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快速地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但是随之带来一些疫病的频发。目前,在我国普遍流行的疫病主要有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等,给养殖场(户)带来很大困扰,增加养殖成本,降低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2]。目前,对于经常发生的疫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疫苗免疫在规模化猪场,疫病是造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种猪场重要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猪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本研究选取北京密云某规模化猪场对其猪群的圆环病毒、蓝耳病毒、猪瘟病毒进行抗体检测,以期为该地区猪场发生的主要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降低规模化猪场因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集2020年12月15日对北京密云某规模化猪场不同养殖阶段的猪群进行血液样品收集310份。其中,哺乳仔猪血液样品35份、保育猪血液样品50份、后备母猪血液样品40份、经产母猪血液样品95份、育肥猪血液样品80份、种公猪10份。将采集的上述血液样品当场进行离心(4 000 r/min离心80 min)收集血清,标记号码,分装于Ep管中,低温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置于-20 ℃冰箱保存备用。1.2疫苗免疫程序猪场的疫苗免疫程序根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2012~2020)》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常见动物疫病免疫的推荐方案(试行)对猪口蹄疫-O型、蓝耳、猪瘟等进行普遍免疫。1.3试验试剂及仪器1.3.1仪器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洗板机由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生产;酶标仪由瑞士Tecan公司生产;移液器由Thermo公司生产。1.3.2试验试剂猪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试剂盒由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猪蓝耳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由MEDIAN公司生产;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由西班牙海博莱生物大药厂生产。1.4试验方法1.4.1检测方法本试验采集的血液样品使用ELISA的方法进行猪口蹄疫-O型病毒、蓝耳病毒、猪瘟病毒抗体的检测,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酶标仪的检测波长设置为450 nm测定各种病毒抗体的OD450 nm值。1.4.2结果判定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样品的S/P值0.4,说明该样品结果为阴性,无抗体;若样品的S/P值≥0.4,说明该样品结果为阳性,有抗体。猪蓝耳病病毒(PRRSV):样品的S/P≥0.4,说明该样品结果为阳性,有抗体;S/P0.4,说明该样品结果为阴性,无抗体。猪瘟病毒(CFSV):被检样品的阻断率≤30%判为CSFV阴性;被检样品的阻断率≥40%判为CSFV阳性;被检样品的阻断率40%,样品判为可疑。1.5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5软件进行简单整理统计,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猪群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和种公猪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4.29%、52.00%、93.75%、75.00%、97.89%、80.00%,不同猪群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的S/P值存在一定差异(P0.05)。其中,经产母猪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的S/P值最大,为2.63,显著高于其他猪群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的S/P值(P0.05);保育猪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的S/P值最小,为1.36。哺乳仔猪、育肥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种公猪的阳性检出率均超过国家标准规定(70%)。XX.XXXX/j.issn.1672-9692.2021.07.016.T001表1不同猪群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检测结果Tab.1Results of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against porcine foot-and-mouth disease-O virus (FMDV-O) in different swine herds猪群样品数/份阳性数/份阳性率/%S/P值合计31026585.481.92哺乳仔猪353394.292.33ab保育猪502652.001.36c育肥猪807593.752.28ab后备母猪403075.001.67b经产母猪959397.892.63ab种公猪10880.002.16ab注 :同列数据的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不同猪群猪蓝耳病毒(PRRSV)抗体检测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和种公猪的蓝耳病毒(PRRS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43%、84.00%、97.50%、87.50%、95.79%、100.00%,不同猪群的蓝耳病毒(PRRSV)抗体的S/P值未产生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种公猪的蓝耳病毒(PRRSV)抗体的S/P值最大,为1.83,阳性率为100%;保育猪的蓝耳病毒(PRRSV)抗体的S/P值最小,为1.63,阳性率为84%,也高于国家标准(70%)。XX.XXXX/j.issn.1672-9692.2021.07.016.T002表2不同猪群猪蓝耳病毒(PRRSV)抗体检测结果Tab.2Test results of PRRSV antibodies in different swine herds猪群样品数/份阳性数/份阳性率/%S/P值合计31028892.901.66哺乳仔猪353291.431.65保育猪504284.001.63育肥猪807897.501.77后备母猪403587.501.58经产母猪959195.791.70种公猪1010100.001.832.3不同猪群猪瘟病毒(CFSV)抗体检测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和种公猪的猪瘟病毒(CFS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57%、86.00%、100.00%、95.00%、94.74%、100.00%,不同猪群的猪瘟病毒(CFSV)抗体的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育肥猪和种公猪的猪瘟病毒(CFSV)抗体的阳性率为100%,平均阻断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猪群(P0.05);所有猪群的猪瘟病毒(CFSV)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国家标准(70%)。XX.XXXX/j.issn.1672-9692.2021.07.016.T003表3不同猪群猪瘟病毒(CFSV)抗体检测结果Tab.3Test result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FSV) antibodies in different swine herds猪群样品数/份阳性数/份阳性率/%平均阻断率/%合计31029294.1974.70哺乳仔猪353188.5769.41c保育猪504386.0068.29c育肥猪8080100.0084.76a后备母猪403895.0077.04b经产母猪959094.7475.81b种公猪1010100.0082.92a3讨论猪口蹄疫O型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集约化、规模化的大型养猪场日常中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避免该类疫病的爆发及传播,猪场日常管理中,要注重该病毒的监测、及时免疫、疫苗免疫效果等工作,避免给养殖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4]。本试验结果表明,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和种公猪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的S/P值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产母猪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的S/P值最大,为2.63,显著高于其他猪群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的S/P值;保育猪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的S/P值最小,为1.36。哺乳仔猪、育肥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种公猪的阳性检出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70%。导致上述各猪群监测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各类猪群的饲养环境、免疫情况及疫苗有效性等因素引起的。研究表明,仅仅进行1次免疫,免疫效果相对较低,需加强免疫才能够提高抗体免疫效价[5]。所以导致该猪场保育猪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FMDV-O)抗体的S/P值最小。在生猪养殖生产中,需要结合本场的实际生产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各类疫病的免疫程序,实时监测各类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口蹄疫O型是我国养猪产业中比较频发的疫病之一。养殖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此病的预防工作,保证做到抗体阳性检出率不低于国家的规定(70%)。对于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猪群,需要及时制定、调节免疫程序,及时进行二次免疫,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6]。该猪场种公猪的蓝耳病毒(PRRSV)抗体的S/P值最大,为1.83,阳性率为100%;保育猪的蓝耳病毒(PRRSV)抗体的S/P值最小,为1.63,阳性率为84%,均高于国家标准的70%,说明该场PRRSV免疫防控效果较好。研究表明,保育猪在已经得不到母源抗体的有效保护时,若其首免时间选择良好,会使保育猪蓝耳病抗体在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但也需对抗体较低猪只进行补免,并持续关注猪蓝耳病毒抗体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免疫程序[7-9]。不同类别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猪群的猪瘟病毒(CFSV)抗体的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育肥猪和种公猪的猪瘟病毒(CFSV)抗体的阳性率为100%,平均阻断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猪群;所有猪群的猪瘟病毒(CFSV)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国家标准(70%);保育猪的抗体阳性率较低,平均阻断率为68.29%,说明该类别猪群免疫效果较差。研究表明,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强化防疫工作的管理水平,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日常管理工作应及时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抗体水平较低的猪群应及时制订方案进行补免,以保证进入下一阶段前有较高的猪瘟病毒抗体水平[10-12]。应在母猪源头做好各类疫病的免疫工作,保证新生仔猪的健康。新生仔猪和保育猪养殖生产中,应加强免疫次数,保证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有较高的FMDV-O、PRRSV、CFSV抗体水平。目前,对于病毒类的疫病,应注重综合管理预防措施工作,养殖人员应时刻对各类病毒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一旦出现抗体水平波动较大的情况,应及时采取免疫措施,合理规划免疫程序,确保猪群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如发现猪患病,需要立刻及时淘汰,做无害化处理,避免大规模感染传播。4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密云地区该猪场的猪口蹄疫-O型、蓝耳、猪瘟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中只有保育猪的猪口蹄疫-O型抗体水平低于国家标准,其余猪群以上3种病毒抗体阳性率均符合国家规定。此猪场应对保育猪的猪口蹄疫-O型进行二次免疫,以便提高该猪场的整体免疫水平,提高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