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难以治愈,已成为制约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抗生素作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引发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备受争议[1]。中草药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作为饲料添加剂在乳房炎治疗中表现出低毒和低残留的优势[2]。文章综述中草药在奶牛乳房炎方面的应用进展,为开发中草药类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1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及病因1.1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较为复杂,病理过程受到饲料营养、遗传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奶牛乳房炎发生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乳腺组织的结果[3]。患病奶牛乳房因炎症而发红、肿胀,并伴有疼痛,通常表现出少食、体温升高和产奶量降低等特征。若不及时治疗,奶牛乳腺长期受到致病菌感染,最终导致乳房炎无法治愈,奶牛将遭到淘汰[4]。1.2发病原因在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诸多因素中,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组织是主要原因[5]。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真菌和病毒等[6]。牛舍潮湿、粪尿积蓄、空气污浊易于病原微生物繁殖,使乳房炎发病率增加[7];牛床构造不合理,地面光滑、踏板过高容易损伤奶牛乳房,造成乳房感染;病牛不隔离、随意转群、营养供应不平衡等因素,同样容易引发奶牛乳房炎[8]。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料营养水平,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对预防奶牛乳房炎至关重要。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作用中草药具有多效性,在抵抗炎症、调节内环境、活血化瘀、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草药对断奶仔猪、蛋鸡和奶牛等畜禽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机能等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9-12]。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有利于奶牛健康养殖,降低养殖成本,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2.1抗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奶牛乳房炎主要的致病菌[3]。中草药能够抑制或杀死致病菌,具有抗乳房炎的功效[13]。胡少辉[14]分离鉴定患病奶牛3种主要致病菌,发现黄连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25、1.91和31.25 g/L。抑菌试验发现,由黄连、板蓝根和大青叶等13味中草药组成复方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生长,MIC为125 g/L。250 g/L由金银花和连翘等10味中草药组成复方可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250 g/L由黄芪、黄檗和天花粉等13味中草药组成复方,可有效抑制无乳链球菌的生长。付秀花等[15]采用抑菌圈法进行抑菌试验,发现大黄和黄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8、26 mm。曾凡桂等[16]抗菌活性试验表明,黄檗和乌梅能够抵抗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长,MIC为62.5 g/L;而秦皮、山楂并无此作用。李汉成等[17]研究表明,大黄对赤霉菌的抑制率达70.5%,黄连对赤霉菌抑制率达74.9%。王柱华[18]发现,黄连能够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提取物抗菌功效呈剂量依赖关系,MIC为1 g/L。黄芪多糖对烟草青枯病菌的MIC为18.8 mg/L[19]。然而,中草药对致病菌的抑制效率并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筛选出较好疗效的中草药,并进行归纳、分类或配伍。深入系统了解中草药抗菌作用能够为制备抗乳房炎饲料添加剂研发提供参考。2.2抗炎作用研究表明,黄芩苷作为抗炎植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Yang等[20]发现,黄芩苷(10 μg/L)能够抑制奶牛乳房炎症过程,缓解症状。Cao等[21]从高良姜中提取的山柰酚能够对小鼠乳房炎中发挥抗炎作用,有望成为治疗乳房炎潜在药物。阔叶红木是一种有效的抗炎药草,能够减少炎症标志物的产生[22]。复方真吾汤能够明显抑制大鼠炎症损伤,起到抗炎的作用[23]。伞治豪[24]发现,蒲公英甾醇在10.0 mg/L浓度下对小鼠乳腺无毒副作用,且能够抑制炎症。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和资源丰富等特色。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抗菌抗炎、活血化瘀和调节免疫机能作用[25-26]。蛋白率和乳脂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牛奶品质,体细胞数用以检测乳房炎。田猛等[27]将王不留行和黄芪等中草药搭配混制成复方发酵添加剂,饲喂患隐性乳房炎奶牛28 d后,乳脂率上升1.85%,但乳蛋白率无明显改变;饲喂此饲料添加剂30 d后,炎症因子IL-1β从138.40 ng/L降至92.94 ng/L,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此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热应激会造成奶牛体细胞数增加,乳房炎感染率上升。王飒爽等[28]发现,由党参、栀子和炙甘草等中草药经过酵母菌发酵而制作的饲料添加剂按50 g/(头·d)的添加量饲喂奶牛52 d,发现患乳房炎牛奶的体细胞数从53.45×104个/mL降至23.25×104个/mL,乳蛋白率从2.93%提升至3.21%。特别是炎热夏季,使用发酵中草药添加剂对减少乳房炎发病率、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和缓解热应激具有积极作用。刘永恒等[29]利用莱菔子、蛇莓和委陵菜等12种中草药配成饲料添加剂,泌乳奶牛2周饲喂1次,1次连续饲喂2 d,发现以奶牛乳房炎为主常见病发病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其中4个中草药组奶牛常见病下降100%,1个中草药组奶牛常见病下降85.73%。董雪松[30]研究发现,每头奶牛日粮中添加由黄芪、党参、当归和山楂等8味中草药配伍组成的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200 g,可以增强奶牛食欲,日均采食量和日均产奶量分别上升6.88%和10.98%,显著改善泌乳性能。陈志雄等[31]研制的芪王催乳散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可达到67.65%。饲喂此添加剂3 d后,奶牛产奶量显著上升,而停止饲喂3 d后,奶牛产奶量上升29.83%。可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改善奶牛乳房炎,同时提升奶牛的泌乳性能。孔韬[32]研究表明,添加20 g/d杜仲提取物饲料能够提高乳品质和奶牛体况,饲喂奶牛90 d后,乳蛋白率最高可达3.03%,有效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连翘提取物连翘酯苷能够使炎症标志物白介素-6含量减少,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炎症反应中起到抗炎的作用[33]。荷叶能够提取出生物活性物质荷叶碱,对小鼠乳房炎具有抗炎作用[34],但对于奶牛乳房炎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宋洁等[35]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和益母草中提取活性物质,并按日粮的3%添加饲喂奶牛,发现饲喂第15 d后,奶牛日采食量提高0.28 kg,日产奶量上升6.5 kg;另外,饲喂此饲料添加剂第30 d,奶牛体细胞显著降低66%。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发中,使用复方中草药或其提取物制备的添加剂在奶牛乳房炎的防治中针对性更强且效果更佳。4展望奶牛乳房炎危害大、感染率高、难以根除,严重制约牛业发展,威胁人类健康。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抗菌抗炎,改善动物营养平衡,可达到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作用。使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避免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等问题,符合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能满足人类对于安全、健康绿色畜产品需求。然而,中草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抗菌抗炎效果不一、很多作用机理尚未明确。多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制备仍使用粉碎搅拌的传统方式,难以满足当前奶牛规模化养殖的需求。因此,未来应加强中草药的机理研究,改进饲料添加剂加工工艺和中草药活性物质分离方法。同时,对中草药进行科学归纳、分类和配伍,研制以复合型、发酵型饲料添加剂为代表的新型添加剂。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