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破损问题给家禽生产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约占总产值的8%~10%,其中产蛋后期蛋壳破损问题尤为严重。2019年,全国蛋用鹌鹑存栏约5亿只,年产鹌鹑蛋15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60%[1]。产蛋鹌鹑的产蛋期约1年。提高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至关重要。丁酸梭菌作为动物肠道内分布的一种重要菌类,具有调节肠道稳态、抗菌、修复炎症、抗氧化、促生长的作用[2]。王成森[3]发现,添加丁酸梭菌菌粉可以提高蛋鸡盲肠食糜中的乳酸菌的数量,显著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改善海兰褐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β-甘露聚糖酶属于半纤维酶类,能够将甘露聚糖降解为甘露寡糖等低聚糖,消除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而生成的甘露低聚糖在动物肠道中起重要作用[4]。江成等[5]在降低0.21 MJ/kg能量的蛋鸡日粮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可以显著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壳品质。丁酸梭菌和β-甘露聚糖酶在产蛋鹌鹑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以鹌鹑为研究对象,探究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β-甘露聚糖酶对产蛋后期鹌鹑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为改善产蛋后期鹌鹑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β-甘露聚糖酶商品名为和美酵素,购自礼蓝(上海)动物保健有限公司。丁酸梭菌购自湖北绿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活菌数为5.0×108 CFU/g。1.2试验设计试验选取4 032只300日龄的健康鹌鹑,根据试验开始前3 d各栏鹌鹑产蛋率情况,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68只。对照组鹌鹑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鹌鹑分别饲喂添加120 mg/kg β-甘露聚糖酶、200 mg/kg丁酸梭菌(5.0×108 CFU/g)的日粮。试验组中添加的β-甘露聚糖酶、丁酸梭菌制剂等量替代基础日粮配方中的玉米。所有试验日粮使用同1批次原料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生产,并抽样备检。各重复在试验舍内位置均匀排布。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4.013.T001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玉米47.48代谢能/(MJ/kg)11.82膨化大豆5.00水分/%10.78豆粕22.10粗蛋白/%20.50棉籽粕3.00粗脂肪/%6.67玉米5.00粗灰分/%12.14玉米蛋白粉3.00钙/%3.48胆汁酸0.03总磷/%0.65大豆油3.00植酸磷/%0.27磷酸氢钙1.50石粉8.10预混料0.32L-赖氨酸盐酸盐0.40DL-蛋氨酸0.27L-色氨酸0.02L-苏氨酸0.13氯化胆碱0.12氯化钠0.20碳酸氢钠0.30植酸酶0.03注:1.每千克预混料为基础日粮提供:VA 318 mg、VD3 2.25 mg、VE 860 mg、VK 112.5 mg、VB1 45 mg、VB2 187.5 mg、VB6 105 mg、VB12 0.375 mg、烟酸900 mg、泛酸30 mg、叶酸30 mg、生物素2.25 mg、胆碱88 g、铁2.25 g、铜0.63 g、锰2.4 g、锌2.38 g、碘7 mg、硒15 mg。2.营养水平均为计算值。1.3饲养管理试验在四川特驱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鹌鹑试验舍内进行,各处理的养殖设备和条件一致。试验鹌鹑采用层叠式笼养,每天7:00、13:00、19:00饲喂3次,乳头式饮水器自由饮水,控制试验舍温湿度,采取早晚补光制度,每天光照16 h,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消毒和试验舍清理。1.4样品采集试验第21 d和42 d分别采集蛋样,以重复为单位,每个重复收集3个蛋样,用于常规蛋品指标测定。1.5测定指标及方法1.5.1生产性能每天定时收蛋,记录各重复的产蛋总数并称重,计算各重复产蛋率及平均蛋重;每天以各重复为单位准确记软壳蛋数量;每周统计1次采食量和料蛋比;记录各重复鹌鹑死淘情况,用于计算存活率。试验结束后,计算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蛋重、产蛋率、料蛋比、平均蛋重、存活率、软蛋率。平均日采食量=统计期内的总采食量/统计期内母禽只数(1)平均日产蛋率=(统计期内的总产蛋数/实际饲养日母禽只数)×100%(2)产蛋率=(统计期内的总产蛋数/统计期内母禽只数)×100%(3)料蛋比=统计期内的总采食量/统计期内产蛋总重(4)平均蛋重=统计期内产蛋总重量/总蛋数(5)存活率=(试验后剩余动物数量/试验开始活动物数量)×100%(6)软蛋率=(统计期内软壳蛋数量/总蛋数量)×100%(7)1.5.2蛋品质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蛋样纵径与横径,计算蛋形指数(纵径/横径);蛋壳强度使用蛋壳强度测定仪测定;蛋壳厚度(钝端、尖端和赤道)使用蛋壳厚度测定仪进行测定。1.6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使用Excel 2019进行初步计算与整理,采用SAS 9.2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0.05表示差异显著,0.05≤P0.10表示有变化趋势。2结果与分析2.1β-甘露聚糖酶和丁酸梭菌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20 mg/kg β-甘露聚糖酶和200 mg/kg丁酸梭菌对鹌鹑的存活率、产蛋率、蛋均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蛋重、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降低软壳蛋率的趋势(P=0.053)。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4.013.T002表2β-甘露聚糖酶和丁酸梭菌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1~42 d)项目存活率/%产蛋率/%平均蛋重/g平均日采食量/g平均日产蛋重/[g/(只·d)]料蛋比软壳蛋率/%对照组95.2370.0411.4124.318.013.0011.14β-甘露聚糖酶组93.4570.0411.4123.757.992.9710.86丁酸梭菌组92.6669.6011.4223.867.843.009.70标准误0.451.360.020.120.070.020.58P值0.1390.9660.8870.7240.7240.7510.5832.2β-甘露聚糖酶和丁酸梭菌对鹌鹑蛋品质的影响(21 d)(见表3)由表3可知,在鹌鹑基础日粮中添加120 mg/kg β-甘露聚糖酶和200 mg/kg丁酸梭菌对试验第21 d鹌鹑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4.013.T003表3β-甘露聚糖酶和丁酸梭菌对鹌鹑蛋品质的影响(21 d)项目蛋重/g蛋形指数蛋壳强度/(kg/cm2)蛋壳厚度/mm对照组11.621.311.350.11β-甘露聚糖酶组11.421.191.450.11丁酸梭菌组11.471.301.450.11标准误0.180.040.070.002P值0.8470.0770.6530.7582.3β-甘露聚糖酶和丁酸梭菌对鹌鹑蛋品质的影响(42 d)(见表4)由表4可知,添加200 mg/kg丁酸梭菌可以显著提高第42 d鹌鹑的蛋壳强度(P0.05),对蛋重、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4.013.T004表4β-甘露聚糖酶和丁酸梭菌对鹌鹑蛋品质的影响(42 d)项目蛋重/g蛋形指数蛋壳强度/(kg/cm2)蛋壳厚度/mm对照组12.081.291.26a0.11β-甘露聚糖酶组12.091.261.32a0.11丁酸梭菌组12.271.301.50b0.11标准误0.170.030.050.001P值0.8780.8500.0490.2223讨论3.1β-甘露聚糖酶对鹌鹑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研究表明,在鹌鹑产蛋后期日粮中添加120 mg/kg β-甘露聚糖酶能够显著增加蛋壳强度(P0.05),有降低软壳蛋率的趋势(P=0.053)。Mohammad等[6]研究表明,在罗曼蛋鸡饲日粮中添加600 mg/kg β-甘露聚糖酶,可以改善蛋壳厚度。郑允志等[7]研究表明,夏季高温环境下,在代谢能为11.34 MJ/kg和粗蛋白水平为15%的日粮中添加500 mg/kg β-甘露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82周龄海兰白壳蛋鸡能量利用率和蛋壳厚度。Kim等[8]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在能量为11.30 MJ/kg日粮中添加400 mg/kg β-甘露聚糖酶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是可以显著改善蛋壳厚度,与本试验研究一致。鹌鹑产蛋后期因衰老引起产蛋率下降、骨质疏松、蛋壳质量降低等问题,导致蛋壳易碎、破蛋率、软蛋率升高。β-甘露聚糖酶可以有效降解玉米豆粕日粮中β-甘露聚糖,消除其抗营养作用,在产蛋后期发挥改善肠道作用,提升肠道对钙等微量元素吸收的能力,可以增强蛋壳强度,降低软蛋率。β-甘露聚糖酶的功效受家禽年龄影响,可进一步研究β-甘露聚糖酶在不同年龄鹌鹑中的功效及添加量。3.2丁酸梭菌对鹌鹑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研究表明,日粮添加200 mg/kg丁酸梭菌对300日龄鹌鹑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鹌鹑蛋壳强度(P0.05)。Zhan等[9]研究表明,在48周龄蛋鸡日粮中添加5×104 CFU/g和1×105 CFU/g的丁酸梭菌可以提高机体高免疫力,增强抗氧化力,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盲肠菌群,进而提高产蛋性能、蛋品质。张金金等[10]研究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108 CFU/g和5×108 CFU/g丁酸梭菌能够显著提高蛋鸡后期产蛋率,对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及破软蛋率无显著影响,有提高蛋壳强度、降低破蛋率的趋势。张安荣等[11]研究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109 CFU/g丁酸梭菌可以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排泄物中钙、磷含量,提高肉鸡前期对钙、磷的吸收。产蛋动物后期肠道功能下降,限制肠道对矿物质的吸收[12-13]。丁酸梭菌能够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盐和乙酸盐能够降低肠道pH值,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和绒毛高度,促进钙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14]。丁酸梭菌在鹌鹑上暂无研究,可进一步研究在蛋鹌鹑中的功效及添加量。4结论在鹌鹑产蛋后期添加120 mg/kg β-甘露聚糖酶和200 mg/kg丁酸梭菌可以提高蛋壳强度,有降低软蛋率的趋势。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