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是多年生热带、亚热带落叶乔木[1],属被子门辣木科辣木属植物,原产于印度、非洲等地区,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国家和地区被大量种植。辣木生长快速、抗旱能力较强,各组织器官均含有丰富优质植物蛋白、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我国在2012年特批辣木为新资源食品[2]。文章主要针对辣木叶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功能特性、应用开发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辣木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1辣木叶中营养成分辣木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质元素,辣木叶营养成分见表1[3]。辣木叶蛋白质含量是牛奶的2倍,所含氨基酸种类主要包括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等[4]。辣木叶中还含有能够降低便秘和肠癌发生率的膳食纤维。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9.032.T001表1辣木叶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鲜叶片干叶片叶片粉末蛋白质/g6.729.427.1粗纤维/g0.912.519.2热量/J385.11 377.2858.1钙/mg4402 1852 003镁/mg42448368磷/mg70252204钾/mg2591 2361 324铁/mg0.8525.628.2VB1/mg0.062.022.64VB2/mg0.0521.3020.50VB3/mg0.87.68.2VC/mg220.015.817.3VE/mg448.010.8113.0注:表中数值为100 g植物原料的含量2辣木叶各活性物质的提取目前,采用各种提取纯化的方式可以从辣木叶中筛选出以下几种功能性活性物质:黄酮类、多糖类、酚酸类物质等。2.1辣木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叶、果实、皮等部位,其类型通常可以分为花青素类、原花青素类、黄酮醇类和儿茶酚类。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学特性,是辣木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5]。辣木花柄中黄酮含量最高,根部中含量相对较少。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提取方法有蒸馏法、微波法、超声法、生物酶解法、膜技术提取法等。王远等[6]选择微波辅助提取法开展辣木叶黄酮的提取工作,发现此方法提取率约5.53%;其后,应用聚酰胺层析柱纯化黄酮粗提物,检测总黄酮含量约为661.10 mg/g;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纯化后的辣木叶黄酮分子结构,发现纯化的辣木叶黄酮共约含11种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可以确定辣木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7、提取时间为46 min、温度50 °C,可得提取率为48.93 mg。2.2辣木多糖辣木多糖的含量在不同组织器官内存在一定差异。任安祥等[7]研究发现,辣木茎中多糖的提取率约为14.95%,而叶和种子内的多糖提取率约为10.43%和12.35%,壮龄中叶多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幼、老龄叶多糖含量。Wang等[8]后续开展辣木粗多糖中各单糖组分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单糖组分比例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0.49∶3.65∶0.63∶1.27。Li等[9]在辣木叶中分离得到1种新型多糖MOP-3,分析其分子结构发现,MOP-3分子量为4.033×106 Da,MOP-3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甲基化与核磁共振分析发现,MOP-3的主要糖苷键类型为(1→3,6)-β-D-Gal p,(1→6)-β-D-Gal p,(1→5)-α-L-Ara f和T-α-L-Ara f。2.3辣木多酚针对辣木叶多酚的提取工艺筛选,吴迪[10]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设置条件为乙醇浓度配制70%、料液比例1∶30、提取温度50 ℃、时间42 min,得到的总酚获取率高达2.44%。Kashiwada等[11]提取2012年的辣木叶多酚,最后筛选分离得到5个绿原酸类化合物。2.4辣木挥发油辣木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受地域条件影响较大。梁文娟等[12]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GC-MS相结合,收集云南源的辣木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中鉴定得出31种成分,包括脂肪烃类、萜类、芳香化合物等化合物。蔡彩虹等[13]经GC-MS分析方法提取辣木叶中的挥发油成分,试验最终鉴定出33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为85.94%,主要为醛类、酮类、脂肪酸类、烷烃类等化合物,其中棕榈酸的含量占比最大,为38.63%。后续试验研究发现,辣木叶挥发油还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功能。3辣木叶活性物质的功效3.1抗氧化黄酮、多酚类物质是辣木叶中最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Nouman等[14]比较7种辣木叶中多酚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发现辣木叶的多酚提取物中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IC50值约达8.51~31.55 mg/L,与3-对香豆酰奎宁酸和芹菜素-8-C-葡糖苷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赵一鹤等[15]使用乙醇萃取辣木叶分别得到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邻苯三酚法和DPPH法进行各成分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确定辣木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主要机制可能是乙酸乙酯层主要为黄酮和多酚成分,且抗氧化活性随浓度呈正比,3种组分浓度在500 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90%。饶体宇等[16]添加辣木叶提取物(2 g/kg)至蛋鸭饲料中,发现辣木叶提取物可以调节蛋鸭脂质代谢,增强了蛋鸭血清及蛋黄抗氧化性能。将0.03%辣木叶黄酮添加至大豆油中可以有效抑制大豆油脂的氧化酸败[17]。辣木叶发挥其抗氧化活性的机制可能与直接清除自由基、金属螯合有关。3.2抗炎抗病毒崔璨等[18]研究提取的辣木叶多糖的分子活性,发现辣木叶多糖可通过作用于NF-κB信号传导通路发挥其抗炎作用,辣木叶多糖通过抑制iNOS mRNA及TNF-α mRNA的表达,影响机体促炎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Kooltheat等[19]以人巨噬细胞为模型,经辣木叶水-甲醇提取物处理后,发现辣木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人巨噬细胞TNF、IL-6和IL-8的分泌。辣木叶水-甲醇提取物通过抑制NF-κB信号中关键基因RelA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有研究发现,辣木叶水煎液能够通过抑制信号通路p38 MAPK、增加OPG/RANKL比率来抑制炎症进展,可以有效抑制H9禽流感病毒的增殖[20]。辣木叶的乙醇提取物可以抑制H9禽流感病毒的活性,增强BHK-21细胞抗口蹄疫病毒的活性[21]。Araújo等[22]使用辣木籽提取物进行体内和体外的抗炎试验,发现辣木籽提取物可缓解LPS体外对巨噬细胞的炎性刺激,减轻小鼠体内急性炎症症状。辣木籽提取物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和NO的合成量达到抗炎效果。辣木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NO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23]。3.3抑菌辣木叶提取物具有抗菌的功能。有研究报道,辣木叶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气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且最小抑制浓度值均在2.0~4.0 g/L,辣木叶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与其含有的单宁、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有关,辣木叶中含有的辣木素可分解成两个异硫氰酸苄酯分子,也被证明有抗菌活性[24]。Jabeen等[25]以辣木籽的粗提取物、上清、残渣等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组分的抑菌活性,发现几种成分均能有效抑制多杀性巴氏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多种细菌的增殖,该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与钠离子,钾离子等阳性离子、温度、pH值有关。张婧[26]研究发现,辣木提取物成分会因采收期、部位、品种的不同而产生差异。3.4抗肿瘤辣木叶提取物对部分肿瘤细胞具有比较强烈的细胞毒性,主要表现为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降低肿瘤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马莉等[27]以5种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究辣木叶多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发现8 g/L的辣木叶多糖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率达59.32%,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达47.57%,辣木叶多糖对两类癌细胞的抑制能力呈浓度依赖性增加。Rahaman等[28]研究发现,辣木叶水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存活率。杨敏等[29]发现,经80%浓度的乙醇提取的辣木多酚表现出更强的抑癌效果,细胞经400 mg/L辣木多酚处理48 h后,抑癌率达96.4%以上,抑癌效果同样呈现剂量依赖性增长;辣木多酚可能是依靠其多种单体的协同作用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迁移能力,并通过调控Bax和Bcl-2两种凋亡蛋白加速癌细胞的凋亡。3.5其他活性有研究表明,辣木叶提取物具有护肝、免疫调节及促进生长的功能[30-32]。4辣木叶在畜禽生产的应用4.1辣木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范建成等[31]发现,添加10%的辣木叶粉可以明显改善蛋鸡的蛋品质、产蛋性能,屠宰性能及各项血液指标。在蛋鸡日粮中添加15%辣木叶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但产蛋量低于5%和10%添加量组;添加5%辣木叶组鸡蛋蛋黄颜色最深,促进蛋鸡蛋白质的吸收率最高[33]。饲粮中添加2 g/kg的辣木叶提取物可以使蛋鸭血清和蛋黄SOD活性分别提高31.3%和43.9%,蛋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20.9%,蛋鸭十二指肠sIgA含量增加65.6%[16]。在鹌鹑日粮中添加4%辣木叶粉可以显著提高7~35日龄鹌鹑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新城疫抗体、IL-2,INF-γ水平及各项免疫器官指数[34]。在ISA布朗鸡日粮中添加1%的辣木叶粉可以延长饲料转运时间,改善脂代谢及肠道解剖结构[35],其机制可能是辣木叶中β-谷甾醇与胆固醇的结构相似,可竞争性的抑制小肠对机体胆固醇的吸收。胆固醇可以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由胆汁排出体外[36]。4.2辣木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庞家满等[37]发现,与辣木枝饲粮相比,试验猪对辣木叶的消化、代谢能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35、8.24 MJ/kg和49.26%,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粗蛋白质标准回肠消化率分别为42.05%、42.59%和49.03%,均显著高于辣木枝饲粮。肌肉SOD活性可以反映阻止肌肉脂质氧化反应进行的能力,帮助判断肉品质及货架期[38]。添加6%辣木叶可以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降低育肥猪背膘厚度,提高肌肉SOD活性和T-AOC,增强机体总抗氧化能力,辣木叶可以提高育肥猪n-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升背最长肌中n-3∶n-6的值,说明辣木叶可以有效维持体内脂肪酸平衡,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39]。4.3辣木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瘤胃相关发酵指标是评估饲料营养价值和反刍动物营养状况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辣木叶的干物质瘤胃降解率大于60%,显著高于辣木梗,粗蛋白的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苜蓿及辣木梗,其综合饲用价值高于苜蓿干草;使用辣木代替50%的苜蓿饲喂奶牛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且对奶牛的瘤胃发酵和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无不利影响[40]。Cohenzinder等[41]研究发现,辣木叶作为一种蛋白补充剂添加在青贮饲料中可以促进奶牛的采食量,增强对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粗蛋白质等的体内消化率,提高产奶量。辣木叶作为饲料代替山羊浓缩饲料可以将体内酸性洗涤剂纤维的消化率增加至75%,提高饲料利用率及生产性能,且对山羊血清代谢物和血清矿物质没有负影响[42]。有研究发现,使用100%辣木叶粉饲喂山羊可以减少体内氮素流失,且营养价值比银合欢叶和鼠豆叶高;辣木叶全饲料可以提高绵羊对干物质、粗蛋白、有机物及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43-44]。5展望目前,针对辣木叶的药理性研究相对较少,需要深入研究辣木提取物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提取方式优化、分析活性成分分子结构、筛选活性成分的大量研发。研究人员对辣木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进行初步提取并探究其功能,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辣木各组织活性物质提取方面尚缺乏高提取率、高浓度、高活性的综合提取技术。因此,为促进辣木等海外药用植物的产业发展,需充分利用现代化深加工设备,扩大辣木在畜牧养殖、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开展大量应用及基础研究,开发出辣木更多潜在的功能活性,加快植物种植的产业化。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