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生长育肥阶段的饲料消耗量最多,占所需饲料总量的80%左右[1],提高饲料营养消化率对提高生猪生产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五阶段较三阶段能更好地发挥育肥猪的生长潜能[2]。但目前的群体阶段饲喂方案并不能充分考虑个体之间差异,为获得更大的生长性能,生产者通常按个体最高需要量供给营养,导致营养摄入量高于实际需要量,日粮利用效率降低,营养物质排泄量增加[3]。精准饲养是基于群体内动物的不同,在适当的时期提供营养水平适当的日粮。动物对营养的需求呈动态变化,与其龄、体重、生长潜能和生长环境等密切相关[4-6]。本试验在广西地区育肥场采用精准饲养技术,根据试验猪的赖氨酸需要量提供相应日粮,测定生长性能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计算每千克增重成本,为精准饲养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及分组本试验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试验选用60日龄、体重(18±2)kg、健康的三元杂生长育肥猪1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其中1、3组为母猪,2、4组为阉公猪。1.2试验设计1、2组育肥猪为对照组按三阶段模式饲喂。3、4组育肥猪为精准饲养试验组,根据张国华等[7]的研究结果,通过猪每日实际采食量、体重、增重与时间的二次回归关系计算预期采食量和氨基酸需求量配制和精准饲喂平衡日粮。试验期136 d。以净能(NE)和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为基础,参照我国育肥猪饲养标准配置,独立配制2种试验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A和B,不添加任何生长促进剂或其他添加剂,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三阶段对照组和精准饲养试验组中的各种日粮混合比例见表2。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1.001.T001表1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项目A(高营养水平)B(低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小麦15.0015.00玉米54.8083.20大豆粉25.480.17石粉1.610.44磷酸氢钙1.220盐0.630.50DL-Met0.090L-Lys HCl0.440.09L-Thr0.130胆碱60(51.7%)0.100.10预混料0.500.50合计100.00100.00营养水平代谢能/(MJ/kg)13.0013.30净能/(MJ/kg)9.7010.60粗蛋白/%16.407.80总Lys/%1.370.33SID Lys/%1.150.26干物质/%89.6087.90钙/%0.920.21总磷/%0.600.29可消化磷/%0.320.07粗纤维/%2.462.09灰分/%5.362.33注:每千克预混料为日粮提供:VA 456 000 IU、VD 45 600 IU、VE 1 400 IU、VK 80 mg、VB 121.2 mg、烟酸800 mg、泛酸600 mg、吡哆醇80 mg、核黄素120 mg、硫胺素80 mg、Cu 20 mg、I 12 mg、Fe 40 mg、Mn 25 mg、Se 1.2 mg、Zn 40 mg。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1.001.T002表2日粮混合比例组别25~50 kg50~80 kg80~100 kg三阶段饲养50%A+50%B37.7%A+62.3%B41%A+59%B精准饲养根据猪营养需要量和采食量动态调整A、B比例1.3饲养管理试验猪自由采食、饮水。所有消毒、驱虫、免疫程序按公司饲养管理程序进行。1.4样品采集试验开始前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25头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10 mL,离心取上层血清,-20 ℃保存。1.5测定指标及方法1.5.1生长性能试验前分别称重记录生长育肥猪初重,在试验期间每日分栏记录投料量、称剩余量,每周称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量(ADG)和料重比(F/G)。平均日采食量=总耗料量/试验天数(1)平均日增重量=(末重-初重)/试验天数(2)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量(3)1.5.2生化指标总蛋白(TP)、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和磷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IgG、IgM水平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测定。1.5.3饲料成本试验结束时,根据A、B饲料的单位成本和用量,结合猪平均增重,分别计算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1.6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ANOVA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2结果与分析2.1精准饲养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结束时,精准饲养组体重、ADG均极显著高于三阶段饲养组(P0.01),F/G极显著降低(P0.01)。4组育肥猪背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不同饲养方式公猪眼肌面积小于母猪,其中2组育肥猪眼肌面积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公猪和母猪的总耗料量和ADFI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1.001.T003表3精准饲养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组别始重/kg始测背膘/mm始测眼肌面积/cm2末重/kg终测背膘/mm终测眼肌面积/cm2累计耗料/kgADFI/(kg/d)ADG/(g/d)F/G1组20.11±0.976.52±0.898.94±0.99117.30±4.71B13.29±2.41A47.51±3.71b294.56±4.27ab2.34±0.03ab771.53±34.97B3.04±0.13A2组20.43±0.846.90±1.199.04±1.18116.75±6.44B14.94±2.53A43.76±4.40a296.47±4.03b2.35±0.03b764.46±48.19B3.08±0.18A3组20.35±0.766.67±0.768.87±0.99133.29±4.73A15.80±2.59A50.19±4.53b293.37±5.90a2.33±0.05a896.40±37.08A2.60±0.11B4组20.30±0.896.73±0.838.81±1.22132.38±4.56A18.13±3.65B47.67±3.54b294.20±4.86ab2.33±0.04ab889.52±33.46A2.62±0.09B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无字母或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精准饲喂对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试验结束时,3、4组育肥猪的血清BUN含量显著低于1、2组育肥猪(P0.05)。4组育肥猪的ALP活性显著高于1组育肥猪(P0.05),但与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1.001.T004表4精准饲养对育肥猪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组别TP/(g/L)BUN/(g/L)磷浓度/(mg/L)GLU/(mmol/L)ALP/(U/L)TG/(mmol/L)IgG/(g/L)IgM/(g/L)1组58.33±4.179.39±1.46a121.30±1.114.6±0.81180.38±50.20b0.49±0.131.46±0.430.32±0.132组60.56±4.239.15±1.57a127.20±1.044.66±0.70186.23±51.39ab0.48±0.121.53±0.680.31±0.203组59.81±4.517.52±1.44b120.10±1.154.67±0.82207.42±44.45ab0.47±0.111.61±0.620.34±0.194组60.37±4.056.82±1.67b125.20±1.074.67±0.94213.58±48.34a0.54±0.121.64±0.350.34±0.162.3精准饲喂对饲料成本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精准饲养模式各体重阶段消耗A饲料比例及饲料均价均低于三阶段饲养,增重成本分别降低0.256、0.487和80.681元/kg,增收33.35元/头。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1.001.T005表5精准饲喂对饲料成本的影响组别总消耗比例/%混合料均价/(元/t)平均增重成本/(元/kg)AB25~50 kg三阶段饲养50.0050.003 036.11精准饲养46.8053.202 985.8550~80 kg三阶段饲养37.7062.302 847.68精准饲养33.3066.752 777.1980~100 kg三阶段饲养41.0059.002 899.60精准饲养34.7065.302 798.92注:基础日粮A成本为3 834元/t,基础日粮B成本为2 234元/t。3讨论3.1精准饲养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精准饲养是针对猪各阶段营养需求和采食量提供相应营养水平和数量的日粮。生长猪的食欲增长速度快于其日营养需要量增加速度,因此在生长期,营养物质的最佳饲粮浓度逐渐降低[8]。可以通过调整饲粮营养物质浓度以适应猪群的需要量,提高营养效率。研究表明,日粮氨基酸组成和比例接近动物需要,利用率高,氮排出量少[9]。生长猪采食高蛋白日粮和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粮ADG、ADFI和FCR均相近[10]。有报道称,低蛋白平衡日粮可以提高生长育肥猪的ADG和FCR[11]。张国华等[7]研究发现,精准饲养与三阶段饲养相比,生长育肥猪在25~55 kg和68~100 kg体重阶段,氮、磷摄入量和排泄量均显著降低。Andretta等[12]研究表明,精准饲喂可以显著降低赖氨酸摄取量和氮排出量。三阶段、多阶段群体饲养和多阶段个体试饲养育肥猪的ADG和G/F无显著差异[13]。本试验中,精准饲养组试验猪体重、背膘、ADG均显著升高,F/G显著降低,ADFI无显著差异,与Pomar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精准营养可以改善猪的生长性能。3.2精准饲喂对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清总蛋白是动物机体营养状况和蛋白质合成代谢的重要指标。血清总蛋白含量高表明蛋白质代谢旺盛,有利于促进动物的生长[15]。本试验结果显示,2个处理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与曾燕霞等[16]研究发现日粮中将蛋白质浓度降低,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的结果一致。说明精准饲养根据动物营养需要定制日粮,已充分满足机体代谢和蛋白合成所需营养。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反映动物机体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情况。血清尿素含量较低说明蛋白质合成率高,体内氨基酸平衡性好。本试验中,三阶段饲养组的血清尿素含量显著高于精准饲养组。这可能因为三阶段饲养日粮的粗蛋白含量高于其所需量,氨基酸利用率低,部分氨基酸氧化脱氨形成尿素氮,使血清尿素氮含量升高[17-18]。精准饲养组血清尿素氮含量低意味着更高的蛋白质沉积水平,从而获得更高的日增重。碱性磷酸酶(ALP)常作为骨细胞活性的重要指标,在机体肝脏、骨骼、肠和肾脏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动物的生长发育可以通过ALP的活性高低推断[19]。本试验结果表明,精准饲养试验4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三阶段对照1组,精准饲养组均高于三阶段饲养对照组,与祝倩等[20]发现,高营养饲粮可显著提高妊娠中期母猪血浆中ALP的活性结果一致。ALP的活性显著升高,说明猪对钙、磷的吸收增加,促进骨骼的钙化。免疫球蛋白在机体的体液免疫中十分重要,其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免疫机能的重要指标[21]。试验结果表明,精准营养试验组的IgG、IgM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均有所提升,说明精准营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育肥猪的免疫功能。精准营养能改善育肥猪的免疫功能的原因,可能是在精准营养条件下的育肥猪各器官在功能上更加协调,互为所用。3.3精准饲喂对经济效益的影响Pomar等[14]研究发现,与传统喂养方案相比,个体定制每日阶段喂养方案可以减少10%的饲养成本。Andretta等[13]在研究中采用精准饲养方案,发现饲粮中粗蛋白、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和总磷摄取量分别减少16%、27%和12%。此外,精准营养意味着更多的饲养阶段和日粮类型,增加饲料的加工、储存和管理成本。Feddes等[22]研发以不同比例自动混合两种日粮的饲养系统。结果表明,此项研发在没有增加饲养成本的同时可以减少养分排泄。本试验配制了能满足猪生长初期和末期养分需要的日粮A和B,以不同比例混合获得满足生长育肥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在生产应用中,只需生产2种饲料,通过现代投料系统设定程序精准配比,从而降低饲料管理储存成本。本试验中,精准饲养组在各体重阶段消耗A饲料比例均低于三阶段饲养,增重成本分别降低0.256、0.487和0.681元/kg,增收33.35元/头,经济效益显著。4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精准饲养能够有效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