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20年,我国鳗鱼产量达23.4万t[1]。进口优质鱼粉必需氨基酸、长链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丰富,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少以及消化吸收率高等优点。鱼粉在鳗鲡配合饲料中的比例为60%~70%[2-3],是鳗鲡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4-5]。白鱼粉主要由鳕鱼、鲽鱼等白肉鱼种的全鱼或其加工后的下脚料经蒸煮、压榨、脱脂和干燥等工序获得,具有粗蛋白质含量高(68%~70%)、新鲜度好、色淡、蓬松、鱼肉多、黏弹性好等优点[6]。红鱼粉由沙丁鱼、鳀鱼、鲭鱼和其他各种小杂鱼及下脚料制备而成[7]。优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是鳗鲡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有关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在营养成分差异情况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测定、比较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水平,为不同种类进口鱼粉在鳗鲡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从福建省内生产鳗鲡配合饲料的5家公司采集进口鱼粉样品,分为白鱼粉组和红鱼粉组,每组4个重复(白鱼粉3个样品为1个重复,红鱼粉8个样品为1个重复),所有鱼粉的粗蛋白质水平接近且高于64.5%。白鱼粉组的样品包括美国鱼粉样品8个、新西兰鱼粉样品3个和俄罗斯鱼粉样品1个;红鱼粉组的样品包括智利鱼粉样品11个、秘鲁鱼粉样品9个、墨西哥鱼粉样品4个、厄瓜多尔鱼粉样品6个和纳米比亚鱼粉样品2个。1.2测定指标及方法1.2.1常规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参照杨胜[8]的方法进行。水分采用105 ℃烘箱烘干至恒重的方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采用凯式定氮法测定,使用仪器为半自动凯式定氮仪(K9840);粗脂肪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使用仪器为丹麦FOSS索氏抽提器;灰分采用(550±2)℃马弗炉灼烧法测定。1.2.2氨基酸氨基酸水平测定参照GB/T 18246—2019《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检测18种氨基酸水平[9],委托中国农业大学饲料工业中心检测。其中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基、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采用酸水解法测定;胱氨酸、蛋氨酸采用氧化酸水解法测定;色氨酸采用碱水解法测定。1.3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整理,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T检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的常规营养成分(见表1)由表1可知,白鱼粉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红鱼粉(P0.05),灰分、钙和磷含量显著高于红鱼粉(P0.05),白鱼粉和红鱼粉的粗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3.023.T001表1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的常规营养成分组别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钙磷白鱼粉组5.81±0.31a(8.46~3.64)65.63±0.64a(67.58~64.56)7.68±1.41(12.81~5.04)19.52±1.43b(23.69~13.66)6.06±0.42b(7.39~5.31)3.05±0.07b(3.85~2.60)红鱼粉组8.13±0.42b(10.92~5.12)67.80±0.15b(71.31~64.82)8.62±0.56(11.44~5.47)15.69±1.18a(22.09~11.46)3.70±0.26a(6.39~2.42)2.23±0.14a(3.58~1.53)注:1.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或无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2.括号里面数值表示各指标变化范围。%2.2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的氨基酸含量(见表2、图1)由表2可知,白鱼粉的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红鱼粉(P0.05),其中相差值大于10%的为丝氨酸和甘氨酸,分别高于红鱼粉16.29%和10.25%;白鱼粉的组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显著低于红鱼粉(P0.05),其中相差值大于10%的为组氨酸和色氨酸,分别低于红鱼粉67.13%和11.1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3.023.T002表2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的氨基酸含量项目白鱼粉红鱼粉相差值天冬氨酸(Asp)6.32±0.11b(6.78~5.87)6.07±0.09a(6.55~5.56)3.96苏氨酸(Thr)2.98±0.82(3.20~2.72)2.87±0.04(3.10~2.59)3.70丝氨酸(Ser)3.07±0.12b(3.34~2.84)2.57±0.02a(2.84~2.32)16.29谷氨酸(Glu)9.04±0.15b(9.75~8.38)8.47±0.11a(9.48~7.78)6.31脯氨酸(Pro)3.05±0.08b(3.19~2.86)2.85±0.07a(3.38~2.34)6.56甘氨酸(Gly)4.78±0.13b(5.06~4.40)4.29±0.08a(4.86~3.90)10.25丙氨酸(Ala)4.14±0.07(4.31~3.95)4.24±0.06(4.53~3.94)-2.42胱氨酸(Cys)0.64±0.04b(0.78~0.56)0.59±0.01a(0.68~0.53)7.81缬氨酸(Val)3.37±0.09(3.69~3.15)3.40±0.06(3.65~3.04)-0.89蛋氨酸(Met)2.08±0.09b(2.32~1.85)1.90±0.05a(2.18~1.69)8.65异亮氨酸(Ile)2.95±0.06(3.25~2.75)2.95±0.05(3.20~2.66)0亮氨酸(Leu)5.04±0.13(5.37~4.69)4.92±0.08(5.30~4.52)2.38酪氨酸(Tyr)2.29±0.09b(2.55~2.04)2.12±0.01a(2.30~1.96)7.42苯丙氨酸(Phe)2.68±0.46(2.98~2.49)2.66±0.05(2.94~2.48)0.75组氨酸(His)1.43±0.03a(1.52~1.33)2.39±0.01b(3.35~1.49)-67.13赖氨酸(Lys)5.20±0.10a(5.59~4.80)5.36±0.09b(5.76~4.91)-3.08精氨酸(Arg)4.33±0.09b(4.48~4.11)3.93±0.03a(4.36~3.60)9.24色氨酸(Trp)0.63±0.01a(0.71~0.57)0.70±0.02b(0.79~0.53)-11.11注:1.同行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或无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2.括号里面数值表示各指标变化范围。%由图1可知,白鱼粉18种总氨基酸和10种总非必需氨基酸水平显著高于红鱼粉(P0.05),分别为64.01%和62.28%、39.09%和37.53%;8种总必需氨基酸水平接近,分别24.92%和24.7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3.023.F001图1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不同总氨基酸水平比较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3讨论本试验中,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中除粗脂肪水平外的常规营养成分均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因为用于生产鱼粉的原料鱼常规营养成分不同[6]。白鱼粉以鳕鱼等白肉鱼种为主,其湿样全鱼粗蛋白质含量约17.60%[10-11]。红鱼粉主要为沙丁鱼、鳀鱼、鲭鱼等红肉鱼种,其湿样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75%、22.56%和21.46%[12]。本试验中,鳗用进口白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低于红鱼粉,与曾虹等[2]研究结果一致。鱼粉中粗脂肪含量与鱼粉的原料及生产工艺有关[13]。一般红鱼粉粗脂肪含量比白鱼粉高10.6%~15.73%[3,14]。按生产时是否脱脂,可以将鱼粉分为全脂鱼粉、半脱脂鱼粉、全脱脂鱼粉。全脂鱼粉粗脂肪含量高达16%,气味浓烈、新鲜度相对较差;半脱脂鱼粉粗脂肪含量适中,新鲜度相对较差;脱脂鱼粉新鲜度较好,粗脂肪水平相对较低[15]。本试验中,白鱼粉和红鱼粉粗脂肪水平分别为7.68%和8.62%,这些鱼粉可能为半脱脂鱼粉。鱼粉中粗灰分含量是原料鱼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将鱼体两侧的肌肉作为鱼片切除,剩下的鱼排、内脏等作鱼排粉的生产原料,得到的鱼排粉中粗灰分含量很高[13]。本试验使用的进口白鱼粉可能由鳕鱼等白色鱼肉为原料生产,且很可能包括鳕鱼鱼片加工的副产物,因此灰分、钙及磷的水平高;进口红鱼粉主要以海洋捕捞全鱼为主要原料,其粗灰分水平、钙及磷水平低。本试验中,白鱼粉的丝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比红鱼粉分别高16.29%和10.25%,与冯雨薇[12]和Peter等[16]报道一致。白鱼粉的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红鱼粉低67.13%和11.11%,与刘兆均等[14]和曾虹等[2]研究结果类似。白鱼粉和红鱼粉氨基酸含量差别不仅与原料鱼的种类有关,也受到生产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鱼粉干燥的温度超过110 ℃时,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受温度影响较大;每上升10 ℃赖氨酸水平减少31%[2,17]。与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18]中的鱼粉(粗蛋白质67%)营养指标相比,本试验中的白鱼粉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较低,灰分、钙和磷的含量较高;红鱼粉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接近,灰分、钙和磷的含量较低。白鱼粉中除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低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红鱼粉中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其他氨基酸含量接近。因此,红鱼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与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中鱼粉比较接近。4结论鳗用进口白鱼粉的常规营养成分除粗脂肪含量外,水分、粗蛋白质含量低于红鱼粉,灰分、钙和磷含量高于红鱼粉;两种鱼粉在氨基酸方面的差异主要为白鱼粉的丝氨酸和甘氨酸含量高于红鱼粉,白鱼粉的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低于红鱼粉。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