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属于桑科构树属落叶乔木,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盐碱等特性,是1种被广泛用于饲料、造纸、医药、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树种[1-2]。构树叶含有大量优质粗蛋白质,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生产加工动物饲料的优质绿色原料[3]。构树中蛋白质含量高,但其分子大、结构复杂且纤维含量较高,直接饲喂动物很难被消化吸收,导致饲料利用率较低,动物生长缓慢。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构树可以改善构树发酵品质,提高饲料报酬。侯殿明[4]研究表明,混合添加酶制剂和菌制剂可以改善构树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因此,本试验探究不同添加量添加剂对全株构树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全株构树发酵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全株构树株高120 cm,使用青贮收割机统一收割粉碎,留茬高度15~20 cm、切割长度2~3 cm,在河南省科学院杂交构树种植科研示范基地采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production),活菌数均≥1.0×108 CFU/mL,均由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酸性纤维素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酶,活性≥20 000 U/g,购自山东苏柯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糖蜜主要成分为蔗糖和葡萄糖,含糖量约50%,购自市场。玉米粉、稻糠和麸皮等辅料均购自市场。发酵原料营养成分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6.021.T001表1发酵原料营养成分项目干物质粗蛋白酸溶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47.1717.984.4435.6418.394.98%1.2菌种活化将适量斜面保存的植物乳杆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37 ℃、静置培养12 h;适量斜面保存的产朊假丝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30 ℃、170 r/min培养12 h。1.3发酵饲料制备将全株构树切至2~3 cm,自然晾晒,粉碎。玉米粉、稻糠和麸皮等辅料分别按全株构树粉重量的5%、5%、10%添加,搅拌均匀,作为发酵原料备用。糖蜜和纤维素酶分别按发酵原料质量的5%和4‰溶解于水中,将发酵原料含水量控制在约65%。各试验组中产朊假丝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按设计添加量直接添加,搅拌均匀。将制作好的发酵饲料装入已标记的带有放气阀的聚乙烯袋,每袋700 g,真空包装机密封,在阴凉干燥处发酵。1.4试验设计试验设置4个组,产朊假丝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按比例1∶1添加,添加量分别为2%(Ⅰ组)、6%(Ⅱ组)、8%(Ⅲ组)和12%(Ⅳ组)(糖蜜和纤维素酶按质量比添加,菌剂按质量体积比添加),每组5个重复,各组室温条件下发酵60 d。1.5样品采集开启发酵袋,去除距离开口3 cm处的发酵饲料,将剩余饲料混合均匀,取20 g放入盛有180 mL蒸馏水的三角瓶内,放入冰箱4 ℃浸提24 h,4层纱布过滤,滤液于-20 ℃冷藏,备用。滤液测定pH值。1.6测定指标及方法1.6.1感官评价采用德国农业协会(DLG)标准[5]对发酵饲料的品质进行气味、质地、色泽评定。16.2发酵品质的测定pH值采用雷磁E-201F测定;氨态氮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6],计算氨态氮与总氮的比值(NH3-N/TN);有机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测定。1.6.3营养成分的测定将收集的样品置于65 ℃烘箱中烘60 h,测定干物质含量。采用范氏纤维(Van Soest)[7]测定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采用凯氏定氮仪法测定粗蛋白、酸溶蛋白和总氮的含量[8]。1.7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 2020整理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添加量混合菌剂对全株构树发酵饲料感官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各试验组发酵饲料的质地、色泽均为柔软、松散、暗绿色。Ⅲ组和Ⅳ组发酵饲料的气味均比Ⅰ组和Ⅱ组酸香味浓,总评分最高,等级为优。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6.021.T002表2不同添加量混合菌剂对全株构树发酵饲料感官的影响组别质地色泽气味总评分等级Ⅰ组柔软、松散暗绿色酸味较淡15良Ⅱ组柔软、松散暗绿色酸味淡16良Ⅲ组柔软、松散暗绿色酸香味19优Ⅳ组柔软、松散暗绿色酸香味19优2.2不同添加量混合菌剂对全株构树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各组发酵饲料的pH值和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和Ⅳ组发酵饲料的酸溶蛋白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NH3-N/TN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6.021.T003表3不同添加量混合菌剂对全株构树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组别pH值酸溶蛋白/%DM氨态氮/总氮乳酸/%DM乙酸/%DM丙酸/%DMⅠ组4.29±0.027.30±0.02b1.56±0.10a7.56±0.11b1.45±0.020.88±0.01aⅡ组4.26±0.027.33±0.14b1.54±0.08a7.61±0.12b1.52±0.040.85±0.01aⅢ组4.25±0.028.22±0.24a1.26±0.04b8.86±0.22a1.39±0.040.75±0.03bⅣ组4.25±0.028.08±0.56a1.23±0.02b8.82±0.24a1.40±0.020.76±0.03b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3不同添加量混合菌剂对全株构树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Ⅲ组和Ⅳ组发酵饲料的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和Ⅲ组发酵饲料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各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6.021.T004表4不同添加量混合菌剂对全株构树营养成分的影响组别干物质/%FW粗蛋白/%DM中性洗涤纤维/%DM酸性洗涤纤维/%DM酸性洗涤木质素/%DMⅠ组42.05±0.22a18.27±0.0733.53±1.3918.35±0.57a5.45±0.74Ⅱ组41.47±0.33a18.39±0.1332.96±0.4217.26±0.14b5.63±0.44Ⅲ组40.49±0.52b18.48±0.1731.89±0.4117.11±0.19b5.62±0.11Ⅳ组39.55±0.07c18.48±0.0432.50±1.1717.83±0.33ab5.63±0.113讨论3.1不同添加量混合菌剂对全株构树发酵饲料感官的影响感官评定是最直接、操作最简单的判断发酵品质的方法,可以对发酵饲料进行快速、直观的了解[9]。本试验中,各添加量试验组发酵饲料的质地、色泽均为柔软松散、暗绿色。添加8%和12%混合菌剂的发酵饲料气味均比添加2%和6%的酸香味浓,总评分最高,等级为优,以添加量为8%和12%的发酵饲料的外观评价效果最佳。3.2不同添加量混合菌剂对全株构树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陶兴无[10]研究表明,在构树叶青贮过程中添加乳酸菌可有效降低发酵饲料的pH值。本试验中,各处理组的pH值均为4.20~4.30,高于常规牧草青贮所获得的优质饲料pH值4.20[3],可能因为构树具有较高的缓冲能值[11]。在发酵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乳酸含量,降低丁酸含量[12-13]。本试验中,构树发酵饲料中增加乳酸菌添加量,乳酸含量升高,丙酸含量降低,说明乳酸菌在构树发酵饲料中有抑制丙酸产生的作用。饲料发酵过程中,植物蛋白酶及微生物酶可以使蛋白质降解产生NH3-N/TN,乳酸菌制剂可以降低蛋白酶的水解作用,降低发酵饲料NH3-N含量[14]。本试验中,随着乳酸菌添加量增加,NH3-N/TN值显著降低,表明乳酸菌在构树发酵饲料中可以有效地降低NH3-N/TN。3.3不同添加量混合菌剂对全株构树发酵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饲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导致DM损失,添加乳酸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留饲料的营养价值。本试验中,随着植物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添加量的增长,DM含量降低,且均低于发酵饲料原料的DM含量,与Cai等[15]研究结果相反,可能因为乳酸菌的种类和发酵饲料原料不同,也有可能因为本试验中添加的酵母菌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一部分DM。CP含量是衡量饲料饲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16]。定雅斯[17]研究表明,微生物和植物蛋白酶可以使发酵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氨气、胺和游离氨基酸等蛋白质降解物,从而降低蛋白质含量。本试验中,各处理组的C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可能因为酵母菌大量繁殖,产生较多的菌体蛋白。乳酸菌对发酵饲料的NDF和ADF含量无显著影响[18-19]。本试验中,各组的NDF含量无显著差异,可能与DM含量有关。随着菌剂添加量的增加,各处理组的DM含量有所降低,NDF含量所占DM比例相应增加,从而表现出NDF含量无显著变化。随着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NDF和ADF含量均有下降趋势,与Mustafa等[20]研究结果相一致。各处理组的NDF和ADF含量与发酵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任海伟等[21]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因为添加的纤维素酶破坏了纤维间的氢键,细胞内容物被释放出来,生成单糖[22];也可能因为发酵前期较低的pH值造成酸性环境促进细胞壁酸解作用[23]。ADL成分主要为木质素,短时间内很难被微生物降解。因此,各组发酵饲料的ADL无显著差异。4结论植物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比例为1∶1、添加量为8%时,可以提高全株构树发酵饲料的酸溶蛋白含量和乳酸含量,降低NH3-N/TN值、丙酸含量和ADF含量,有效提高构树发酵饲料的品质。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