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铁建设趋势地铁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2019年我国地铁在建线路已达6 902.5 km。至2024年底,成都市将建成692 km轨道网络,广州市将建成792 km轨道网络,深圳市将建成434座地铁站、648 km轨道网络。2地铁与城市的关系地铁已在城市中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将城市中各个角落进行连接。2.1地铁附属建筑与城市街道景观密不可分每个地铁车站需要设置4个出入口、2组风亭、1座紧急疏散口、1座冷却塔。如果车站存在自然形成空间开发,则需要增加紧急疏散口及风亭、消防电梯的数量又。进行车站建筑设计时,需要同步考虑附属建筑与周边建筑的消防间距、环评间距等要求。附属建筑体量已占据人行道的一大部分,并对整个片区街道景观产生较大影响。地铁车站环境设计与周边的城市景观的融合,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不断扩展和深入。因此如何将地铁车站出入口、风亭与街区景观造型、市政使用功能结合设计,成为车站设计重要的一部分。2.2地铁已成为市民工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市民乘坐地铁出行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地铁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利用地铁站与周边重要公共建筑、商业、居住区的地下连通也成为一种趋势。城市中大量商业设施、写字楼等围绕地铁车站设置,人们生活与地铁站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地铁站内建筑空间设计需要创造条件,利用设计手段打破地下空间本身的限制和束缚,并在车站内重点区域设置公共艺术品,加强建筑空间与乘客的情感连接。因此,设计应从人们的根本需求入手,满足地铁车站与城市景观的结合的人性化设计成为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的新趋势。2.3地铁车站空间承载着体现城市文化的重任常规地铁车站公共区面积可达到3 500~5 000 m2,换乘站公共区面积可达到7 000~8 00 0m2。随着城市内线网规划、建设越来越密集,出现了大量的换乘车站、多线换乘车站。以深圳地铁12号线为例,33座车站中有20座为换乘车站(包含远期换乘)。地铁车站占用的城市地下空间也越来越大,对地铁车站内空间设计要求也逐渐提高。地铁车站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城市的发展水平。地铁站内空间不仅是建筑空间,其造型、装修风格还应当与城市的气质相符。因此地铁内建筑空间设计还需要具备体现城市文化的功能。通过对车站建筑空间的设计,实现轨道文化艺术建设对深圳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积极促进意义[1]。3新安公园站设计条件3.1项目概况深圳地铁12号线新安公园站位于宝安区,车站东侧靠近新安公园,A、B出入口及1、2号风亭组设置于新安公园内。车站附近存在宝安1990项目改建、新安二路下穿隧道、宝安中学改造、宝安人民医院扩建、新安公园新建地下停车场、共建管廊等市政项目。共建管廊位于车站站厅层中板下方,紧贴车站主体设置,采用明挖工法施工。车站附属距离拟建新安公园地下停车场21 m。新安公园站与周边项目剖面如图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15.059.F001图1新安公园站与周边项目剖面考虑到片区地铁出行、公园改建、地下停车、公共建筑地下连通的需求,将车站建筑设计与周边市政项目统筹考虑,打造集合城市市政功能及城市景观功能的公园式车站。3.2车站周边情况(1)土地利用。公园用地约7 hm2,属于当地邻里型公园。地铁10 min步行圈范围内,有8个中小学校、人民医院、青少年宫与游泳池、文创商业区与1处文化中心。车站附近生活功能优越,未来地铁站兴建完成,将为当地公共交通带来更大的便利。(2)宝安老三馆改建。提供广场活动场地、社区中心、露天电影院以及室内空间(图书馆、音乐厅、群众艺术中心)。(3)新圳河改造工程。新圳河发源于留仙洞以西,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而行排入珠江口。现阶段,新圳河已基本实现“不黑不臭”,正在进行新圳河景观提升工程。新圳河分指挥部将全力推进补水提标、河道清淤、正本清源等工程,竭力为辖区居民提供休闲漫步的好去处。根据车站周边情况分析,可以总结出未来新安公园的具体定位,包括形象、功能、发展。新安公园未来定位如表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15.059.T001表1新安公园未来定位形象功能发展生态跳岛保护生态功能作为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保护自然环境的锚点,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海绵防涝强化城市防涝功能发展成为海绵生态版块,实现城市海绵功能提升区的任务。低碳交通健康步行城市通过相关城市系统的支撑与融合,营造友好步行体验,迎接充满吸引力的步行交通系统。亲水游憩城市景观与微气候调节重新赋予新圳河创新水岸景观,实现补水提标、河道清淤、正本清源等工程目标。3.3同规模车站对标深圳市面积约2 050 km2,人口约1 253万人,已建成轨道线路总长约286 km,平均0.22 km/万人,已建成199座车站,平均1.437 km/站。新安公园站高峰小时约2.0万人,周边设置公共停车位约1 000个,车站周边800 m范围内商业面积32 万m2,住宅区占全区比例40%,中小学数量8个。新北市面积约2 325 km2,人口约667万人,已建成轨道线路总长约131 km,平均0.20 km/万人,已建成117座车站,平均1.119 km/站。新北市台北市府站高峰小时约1.7万人,周边设置公共停车位约2 784个,车站周边800 m范围内商业面积24 万m2,住宅区占全区比例30%,中小学数量4个。(1)区别。台北市府站车站与周边商业及配套设施结合紧密,已形成以车站为中心的一体化生活圈子;深圳新安公园站周边商业及配套设施较为分散,车站对于周边居民,主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使用。(2)对比。新安公园站周边商业及配套设施更为齐全,车站需与周边商业及配套设施进行有机的连通,以形成一体化生活圈子,使车站周边成为片区集交通、商业、景观为一体的综合中心。4新安公园站建筑方案4.1设计目标(1)将车站面向公园的部分打开,在建筑内部引入风、光、绿,使车站成为近绿色、亲自然的特色车站。(2)车站出入口面向公园、商业,实现人流快进快出,车站上方,需要将人行道、公交车站、风雨连廊等功能进行整合,并设计便捷合理的流线,使车站与周边居民区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能够直接连接。(3)将交通、景观功能、商业设施结合公园改造设计,创建公众运输及人行徒步系统,形成友好的步行环境。(4)加入公共艺术设计,体现城市精神。(5)对车站及公园改造等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各部分施工不对其他功能造成影响,提高工程可实施性。4.2车站建筑方案新安公园呈五边形,分别面向宝安人民医院、宝安中学、老三馆改造及周边住宅小区。车站位于公园正门前方道路下方。方案在公园内部设置5条坡道,车站与公园周边各个部分通过下沉广场实现连通,将车站外墙、顶板进行局部打开,使风、光、绿进入车站内部。车站面向下沉广场的屋顶、车站出入口造型、下沉广场结合公共艺术及主题进行特色设计。地铁站用地范围内,解放车站顶面与侧面,让风光绿进站车站;放大距离,使公园美景尽可能进入车站;创意布置商场、公交站、停车场等,不减少绿色面积,增加公共空间的文创特色,使车站及公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区域的亮点。方案中各部分实施时序不同,为了使其不相互影响,将工程分成三个模块,同时设计相应的预留衔接措施,使设计成为一个可拼装的、具有可实施性的工程。5结语目前轨道交通已成为启动城市发展的引擎,地铁站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起点,也是城市与自然空间的连接点。地铁公园化既是城市美化运动的一环,也是一站式人本通勤系统重要的基础。新安公园站的特色设计,为今后地铁车站与城市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提供了实践经验。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