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建设的特殊性,地质环境相对复杂,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风险较多,为施工企业增加许多难点。特别是在特长隧道及隧道围岩整体性、系统性较差的情况下,危险性更突出。围岩地质情况不确定因素较多,隧道工程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较恶劣,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重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本文围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和现场管理工作,对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结合施工项目实际情况提出现场安全管理方法。1工程概况某崤函大道项目总长度12.135 km,路线经过湖区、商务中心区等重要地带,总体走向为东西方向;设计时速为60 km,双向六车道;起点位于某辖区的东侧,中间设一座地道桥,路过山岭重丘区。涉及的施工内容有道路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机电工程、交通安全工程、给排水工程以及绿化工程等项目,其中隧道工程为主要工程内容。项目所处地形较为复杂,对路线的影响较大,由于受交通限制,在材料的供应与施工用电方面会受一定的影响,需要勘探地形,考察地质情况,设计工程以及相关环节需要进行严格认真筹划。2工程重难点(1)工程重点。该工程共计包括两处高填路基工程,边坡的最大高度达48 m,项目路基填筑施工的重点为采取措施管控路基填筑施工质量。该工程共计包括5段深挖路堑,边坡的最大高度达74 m,项目路基挖掘施工的重点为采取措施高效完成边坡防护和路堑挖掘施工。该工程共计包括2座隧道,业主已经将重丘1号隧道取消。重丘隧道为双向六车道类型,将左右幅分开,每幅隧道的挖掘断面为152 m2,满足大断面黄土隧道挖掘施工的标准,该项目点的施工重点为隧道挖掘施工。(2)工程难点。陕州区黄土塬地带的主要类型为湿陷性黄土,施工难点为采提升黄土路基碾压施工的效果,将施工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该线路从两条铁路干线上穿过,施工难点为铁路交叉路段施工。铁路新桥隧道从重丘隧道段路上穿过,新桥隧道拱顶与拱底间距为22 m,工程施工难点为隧道挖掘支护。3辨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3.1隧道施工风险源辨识框架在隧道施工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风险识别发挥积极的作用。隧道挖掘施工的方法非常多,最常见的有TBM、沉管法、明挖法、新奥法、钻爆法等。不同的施工方法因施工设备和顺序不同,潜在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将隧道施工风险源识别划分为分析风险出现的机制、完成风险源辨识表和划分风险源等级标准等三个部分[1-2]。3.2辨识风险事故与致灾地质构造在控制风险时,以隧道施工风险出现的原因和演化规律为切入点,使风险得以全面控制,将不同类型的特殊地质条件情况下的隧道施工典型安全事故类型包含其中。隧道工程安全风险产生的机制主要包括隧道外部风险源、隧道内部风险源和风险事故成因等三个部分。3.3评定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等级(1)风险源显而易见,为量化风险评估提供便利。(2)将定性和定量的手段结合完成评定工作。(3)以建设规模为基础,风险源被划分辅助坑道、隧道布置、开挖断面以及隧道长度等类型。(4)从地质条件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水文地质、工程环境、气候环境和工程地质等类型。4隧道施工常见的安全风险4.1施工方案在隧道施工以前未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只是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使得这些施工方案的实用性和合理性较差。部分施工方案只是针对一个或一些安全风险因素提出的,没有对不同地质围岩的不同情况予以考虑,实用性略差。4.2缺少完善的施工风险评估体系现阶段,隧道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报告是对以往建设项目风险报告的借鉴或只停留在设计阶段,其在现有建设项目中使用时,无法发挥最佳的效果。部分隧道施工项目的风险评估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分析风险因素时,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遗漏掉,使得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施工风险评估体系。4.3地质勘查不细致在设计施工方案时,没有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使得施工前的现场勘察工作过于粗心、马虎。部分单位为了最大化提升施工效率和节约成本,对地质深处的区域未能够做到及时发现,使实际区域与勘察工作间出现偏差,导致施工方案缺少科学性、合理性,易造成安全事故。4.4施工管理不到位在隧道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因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部分承包商和施工单位没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够严格,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范执行各项施工任务,工程的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证。5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5.1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应制定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在隧道施工建设时,使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更明确,将其看成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从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安全管理责任,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处理,不断地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公路隧道施工企业的角度出发,在创建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时,与设计单位密切配合,与安全监理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安全风险体系更规范、科学,使安全监理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价值得以全面体现,将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潜在危机降到最低。在施工管理方案编制的过程中,在项目施工建设前,技术部门安排专人审核施工图纸,及时反馈设计不合理处,工程技术人员详细了解设计图中工程的特征,系统化分析施工图纸。施工单位组织相关负责人详细考察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搜集整理当地地质工程建设的相关资料,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交通和水文等信息,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编织一整套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管理制度,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批。对于建设规模较大的分项分包工程项目,细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比较施工过程中和施工方案中的风险因素,一旦出现偏差,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及时整改施工方案,为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夯实基础。隧道挖掘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处理危石、地表清理→洞口截排水系统施工→分层开挖→坡率及平整度检查→分层支护→支护质量检查→下道工序。5.2做好围岩监测管理工作围岩监测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其对隧道工作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在隧道工程施工时,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围岩进行区分,隧道坍塌事件的发展过程较慢,其主要原因是围岩出现变形后形成的。在监测围岩时,相关单位以施工要求为基础,完善各项工作任务,对围岩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施工单位对围岩测量结果进行全面搜集和整理,以此为依据,为后续施工方案的调整夯实基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等级降到最低[3-5]。5.3完善施工组织结构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施工场地和施工顺序进行有序安排,升级施工方案,使环境保护与施工建设协调发展,将施工给四周环境和群众生产活动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提升企业形象。分析具体问题,从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积极的措施组织施工任务,科学设置施工时间,使所有的临时设施和临时工程全部在红线范围内施工。项目部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外部影响因素,出台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确保各项施工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5.4落实施工单位安全责任在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委派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在开展安全工作的过程中,出台详细的管理制度,完成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流程和施工技术发挥最佳的作用。施工监理单位将自身的职责和责任落到实处,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使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人。6结语随着交通需求量的不断上涨,隧道施工项目的施工数量逐年上升,使施工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为隧道工程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隧道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深入的研究。本文深入剖析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影响因素,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隧道工程安全施工得以实现。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