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为前提,在发展中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是为了追求建筑与周围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实现建筑在建设及使用的过程中低污染、低能耗,使建筑具备环境友好的特性。1生态建筑技术生态建筑建设中除了采用生态环保材料之外,还可以应用生态技术,如太阳能及风能的利用等,都属于生态技术。常见的典型生态技术还包括在建筑周边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多层次、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生态建筑绿化环境的自我维护和发展能力,降低维护成本,并通过其光合、蒸腾作用维护建筑周围的环境,起到改善空气质量、减小噪声、杀菌抑尘的作用,使建筑周边景致更美观,提高建筑品味。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生态墙体,部分高科技含量的建筑玻璃幕墙采用镜面玻璃和普通玻璃结合运用的方式,在玻璃隔层间充入干燥空气制成中空玻璃。中空玻璃的隔音、隔热、防潮、防结霜能力更好,且强度较大。根据实际测量,双层中空玻璃能够抵挡90%的太阳辐射热,保障光照的前提下避免引入过多热量。使用中空玻璃幕墙能使建筑冬暖夏凉,减少建筑在温度调节上的能源消耗。例如西班牙的泡泡形淡水工厂,由一系列堆叠在一起的生物圈构成,外观类似一堆肥皂泡。玻璃圆顶结构能够利用红树过滤海水以获取淡水;红树可吸收咸水中的物质并渗出淡水。淡水钻出红树体外后蒸发并凝结成露水,工厂内的淡水池负责收集露水,节约了大量淡水资源。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如图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17.011.F001图 1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2设计融入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不单纯地在建筑周边设计一些绿化带,应从根本上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构建生态平衡的状态。(1)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设计中应秉承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爱护,最大限度地避免破坏周边已有的绿化工程。尽量进行就地取材,结合本土植物和自然景观进行建筑设计,为建筑起到点缀、美化的作用,也节约了额外进行生态建设产生的费用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2)设计建筑整体造型和颜色时,应尽量减少建筑与周边生态环境的违和感,追求和谐统一的自然之美,强调对自然的回归和体验。例如皮亚诺设计的特吉巴奥艺术中心,根据当地棚屋建筑样式的木肋结构设计了能够体现当地文化的建筑,得到了行业内设计师的一致好评。此外,建筑的设计还应当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实现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比如利用自然风力为建筑进行通风调节空气,利用光照实现建筑内一定的照明、温度调节功能等,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建筑暖通方面的能源消耗。迪拜因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日照充足,设计了太阳能垂直村,收集太阳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能量使用。迪拜太阳能垂直村如图2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17.011.F002图2迪拜太阳能垂直村(3)依据生态理念中的持续发展思想,设计师还应为建筑未来的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和足够的弹性,在设计中对建筑的可生长性以及可预留空间的大小、对科技的快速吸纳运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满足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不断扩充的需求,延长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师应考虑建筑在到达使用寿命需要拆除的情况,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1]。德国的汉诺威26号展馆是生态型大跨结构的展览建筑,是建筑结构和对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形式进行优化开发的完美体现,设计师将其设计成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形状,使功能性的空间高度足以呼应大厅的巨大面积,并提供一个自然通风的必要高度,保障了热量上升的构造效果得以充分发挥。该建筑的大面积区域允许自然光线射入,但避免了阳光直射,使光线明亮但不耀眼。该建筑属于展馆,展厅内有大量的艺术作品,利用自然光照明不仅节约了大量电能,还能为使用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感。为了避免使用自然光线引入过多的热量,设计师托马斯·赫尔佐格通过在建筑北向天窗上设置百叶,将北向光折射到展馆室内屋顶上的发射板,将北向光线均匀地引入室内,北向光属于漫射光,带有的太阳热量较少,妥善地解决了采光和遮阳问题。该建筑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的方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室内温度,在不影响建筑的换气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契合节能环保的生态理念。3选用环保建筑材料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建筑材料的成本超过建筑总成本的60%,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生态理念中选择建筑材料时应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为使用者提供自然、舒适的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传统的建筑施工中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的性能较差,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生态建筑理念提倡建筑材料的重复、循环利用,使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建筑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生态建筑的工程建设材料尽量就近选择,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担[2]。生态环保建筑材料具有能耗低、污染小、可再回收利用等优点,部分材料在生产中也应用了废料再利用的技术,如以废弃物、工业矿渣为原料生产的生态水泥、生态混凝土,还有回收加工的钢材、复合板材等[3]。生态建筑材料除了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外,对人们的健康也更友好,含有高新科技的生态建筑材料具备净化空气的功能,避免了传统建筑和装饰材料中苯、甲醛、醚类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秸秆板材和贝壳粉涂料是两种优质的生态环保建筑装修材料。秸秆板材是以成熟农作物的秸秆为原料生产的板材,秸秆中的粗纤维含量高,不能用于喂养禽畜,在农业生产中往往焚烧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应用于建筑生产中,能够减少污染,为建筑业提供节能环保的优质材料[4]。经过多年的科研研究,我国终于成功研制出以秸秆、稻壳等植物茎秆为原料的不含甲醛的秸秆板材,经检验其所有的物理性能均可以达到国内外木质板材的要求,且具有重量轻、机械性能好、隔音保温、耐火阻燃、防水防腐、无污染、易安装、成本低等多种优势,使用寿命长,可再收回利用,在建筑施工中可以代替多种轻质的建材[5]。秸秆板材的可塑性好,可用作室内外墙板、装饰板、地板、防火台面、护栏等,也可用于生产各种家具。秸秆板材的成功研发为社会提供了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其价格低、品质高,缓解了我国木材原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为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贡献。贝壳粉涂料属于石灰类涂料,其利用碳酸钙脱碳的化学原理实现了无机材料的化学黏结,使用贝壳粉涂料代替传统建筑涂料,可以有效节约石油资源,减少生产能耗、生产成本和有害物质的排放。贝壳粉涂料不污染环境,且还具有一定的除味、抗菌作用,其中含有钙的化合物,可以对室内的烟、一氧化碳和浮游粉尘起到吸附作用,烧制的贝壳粉末还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黄色葡萄糖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贝壳粉涂料用于室内装修可以减少化学物质对人身体的侵害。4结语生态建筑理念对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生态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能够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更舒适、更安全的环境,推进建筑业改革创新,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巨大贡献。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