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对有机质和土地的pH值管理较为重视,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成都平原等多个地方进行水田开垦改造工作。选择某村旱地土壤展开研究工作,具体分析土地物理化属性、有害物和重金属的百分比,清楚掌握影响土地质量的主要因素。改善土地质量主要是通过把控生石灰使用量以及有机肥的用量,最终让土壤质量达到某省水田垦造的标准,为水田垦造工作提供贴合实际又有利的土地改善办法。1研究区介绍选定某村作为研究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一年四季都能够耕种,春末夏初雨水较多,秋季较多干旱,光、热、水资源比较富有,大体符合双季稻和喜温作物生长的条件,作物在这一年四季都能够生长。这个区域整体地势较为水平,地面坡度在4° 内。农田用水源于附近河水,仅满足农田(旱作物)的生长条件。在该地区需要整改的面积是14.21 hm2,该地区表面以壤土为主的质地为旱地土壤;初步计划将13.20 hm2土地改造为水田,生产路和田埂面积为1.01 hm2,水田改造率为92.76%。土壤有机质是保证土地肥沃指数和质量的物质前提条件。经过大批量研究发现有机质能够提升田间持水量,能够明显使土地团体结构更稳定,提供物质基础,加速土地里的生物生长,使阳离子的置换量加大以及提供更丰富的土地养分。在旱地实施开垦时,使有机质直接暴露在土地表面,还会破坏土地的团体结构,使微生物更活跃及数量增加。2旱地的实际情况按照数据显示,2014年某省旱地面积为59.23 万hm2,在全省耕地总面积占比19.75%。据统计,坡度在15° 以内的旱地面积和坡度在15° ~25° 以及在25° 以上的旱地面积在全省旱地总面积占比分别是94.12%、4.56%、1.32%。针对各市的旱地坡度,15° 以内的坡度旱地最小占比为88.32%,最高占比值为98.89%。目前,村主要采用人工植树造林为主,也种植猕猴桃和金银花等多种作物。因为林场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大致预算,仍在进行摸索的过程,经营活动开展较为盲目,使其投入较多,依然看不见效果。实际的管理较为松懈,金银花这几年的销售价浮动较大,没有人员从事管理,使得金银花面临死亡。杉木目前多数是被砍伐后丛生的幼牙林,树林的种类过少,难以长成浓郁树林。在实施作业的道路和机械耕种道路早已经长满树木,塘内的水也处于淤堵状态,根本没有准备扑救森林火灾的设备,如若发生火灾,无法熄灭火源,导致森林大火。3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调节pH值的办法3.1土地平整根据旱地改造成水田的施工标准,旱地改水田地平整需要经过较为烦琐的土地平整步骤,并对施工环节做到精益求精。土地平整工程主要是对项目区内的地块进行平整,据地形高差和土方平衡计算田块高程。将项目区内的地块改造成梯田和格田,包括表土清理、表土堆放与回填、土方平衡、土方调运,防渗层客土、构筑以及各类田坎。在旱地改水田的整改过程中,影响新增水田地质量的关键步骤是分离土壤。针对表土剥离的施工标准较高,人员深入研究旱地土壤的剖面,该土壤的耕作层厚度约16~28 cm,土壤剥离的厚度通常在26 cm以内,在小部分耕作层厚度较大的地带可以相应加大,需要放置好剥离后的耕作层土壤,谨防水分蒸发。掌握研究区的地形、经营的产业和作物种植的方式,明确田地大体形状。为了便于农田展开机械化施工,应将田地的长宽比例把控在3∶1~9∶1。针对丘陵山区地带,比较适合改建梯田;针对地区坡度小于2° 的平坦地带,比较适合改建格田。在格田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已存在的田块格局完,通过将田间沟渠或道路作为中心线铺设成网格形状。在设计梯田田块布局时应结合实际地形状态,需要考虑到如何进行梯形田灌溉和梯级如何排水,科学铺设田块,保证灌排顺畅。田坎(埂)能在水田的锁水功能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在进行水田改造修建田坎时,不仅对背坡坡度和修筑田坎的高度有要求,对距离田面的高度以及工艺标准都有严格标准。可以选择黏土坎修建田坎(埂),不平稳的部分地带采用加入石坎固定。修建的田坎(埂)埂顶宽16~42 cm,高度应该高出田面16~21 cm,埂宽32~52 cm;如果田坎(埂)起到生产通行作用时可以把宽度加大至40~60 cm[1-3]。为了保证改造好的水田田间持水量的特点,需要开展防渗工作,把底层修筑成犁底层,即在耕作层下构筑硬土层面,能够阻挡水的渗入,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通常情况下,厚度为6~8 cm,最大数值可至21 cm。修筑犁底层工艺较为细致和烦琐,耕作层的土壤剥离完成后,将新土层压实,之后再进行多次淹水犁耙(4次或4次以上)静置,沉淀泥浆,通过绞田边、糊田(土)埂等步骤的防渗办法。在实施整治时,能够结合旱地的土体结构状态,选取恰当的防渗工序开展作业,最终符合新增水田防渗标准。3.2表土回填构筑完田埂和犁底层后,回填被剥离的土。先大体回填,之后细致平整下表面,表土进行回填时受土壤下沉的影响,回填土壤的高度应为8 cm,再次开垦土地坡度小于2°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旱改水”工作中,通常使用表面平均覆盖土的方式来展开表土的回填工作。了解覆土的层面厚度,把剥离后的土通过机械或人工运至需要覆土的区域,在表面平均盖土进行耕地回填,再调整表面使平整,达到耕种水稻的条件。3.3改善土壤“旱改水”后的土壤保水性、通气性和保肥性普遍较低,水稻的生长也受到严重影响,应改善“旱改水”后的土壤,使水稻更好地生长。针对广西旱地土壤的特征,改良土壤的办法通常有三种,即种植绿肥、加入石灰、使用有机肥料。种植绿肥能够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占比,绿肥成本较低、养分充足、有机质占比多、肥效高、改土培肥效果好。生产绿肥时不仅需要把控种植红花草的面积,还应加大田间管理力度,使红花草的产量得到提升。土壤的酸碱度可以采用加入石灰来调节[4-5]。广西旱作土壤经检测是偏酸性土壤,土壤pH值通常是5.1~6.0。使用石灰之后改变了土地酸碱度,进一步分解有机肥料,使施肥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得到提升。通常情况下,石灰的用量为1 232~1 514 kg/hm2,此外石灰用量采用第二年比上一年减少的方式,通常在四五年时停止使用1~2年。使用有机肥料能够使耕种层熟化更快,主要通过施加农家肥料和播施有机复合肥,提升土壤中有机肥的占比。科学使用农家肥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改良,还有利于土地中有益微生物进行活动,最终使土壤的通透性更加良好以及作物需要营养元素得以增加。3.4土地的灌溉与排水旱地改水田的项目较为零散,修建的水源设备不利于项目的开展。进行灌溉作业时,能够充分使用附近现有水资源,如山泉水、河流、水库、山坪塘等,再经过必要拦蓄和输水设施,使项目区灌溉率得以保证[6-8]。设置排水沟方式和灌溉过程较为类似,通过使用天然沟渠,科学合理设置排水渠道,尽量减少“串灌串排”,尽可能减少使用耕地,不破坏田块形状。江西丘陵山区的设计排水沟经历1~3 d暴雨,3~5 d能够使排水到达作物耐淹水深,应该符合农田排涝、防洪、降渍的条件。4结语垦造水田能否成功主要由土壤质量决定,人为因素和时空的关系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通过适当的方法提升水田土壤质量能够直接影响水田垦造的进展。本文主要研究土壤酸性、有机质较低和容重较大等问题,通过添加黄腐酸钾、植物性有机肥、生石灰来调节土壤有机质以及酸碱度,最终使土壤质量得以提升。酸性土壤加入生石灰能提高pH值,还能够影响微生物代谢和种群作用。结合两种肥料共同使用,撒入生石灰,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极大促进作物生长,使微生物的活性也得以改善,进一步促进生产优质杂交水稻,确保农民增收。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