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品质对肉牛的育肥效果起决定作用[1]。我国植物秸秆产量高,为发展畜牧业提供有力保障。青贮玉米秸秆适口性好、含糖量高[2],是草食家畜良好的粗饲料来源。在青贮玉米秸秆中添加复合菌制剂,能够提高西门塔尔牛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3],显著改善肉牛屠宰性能[4],提升肉牛的饲粮消化率[5]。经过一定处理的干稻草是优质的粗饲料。王斌等[6]研究指出,饲喂经氨化处理的稻草能够提高西镇牛增重,降低饲养成本。张世卫等[7]研究指出,饲喂使用葡萄渣和尿素处理的稻草,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皇竹草在北方易于种植、产量高、易于加工和青贮,是肉牛良好的粗饲料。何逸等[8]研究指出,饲喂“青干草+青贮皇竹草+精料”日粮比饲喂“青干草+精料”日粮的经济效益高,肉牛平均日增重相差0.21 kg。以上3种粗饲料在我国产量大,值得在今后的饲料开发中进一步研究利用。本试验研究青贮玉米秸秆、干稻谷草、青贮皇竹草3种粗饲料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这3种粗饲料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青贮玉米秸秆、皇竹草采收后,经切割机切为2~3 cm小节,利用打包机包裹后青贮。干稻谷秸秆在饲喂时,切为2~3 cm小节,喷洒一定的量的水拌匀饲喂;青贮饲料在饲喂前,需要在空气中晾晒1 h进行排酸。1.2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200±10.24)kg、约6月龄的西门塔尔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第Ⅰ组肉牛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第Ⅱ组肉牛饲喂干稻谷秸秆,第Ⅲ组肉牛饲喂青贮皇竹草。每头牛每天采食足量的粗饲料。试验精料采用孟村回族自治县永欣养牛场的饲料配方进行饲喂。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结合养殖场饲喂记录和饲养预试验结果,每头牛饲喂精料的量为5.6 kg/d。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3.006.T001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玉米65.0总能/(MJ/kg)11.26大豆粕15.0粗蛋白/%13.24麦麸11.0干物质/%95.64豆饼7.0钙/%0.96骨粉0.9磷/%0.51食盐0.8碳酸氢钠0.2预混料0.1注:预混料购自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1.3饲养管理试验在孟村回族自治县永欣养牛场进行。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育肥期6个月,其中预试期7 d。3个组的牛采用栓系饲喂,每天饲喂2次(上午8:30、下午5:30),添加精料30 min,添加粗饲料,添加粗饲料2 h,清扫每头牛的料槽,清除剩余的饲料并进行称重,记录每头牛每天的采食量;每天早、晚各清扫牛圈1次,保持圈舍干净卫生,时刻观察牛的健康状况,如有牛患病,及时进行治疗。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生长性能指标测定方法参照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测定肉牛育肥60 d、120 d、180 d空腹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标。平均日增重=(180 d空腹重-初重)/180(1)平均日采食量=饲养期间总采食量/180(2)料重比=总采食量/总增重(3)1.4.2屠宰性能饲养结束后,随机从每组中选择3头肉牛屠宰,测定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眼肌面积、大理石纹、背膘厚、肉骨比、屠宰率、净肉率、嫩度、pH值、熟肉率、失水率、肉色等指标。肉骨比=净肉重/骨重(4)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5)净肉率=净肉重/胴体重×100%(6)瘦肉率=蒸后肉重/蒸前肉重×100%(7)失水率=压前重/压后重×100%(8)1.5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表格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3种粗饲料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第Ⅰ组肉牛的生长性能总体优于第Ⅱ组、第Ⅲ组。第Ⅱ组育肥120 d、育肥180 d体重显著低于第Ⅰ、Ⅲ组(P0.05)。第Ⅰ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Ⅱ和Ⅲ组(P0.05),第Ⅰ组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第Ⅱ组(P0.05),各组肉牛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第Ⅰ组育肥牛的育肥效果较好。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3.006.T002表23种粗饲料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组别初重/kg育肥60 d体重/kg育肥120 d体重/kg育肥180 d体重/kg平均日增重/(kg/d)平均日采食量/(kg/d)料重比第Ⅰ组210.00±8.85315.00±10.31421.00±13.42a519.00±12.62a1.72±0.22a8.14±3.21a4.73±1.21第Ⅱ组209.00±9.61306.00±9.87407.00±12.54b489.00±11.34b1.55±0.19b7.64±2.86b4.92±1.43第Ⅲ组212.00±9.21313.00±12.31412.00±10.34a508.00±10.94a1.60±0.11b7.92±3.46ab4.95±1.982.23种粗饲料对肉牛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第Ⅰ组肉牛的胴体重最高,达到234.00 k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第Ⅱ、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Ⅱ组肉牛的肉骨比、净肉率显著低于第Ⅰ、Ⅲ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3.006.T003表33种粗饲料对肉牛屠宰性能的影响组别宰前活重/kg胴体重/kg眼肌面积/cm2大理石纹/分背膘厚/cm肉骨比屠宰率/%净肉率/%第Ⅰ组529.00±12.62234.00±10.21a109.65±1.342.41±0.570.98±0.083.21±0.64a56.63±3.2443.62±3.89a第Ⅱ组509.00±11.34203.00±12.42b105.31±1.862.38±0.760.93±0.082.89±0.43b55.32±4.0539.61±3.42b第Ⅲ组514.00±10.94209.00±14.31b103.71±1.612.84±0.460.82±0.093.04±0.49a56.01±4.8941.34±3.64a2.33种粗饲料对肉牛肉品质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第Ⅲ组牛肉的嫩度最高,第Ⅱ组最低,说明第Ⅱ组的嫩度最好,第Ⅲ组最差。第Ⅰ组牛肉的pH值最高,酸度最小。第Ⅱ组牛肉的熟肉率最高,第Ⅲ组最低,且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Ⅱ组牛肉的失水率最高,第Ⅲ组最低;第Ⅰ组与第Ⅱ组牛肉的肉色评分最好。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3.006.T004表43种粗饲料对肉牛肉品质的影响组别嫩度pH值熟肉率/%失水率/%肉色等级第Ⅰ组4.83±0.636.67±0.0852.31±1.349.87±0.983第Ⅱ组4.76±0.436.59±0.0855.06±1.4310.32±0.873第Ⅲ组4.93±0.386.34±0.0951.16±1.249.64±0.9443讨论3.13种粗饲料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中,第Ⅰ组肉牛增重最快,第Ⅲ组略低于第Ⅰ组,第Ⅱ组最慢;平均日增重指标表明,第Ⅰ组比第Ⅱ组高0.17 kg/d,比第Ⅲ组高0.12 kg/d,因此第Ⅰ组的育肥效果较好,可能因为秋收的玉米秸秆中含有玉米粒,使得青贮的玉米秸秆适口性更好、营养价值高,肉牛采食后增重快,这与张文珍等[9]研究结果一致。干稻草的能量较低,粗纤维含量较高,肉牛采食干稻谷草后,单位时间内从日粮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较低,这可能是导致第Ⅱ组平均日增重指标较小的重要原因。吕仁龙等[10]在肉牛的日粮中添加干稻草,发现随着干稻草添加量的增加,肉牛平均日增重极显著升高。本试验结果与前者的究结果略有不同,可能因为饲养的环境不同和日粮精粗比例不一样,也可能是肉牛的品种不同。青贮皇竹能量高、适口性好,因此对肉牛的育肥较好[11]。赵晓登等[12]指出,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皇竹草对肉牛的增重无显著影响,这与本试验结果略有不同,可能是因为青贮皇竹草营养成分、适口性低于鲜皇竹草,导致肉牛生长变慢,这也说明青贮玉米秸秆的肉牛育肥效果优于青贮皇竹草。3个组肉牛的料重比均较高,可能与肉牛日粮的组成有很大的关系。本试验因地取材可能使肉牛日粮能量不均衡,导致肉牛生长偏慢,料重比偏高。本试验的料重比低于王阳等[13]的9.96、郝怀志等[14]的9.68,高于王星凌等[15]的4.57。3.23种粗饲料对肉牛屠宰性能的影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是恒量肉牛屠宰性能的重要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之间的眼肌面积、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3种粗饲料对眼肌面积、屠宰率影响较小,但第Ⅰ组的指标最高;第Ⅰ组肉牛的胴体重、背膘厚指标最高,可能与采食的青贮玉米秸秆中营养物质含量较高有关,肉牛从饲料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用于基础代谢的量较多,使得肉牛增重加快、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偏高。相关研究表明,肉牛的胴体重会随着宰前活重增加而增加[16-17],这也与本试验的结果一致。第Ⅱ、Ⅲ组背膘厚指标偏低,可能是营养物质用于基础代谢的量偏少,进而会影响胴体脂肪沉积,使得背部脂肪减少,导致肉牛的背膘厚指标偏低;第Ⅱ组的肉骨比、净肉率指标最低,说明第Ⅱ组的肉牛产肉量较低,可能因为干稻谷草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较少,使得肉牛产肉量降低。张颖等[18]研究指出,稻谷草的干物质、粗蛋白消化率低于青贮玉米,使得肉牛从日粮中摄取的能量物质偏低,机体用于代谢的能量变少,产肉量降低,可能是第Ⅱ组肉骨比、净肉率指标低下的主要原因。本试验中,青贮黄竹草对肉牛的育肥效果尚可,略低于青贮玉米秸秆。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冬季饲草资源相对缺乏的南方,可以选择青贮黄竹草作为冬季育肥牛的粗饲料。但是,在玉米产量较高的北方,建议以青贮玉米秸秆作为冬季肉牛育肥的粗饲料。3.33种粗饲料对肉牛肉品质的影响肉品质指标是衡量肉质优良的重要指标。肉色是牛肉最直接的感官指标。本试验中,3组之间牛肉肉色差异不大,说明粗饲料对肉牛的肉色影响较小。肌肉的色泽与肌肉中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19-20]。对肉色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肌红蛋白[21],影响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龄、运动和品种等因素。本试验的肉牛年龄、品种和运动等外部影响因素相差不大,进而各组之间肉质的颜色差异较小。嫩度指标结果表明,第Ⅲ组最高,第Ⅱ组最低,可能因为第Ⅱ组日粮中的营养物质较少,会影响脂肪正常沉积,降低肌肉中肌纤维的含量,使得嫩度测定值较低。影响肌肉嫩度的另1个原因是肌肉的pH值[22-23]。肉牛屠宰过程中,第Ⅲ组肉牛屠宰时间较晚,会产生应激,大量消耗肌肉内的糖原,使得糖酵解不足[24],产生大量乳酸,降低肉的pH值,进而影响肌肉中钙蛋白酶的活性。钙蛋白酶是水解中最重要的酶[25],能够影响肌肉蛋白的水解,进而影响肌肉的嫩度。第Ⅰ组、第Ⅱ组的pH值相差不大,趋于6.6,第Ⅲ组的pH值较低,可能由应激所致。熟肉率、失水率指标结果表明,第Ⅱ组最高,第Ⅲ组最低,且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结论从生长性能指标、屠宰性能指标、肉质测定指标综合来分析,第Ⅰ组优于第Ⅲ组,第Ⅲ组优于第Ⅱ组;用青贮玉米秸秆做肉牛的粗饲料,可以获得更好的生长性能。在冬季饲草资源相对缺乏的南方,建议选择青贮黄竹草作为冬季育肥牛的粗饲料;在玉米产量较高的北方,建议以青贮玉米秸秆作为冬季肉牛育肥的粗饲料。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