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价值链由美国学者于1995年首次提出,由信息增值构成的必然产物[1]。虚拟价值链既是人工智能浪潮产生的衍生品,又能解释与推进产品与服务的智能化与无人化。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化、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和运用,传统的虚拟财货理论遇到了新型的虚拟技术,孕育出了虚拟价值的概念与相关理论。信息时代的商品价值不再局限于实物,还可以附着在虚拟物品与服务上,产生的价值即虚拟价值。1虚拟价值链的简介1985年,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2]。在《开发虚拟价值链》中进一步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概念,指出在信息时代中,企业需要同时拥有“市场场所”与“市场空间”,前者是由管理者可观察和接触到的物质世界,后者指与物质世界对应的虚拟世界,这种虚拟世界产生了新的价值创造场所,如智能制造[3]。尽管信息内容在传统的实体价值链中也有所体现,但从未扮演过能够直接导致价值增值的主要角色。虚拟价值链更多是通过取代实体过程,为客户重新创造价值的活动。信息可以帮助理解和改变实体世界,还能够开拓全新的服务、产品和市场。虚拟价值链上每一环节与信息结合的程度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状态。虚拟价值链的一般模型如图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17.016.F001图1虚拟价值链的一般模型虚拟价值链创造价值需要通过五个步骤,即收集、组织、挑选、合成以及分配信息,不同于传统价值链,在以上每个环节都可以创造新价值,为企业在信息时代带来竞争优势[4]。虚拟价值链的构建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可见性阶段。企业管理层通过使用大量信息技术,以协助企业在实体价值链中的行动,为虚拟价值链奠定基础。(2)反应能力阶段。企业通过在市场空间中建筑一条平行价值链,使用虚拟价值链代替实体价值链。(3)建立关系阶段。企业员工使用从虚拟价值链中获得的信息,为目标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虚拟技术、虚拟产品与虚拟价值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和复杂。虚拟产品是智能产品,智能产品并不全是虚拟产品,虚拟产品的产生非常依赖智能化的虚拟技术;虚拟产品创造的价值不一定是虚拟价值。此外,依赖虚拟技术进行生产或经营的产品,也并不一定都是虚拟产品,其产生的价值也不都是虚拟价值[5]。有学者通过分析IT产业的经济管理系统的演进特征,对上述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解释与说明,并提出虚拟服务价值网的概念,用以代表具有面向服务特征的数字化服务系统,研究虚拟价值网的分解与合成,提出虚拟服务价值网的服务建模方法[6]。2智能产品与服务的分类(1)智能产品的种类。典型智能产品分类如表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17.016.T001表1智能产品分类简介产品类型主要用途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运载工具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无人船智能终端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问答系统、智能搜索、智能录音设备、情感语义分析计算机视觉图像分析仪、视频监控系统、车型检测系统生物特征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人机交互语言交互(语音助手、智能客服等)、情感交互、体感交互、AR智能产品通常指人工智能产品,即指运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处理问题的产品或系统。智能服务机器人、无人车、ALoT(人工智能物联网)系统及个人终端产品、智能个人助理及娱乐产品、行业人工智能产品等,都属于典型人工智能产品。(2)智能产品的应用。智能服务机器人从商业和家用的两个角度,在居家、养老、商业、物流等领域为人类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无人车可以在物流运输、环卫清洁、特种作业等作业场景完成特定任务。ALoT涉及生活起居、智能安防、医疗保健、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部分ALoT产品具有时尚的特点。智能个人助理及娱乐产品依赖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在教育、养老、社交等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行业人工智能产品在医疗诊断、智能支付、金融、物流等行业等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新形势下虚拟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中得到广泛使用,特别是线视频会议。在线视频会议的软件以及服务都已经相对成熟,一些教培机构如网易公开课、粉笔公务员等,都曾采用视频课程的形式授课,但都以录制课程为主,并没有开展大范围的教无离的限制无法正常参与上课、开会等聚集活动,导致在线视频会议软件获得了更广泛和普遍的应用,并催生了大量企业迅速投到在线视频软件的开发与推广,产生了如谷歌的ZOOM、腾讯会议以及Microsoft Team等新产品。微软、推特等企业相继推出了针对性政策,如允许员工永久居家办公,重要会议改为线上平台召开等上述智能化、线上化、零接触的医疗与教育尝试,为快速、精准、有效地为大众提供亟须的、无形的、虚拟的价值。3虚拟价值链与智能产品与服务的关系虚拟价值链具有非物质性、灵活性、独特性、持久性等特点,是传统价值链在市场及信息领域的进一步体现。虚拟价值链理论在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有效工具。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原因在于虚拟价值链的独特性和持久性[7]。虚拟价值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都属于主观价值理论,与实体价值理论强调产品和服务本身的价值不同。以虚拟价值理论为代表的主观价值理论认为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并非源于其本身,而是根源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对其的需求(尤其是心理层面的需求)[8]。一方面,虚拟价值具备的随机性、主观性等特性,根源于虚拟财货的四大要素;另一方面,虚拟价值中的信息化、非实体化等特性,在信息时代中得到了更直观表现。虚拟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虚拟财货”所衍生出的相关价值,如传统的品牌价值、附加价值等;另一方面是在虚拟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信息时代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虚拟产品与服务,如手游、直播或线上会议等虚拟产品与服务。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及其带来的技术革新,使人们意识到了人工智能与虚拟价值链互联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已渗入企业的生产、物流、销售等过程,现阶段的市场环境无法完全被传统价值链理论所解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虚拟价值链理论的出现和相关研究显得愈发重要。新的市场会带来新的管理准则。(1)新的规模经济。随着线上商务的融入和跨境电商的出现,企业的生产、销售等规模都会有所增长。(2)新的范围经济。由于在线购物的普及,企业可以辐射更广的区域、更远的市场。(3)压缩交易成本。虚拟价值链改变了以往商业谈判中复杂烦琐的流程,使交易的方式更多样、过程更便捷。此外,重新平衡供给与需求,调整时间和空间的供需关系,合理地优化产品的分配。虚拟价值链使传统的SWOT分析更多样化,提升了企业管理员工的沟通效率,降低了沟通成本。4结语在线视频软件等智能型、虚拟化的产品与服务在新形势下在全球范围内都被广泛接受与使用,侧面反映了虚拟技术的快速发展。上述产品与服务所创造的价值,更多属于虚拟价值,并由此衍生出了相应的虚拟价值产业链,不仅服务于政府机构、各类企业和民众,在传统教育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产业产生了冲击与改变。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