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会影响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产奶性能[1]。饲粮精粗比不当会引起瘤胃消化能力下降、消化酶活性降低,导致反刍动物屠宰性能和肉、奶品质下降[2]。因此,探讨不同粗饲料、精饲料以及反刍动物品种的适宜精粗比,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及菌群、屠宰性能、肉品质和产奶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并考查其对反刍动物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为规模化饲养反刍动物提供参考。1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吸收代谢的影响1.1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调节饲粮精粗比是改变反刍动物饲粮结构和营养水平的重要手段,适宜的饲粮精粗比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改善生产性能。吴贤峰等[3]以大米草为粗饲料,发现饲喂精粗比为40∶60、50∶50饲料的山羊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饲喂精粗比为30∶70饲料的山羊,综合考虑血清生化指标,精粗比为40∶60较为适宜。高林青等[4]发现,相比饲喂精粗比为50∶50、40∶60的饲粮,饲喂精粗比为70∶30饲粮的湖羊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血清生长激素、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显著提高,而相比饲喂精粗比为40∶60的饲粮,饲喂精粗比为60∶40饲粮的湖羊体重显著提高,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显著提高,精粗比为60∶40的饲喂效果最佳。1.2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吸收代谢的影响反刍动物能否充分消化吸收饲粮中的蛋白质,主要取决于瘤胃可降解蛋白质能否最大效率地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而瘤胃可降解蛋白质又受到饲粮精粗比的影响,且干物质、有机物、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也受到饲粮精粗比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宜的饲粮精粗比是提高反刍动物对营养物质吸收代谢的重要手段。王文奇等[5]发现,母羊对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随精粗比的升高而升高,消化氮随精粗比的升高而升高,消化能、代谢能、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随精粗比的升高而极显著升高,但过高或过低的精粗比不利于氮的沉积,70∶30和55∶45为较适宜的饲粮精粗比。全佳慧等[6]发现,饲喂精粗比为3∶7的饲粮可以显著提高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对干物质、有机物、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可消化氮、尿氮/进食氮,从而促进氮的代谢和沉积。2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肠道发育、瘤胃发酵及菌群的影响2.1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适宜的日粮组成能够促进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当纤维素含量较高时,能够通过物理和化学刺激促进胃肠道上皮组织的生长[7]。适宜的饲粮精粗比能够加速瘤胃上皮细胞增殖,促进瘤胃上皮细胞生长,阻滞瓣胃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瓣胃上皮细胞生长[8]。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其比值是反应胃肠道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肠道绒毛高度越高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越大,吸收能力越强;而隐窝深度越低,肠上皮细胞分泌消化液的能力越强,进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9]。占今舜等[10]研究表明,相比高精粗比日粮(60∶40),饲喂低精粗比日粮(40∶60)可以显著提高努比亚黑山羊母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中精粗比日粮(50∶50)可以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说明低精粗比日粮可促进努比亚山羊胃肠道发育,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杨宏波[11]研究表明,相比饲喂精粗比为75∶25、70∶30的饲粮,饲喂精粗比为60∶40、65∶35饲粮的中国荷斯坦断奶公犊牛瘤胃腹囊胃壁厚度、背囊乳头长度和背囊胃壁厚度显著提高。2.2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高精粗比饲粮可以降低反刍动物瘤胃液pH值,但会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和丁酸含量,降低乙酸含量,影响瘤胃内环境及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与定植,导致瘤胃发酵失常[12]。因此,选择适合的饲粮精粗比,是改善瘤胃发酵、提高营养物质降解率的重要手段。胡丹丹[13]研究表明,相比低精粗比日粮(40∶60),饲喂高精粗比日粮(60∶40)会使丙酸浓度极显著升高,乙酸/丙酸值极显著降低,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浓度及pH值和氨氮浓度差异不显著,从而使营养物质在瘤胃内快速降解发酵,改善瘤胃环境。崔安等[14]发现,提高日粮精粗比可以显著降低秦川肉牛公牛、阉牛和母牛的瘤胃pH值、氨氮浓度、乙酸丙酸比值,显著提高秦川肉牛公牛、阉牛和母牛瘤胃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提高公牛、阉牛瘤胃的丁酸浓度,显著降低秦川肉牛公牛、阉牛和母牛的甲烷排放量,说明提高日粮精粗比可改善瘤胃发酵环境,降低甲烷排放量。2.3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的影响反刍动物的瘤胃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瘤胃中的细菌、真菌、原虫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饲料的降解和发酵,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细菌发挥着主要作用[15]。反刍动物瘤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结构主要受饲粮结构的影响[16]。适宜的饲粮精粗比能够调节瘤胃菌群,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更好地降解饲料。徐晓锋等[17]研究表明,饲喂低精粗比饲粮(40∶60)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的Ace指数、Chaol指数显著高于高精粗比日粮(60∶40)奶牛,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极显著高于高精粗比日粮(60∶40)奶牛,说明低精粗比饲粮可以提高奶牛瘤胃菌群多样性。霍俊宏等[18]发现,饲喂低精粗比日粮(40∶60)山羊的瘤胃迷踪菌门、黏胶球型菌门、TM7、蓝藻菌门、螺旋体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高精粗比日粮(60∶40)山羊,广古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高精粗比日粮山羊,vadinCA11和Sphaerochae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高精粗比日粮山羊,新月形单胞菌属和甲烷微球菌属显著低于高精粗比日粮山羊,中精粗比日粮(50∶50)山羊的瘤胃脱硫弧菌属D168、白色瘤胃球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和栖瘤胃普雷沃菌显著高于低精粗比日粮山羊,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显著低于低精粗比日粮山羊。3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是关系到反刍动物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适宜的精粗比可以提高反刍动物净肉率等屠宰性能指标,改善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及熟肉率等肉品质指标[19]。程光民等[20]发现,饲喂精粗比为45∶55的日粮可以显著提高公羊净肉率、胴体净肉率、肉骨比、系水力,饲喂精粗比为35∶65的日粮可以显著提高母羊净肉率、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嫩度、熟肉率、系水力,说明公羊的适宜精粗比为45∶55,母羊的适宜精粗比为35∶65,在此精粗比下肉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都有显著改善。高精粗比的日粮(70∶30)能够显著提高中国荷斯坦断奶公犊牛肝脏、十二指肠和瘤胃中的SREBP-1和ApoA1mRNA的相对表达量,更高的精粗比(75∶25)能够显著提高肝脏和十二指肠FASN mRNA及SCD1 mRNA,说明高精粗比能够促进脂肪形成,改善肉品质[21]。占今舜等[22]研究表明,高精粗比(70∶30)可以极显著提高湖羊的羊肉熟肉率,极显著降低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提高腿肌粗脂肪含量,改善羊肉品质,但不利于肠道发育。过高精粗比虽然有利于提高反刍动物肉品质,但综合考虑仍需适当降低精粗比。4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的影响4.1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反刍动物采食适宜精粗比的饲粮可以提高母畜的繁殖性能,使其快速恢复健康,还可以维持胚胎正常发育,提高产仔性能。姜士凯等[23]以玉米秸秆为粗饲料,以精粗比为60∶40饲喂围产期中国荷斯坦奶牛,发现相较于饲喂以羊草、苜蓿和玉米青贮为粗饲料,饲喂精粗比为40∶60饲粮的奶牛产前、产后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提高,尿液pH值和产后瘫痪、胎衣不下、产褥热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张帆等[24]发现,随着精粗比的降低,母羊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总能、中性洗涤纤维、灰分等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初生羔的体斜长显著降低,初生羔的体重、体高、胸围、腹围、头宽、头长、直冠臀长、曲冠臀长等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说明较低的饲粮精粗比会降低妊娠母羊的营养物质消化率,但母羊会通过降低自身体重维持胚胎的正常发育,因此对初生羔的影响不大。张帆等[25]发现,随着初产湖羊妊娠母羊饲粮精料比例的降低,羔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极显著提高,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从而羔羊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养殖户应通过合理配置妊娠母畜精粗比,促进母畜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维持母畜的健康和出生仔畜的体况。4.2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产奶性能的影响反刍动物采食高精粗比饲粮时,可以充分发酵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改善胃肠道发酵环境,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并刺激腺体分泌消化酶,增加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产奶性能,改善乳品质[26]。朱芬花等[27]发现,与精粗比为40∶60相比,饲喂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可以显著提高平均日产奶量和乳蛋白率,饲喂精粗比为60∶40的日粮可以显著提高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显著降低料奶比和体细胞数,说明饲喂不同精粗比的饲料可以提高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和乳品质,且精粗比为60∶40饲喂效果最好。张树坤[28]研究表明,相比低精粗比饲粮(4∶6),饲喂高精粗比饲粮(6∶4)可以显著降低泌乳中期山羊乳中甘油三酯、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日产乳量和乳中总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5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反刍动物生产过程中,低精料水平会导致日采食量增加,日增重降低,使得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确定适宜的精粗比,是保证反刍动物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09.038.T001表1饲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动物种类粗饲料类型精粗比经济效益文献来源宁夏滩羊公羊芦苇、玉米秸秆、苜蓿75∶25、50∶50、35∶65饲料成本分别为1 798、1 344、1 136元,纯收入分别为3 975、1 591、765元张力莉等[29]断奶杜泊绵羊、生长期杜泊绵羊花生秧、玉米青贮断奶期:40∶60、50∶50、60∶40、70∶30;生长期:35∶65、45∶55、55∶45、65∶35断奶杜泊绵羊的平均日成本分别为1.485、1.649、1.720、1.843元/kg,平均日净利润分别为-0.690、1.719、1.590、1.646元/d;生长期杜泊绵羊的平均日成本分别为1.394、1.513、1.636、1.719元/kg,平均日净利润分别为-0.926、0.839、1.486、1.315元/d徐相亭等[30]断奶滩寒杂种羊玉米秸秆65∶35、60∶40、55∶45增重收入分别为282.26、286.44、273.02元/只,盈利分别为116.66、132.54、130.82元/只侯鹏霞等[31]生长期海南黑山羊王草40∶60、45∶55、50∶50、55∶45、60∶40饲料成本分别为25.84、26.96、26.65、28.06、29.22元/只,纯收入分别为74.14、54.04、63.35、67.93、57.77元/只李茂等[32]晋南牛玉米秸秆10∶90、30∶70、50∶50、70∶30日均增质量收入分别为24.61、36.90、41.40、42.62元/头,日均饲料成本分别为5.08、10.00、15.12、18.64元/头,日均毛收益分别为7.38、26.90、21.78、23.98元/头燕文平等[33]由表1可知,想要获得较高的反刍动物饲养经济效益,选择适宜的精粗比很重要。精粗比为70∶30~40∶60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具体还要看粗饲料种类、精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以及动物种类确定。6结论适宜的饲粮精粗比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瘤胃发酵,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改善养殖环境。但不同的反刍动物品种、生长阶段、粗饲料种类以及精饲料的蛋白质水平有其适宜的饲粮精粗比,仍需养殖户根据自身的饲养目标选择适宜的饲粮精粗比。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