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由于环境破坏、盗猎、自然资源不合理开采及利用等,部分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甚至濒临灭绝[2]。动物园和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对野生动物进行圈养,在保护动物个体及物种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寄生虫病是野生动物常见病,可引起宿主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贫血、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3-4]。但圈养野生动物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空间环境中,种群密度大、活动范围相对较小,易造成寄生虫病在同一动物群体之间传播[5]。为了解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离心沉淀法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其粪便样本进行检查,以期为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2020年9月至10月,由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采集动物粪便样本,其中包括85种哺乳类动物的318份粪便样本以及51种鸟类的123份粪便样本。每份约5~30 g,装入洁净采样袋或采样盒中。所有粪便样本进行编号,登记动物种类和名称等信息,放入装有冰袋的泡沫箱中带回实验室,置于4 ℃冷藏箱中,待检。1.2试验方法1.2.1寄生虫学粪便检查采用离心沉淀法检查粪便样本中的吸虫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粪便样本中的线虫卵、绦虫卵和球虫卵囊等。1.2.2肠道寄生虫种类鉴定根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或卵囊形态、大小、结构及内容物等特征,参考《兽医寄生虫学》等相关资料[6]进行类别鉴定。本试验未具体鉴定到种。1.2.3粪便样本中虫卵或卵囊的感染强度测定显微镜观察寄生虫虫卵或卵囊呈阳性的粪便样本,采用麦克马斯特法[7]进行每克粪便虫卵数(eggs per gram,EPG)和每克粪便卵囊数(oocysts per gram,OPG)对阳性样品进行计数。本试验未对吸虫卵进行感染强度测定。2结果与分析2.1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136种动物中,有35种呈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441份动物粪便样本中,有49份呈肠道寄生虫虫卵或卵囊阳性,感染率为11.1%(49/441)。检查出6种肠道寄生虫虫卵或卵囊。其中,球虫感染率最高,为5.2%(23/441);蛔虫、圆线虫、毛首线虫、毛细线虫和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4%(6/441)、2.3%(10/441)、2.5%(11/441)、1.1%(5/441)和0.2%(1/441)。其中,5份样本呈混合感染。哺乳动物中,1只豹猫同时感染蛔虫和吸虫,1只北山羊同时感染球虫与圆线虫;鸟类动物中,1只西非冠鹤同时感染球虫和毛细线虫,1只西非冠鹤同时感染球虫、圆线虫和毛细线虫,1只马鸡同时感染球虫、蛔虫和毛细线虫。XX.XXXX/j.issn.1672-9692.2021.11.018.T001表1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Tab.1Prevalence of intestinal parasites in wildlife in Beijing Zoo项目阳性率(阳性数/样本数)/%不同种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数球虫蛔虫圆线虫毛首线虫毛细线虫圆线虫+球虫吸虫+蛔虫球虫+毛细线虫球虫+圆线虫+毛细线虫球虫+蛔虫+毛细线虫合计11.1(49/441)194811211111哺乳纲灵长目11.4(12/105)10011000000偶蹄目9.4(6/64)2030010000奇蹄目5.1(2/39)1100000000长鼻目0(0/8)0000000000有袋目0(0/7)0000000000食肉目9.8(8/82)1330001000啮齿目16.7(1/6)1000000000披毛目42.9(3/7)3000000000小计10.1(32/318)94611011000鸟纲鹤形目22.5(11/49)7010100110鸡形目13.3(2/15)0000100001鹦形目0(0/11)0000000000犀鸟目0(0/6)0000000000雀形目28.6(2/7)2000000000鸮形目0(0/1)0000000000䴕形目0(0/1)0000000000鹃形目100(1/1)1000000000雁形目0(0/15)0000000000鹳形目0(0/5)0000000000鹤鸵目20.0(1/5)0010000000鸻形目0(0/1)0000000000红鹳目0(0/6)0000000000小计13.8(17/123)10020200111哺乳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0.1%(32/318)。检查出5种肠道寄生虫虫卵或卵囊,以毛首线虫感染率较高,为3.5%(11/318);球虫、圆线虫和蛔虫感染率依次分别为3.1%(10/318)、2.2%(7/318)和1.6%(5/318);仅在1只豹猫粪便样本中发现吸虫感染,感染率为0.3%(1/331)。鸟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3.8%(17/123)。检查出4种肠道寄生虫虫卵/卵囊,球虫感染率较高,为10.6%(13/123),毛细线虫和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1%(5/123)和2.4%(3/123);仅在1只马鸡粪便样本中发现蛔虫,感染率为0.8%(1/123)。2.2哺乳动物阳性粪便样本中虫卵或卵囊的OPG/EPG值(见表2)由表2可知,哺乳动物中,除1只食蚁兽的球虫卵囊OPG值为300外,其他呈球虫感染阳性的OPG值均小于200;猎豹的蛔虫虫卵EPG值为350,斑马、北极熊和豹猫的蛔虫虫卵EPG值均小于200;豹猫的圆线虫虫卵EPG值范围为750~1 000,其他呈圆线虫感染阳性的EPG值均小于200;毛首线虫仅发现于非人灵长类的粪便样本中,虫卵EPG值范围小于200~400。XX.XXXX/j.issn.1672-9692.2021.11.018.T002表2哺乳动物阳性粪便样本中虫卵或卵囊的OPG/EPG值Tab.2OPG/EPG value of eggs/oocysts in mammalian positive fecal samples项目阳性数/份球虫OPG值蛔虫EPG值圆线虫EPG值毛首线虫EPG值川金丝猴2———200~400滇金丝猴3———200~400黔金丝猴1———200赤猴2———200长臂猿1———200猕猴1———200蜂猴1200———豚尾猴1———200斑马1—200——盘羊1——200—蛮羊2——200—羚牛1200———白犀1200———赤麂1200———北山羊1200—200—猎豹1—350——北极熊1—200——豹猫3—200700~1 000—薮猫2200200——花面狸1——200—豚鼠1200———食蚁兽3200~300———注:—表示未感染;下表同。2.3鸟类动物阳性粪便样本中虫卵/卵囊的感染强度(见表3)由表3可知,鸟类动物中,白头鹤球虫感染强度较大,OPG值为20 150,其他球虫感染阳性的OPG值均小于200~1 450;仅在1只马鸡粪便样本中发现蛔虫,EPG值为300;西非冠鹤和食火鸡的圆线虫虫卵EPG值分别小于200~300和200;毛细线虫感染阳性的动物EPG值均小于200。XX.XXXX/j.issn.1672-9692.2021.11.018.T003表3鸟类动物阳性粪便样本中虫卵/卵囊的感染强度Tab.3Infection intensity of eggs/oocysts in positive fecal samples of birds项目阳性数/份球虫OPG值蛔虫EPG值圆线虫EPG值毛细线EPG值黑颈鹤2850~1 200———白鹤1200———白头鹤120 150———肉垂鹤1200———白枕鹤2200——200蓝鹤11450———西非冠鹤3200—200~300200马鸡11 300300—200白腹锦鸡1———200白禾雀1200———八哥1200———噪鹃1600———食火鸡1——200—3讨论罗琴等[8]报道,广东省某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50.6%(253/500),检查出8种寄生虫虫卵或卵囊,以圆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肖海思等[9]报道,长沙生态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45.5%(50/110),检查出4种寄生虫虫卵/卵囊,以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蒲翠敏等[10]报道,贵州省某野生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52.0%(13/25),检查出4种寄生虫虫卵/卵囊,以球虫和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本调查中,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1.1%(49/441),检查出6种寄生虫虫卵或卵囊,以球虫为主要感染种类;除白头鹤球虫感染强度较大,OPG值为20 150,其他呈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的动物粪便样本中虫卵或卵囊的感染强度均较低。相较前期国内的调查报道,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表明北京动物园驱虫工作和饲养管理水平均较好。国内各动物园工作人员针对野生动物驱虫和肠道寄生虫定期检测工作不断加强,使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整体下降。唐耀等[11]报道,福州市某动物园15种非人灵长类动物以毛首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感染率较高,为53.3%(8/15),可能是饲养环境消毒和清洁不彻底,导致感染性虫卵土源性传播所致。杨文辉等[12]报道,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草食类动物线虫感染率为54.8%(34/62),未检测出吸虫与绦虫,调查结果表明,应进一步加强饲养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防止土源性线虫的传播和感染。本调查结果显示,哺乳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0.1%(32/318),以灵长目和偶蹄目动物感染较高,但感染强度均较低,提示应性驱虫并加强环境管理工作,降低肠道寄生虫感染与传播的风险。齐萌等[13]报道,四川某野生动物园鸟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为68.4%(52/76),以球虫和毛细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混合感染情况普遍。杨楠等[14]报道,濮阳动物园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40.0%(10/25),以球虫和蛔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曾菊英等[15]报道,福州动物园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74.2%(23/31),以球虫和吸虫为主要感染种类。上述研究报道提示,我国不同地区动物园中多数鸟类均存在普遍的球虫感染,部分地区鸟类因地理环境和中间宿主分布等因素,蠕虫感染情况存在差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鸟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13.8%(17/123),以球虫感染为主,与上述结果一致。4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动物园在饲养管理、驱虫保健和环境消毒等总体防控措施较好,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粪便样本中寄生虫虫卵或卵囊感染强度较低,部分动物存在群体感染,应持续加强检测和驱虫工作。