张丽英[17]的方法。无氮浸出物(NFE)是100%减去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而得。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的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18]。1.2.3相对饲用价值计算相对饲用价值(RFV)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用来评价饲料价值的指标,是在美国饲料市场上通用的计算工具。RFV(%)=93×(88.9–0.779ADF)/NDF(%DM)(1)1.3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0.00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生育期大豆的农艺性状(见表1)由表1可知,桂夏3号的株高在且盛荚期和满粒期的株高均显著高于盛花期(P0.05)。华夏3号的株高在3个生育期均有显著差异(P0.05),盛荚期最高。而十月黄的株高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不断生长,在满粒期时达到最大值。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生物特征造成的,因为在满粒期时大豆秸秆已经弯曲且木质化严重,使株高相对缩短;另外,桂夏3号和华夏3号的生长习性为有限结荚习性而十月黄为无限结荚习性。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9.022.T001表1不同生育期大豆的农艺性状项目生育期桂夏3号(GX3)华夏3号(HX3)十月黄(SYH)株高/cmR269.78±0.22bxy76.81±2.61cx64.00±4.26cyR494.87±0.20az105.00±5.57ay135.56±1.09bxR689.00±1.00az95.67±1.76by151.67±2.03ax干物率(DM,%FM)R219.04±0.46cy20.73±0.54cx16.79±0.26czR424.99±0.18by23.13±0.44by29.85±1.00bxR635.77±0.30ax34.41±0.33ay36.28±0.33ax干物产量/(t/hm2)R22.74±0.14cx2.60±0.07cx1.92±0.19cyR46.14±0.10bx6.24±0.06bx5.43±0.15byR610.44±0.52a9.76±0.39a7.57±0.30a粗蛋白产量/(t/hm2)R20.63±0.01cx0.48±0.02cy0.37±0.03czR41.32±0.02bx1.24±0.01by0.96±0.01bzR62.56±0.09ax1.95±0.03ay1.60±0.07az注: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a、b、c表示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指标差异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x、y、z表示同一生育期不同品种的指标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不同品种和生育期对干物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物率随着生育期而不断增加,到满粒期时接近40%。同样,干物产量与品种和生育期都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桂夏3号的产量在盛花期、盛荚期和满粒期分别是2.74、6.14和10.44 t/hm2;华夏3号的干物产量分别是2.60、6.24和9.76 t/hm2;而十月黄的干物产量为1.92、5.43和7.57 t/hm2,相对较低。3个品种相对应的粗蛋白产量分别为0.63、1.32和2.56 t/hm2;0.48、1.24和1.95 t/hm2;0.37、0.96和1.60 t/hm2,同一生育期不同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也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产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不断增加。2.2不同生育期大豆的营养特性(见表2)由表2可知,华夏3号粗蛋白的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变化不断增加,在满粒期达到最高值。同样,桂夏3号和十月黄的粗蛋白含量在满粒期显著高于盛荚期(P0.05),但在盛荚期出现拐点。桂夏3号和华夏3号的粗脂肪含量在满粒期显著高于盛荚期,但在盛荚期出现拐点后迅速在满粒期达到最大值。同样,十月黄的粗脂肪含量在满粒期高于盛花期和盛荚期,并随着生长粗脂肪不断增加。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9.022.T002表2不同生育期大豆的营养特性(DM)项目生育期桂夏3号(GX3)华夏3号(HX3)十月黄(SYH)粗蛋白/%R221.81±1.04ab18.46±1.3119.50±1.12abR420.48±0.56bx19.26±0.59x16.12±1.06byR624.08±0.42ax20.03±0.55y21.21±0.57ay粗脂肪/%R22.73±0.34bx3.38±0.44bx1.35±0.20byR42.65±0.17bx3.21±0.17bx1.60±0.08byR69.18±0.18ax8.49±0.51axy7.85±0.34ay粗纤维/%R232.30±1.34a34.28±1.9934.14±1.65abR430.59±1.75aby36.43±2.49xy38.46±1.38axR627.49±0.45by35.89±3.19x33.29±1.20bxy粗灰分/%R29.11±0.04ay8.01±0.31az10.02±0.19axR47.90±0.04bx7.25±0.26ay6.91±0.17byR65.84±0.12c6.19±0.07b6.19±0.19c无氮浸出物/%R224.63±0.60b25.45±1.0625.41±1.91R430.70±1.66a25.73±2.8729.42±1.20R627.08±0.90ab22.46±2.1125.49±1.88中性洗涤纤维/%R247.12±2.93b51.16±2.26ab54.43±1.08abR452.12±0.90ay56.39±1.42ax56.97±1.24axR644.63±2.28c45.03±1.94b49.96±2.57b酸性洗涤纤维/%R230.56±1.24a33.96±2.0733.79±2.12bR431.84±0.82az36.43±0.67y39.93±0.90axR626.80±0.34by31.84±1.00x33.04±0.30bx木质素/%R27.72±0.73ab8.12±0.50ab7.78±1.44bR49.13±0.27ay9.53±0.40axy10.52±0.19axR66.64±0.26by7.27±0.37by9.39±0.77abx可溶性碳水化合物/%R24.20±0.08cxy5.13±0.17bx3.20±0.89byR45.08±0.21b4.28±0.22c5.20±0.88abR67.18±0.11a5.74±0.65a6.63±0.41a缓冲能/(mE/kg)R2307.61±32.81axy274.00±24.20by376.53±4.45axR4151.29±45.39by371.49±10.22ax381.58±4.45axR673.12±22.69c60.51±10.09c58.83±13.76bpH值R26.50±0.02bx6.37±0.03by6.52±0.02bxR46.51±0.03b6.69±0.08a6.54±0.05bR66.73±0.02ay6.67±0.07ay6.94±0.03ax3个品种的无氮浸出物在3个生育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盛花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在盛荚期最高。桂夏3号、华夏3号和十月黄的无氮浸出物的最高含量均在盛荚期,分别为30.70%、25.73%、29.42%。桂夏3号和十月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随着生育期不断增加,且在盛花期有显著差异(P0.05)。2.3不同生育期大豆的相对饲用价值(见图1)由图1可知,桂夏3号、华夏3号和十月黄的相对饲用价值均在满粒期达到最大,分别为142.5、133.0和118.2。3个大豆品种在盛荚期的相对饲用价值显著低于盛花期和满粒期。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9.022.F001图1不同生育期大豆的相对饲用价值3讨论3.1不同大豆品种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分析Acikgoz等[19]和索荣臻等[20]研究不同种植行距、播种率和收割时期对全株大豆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大豆在种植行距最大时草产量最大。播种率和收割时期增加,干物产量随着增加,种植行距和播种率对饲用大豆的粗蛋白、可降解蛋白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没有影响。Foster等[21]分析全株大豆,豌豆和豇豆的营养品质差异,发现全株大豆更有作为奶牛饲料的潜力。有研究表明,大豆的营养价值与饲用品质受生育期和品种的影响较大[6,12-13]。本研究中,桂夏3号和十月黄的粗蛋白含量受生育期影响较大,满粒期的粗蛋白含量较高,而华夏3号的粗蛋白含量不受生育期的影响。Dias等[22]认为,在始荚期至初熟期,大豆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有研究表明,两个大豆品种粗蛋白含量即使在同一生育期也有差异,且最高含量位于不同的生育期[6]。本试验中,3个大豆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在满粒期均明显高于盛花期和盛荚期,其中桂夏3号和华夏3号的粗脂肪含量在盛花期至盛荚期时稍微降低,在盛荚期到满粒期迅速增加,而十月黄的粗脂肪含量是随着发育阶段而增加的。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生长发育,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重要营养成分随着光合作用而不断积累的结果[11,14]。粗纤维在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中变化规律相对比较复杂。华夏3号和十月黄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桂夏3号呈一直减少趋势,3个品种的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从盛花期到盛荚期不断增加,从盛荚期至满粒期逐渐减少。Niaz等[11]研究指出,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的含量在始花期到初粒期不断增加,在初粒期至初熟期不断减少。Chang等[6]通过绿肥型大豆TN4和TN7的品质对比研究发现,TN4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始荚期和初粒期,TN7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则随着生长发育而不断增加。桂夏3号和十月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华夏3号在盛荚期出现回落后再逐渐升高。有部分研究者认为,碳水化合物在始荚期的含量低于初粒期和初熟期的含量[6]。3.2不同大豆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农艺性状分析Niaz等[11]和Dias等[22]研究指出,不同大豆品种的干物率随着生育期延长而不断提高,与本试验对桂夏3号、华夏3号和十月黄的研究结果相同。同样,大豆干物产量和干物率的变化趋势相似,都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不断增加。2001至2008年的数据表明,饲料豆在美国大平原中部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其生物产量从始花期持续增加到初熟期,由于生物产量的不断积累在灌溉量适宜增加的情况下粗蛋白的产量也在增加。同时,在满粒期粗蛋白产量达到最大值,2001至2008年的相对饲用价值的变化范围在136~208[1]。本研究所用材料桂夏3号、华夏3号和十月黄均为普通粒用型栽培品种,全株干重与此报道相近[21],也存在其他品种略高于本研究中干重的情况[23],其中干重产量范围为7.6~10.4 t/hm2,其均值为9.3 t/hm2,蛋白质含量为21.77% DM。而同地区的全株饲用小麦年产量为7.73 t/hm2,高于蚕豆和苜蓿等小作物[24-25]。此外,大豆生物产量仍难与18.6 t/hm2的玉米以及34.3~44.0 t/hm2的甜高粱等夏季C4作物相比[26-27]。因此,大豆在做青贮饲料时应考虑与熟期相一致的高产低蛋白质含量的作物间套种植比较好。4结论通过对桂夏3号、华夏3号和十月黄3个大豆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营养价值对比研究,发现整株大豆饲用价值和产量受大豆品种和生育期影响较大,变化规律不一。盛花期至满粒期的干物率、干物产量、粗蛋白产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干物率、干物产量和粗蛋白产量随生育期延长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相对饲用价值在盛荚期出现降低,随后在满粒期达到最大值。根据大豆相对饲用价值参考苜蓿分级标准,饲用大豆应在满粒期收获比较好,其质量等级接近或高于盛花期的苜蓿的营养价值。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