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是通过附生微生物的作用在厌氧条件下保存新鲜饲料的方法[1]。附着的微生物可以抑制有害菌繁殖,减少营养损失。一些质地较硬、纤维含量多或适口性差的新鲜作物经过青贮发酵后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纤维含量大幅度降低,促进动物消化吸收。因此,青贮鲜青饲料可以解决秋冬饲草匮乏的困扰,改善畜产品品质。此外,将一些农作物秸秆粉碎进行青贮等处理,解决焚烧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文章就青贮原料、青贮过程中添加的主要微生物制剂菌种以及后续青贮营养评价体系进行综述,为青贮技术行业提供参考。1青贮饲料的研究热点1.1天然草地牧草青贮的方法天然草地青贮主要原料为混合草群,不仅包括家畜喜食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还包括一些有特殊气味或质地粗硬的个别草种[2]。因此,青贮原料种类范围很广。为探究利用青贮添加剂改善青贮品质增加难度,如添加青贮微生物菌剂时,可能某种乳酸菌对其中1种草种有影响,但不能大范围覆盖草种改善品质,后续评估也难以确定严格的标准。1.2不同青贮添加剂改善青贮品质当前青贮添加剂种类有化学添加剂、酶制剂、非乳酸菌微生物添加剂、同型或异型乳酸菌添加剂以及复合乳酸菌添加剂等。陈勇等[3]研究表明,使用化学添加剂甲酸及甲酸盐可以降低青贮过程中干物质、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的损失,有效改善动物采食量和消化率。张适等[4]研究表明,制作全株玉米青贮时,添加酶制剂有助于提高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孙茜等[5]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丙酸等非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青贮中好氧稳定性。侯殿明[6]研究表明,酶制剂与菌制剂混合可以有效改善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不同青贮添加剂对不同青贮饲料原料有不同的效果。1.3其他因素对青贮效果的影响青饲料刈割期、青贮时长、青贮前的预处理-超声波处理等因素均可有效青贮品质。吕平[7]研究表明,全株青贮玉米在适合的超声预处理后pH值和氨氮比降低,乳酸含量提高,脂肪、蛋白等营养成分含量提高,不利于家畜消化的纤维类含量降低,表明15~20 min超声处理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质量。2青贮的原料制作青贮饲料的原材料本身的品质对青贮质量影响非常大。常用的青贮作物有玉米、小麦、苜蓿及一些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的秸秆等。目前,研究最多的青贮作物是玉米。玉米种植面积大、便于控制、秸秆物质多、便于机械操作,也有较为完善的青贮品质评价体系。但选用全株青贮玉米秸秆作为青贮原料,应注重糖分和水分含量,含糖量至少达到鲜重的1.0%~1.5%,水分含量一般65%~75%为适中[8]。近年来,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也用小麦青贮代替玉米青贮。欧洲和美洲等地区普遍使用小麦作饲料[9]。在以色列,由于小麦干物质含量较高及青贮制作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小麦青贮被广泛应用[10-11]。研究也常选用被誉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做原料。紫花苜蓿具有柔软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等优点[12],但是在青贮过程中较难形成低pH值,极易发生梭菌等有害菌发酵,进而影响其青贮品质[13]。因此,在探究改善苜蓿青贮品质时常添加产酸较高的乳酸菌作为添加剂。近年来,构树成为迅速发展的新型饲料原料。构树叶中植物粗蛋白含量可达26.1%,比苜蓿高45%,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粗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酚类、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具有杀菌消炎抗氧化功能,能够维护畜禽健康,提高畜禽生产性能[14]。刘丽等[15]研究表明,杂交构树对解决我国蛋白饲料短缺、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和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但也应因地制宜选择青贮原料。贾龙等[16]研究的青贮对象是在山东滨海盐碱地生长的黑麦与小黑麦;吴龙飞等[17]和Zayed等[18]选用原产于南亚和东南亚用作观赏植物的黄梁木作为青贮研究对象,采用青贮技术降解其中抗营养成分,使之可以成为反刍动物的饲料来源。3青贮的微生物添加剂由于乳酸菌可在发酵初期促进有益菌的增长以迅速降低发酵体系pH值,达到抑制杂菌生长的效果。有学者认为,乳酸菌的种类和数量决定青贮品质的优劣,且同型乳酸菌青贮效果优于异型乳酸菌[19]。但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无论同型或异型乳酸菌的单一添加青贮效果均劣于复合菌种的青贮效果。同型乳酸菌能在发酵初期快速降低pH值,加快发酵速度,减少蛋白质降解,提高乳酸含量;异型乳酸菌可以提高青贮有氧稳定性。同型发酵乳酸菌与异型发酵乳酸菌联合接种,既能够促进发酵进程、减少发酵损失,又能够提高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20]。代谢类型属同型发酵的乳酸菌属有肠球菌、链球菌、乳球菌、片球菌以及乳杆菌,但乳杆菌中也有部分属于异型发酵,如青贮中常用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谢晓华等[21]研究表明,用植物乳杆菌对大麦进行青贮可以改善发酵品质,降低发酵产物pH值和氨氮浓度。吕文龙等[22]研究发现,在玉米青贮饲料中添加低剂量布氏乳杆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乳酸产量,但主要作用是增加开封后保存时间,因此常与其他同型乳酸菌混合添加应用。3.1青贮中主要应用的同型乳酸菌3.1.1屎肠球菌(Eterococcus faecium)萨初拉等[23]研究表明,屎肠球菌(Eterococcus faecium)有利于青贮饲料的初期发酵,但由于耐酸性差并不能单独用于促进青贮发酵。因此,常用来和乳酸菌搭配进行复合菌剂添加。Lindgren等[24]研究表明,利用乳酸片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混合添加剂发酵青贮比单独使用粪肠球菌更有效。3.1.2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曾发现1株增殖周期为20 min的同型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可以迅速降低青贮pH值,是热带地区牧草青贮发酵理想的起始菌[23]。3.1.3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2019年11月4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欧盟动物饲料添加剂和产品研究小组认可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卢强等[25]研究表明,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均在发酵前期发挥较主要作用,迅速降低pH值,增加乳酸和乙酸的含量;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发酵后期迅速繁殖。因此,选择乳酸菌作为青贮添加剂,可添加混合菌剂来保证整个青贮过程的顺利进行。3.1.4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片球菌属以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为例,LP与其他乳酸菌相比活菌数较高,可大量产酸有助于维持发酵过程pH值。乳酸片球菌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产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王丽学等[12]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在苜蓿青贮中并未显著优于乳酸片球菌与戊糖片球菌。但是,李旺等[26]研究表明,在苜蓿青贮中植物乳杆菌和乳酸片球菌作为主要发酵菌种时,可以获得较低NH3-N/TN、较高有机酸含量和较低pH值,有利于青贮品质提高。因此,研究中常见的乳酸菌添加包括植物乳杆菌和片球菌的混合添加。此外,张红梅等[27]研究表明,在水稻秸秆青贮中,植物乳杆菌单株菌与由植物乳杆菌,凯氏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布氏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相比,添加复合乳酸菌的水稻秸秆青贮效果较好,营养价值较高。可见,同型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与异型乳酸菌布氏乳杆菌混合比单一菌种青贮效果更好。但是,刘高坤等[28]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配制成的复合微生物添加剂效果优于添加植物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与屎肠球菌混合以及植物乳杆菌与戊糖片球菌混合,可见同型乳酸菌与异型乳酸菌的组合青贮也可能劣于其他菌种搭配。3.2青贮中主要应用的非乳酸菌非乳酸菌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酵母等,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淀粉酶和复合纤维素酶等,将多糖分解成单糖,为乳酸菌的生长提供碳源,所以枯草芽孢杆菌也是1种经常和乳酸菌混合被用作复合添加剂的菌剂[23]。青贮微生物添加剂可以更加有效利用青贮饲料,提高青贮饲料调制速度和效果,为青贮饲料发酵提供强有力保障,且由于微生物种类较多,如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种类约有200多种,可见青贮微生物制剂在改善粮食品质和促进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展潜力巨大。未来,青贮添加剂种类丰富,可以针对不同用途将多个优良菌种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自效力,全面提升青贮品质以及家畜生产性能。4青贮营养品质评价体系4.1青贮营养成分评价体系由于青贮研究原料的复杂性,至今未有1个全面严密的青贮评价体系。关于目前研究最多青贮作物玉米,我国发布《2019年中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安全报告》,提出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分级评分指数(CSQS),即通过测定粗蛋白、淀粉、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4个营养指标和氨与乳酸含量2个发酵指标反映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和发酵品质。由于青贮原料中蛋白质及碱性元素会中和一部分乳酸,想要乳酸菌要产生足够数量乳酸,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可溶性糖分,若原料中可溶性糖分很少,即使其他条件都具备,也不能制成优质青贮料。氨以游离状态(NH3)或铵盐形式存在(NH4+),两者比例取决于青贮的pH值,越低证明以铵盐形式存在较多,品质较好,对氨态氮/总氮比值评价一级标准是≤10%。营养指标的测定一般在干物质60 ℃温度烘干的前提下,测定粗蛋白含量≥7%、淀粉含量≥25%、中性洗涤纤维≤45%、酸性洗涤纤维≤23%则判定为一级品质[29],根据Khan等[30]推荐DM含量在30%~35%范围内较为适宜,而ADF与NDF值越低,由ADF与NDF推算而来的相对饲喂价值(RFV)越高,粗饲料品质越好。RFV其计算公式如下:RFV=DMI(BW)×DDM(%DM)/1.29(1)式中:DMI为粗饲料干物质的随意采食量;DDM为可消化干物质;BW为家畜体重[31]。DMI(BW)=120/NDF(DM)(2)DDM(DM)=88.9-0.779×ADF(DM)(3)4.2青贮质量感官评价体系感官评价常用德国农业协会(DLG)青贮质量感官评分标准,比较适用于天然草地牧草青贮[32]。2016年,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见表1。判定感官得分72~100之间为优等青贮,37~71为良好,11~36为一般,≤10为劣质。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2.035.T001表1重庆市常规青贮评分标准等级pH值水分气味颜色质地优秀3.4(25)、3.5(23)、3.6(21)、3.7(20)、3.8(18)65%(20)、66%(19)、67%(18)、68%(17)、69%(16)、70%(14)苷酸香味(18~25)亮黄色(14~20)松散柔软、不黏手(8~10)良好3.9(17)、4.0(14)、4.1(10)、4.2(8)71%(13)、72%(12)、73%(11)、74%(10)、75%(8)淡酸味(9~17)黄褐色(8~13)较松散、几乎不黏(4~7)一般4.3(7)、4.4(6)、4.5(5)、4.7(3)、4.8(1)76%(7)、77%(6)、78%(5)、79%(3)、80%(1)刺鼻酒酸味(1~8)黄褐偏黑(1~7)略带黏性(1~3)但也有其他应用较少的评定标准,如美国田纳西州推荐的青贮饲料质量感官评分标准。每个样品至少由3人从籽粒含量(40分)、色泽(12分)、气味(28分)、含水量(10分)及切割长度(10分)5个方面进行评定,取各指标平均值计算总分,并分为4个等级:≥90分为优级;80~89分为良好级;65~79分为中级;65分为差级[33]。该标准与其他感官评分标准结果大同小异,具有强烈主观性。因此,感官评分只能作为评价青贮品质的其中标准之一,并不能成为决定性标准。5结论近年来,青贮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改善冬季草食家畜饲料短缺问题,但青贮饲料技术在以下方面仍有研究空间。(1)青贮饲料原料种类复杂多样,但未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则,有必要针对不同青贮原料建立不同青贮品质评定标准体系。(2)青贮添加剂种类繁多,效果不一,在发展多种添加剂复合使用的同时,应注意不同原料混合青贮,期望在不同青贮组合方式得到更好的效果。(3)目前,大多数青贮研究都建立在实验室内,缺乏实际应用数据。因此,各地区研究人员应依托当地生产企业建立青贮饲料生产试验区,从而推广青贮饲料的产业化发展。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