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场地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友好路以北、康乐街以西、冶金路以南、白银公司招待所以东。场地南侧布置1#(住宅楼)、2#楼(住宅楼),沿场地东侧布置3#楼(酒店式公寓)、4#楼(住宅楼),沿场地北侧布置5#(住宅楼)、6#(住宅楼)、7#楼(住宅楼);场地西侧布置8#(住宅楼)、10#楼(幼儿园);场地相对居中部位布置9#楼(商业)。1#、2#、4#、8#、9#、10#楼地下室贯通形成大底盘多塔,3#、5#、6#、7#楼为独立的单体。1#楼地下2层地上32层,房屋高度99.15 m;2#楼地下2层地上32层,房屋高度为99.55 m;3#楼地下1层地上22层,房屋高度82.95 m;4#楼地下2层地上32层,房屋高度97.10 m;5#楼地下2层地上33层,房屋高度为97.70 m;6#楼地下2层地上15层,房屋高度为46.10 m;7#楼地下2层地上33层,房屋高度为98.00 m;8#楼地下3层地上33层,房屋高度99.30 m;9#楼地下2层地上5层,房屋高度为23.85 m;本工程1#楼裙房、9#、10#楼采用框架结构,3#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余均采用剪力墙结构。1#、5#、6#、7#楼裙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9#、10#楼及大底盘车库采用柱下独立基础+防水板,其余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基础持力层均为砂岩层。白银市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Tg=0.45 s。楼位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11.013.F001图1楼位平面布置2抗震等级及抗震设防类别《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及《关于加强“5.12”汶川地震后我省城乡规划编制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工作的意见》中,为了保障人大、中型商业建筑的抗震安全,对建筑面积大于5 000 m2或层数在3层及以上的商业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1#、2#楼南面紧邻友好路,北侧与地下车库相连,场地南低北高,建筑专业以南侧内街为基准定义两层地下室,地上32层,地下2层为消防水池、丙类库房及设备用房等,地下1层和地上1、2层为商业(地下1层商业入口朝向友好路、地上1层商业入口朝北设置),地上3层至32层为住宅。按照规范规定,结构计算采用地下1层地上33层计算,3层商业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为乙类。商业及地下按8度对应的抗震等级(一级)进行计算配筋,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住宅部分按7度对应的抗震等级(二级)计算配筋,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1#楼裙房在1#楼主楼西侧,建筑竖向设计与1#楼主楼一致,以南侧内街为基准定义2层地下室,地上建筑共2层。地下2层为消防水泵房,地下1层及以上为商业,地下1层商业入口朝向友好路,地上1层商业入口朝北设置。按照规范规定,3层商业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为乙类,因此,该楼按照8度对应的抗震等级(框架二级)计算配筋,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4#楼地下2层(均为丙二类库房)地上32层(1~3层为商业,4层及以上为住宅),地上1~3层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为乙类,按8度对应的抗震等级(一级)计算配筋,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相关规定,地下1层抗震等级应按照上部结构采用,地下1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4#楼地下1层顶面为上部结构嵌固端,因此,地下1层抗震等级按一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地下2、3层以上住宅部分按7度对应的抗震等级(二级)计算配筋,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9#楼地下2层(均为小汽车库)地上5层(商业建筑,其包括电影院),根据规范规定1~5层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为乙类,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对应的抗震等级(二级)计算配筋,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地下2层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对应的抗震等级按照三级采用。10#楼地下2层(为小汽车库)地上3层为幼儿园,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的相关规定,幼儿园按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对应的抗震等级(二级)计算配筋,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地下1层同地上,地下二层抗震等为三级。3#、5#、6#、7#、8#楼抗震设防类别均为丙类,按7度对应的抗震等级计算配筋,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3地下室相关范围的选取关于地下室抗震等级的采用,本工程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1层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1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相关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四级。1#、2#、4#、8#、9#、10#楼与大地下室相连,在确定地下室抗震等级时,相关范围取主楼周边外延两跨,该工程地下1层车库中1#、2#、4#楼对应相关范围抗震等级取一级,8#、9#楼对应相关范围抗震等级取二级。除此之外,地下1层无地上结构部位及地下2层抗震等级按三级计算。在判断地下室顶板是否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该工程1#、2#、4#、8#、9#、10#楼地下室,相关范围取地上结构(主楼、裙房)外延且不超过20 m。4其他相关计算及加强措施(1)1#、2#、4#、5#、7#、8#楼高宽比超过规范限值,但不大于1时采取加强措施。控制弹性层间位移角剪力墙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制大于1/1 050;进行整体稳定验算,验算结构重力二阶效应,并满足相关要求;多遇地震作用下控制基础底面下不出现零应力区;控制纵向外边柱和外纵墙轴压比,其限值应比对应的数值降低0.05;框架结构底部两层纵向外边柱、其余结构体系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纵向外边柱的纵筋最小配筋率,采用相关规定中的角柱,且箍筋应全高加密。(2)1#楼1层局部错层,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 50001—2010)。错层处框架柱箍筋全柱段加强,箍筋间距小于100 mm,直径小于12 mm,肢距小于150 mm。错层处框架柱形成的短柱宜增设芯柱,该芯柱应伸出相邻上下层框架梁以外500 mm。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应设置边框梁,当受到条件限制无法设置边框梁时,应设置暗梁。暗梁、边框梁箍筋加长,箍筋间距小于100 mm,直径大于12 mm,肢距小于150 mm。暗梁尚应设置腰筋,腰筋间距小于100 mm,直径大于16 mm。(3)9#楼为商业建筑,3层平面中部布置了电影院,影院高度贯通3~5层的层高,且突出五层屋面高为2.55 m,影院屋面为网架结构,造成4、5层结构楼屋面梁板局部不连续。各层商业平面内环形通道部位多处开洞,且设有多部扶梯,造成楼板局部不连续,结构平面开洞率较大,可采用弹性板或局部弹性板模型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4)9#楼属于超长框架结构体系,由于建筑平面布局的限制,结构上无设缝的条件,因此本次设计9#楼地上5层均考虑温度影响效应。白银地区的基本气温最高为33 ℃,最低-18 ℃,超长钢筋混凝土部分设计采用温差为±25 ℃,且设计中应考虑后浇带的设置。(5)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6)9#楼多处因开洞形成单边梁、穿层柱,单边梁应设置抗扭纵筋和箍筋,沿梁全长箍筋间距小于100 mm,直径大于12 mm,且宜采用四肢箍。抗扭纵筋间距小于100 mm,直径大于16 mm。穿层柱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箍筋直径大于12 mm,肢距小于150 mm。单边梁、穿层柱处楼面开洞的周围相邻的一跨,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大于150 mm,双层双向配筋。洞口周边的边梁截面应加宽,并配置抗扭纵筋和箍筋。与单边梁和穿层柱相邻的上下层,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加强板厚和配筋。(7)局部单跨框架梁柱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悬挑长度超过2.0 m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5施工注意事项(1)按照各层平面图中所示位置设置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完工、沉降趋于稳定后浇筑,温度后浇带在相邻混凝土浇筑完60 d后浇筑;(2)施工中针对混凝土,应采取加强振捣、养护和保湿措施,适当增加养护时间,不得提前拆模;(3)结构施工完毕后,应及时砌筑墙体和铺设屋面保温层,不得长期在露天环境下放置;(4)应减少混凝土原材料中砂石骨料的含泥量,粗细骨料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5)地下室外墙、底板、车库及商场顶板(上部有覆土)采用防水混凝土;(6)板配筋双层双向,通长配置;(7)1#~10#楼场地高差较大,场地南北高差6.3 m,场地东西高差2.4 m,建设方应委托具有相应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的单位对其进行治理。此项工作应在本场地建筑物施工前完成,可结合本场地基坑支护一同进行设计、施工,以确保本场地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