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简介该工程的路线全长为5 km,开始桩号为K44+420,终止桩号为K49+300。标段内建设一座特大桥,即耳海河特大桥;建设2座大桥,为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预制T梁的数量约230片,桥梁总长为1.9 km,占总里程的40%左右。设置十道通道,涵洞的长度设置为440 m;路基的长度设置为3 km,路基挖方为142 m3,填方99 m3,弃方为48 m3,浆砌为2.8 万m3,使用的钢筋量为3.4 万t,混凝土的使用量为28 万m3。2特大桥设计特点2.1布置桥型耳海河特大桥中心桩号为K47+044,开始桩号为K46+436,终止桩号为K47+856,桥梁的总长度为1 400 m。六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是主桥的核心模式,主桥的跨径设置为964 m,桥高最大值为192 m,最大墩身高度设置为176 m。2.2主墩主墩中的4号主墩、8号主墩设置为双支等截面空心薄壁墩形式,墩身高度为102 m,单支截面尺寸设置为76 m2,内部设置为三箱室,左幅与右幅连体墩。将临时钢系梁设置在50 m位置处,悬浇施工完成后,再拆除临时性钢系梁。5号主墩墩高为175 m、6号主墩墩高为150 m、7号主墩墩高为130 m,墩身的主要形式均为空心左右幅连体墩,两侧按照80∶1的坡度值顺着桥的方向收坡,内部设置箱室3个,墩底位置设置实心段,厚度为4 m,设置永久性系梁两道,设置钢结构临时系梁一道。双支墩截面尺寸设置为76 m2,内部设置为三箱室,左幅与右幅连体墩,设置临时钢系梁在墩顶向下20 m位置处,当悬浇段施工结束后,方可拆除临时性钢系梁。2.3主梁混凝土变截面箱形梁是上部结构的主要形式,箱梁截面平均高度从跨中4 m逐渐增加至梁根部的12 m,梁高变化与1.8次的抛物线变化相同。0号块总长度为15 m,1号节段2 m、0号节段13 m。混凝土的使用量为760 m3。T梁两侧悬臂采取分段处理的策略,箱梁分段的最大重量为272 t。0号块施工时,使用托架完成工程施工,使用三角形挂篮对称悬浇施工技术完成箱梁块段施工,边跨现浇施工长度为6 m,边跨合龙段长度和中跨合龙段长度均为2 m,合龙段的合龙吊架由挂篮充当。3箱梁施工技术3.10号段施工(1)墩顶预埋牛腿支承的托架是墩顶0号梁段的主要施工区域,开始施工前,应核算预埋牛腿和托架的位置。在浇筑施工时,可采取竖向分层浇筑的策略,对托架和底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检测底板钢筋的应力。(2)针对0号梁段,其分布的管道比较密集,且混凝土用量加大。通过采取竖向分层浇筑施工的方法,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并将托架负载进行高效控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为了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应重点关注新老混凝土接合问题。3.2箱梁悬壁施工(1)三角形挂篮是1~H节段箱梁浇筑施工的主要载体,在确保挂篮的承载力和刚度满足施工标准的同时,应不断优化和升级设计理念。在设计三角形挂篮时,承载力应保证在2 000 kN左右,确保挂篮的施工荷载保持在800 kN以内。0号梁段上的悬浇挂篮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开展预压试验,并完整记录弹性曲线信息,并将非弹性变形控制到最小值。(2)悬臂施工梁段浇筑施工应一次性完成,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挂篮始终保持平衡和对称的状态。(3)在浇筑箱梁节段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顺序为从悬臂端侧开始,逐渐向接缝处移动。(4)在接缝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有关的标准开展施工作业,保证接缝施工质量达标。(5)建设方聘请有关单位负责监督工程施工质量,以施工要求为依据,开展监督工作,记录得到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汇总数据信息,确保箱梁的线形控制和受力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6)在张拉三向预应力时,遵循先长束、后短束的顺序,或先纵向、后横向的顺序。在挂篮施工前,应逐一张拉竖向预应力,使其满足相关标准,每隔一周应张拉施工2次。3.3边跨现浇段施工(1)在边跨现浇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为边跨现浇段施加平衡重的策略,进行一次性浇筑施工。(2)在安装现浇段底模的过程中,应将支座安设在过渡段顶部位置,保证工程施工可顺利开展。3.4箱梁合龙段施工对桥梁工程的线形、受力情况进行控制时,应将箱梁体系转换放在首要位置上,是桥梁工程施工的重点。在箱梁合龙施工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施工顺序、施工技术、施工温度。全桥箱梁合龙施工应遵循对称施工的原则,从边跨开始施工,再进行施工中跨,最后完成全桥箱梁合龙施工。选择施工温度时,每天最佳的施工时间段为温度最低时;浇筑合龙段时,使用劲性骨架压平衡重的方法[1-3]。(1)拆除悬臂施工挂篮。(2)将水箱加装到合龙吊架悬臂上,合龙段两侧的水箱容量应相同,并与合龙段浇筑混凝土重量效应一致,将1/2吊架模板重量增加到远端位置上。(3)合龙施工的最佳温度设置为10~14 ℃,完成温度设置后,开展捆扎钢筋、立模和预应力管道施工作业。(4)合龙段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在最后阶段完成,并将水箱的水全部放掉,确保悬臂端始终保持平稳状态。(5)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应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强度达到设计的标准,并及时拆除临时束。在张拉合龙段永久钢束前,对日照温差进行科学管控,并采取箱梁悬臂覆盖法,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张拉施工质量。4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质量管理4.1悬臂施工悬臂施工属于超静定结构的范畴,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体系转换情况。为了使桥梁成桥质量满足设计的标准,在优化设计方案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施工过程。在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可采取措施科学管理施工过程,高效整合设计理论。施工监控的核心为标高线形控制中的预拱度,预拱度会受到收缩徐变、桥梁施工预拱度设置、人为因素和挂篮变形等因素的影响。4.2合龙控制在合龙施工前,T构悬臂处于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状态。在合龙边跨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体系转换问题,且合龙施工的难度系数较大,合龙质量会进一步影响成桥质量。若合龙施工的质量不合格,成桥的线形会出现扭曲的情况;若强行合龙,会影响桥梁结构的内力。(1)合龙配重。针对连续刚构桥梁的合龙施工,施工策略与配重相关联。合龙配重过程主要包括附加配重、基本配重,附加配重卸载需要在合龙段施工完成后,且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实施。桥梁施工控制借助连续刚构桥体系在合龙后完成转变,将附加配重卸载后,无法控制先前加载带来的影响,可有效调节桥梁结构内力和变形。基本配重可使悬臂两端在合龙段浇筑混凝土时,不产生下挠,可规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受下挠影响所产生的裂缝,科学调整了混凝土徐变、标高[4-5]。(2)顶推合龙。为了将温度对桥梁合龙时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应在连续刚构桥梁悬臂端设置顶推。在边跨合龙的过程中,受铰支座的影响,若温度发生变化,会出现自由变形的情况,不会产生温度应力[6]。(3)边跨合龙。在该桥梁工程北端边跨端部、南端边跨端部,朝主墩方向预留了水平位移量,分别为5.4、5 cm,可应对成桥投入使用10年内的混凝土收缩徐变[7-8]。在边跨现浇段安装边跨支座的过程中,应先对支座实施预偏量处理,将施工区域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和最高温度的平均值设置为合龙的施工温度值。5结语综上所述,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完善施工控制技术,将施工工作量降到最小,可明显降低桥梁工程的施工错误率。与此同时,温度会影响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应高度重视施工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弹模、混凝土强度、变形情况、箱梁截面特征参数等,均会影响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以上问题,以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标准。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