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畜,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使牦牛群长期处于不良的生长环境中[1],牛群的营养得不到满足。牧民过度挤奶,导致泌乳期的牛严重掉膘,还使犊牦牛在生长过程中营养匮乏,造成犊牛发育迟缓、成活率降低[2-3]。冬季草场上牧草资源紧缺,饲喂犊牦牛时未给予适当的补饲,严重制约犊牦牛的生长发育,因此,这一阶段犊牦牛的饲养管理需要受到高度的重视。需要突破原有的饲养模式,根据犊牦牛的不同生长发育期,为牦牛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4]。文章就犊牦牛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育肥管理进行综述,为后续犊牦牛的高效育肥提供参考。1犊牦牛的培育1.1犊牦牛初乳的哺喂出生约1 h的犊牦牛以自然哺乳的方式哺喂3 d足量的初乳,初乳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抗原蛋白质、糖类和免疫球蛋白等,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降低犊牦牛流感病毒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概率,并有效的改善胃肠道疾病。初乳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可以提高犊牦牛机体的免疫力,通过对犊牦牛骨骼的促进作用加快生长发育。1.2犊牛代乳粉的饲喂在犊牛的培育过程中,为了减少犊牛母乳的饲喂量、节约犊牛的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常用代乳粉替代母乳进行饲喂。许先查等[5]研究发现,代乳粉对犊牛增重和血清生化指标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降低犊牦牛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周建民[6]使用代乳粉饲喂荷斯坦犊牛发现,母乳完全可以被代乳粉替代,能够满足犊牛的营养需求。王中群等[7]研究发现,使用代乳粉取代母乳饲喂犊牛群,不仅使牛群营养得到满足,还能够增加养殖场的经济收入。犊牦牛出生约8 d可以训食精料,此时可以使用代乳粉取代母乳。饲料中的蛋白质和代乳粉中的营养均对犊牦牛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犊牦牛的生长。Hill等[8]研究发现,3种不同蛋白水平的代乳粉对犊牛的生长性能未产生较大的影响。鲍宇红等[9]研究发现,脂肪水平为28%的代乳粉对犊牦牛的生长和免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代乳粉中适宜的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可以使犊牦牛各项体尺指标保持最佳水平。脂肪水平过低会抑制犊牦牛的骨骼发育;脂肪过高会抑制犊牦牛对开食料的采食,导致犊牦牛对营养素的吸收下降,也会影响犊牦牛骨骼的发育。许先查等[5]研究表明,代乳粉的适宜饲喂水平为犊牛体重的1.375%。1.3犊牦牛的早期断奶研究表明,实施早期断奶不会对犊牛的生长产生消极的影响[10-11]。与传统的饲养方式相比,犊牦牛实行早期断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母畜的哺乳负担,明显缩短哺乳期[12],提高母畜的发情率和妊娠率[13-14]。早期断奶可以降低母畜对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并节约牧草资源,使饲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5-17],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劳动力,降低饲养成本。犊牦牛刚开始断奶时,短时间的采食量会有所降低[18],导致犊牦牛的生长发育受阻、体重会有略微的下降[19];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对犊牦牛进行补饲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的发生。犊牛在出生约21 d瘤胃发育完善,出现反刍现象,可以饲喂开食料[20-21]。犊牦牛通过训练采食粗饲料,可以促进犊牦牛瘤胃发育,使瘤胃容积增大,采食量明显增加,饲草料中的营养物质可以得到充分的吸收。尽早断奶可以降低犊牦牛消化道等疾病的发生,使犊牦牛的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哺乳期过长,虽然能够增加犊牦牛的体重,但对犊牛的消化器官存在不利影响,还会对后期犊牦牛的生产性能造成影响。因此,犊牦牛应该尽早实行断奶,在断奶期间应加强营养,断奶前15 d,犊牦牛的日粮中逐渐添加精粗料取代牛奶,随着精粗料的增加,牛奶量适当降低。2犊牦牛的饲养管理2.1适宜的饲养环境新生犊牦牛没有抵抗疾病的能力,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各种刺激的影响,所以在犊牦牛的饲养过程中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进行人工饲喂时,饲喂的器具每次使用结束均要清洁并消毒[22]。犊牦牛在喂奶时要有固定的时间、同一饲喂员、恒定的牛奶温度、统一的饲喂量。2.2科学的管理制度犊牦牛的养殖中,牧民更加注重犊牦牛的饲养管理[23],从犊牦牛的出生、全哺乳培育确保营养物质得到充分的满足,防止牛群在春季疲乏[24-25]。谢荣清等[26]研究发现,全哺乳和半全哺乳培育能够有效提高犊牦牛的增重效果。武甫德等[27]对大通犊牦牛全哺乳后,适时断奶,进行短期育肥发现,犊牦牛的平均体重明显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加牧民的经济效益。3犊牦牛育肥管理3.1犊牦牛舍饲育肥牧草进入枯黄期后,大部分的营养物质流失导致牦牛的体重急剧下降,掉膘严重,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提倡全舍饲育肥的饲养方式。犊牦牛舍饲育肥过程中,为了保证日粮中的营养与犊牛的健康有效结合,要对日粮进行高效合理的搭配,对断奶犊牦牛进行舍饲强度育肥,犊牦牛的生长发育会有明显的提高[28]。犊牦牛的舍饲育肥过程分为育肥期和催肥期。3.1.1育肥期的管理犊牦牛的育肥期约5个月,这一阶段主要使犊牦牛的肌肉和骨骼得到较快的生长,此阶段比较注重犊牦牛矿物质微量元素的补充。研究表明,家畜饲养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或日粮营养搭配不当容易造成动物体内矿物质元素的失衡,导致各项家畜生理机能降低,生长发育受阻[29-32]。Genther-Schroeder等[33]、Hefnawy等[34]研究发现,日粮中适当补充矿物元素可以有效地提高牛的增重效果和饲料转化率。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复合矿物质对羊的增重效果有明显的提高,育肥效果极佳[35-36]。张帆[37]研究发现,补饲矿物质元素对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没有影响。马志远[38]、刘强等[39]研究表明,补充矿物元素不会对牦牛和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犊牦牛育肥过程中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地增加牦牛的生长发育和增重育肥效果[40]。在育肥期,犊牦牛的日粮中需要较高水平的蛋白质。研究发现,在高营养水平日粮的饲喂下,舍饲牦牛的日增重、屠宰率和胴体产肉率明显提高[41]。李铸等[42]研究表明,对麦洼牦牛和金川牦牛进行高蛋白饲料育肥,能够明显提高牦牛的产肉性能。Lee等[43]研究发现,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会造成机体的营养物质缺失,导致犊牛生长繁殖性能受阻,与李雪玲等[44]的研究结果相似。郭俊强[45]研究发现,过瘤胃赖氨酸能够显著提高舍饲滩羊的肉品质。犊牦牛每日可以饲喂2~3次的饲草料,但是,犊牛的采食速度较慢,所以采食时间可以相应延长。Long等[46]研究表明,补饲燕麦秸秆、大麦秸秆有助于防止犊牛在冷季体重的降低。全株青贮玉米在育肥中的使用也较为广泛,虽然价格比其他粗饲料比略有偏高,但其营养价值高于其他粗饲料。3.1.2犊牦牛催肥期的管理犊牦牛催肥期的时间约为4个月,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沉积脂肪和改善牦牛肉的品质,在日粮的选择上应该注重以高水平的能量饲料为主,搭配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饲料。研究发现,在冷季,舍饲牦牛能量饲料的补饲效果明显高于蛋白饲料[47],能量饲料的补饲可以维持牦牛的体重,降低经济损失[48-49]。提高犊牦牛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可以通过添加脂肪含量的方式进行[50]。Hao等[51]研究发现,在舍饲育肥牛的精料中添加脂肪含量为6.68%的油菜籽,可以有效改善牦牛肉的嫩度和品质。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对动物体的日增重、采食量均有影响[52]。对舍饲犊牦牛而言,高能量的日粮可以加快机体的糖脂代谢和犊牦牛的生长发育[53]。董全民等[54]研究发现,完全舍饲的牦牛,提高日常饲喂中精料的饲喂量,牦牛的体重会显著增加。增加西门塔尔牛日粮中的能量饲料,西门塔尔牛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饲料的利用率均明显增加[55-56]。因此,犊牦牛在这一阶段的饲喂中,粗饲料主要以燕麦牧草、紫花苜蓿、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等为主。3.2放牧补饲育肥北方放牧的最佳时机一般为5~10月份,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牛群结构的数量选择强度适宜的放牧方式。牧草繁茂的夏季,可以采用强度放牧与精料补饲的模式,能够提高放牧犊牛群的增重效果,增加牧民的收入[57]。董全民等[58]研究发现,适当降低放牧强度可以有效地增加优良牧草量,通过草场和犊牦牛体重的变化情况,得出中强度的放牧方式较为合理。犊牦牛放牧饲养可以使牧区草地得到充分利用,使犊牦牛采食到适口性更好的青绿饲草,提供优质牧草的同时增加牦牛的运动量;放牧过程中产生的粪尿等直接排放到草场上充作有机肥,可促进牧草生长,有利于环境保护。采用放牧加补饲的育肥方式,能够提高牦牛生产效率,增加牧民经济效益[59-61]。补饲可在晚上收牧后0.5 h内进行,饲喂牧草的同时添加混合精料[62],并给牦牛提供舔砖补充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冷季天然牧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等含量会比暖季显著流失[63]。郝力壮[64]等研究发现,冷季草场上的营养物质流失严重,不能满足放牧牛群对各类营养的需求,出现掉膘严重的情况,通过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减少放牧牛群的运动量,使营养物质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Ding等[65]研究发现,冷季放牧的牦牛,平均日增重在原本掉膘严重的情况下通过补饲能够显著的提高。使放牧牦牛群达到较好的育肥效果,可以采用暖季丰盛牧草与暖棚结合的饲喂方式[66]。因此,在冷季进行放牧加补饲的方式,牦牛的日增重会明显增加。4展望牦牛产业在青藏高原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青藏地区牧民的收入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牦牛的饲养过程中,应该注重犊牦牛的饲养管理,要保证犊牦牛的营养需求。在犊牛阶段和后期育肥管理阶段要掌握犊牛的生长规律和育肥技术要领,切合饲养地区的实际情况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以满足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