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藏羊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1种特殊经济类型的藏羊[1]。黑藏羊具有毛色美观、抗辐射能力强、肉质紧实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能终年放牧、对高寒地区适应能力强等优点[2]。但是,黑藏羊现阶段的饲养方式主要为放牧,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适当的舍饲育肥对促进黑藏羊健康生长、提升饲养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瘤胃的健康发育是反刍动物自身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关键[3]。研究发现,饲喂不同精粗比的日粮对断奶羔羊的瘤胃发育具有不同影响[4]。适当的精饲料能够促进羔羊瘤胃乳头生长发育,而过高的精料饲喂量会导致瘤胃乳头角质化不全,适当的粗饲料能够促进瘤胃容量和瘤胃黏膜的发育、保证瘤胃乳头角质化的程度[5]。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对维持瘤胃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因此,本试验对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黑藏羊羔羊瘤胃中抗氧化指标及消化酶活性进行研究,旨在从瘤胃内环境稳定性的角度探讨黑藏羊羔羊的日粮的最适精粗比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和饲养管理试验于2021年2月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黑藏羊繁育中心开始,2021年6月结束。选取2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断奶黑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羊只平均体重为(10.45±0.96)kg。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A组)、50∶50(B组)和30∶70(C组)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127 d,其中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120 d。日粮参考NY/ T816—2004《肉羊饲养标准》配制,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7.001.T001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项目A组B组C组原料组成/%玉米43.0531.1117.15豆粕2.231.230.50菜籽粕13.137.344.03棉籽粕4.393.121.12燕麦青贮15.0025.0035.00燕麦青干草15.0025.0035.00食盐0.800.800.80石粉0.800.800.80小苏打0.100.100.10磷酸氢钙0.500.500.50预混料5.005.005.00合计100.00100.00100.00营养水平代谢能/(MJ/kg)12.6412.6412.64粗蛋白质/%15.3313.8612.24粗灰分/%4.625.917.03粗脂肪/%4.023.753.41中性洗涤纤维/%26.9235.3445.28酸性洗涤纤维/%16.2722.7528.24钙/%0.230.250.27磷/%1.841.120.78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Fe 4.5 g、Cu 1.0 g、Zn 6.0 g、Mn 3.0 g、Se 0.02 g、I 0.04 g、Co 0.02 g、VA 2.5×105 IU、VD 3×104 IU、VE 2.5×103 IU。2.营养水平中代谢能为计算值,其余均为实测值。试验期间,每天将精料和粗料(燕麦青贮和燕麦青干草按干物质1∶1计)搅拌混匀饲喂2次(8:00和17:30),自由采食和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按照养殖场的规定执行。1.2样品采集试验结束当天8:00,分别从各组中随机选择5只黑藏羊(禁食12 h、禁水2 h)颈静脉放血屠宰,采集瘤胃液≥300 mL,将200 mL瘤胃液用4层纱布过滤,3 5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上清液并做好标记,-20℃冷冻备用。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瘤胃发酵参数采集100 mL未过滤的瘤胃液,使用便携式pH值计测定瘤胃液的pH值,重复测定3次;瘤胃液氨态氮(NH3-N)含量采用比色法在700 nm波长处测定;瘤胃液微生物蛋白(MCP)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1.3.2抗氧化指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对瘤胃液样品进行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1.3.3消化酶活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对瘤胃液样品进行α-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的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1.4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初步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黑藏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A组瘤胃液的pH值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瘤胃液的pH值显著低于C组(P0.05);B组瘤胃液NH3-N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瘤胃液NH3-N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瘤胃液MCP含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瘤胃液MCP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7.001.T002表2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黑藏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组别pH值NH3-N/(mg/L)MCP/(g/L)A组5.57±0.08c149.1±0.19b1.93±0.02aB组6.12±0.06b164.6±0.21a1.62±0.06bC组6.25±0.03a116.6±0.13c1.48±0.03c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字母或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黑藏羊瘤胃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A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的T-AOC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的CAT活性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的MDA含量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7.001.T003表3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黑藏羊瘤胃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组别GSH-Px/(U/mL)SOD/(U/mL)T-AOC/(μg/L)CAT/(U/mL)MDA/(μmol/L)A组1 450.02±144.9715.72±1.08a16.87±0.35b182.38±4.71b6.31±0.33aB组1 452.89±113.7012.78±0.81b18.69±0.87a192.41±0.65a5.04±0.29bC组1 491.15±142.3612.52±0.68b17.94±0.40a195.36±6.85a6.20±1.29a2.3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黑藏羊瘤胃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A组的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C组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C组的糜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1.17.001.T004表4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黑藏羊瘤胃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组别α-淀粉酶/(U/L)纤维素酶/(U/L)脂肪酶/(U/L)胰蛋白酶/(U/L)糜蛋白酶/(IU/L)A组260.86±25.68a69.96±3.48b229.93±8.96b145.46±0.87143.07±1.99aB组243.36±7.46ab71.31±1.32b248.06±8.98a150.07±9.33143.85±5.36aC组228.89±14.26b77.95±3.39a232.63±12.34b142.37±5.91131.76±9.25b3讨论3.1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黑藏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日粮的组成、形态及营养水平均是影响羔羊机体瘤胃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6]。瘤胃的pH值主要受日粮结构、唾液分泌、营养水平等因素影响,其中日粮组成结构是影响瘤胃pH值变化的关键因素[7]。不同物质的最适消化pH值不同,消化干物质和纤维素的最适pH值为6.5,瘤胃内容物pH值低于6.1会抑制纤维分解菌在瘤胃内的繁殖[8]。随着日粮组成结构中的精料比例加大,瘤胃中的丙酸浓度升高且乙酸浓度下降。精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在瘤胃中消化时能过快速产酸,导致瘤胃的pH值快速下降[9]。本试验结果表明,当精粗比为30∶70时,瘤胃pH值为6.25,适合纤维素及干物质消化;当精粗比为50∶50时,瘤胃的pH值为6.12,适合瘤胃内纤维素分解菌繁殖;当精粗比为70∶30时,瘤胃的pH值为5.57,此时会抑制纤维素分解菌繁殖。NH3-N作为饲料蛋白质、尿素等在瘤胃内降解的终产物,是确保MCP合成的重要前提[10]。马涛等[11]在估测氮沉积率时发现,当日粮精料比例的升高时,日粮降解后产生的NH3-N增多,且MCP合成量增加,与本试验结果一致。3.2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黑藏羊瘤胃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适宜的精粗比有益于改善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增强微生物活性,促进其生长发育[12]。自由基代谢和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平衡能够很好地反映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13]。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精粗比日粮对黑藏羊瘤胃GSH-Px活性的影响不显著,但是GSH-Px活性随着精粗比例的降低呈上升趋势,CAT作为抗氧化酶的标志酶,CAT的活性与GSH-Px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随着精料浓度的降低而上升。而SOD的活性的变化趋势却与CAT、GSH-Px活性变化趋势相反,且精粗比为70∶30组SOD活性显著高于50∶50组与30∶70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为SOD是1种金属抗氧化酶,而GSH-Px的活性中心是硒半胱氨酸,这两种抗氧化酶在抗氧化反应过程中所参与反应的底物不同[14-15]。瘤胃内细菌、真菌、原虫降解底物会产生H2、甲酸、乙酸等,日粮精粗比会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微生物活性和数量,这时瘤胃的发酵方式会发生改变,瘤胃内的降解产物量也会改变[16]。CAT能够氧化一些除H2O2外的其他细胞毒性物质(甲酸),通过以下反应完成:H2O2+H2R→2H2O+R,但具体的反应机制尚不清楚[17]。本试验结果显示,当精粗比为50∶50时,T-AOC含量最高,从瘤胃自由基代谢能力的角度推测,黑藏羊日粮最适的精粗比为50∶50,与侯志高等[18]以不同精粗比饲喂奶牛时所得到的结果一致。当精粗比为50∶50时,瘤胃产生的MDA处于1种较低的状态,自由基能够被很好地清除,当精粗比为70∶30时,瘤胃产生的MDA含量最高,此时瘤胃抗氧化能力最差,高精料会导致瘤胃内环境紊乱。3.3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黑藏羊瘤胃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日粮精粗比能够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而瘤胃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是影响瘤胃消化酶活性的关键因素[19]。淀粉酶活性可以反映瘤胃中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及活力[20],本试验结果显示,精粗比为70∶30的饲喂组的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30∶70组,虽然与50∶50组差异不显著但是也呈上升趋势。α-淀粉酶活性与日粮中淀粉含量直接相关,在本试验的日粮组成中,高精料组玉米含量高于其他两组,推测这是导致70∶30精料组的瘤胃α-淀粉酶活性高的直接原因,与汪晓娟等[21]的研究结果一致。纤维在瘤胃内的降解借助瘤胃微生物分泌的多种酶,主要包括纤维素酶及纤维素酶复合体,所以纤维素酶活性能够反映瘤胃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及活力[22]。本试验结果显示,精粗比为30∶70的饲喂组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70∶30组和50∶50组。霍鲜鲜等[23]研究发现,不同精粗比日粮能够显著影响纤维素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在30∶70时最高[23],与本试验结果一致。瘤胃内较高的蛋白酶活性是蛋白质消化吸收的首要条件[24]。本试验结果显示,精粗比为50∶50组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最高,说明当精粗比为50∶50时,瘤胃中蛋白分解菌的数量及活性最佳。脂肪酶活性可以直观表现出瘤胃中脂肪分解菌的数量及活性;且精粗比为50∶50组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说明当精粗比为50∶50时,瘤胃中的脂肪分解菌的数量及活性最佳。因此,采用精粗比50∶50的日粮饲喂青海黑藏羊时,黑藏羊的瘤胃消化酶活性能够达到最佳。4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精粗比50∶50的日粮饲喂青海黑藏羊能够使得其瘤胃内环境最为稳定。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